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广州与中山医务人员吸烟行为态度调查分析
学 院 公共卫生学院
专 业 预防医学(卫生信息管理方向)
年 级 2004级
学生姓名 张三
学 号 0402505号
指导教师 李四
2008 年 11 月 1 日
目 录
正文……………………………………………………………………………(3)
摘要……………………………………………………………………… (3)
前言……………………………………………………………………… (4)
一 对象和方法……………………………………………………………(4)
二 结果……………………………………………………………………(4)
三 讨论……………………………………………………………………(8)
四 对策……………………………………………………………………(9)
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2)
综述……………………………………………………………………………(13)
前言………………………………………………………………………(13)
一 我国吸烟现状……………………………………………………… (13)
二 全球吸烟情况……………………………………………………… (17)
参考文献…………………………………………………………………(19)
致谢……………………………………………………………………………(21)
诚信声明………………………………………………………………………(22)
摘 要
目的 了解广州与中山医务人员吸烟现状,吸烟态度和吸烟行为的情况,为实施健康教育和控烟提供依据。方法 对34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33.70%,男性吸烟率为57.44%;女性吸烟率为5.08%。对不同性别、单位、职业、乡村医生和卫生院的吸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是降低吸烟率,改善吸烟行为和态度的一个重要途径,论文中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医务人员 吸烟现状 控烟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smoking status, smok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medical staff in Guangzhou & Zhongsha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obacco control. Methods 345 medical personnel to carry out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total medical staff smoking rate is 33.70 percent, when the male smoking rate of 57.44%; female smoking rate of 5.08%. Statistics reveals that different gender, flats, occupation, rural doctors and hospitals in the smoking rates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I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to reduce smoking rates, improve the smoking behavior and attitude. It makes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in this essay.
Key word: Medical staff Smoking status Tobacco Control Measures
前 言
吸烟,已经构成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吸烟不仅对健康,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是制约我国的发展的重大问题。吸烟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吸烟者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很多倍。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医务人员吸烟率的降低,就可以使整个社会的吸烟率下降,由此可见,医务人员对控烟的作用不可忽视。
为了解广州市和中山市医务人员吸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对广州和中山的医务人员吸烟情况、吸烟行为和吸烟态度进行问卷调查。
一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广州、中山的卫生站、诊所、卫生院抽取医务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345名医务人员。
2 调查方法
以统一的调查表、统一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每人一表,以匿名方式当场单独答卷,答卷完毕后回收调查表。本调查共发放问卷345份,基本情况中漏填或错填2项及2项以上的视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313份,有效率90.72%。
3 调查内容
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单位、职业、职称、月均收入。吸烟情况包括吸烟烟龄、吸烟原因、吸烟量、什么情况下吸烟、是否戒烟及其戒烟原因等。吸烟态度包括公共场所吸烟是否不道德、是否保证以后不再吸烟、劝病人戒烟是否是医生的责任、是否做不吸烟的榜样等。吸烟危害的认识包括是否影响下一代、青少年吸烟是否严重、是否影响健康、导致那些疾病等。吸烟的行为包括是否在病人面前吸烟、是否在公共场所吸烟。
4 统计方法
整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基本情况中漏填或错填2项及2项以上的视为无效问卷。
对资料进行统一编码,利用EPIDATA软件输入调查问卷数据,导出EXCEL数据库,运用SAS 8.0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性别、文化程度、单位、职称、月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二 结果
1 基本情况
在313名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44.5岁,男性有195人,女性有118人;文化程度:本科有57人(占18.21%),专科有64人(占20.45%),高中或中专有133人(占42.50%),初中有47人(占15.02%),小学及以下有12人(占3.83%);单位:医院有50人(占15.97%),卫生院有16人(占5.11%),卫生站有247人(占78.91%);职称:医(护、药剂)士有103人(占32.91%),医(护)师93人(占29.71%),主治医(护)师40人(占12.78%),无职称有7人(占24.60%);其中,医生有293人(占93.61%),药剂有8人(占2.56%),护士有12人(占3.83%)。月均收入:1000元以下有118人(占37.70%),1000—1999元有105人(占33.5%),2000—2999元有46人(占14.70%),3000—3999元有19人(占6.07%),4000元以上有25人(占7.99%)。
2 基本情况对吸烟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性别、文化程度、单位、职业、职称、月收入的情况,作为影响调查者吸烟的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单位、职业的调查者的吸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影响吸烟的单因素χ2分析
因素
因素分类
调查人数
吸烟人数
吸烟率
(%)
χ2值
P值
性别
男
195
112
57.44
85.78
<0.001
女
118
6
5.08
文化程度
大学
57
16
28.07
5.91
0.21
大专
64
20
31.25
高中或中专
133
57
42.86
初中及以下
59
26
44.07
单位
医院
50
10
20.00
10.15
0.0062
卫生院
16
4
25.00
卫生站
247
105
42.51
职业
医生
293
117
39.93
8.39
0.015
药剂
8
2
25.00
护士
12
0
0
职称
医(护、药剂)士
180
78
43.33
5.008
0.15
医(护)师
93
30
32.26
主治医(护)师
40
11
27.50
月收入
1000以下
118
47
39.83
1.70
0.64
1000—1999
105
42
40.00
2000—2999
46
17
36.96
3000以上
44
13
29.55
3 吸烟率
调查对象中总吸烟率为33.70%,其中男性调查195人,吸烟率为57.44%;女性调查118人,吸烟率为5.08%。
4 吸烟原因
被调查人开始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好奇心和工作需要。结果见表2。形成吸烟习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形成习惯。结果见表3。
表2 开始吸烟原因
吸烟原因
吸烟人数
%
好奇心
22
19.13
工作需要
19
16.52
觉得吸烟有魅力
8
6.96
收别人影响
51
4.35
想用烟麻醉自己
2
1.74
其它
13
11.30
表3 吸烟原因
吸烟原因
吸烟人数
%
习惯
62
53.91
解闷
19
16.52
工作需要
14
12.17
其它
20
17.39
5 吸烟年龄
吸烟的调查对象中,烟龄最短1年,最长57年,平均烟龄28.8年。将开始吸烟的年龄段进行确切概率法,结果见表4。三个年龄段对吸烟的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开始吸烟年龄对影响吸烟的χ2分析
年龄
性别
χ2值
P值
男性
女性
19岁及以下
27
1
0.41
0.82
20~29岁
66
2
30岁及以下
35
2
合计
128
5
0.41
0.82
6 戒烟情况
调查对象中曾经试过戒烟的占74.56%,戒烟成功的有38.98%,其中为自己健康戒烟的有80.70%,为子女而戒烟的有14.04%。仍然吸烟的人当中,认为戒不戒烟无大影响的有34.09%,无法戒烟的有38.64%,不想戒烟的有27.27%。
7 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
96.04%的人认为吸烟影响下一代,3.96%的人认为吸烟不会影响下一代。89.46%的人认为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危害性大,9.90%的人认为少量吸烟对健康无害,0.64%的人认为被动吸烟危害性小。
8吸烟情况分析
对广州乡村医生和中山乡村医生,广州卫生院和中山卫生院,乡村医生和卫生院,广州和中山的吸烟率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结果见表5。由结果可以看出,乡村医生和卫生院对吸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广州与中山和卫生院与乡村医生吸烟率比较
单位
调查
人数
吸烟人数
吸烟率(%)
χ2值
P值
广州乡村医生
230
97
42.17
0.0065
0.94
中山乡村医生
17
7
41.18
广州卫生院
53
7
13.21
0.30
0.59
中山卫生院
13
1
7.69
广州医务人员
283
104
36.75
1.20
0.27
中山医务人员
30
8
26.67
乡村医生
247
104
42.11
9.68
0.0019
卫生院
66
14
21.21
9 劝导病人戒烟情况
了解吸烟与不吸烟的医务人员对病人吸烟情况的劝导有没有区别。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结果见表6。结果显示:吸烟与不吸烟的医务人员看到病人吸烟是否宣传吸烟危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医生劝导病人戒烟情况
询问内容
态度
调查
人数
吸烟人数
χ2值
P值
宣传吸烟危害
会
140
40
10.50
0.0053
不会
29
16
病人有相关疾病时
144
62
询问吸烟情况
从不
14
7
6.14
0.19
很少
65
31
每人都询问
41
13
经常
88
27
疾病与吸烟相关时才问
105
40
劝烟是医生责任
是
227
88
0.40
0.53
否
86
30
做不吸烟榜样
是
268
95
5.17
0.075
否
17
7
无所谓
28
16
三 讨论
1 吸烟现状
本次调查发现,总吸烟率为33.70%,男性吸烟率为57.44%,女性吸烟率为5.08%,与我国医务人员吸烟率[1]结果相似。不同性别、单位、职业对吸烟率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卫生站医务人员的吸烟率最高,其次是卫生院和医院的医务人员;医生的吸烟率比药剂和护士的吸烟率高很多;由结果可以看出,文化程度越高,吸烟率越低,医务人员职称越高,吸烟率越低;乡村医生和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吸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乡村医生吸烟率是卫生院吸烟率的2倍。
医务人员开始吸烟的原因主要是好奇心和工作需要,形成吸烟习惯的原因是吸烟已经成为习惯,解闷和工作需要。总体而言,医务人员吸烟的心理,社会因素与普通人群没有区别。由于他们的工作与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工作压力大,目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借烟消除烦恼、缓解精神压力,种种原因导致了吸烟率难以下降。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呈上升的趋势[2]。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我国女性吸烟人数较少,但改革开放以后,女性的地位日益增强,在教育,职业等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社会交往的增加,生活圈子的扩大,道德观念的改变,导致女性吸烟人数也随之上升了。
医务人员的成功戒烟率为38.98%。多数戒烟者认为戒烟后不再吸烟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而戒烟失败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意志力、来自吸烟者的压力和戒烟症状,说明控烟态度和控烟知识在整个戒烟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3]。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但是还有很多人经不起香烟的诱惑。作为医务人员,应该要知道吸烟对身体健康影响的危害性大,然而,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少量吸烟对身体无害以及少数人认为被动吸烟无害。绝大多数医务人员认识到吸烟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相关疾病。吸烟还会导致男性不育症,妇女吸烟可引起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宫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更年期提前等,而且生下来的孩子会智力低下,反应迟钝[4],严重影响了下一代的发展。
2 吸烟行为和态度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知情况良好,对控烟的态度也较为积极,但是吸烟率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形成了一个相互矛盾的现象和行为。我们的调查中,有73.73%的医务人员曾经在病人面前吸烟,说明医务人员在病人面前吸烟的现象较为普遍。但是有90.74%的医务人员看见病人吸烟时会向他们宣传吸烟的危害,有93.61%的医务人员认为在公共场合吸烟是不道德的行为,还有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劝烟是他们的责任,应当做不吸烟的榜样,说明大多数医务人员的意识中存在控烟的责任感和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使命感。但是, 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尤其是在病人面前吸烟的现象的存在, 毫无疑问会使劝烟的效果降低。
3 控烟难点
由乡村医生和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吸烟率比较可以得出,乡村医生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卫生院,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关,说明了控烟难点在农村,应该增强控烟力度。
在烟草行业方面,烟草业每年花费数十亿促进它在美国的发展[5]。人口众多的国家的女性和青少年烟草使用的增加是烟草流行加剧的原因之一。在很多国家,传统上女性是不使用烟草的,所以女性吸烟率是男性的四分之一。大多数女性和青少年现在不使用烟草,所以烟草行业想方设法去开发这个新市场。
四 对策
1 限制烟草的全球性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要想戒烟,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吸烟而导致的各种疾病,已经成了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 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各国也在节日期间发起各种宣传活动,告诉人们吸烟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努力劝导人们远离烟草。
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2003年5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在全球控制烟草危害,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公约》要求各国至少应该以法律形式禁止误导性的烟草广告,禁止或限制烟草商赞助的国际活动和烟草促销活动,镇压烟草走私,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在香烟盒上用30%至50%的面积标明“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使用“低焦油”、“清淡型”之类欺骗性词语[6]。
2 加强医务人员的吸烟和控烟宣传教育
对医务人员需要进行针对性强而有效的烟草危害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包括:培训班、医学书刊、大众媒体等,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教育,提高医生控烟知识水平[7],使吸烟者充分认识到烟草的危害性,令其改变吸烟行为,加强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在控烟工作中的示范效应,使其成为控烟工作中的模范。2005 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卫生工作者与控烟”,旨在强调卫生人员在控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控烟需要卫生人员做出表率、全社会共同参与。
乡村医生的吸烟,影响着农村群众的行为和思想,应该加强控烟的力度。改变农村群众吸烟、敬烟的生活态度,医务人员和干部做好带头作用。医务人员积极劝阻吸烟人群,教育吸烟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疾病。开展吸烟危害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吸烟和被动吸烟对健康的长远影响,宣传戒烟防病的科学知识,树立非吸烟者保护自己,劝阻吸烟的意识。将宣传教育落实到每家每户。创建“无烟学校”、“无烟公共场所”,营造良好的社会控烟环境,积极监管,尽量降低农村吸烟率。
3 创建无烟医院
创建无烟医院,加强执法力度,医院领导带头做好榜样。重视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尤其应该强调不能在医疗场所和病人面前吸烟,对于违反禁烟规定的个人要予以严肃教育或处罚。减轻医务人员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改善医患关系, 丰富医务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努力为医务人员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4 增加烟草税收
增加烟草税收,在烟草税收较低的国家,吸烟率上升速度较烟草税收较高的国家[8],由此可见,这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降低吸烟率的方法。
5 重视和加强女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
针对女医务人员吸烟率逐渐上升的趋势,应制定相应的对策,在女性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让她们明白,女性吸烟并不是争取男女平等的问题,女性吸烟比男性具有更大的危害,不仅危害后代的健康,影响孩子的成长,而且对她们自己也存在许多潜在的危害[9]。
6 对在校生进行控烟宣传教育
今年是第二十一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无烟青少年”,青少年已经成为吸烟人口中的“主力军”,而青少年又是祖国的明天,让青少年远离烟草,社会才会有希望。青少年是烟草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未来吸烟率的高低,取决于青少年。利用学校的优势, 降低在校学生的吸烟率,在学校进行控烟宣传教育和干预活动,让青少年认识到,吸烟百害而无一利的重要性。倡导无烟影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中的烟草镜头值得关注,青少年是容易受诱惑的,无烟影视对青少年的控烟起举足轻重的作用[10]。
结 束 语
本次对广州与中山医务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吸烟率较高,对劝烟和教育宣传较积极。降低总体吸烟率,改善吸烟态度和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本次调查只选取了广州和中山部分地区的医务人员,样本量较低,尚不足以代表整个广州和中山地区的医务人员的现状。但是能够为制定相应控烟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王晓峰,保天行,吴锦屏,等.我国医务人员吸烟现状分析及控烟对策探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18(4):305.
[2]王晓峰,祁秉先.全球吸烟现状与控烟努力[J].卫生软科学,2003,17(1):47.
[3]石建辉,刘秀荣,韩 梅.北京市医务人员吸烟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93.
[4]朱振杰.一组有关吸烟危害的数据资料[J].生物学教学,2002,27(3):42
[5]Tobacco Control for Clinicians Who Treat Adolescents[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08(10):102.
[6]世界无烟日相关概况,用药安全网
[7]刘伟佳,陈维清,徐浩锋,等.广州地区医生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2006,32(2):27.
[8]Tobacco Control in the Wake of the 1998 Master Settlement Agreement [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96
[9]王晓峰,保天行,吴锦屏,等.我国医务人员吸烟现状分析及控烟对策探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18(4):305.
[10]朱美英,陈 静,赵家玉,等.上海市松江区医务人员吸烟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7):605-606.
综 述
吸烟调查研究现状
摘 要
我国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烟草消费最高的国家,每年由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一百万。医务人员作为维护人群健康的工作者,然而其吸烟率仍处于男性人群中等水平。医务人员对于吸烟有害健康以及吸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加重有密切联系的认识应该高于一般人群,对控烟的态度也较为积极,但是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仍然居高不下,除了有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外,还有与本人决心和意志不够坚定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目前全球吸烟人数已经达到13亿,估计到2025年,全球烟民人数将升至17亿以上。现在吸烟在发达国家呈下降的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却呈上升趋势,情况不容忽视。
前 言
吸烟,已经构成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是导致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是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的工作者,其自身健康行为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公众对健康行为的选择。然而,我国医务人员吸烟现象仍较为普遍,特别是男性医生吸烟率仍处于男性人群中等水平。我国医务人员总吸烟率在19.94%—36.1%之间;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在36.1%—65.45%之间。女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则在0.3%—6.8%之间。吸烟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1]。现就国内外吸烟的调查研究现况做综述。
一 我国吸烟现状
1 总体吸烟情况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烟草消费最高的国家。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由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此外,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2]。我国现有13到18岁青少年1.3亿,青少年现在吸烟率1400万,尝试吸烟者不下4000万,遭受二手烟雾危害的人数高达6500万[3],我国每年由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一百万。我国学者的多项研究指出,到2025年,因烟草所致疾病的死亡将达到高峰,每年大约有200万人将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到本世纪中叶,累计死亡总数将达一亿,其中有一半将在35-69岁之间死去,他们正是今天花样年华的儿童与少年[3]。
李丽霞、邹宇华等研究报告说明,2002年广东省15岁以上人群粗吸烟率为24.6%,标化率为20.7%,其中男、女性标化吸烟率分别为45.5%与1.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居民总吸烟率为21.4%,男性居民的吸烟率为36.6%,女性居民的吸烟率为1.7%,说明吸烟率有降低的趋势,有71.73%的人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4]。根据柳利红,林戈等研究调查可以看到:衢州市社区居民吸烟率为32.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5.5%,女性吸烟率为7.7%,人群平均吸烟率同全国调查结果接近,吸烟者年龄主要在20岁以上,工人、干部、饮食服务人员吸烟率较高[5]。刘国友调查发现,平谷区烟草依赖患病率达到10.58%,为发现与地区有关,男性中烟草依赖的患病率达到26.72%,占男性吸烟者的35.62%,吸烟者占30.38%,其中男性吸烟率达到75% [6]。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居民吸烟率居高不下,说明吸烟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应予以重视。
2 医务人员吸烟情况研究
石建辉、刘秀荣等调查显示,北京市医务人员的总吸烟率为16.7%,男性48.4%,女性1.5%,虽低于1996年、2002年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的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国内其他报道水平相当,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7]。沉成凤、张忠琴等研究报告中,天津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为29.20%,高于我国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24.0%),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2.30%,低于全国的男性医生吸烟率(60%),但高于北京市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48.10%),女性吸烟率为2.50%,也高于北京市女性医务人员吸烟率(1.3%) ;吸烟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升高,随着职称的上升而增加;尝试戒烟率较高,但戒烟成功率较低[8]。刘建勋、张跃忠等报告结果指出,吸烟者是指医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时间>6个月者,现在吸烟者是指符合吸烟者条件,调查时正在吸烟的人。 医生总吸烟率为29.82%,其中男性医生吸烟率46.42%明显高于女性吸烟率1.69%(χ2=639.511,P<0.001)。医生的现在吸烟率为25.0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9.03%,女性吸烟率为1.32%,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现在吸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χ2=60.403,P<0.001),乡级卫生院医生吸烟率最高为37.75%,乡级卫生院医生吸烟率显著高于县级以上医院,市级医院医生吸烟率最低,为16.05%[9]。对上海市松江区5所医院1124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吸烟者中男性256人,吸烟率为68.4%;女性5人,吸烟率为0.7%。经χ2检验,不同性别的吸烟行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吸烟行为与性别有关,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10]。
总体而言, 我国医务人员吸烟现象仍较为普遍,特别是男性医生吸烟率仍处于男性人群中等水平。我国医务人员总吸烟率在19.94 %~36.1 %之间;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在36.1 %~ 65.45 %之间, 女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则在0.3 %~6.8 %之间。吸烟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 岁[11]。
3 医务人员对吸烟的态度、认知和行为
3.1 对吸烟的态度
吸烟与不吸烟者对吸烟的看法有明显的差异,85.7 %的不吸烟者认为吸烟是不良行为,而吸烟持相同观点的比例是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9.78 ,P < 0.01) ;86.9 %不吸烟者认为在公众场所吸烟是不文明的行为,其比例明显高于吸烟者40.9 %(χ2 = 45.92 , P < 0.01)。24.1 %吸烟者对别人的敬烟乐意接受,65.7%视情况接受,10.2 %拒绝接受;5.9 %不吸烟者乐意接受,21.5 %视情况接受,72.6 %拒绝接受,吸烟者乐意接受和视情况接受的比例高于不吸烟者(χ2 = 129.46 , P < 0.01) [12]。蔡利国, 贾培调查中可以看到,医务人员看到病人吸烟时,劝他们不要吸烟人数153人,占41.0 %; 要求吸烟者到别处去吸烟105人, 占28.2 %;看见吸烟行为基本上不管, 能躲就躲者168人, 占45.0 %;看见吸烟行为想管但不敢或不好意思管者85人, 占22.8 % [13]。吸烟人群认为创建无烟医院对医生和病人的健康有益(76.26%)也明显低于非吸烟人群(89.90%),卡方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 =64.3,P<0.05)[14]。
3.2 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
在上海市松江区医务人员调查对象中,认为吸烟重度有害健康的569人,占50.6%,中度有害的388人,占34.5%,轻度有害的139人,占12.4%,不知道的22人,占2.0%,认为无害的6人,占0.5%。调查对象中认为被动吸烟重度有害健康的555人,占49.4%,中度有害的391人,占34.8%,轻度有害的153人,占13.6%,不知道的22人,占2.0%,认为无害的4人,占0.4%。大部分调查对象认识到烟雾中有害成分有尼古丁(1078人,占95.9%)、焦油(930人,占82.7%),部分调查对象(367人,占32.7%)知道烟雾中有一氧化碳有害成分,但是也有少数调查对象(15人,占1.3%)不知道烟雾中存在何种有害成分[10]。多数医务人员知道吸烟易导致肺癌和气管炎,但对吸烟易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胃癌、脑血管病、糖尿病知晓比例较低,同时还有2.3%的医务人员不知道吸烟易导致何种疾病[7]。在询问吸烟与疾病关系测试中, 吸烟者认识率明显低于非吸烟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者对吸烟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认识率均在者认识率均在50%以上,但对吸烟影响美容、引起婴幼儿发育不良等,两组认识率均不高[15]。在上海市金山区医务人员的调查,在吸烟的455人中,有292人(64.2%)认为吸烟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有害;有59人(13.0%)认为吸烟对环境有污染;有50人(11.0%)认为吸烟会加重经济负担;只有59人(13.0%)对于吸烟危害填写“不知道”或“无危害”[14]。医务人员吸烟与健康的知识平均得分22.0分(总分30分),仅中等偏高。特别是他们对烟草本身的成瘾性、戒烟的困难性缺乏足够的认识[16]。
医务人员对于吸烟有害健康以及吸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加重有密切联系的认识应该高于一般人群,但是他们并没有成功纠正自身的吸烟行为,除了有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外,还有与本人决心和意志不够坚定有关,要降低吸烟率,就必须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相关政策与规定。
3.3 对吸烟的行为
发现有部分吸烟的医务人员相信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说明他们是有相关认识的,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见诸有效的实际行动。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环境因素(76.22%),譬如:人情世故的来往、社会交际的需要,以及部分领导干部带头吸烟的“榜样”作用等。另外,还有接近一半的不吸烟者明确表态不会在公共场所劝阻他人吸烟[14]。50.2 %的男性医务工作者在患者面前吸过烟, 另有报道80.5 %的医务人员当着患者的面吸烟,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尤其是当着患者面吸烟现象的存在, 毫无疑问会使劝阻患者吸烟的效果降低[11]。13. 2%的吸烟者上班时从不在医院吸烟,分别有31.1%,28.6%,23.4%的吸烟者通常在院内露天场所、院内吸烟区/室、院外露天场所吸烟,但分别有28.8%,27%,5%,4%的医务人员在卫生间、办公室、会议室吸烟;大部分医务人员不会当着患者的面吸烟,但仍分别有7.4%和24.4%的医务人员经常或偶尔当着患者的面吸烟;另有5.9%的医务人员曾身穿工作服吸过烟[7]。医生在病人面前吸烟情况:从不占57.8 %,很少占27.5 %,有时占11.8 %,常常占2.9 %。超过1/ 2 的吸烟的医生认为医生吸烟是一种不良行为,医生不应该在病人面前吸烟[17]。
我们及国内其他类似调查均发现, 医务工作者对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良好, 对控烟的态度也较为积极, 但吸烟率却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形成“明知有害仍吸烟”这一“知”与“行”相互矛盾的现象及行为。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 常常给普通人群造成“吸烟可能无害”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识的形成对控烟是十分不利的[11]。作为医务工作者,尽管不是每一位都能完全掌握吸烟所带来危害的所有知识,但是,对“吸烟有害健康”这一公论应是众所周知的。在本次调查中,吸烟的医务人员在“禁止公共场所吸烟”、创建无烟医疗机构上的态度都与非吸烟者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部分医务人员存在着不认同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不相信无烟医疗机构的创建会对病人和医生的健康带来好处[14]。
4.影响吸烟的因素
潘冰莹,杜琳等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和饮酒是吸烟的影响因素, 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饮酒者吸烟水平较高;在不同文化程度的吸烟者中,以中学文化程度人群的吸烟水平最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次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吸烟水平较低;不同职业人群吸烟水平以商业及服务业人员最高,在校学生最低;女性以离退休人员吸烟水平最高;不同婚姻状况人群中,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以有配偶为最高,重型吸烟率以离异和有配偶者均较高,男性吸烟水平以离异人群最高,而女性则以丧偶者最高;家庭人均年收入≥20000元的人群吸烟水平相对较低[18]。社区人群中不愿戒烟的因素:形成习惯(男性31.6%,女性12.8%);成瘾(男性18.5%,女性3.6%);应酬(男性9.6%,女性);环境影响(男性4.5%,女性1.0%);可提高自身形象(男性0.7%)[19]。
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卫生人员吸烟率为39.70 % , 而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学历的分别为22.80 % ,20.39 % , 14.60 % , 14.35 % ,χ2 = 17195 , P < 0.01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文化程度与吸烟率呈正相关( rs =0.14 , P < 0.0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人员吸烟率为25.37 % ,医院的医务人员为21.13 %,卫生监督所卫生人员的吸烟率为19.37 %,三者吸烟率的比较,χ2 = 1.51 , P> 0.05;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卫生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