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模板.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94187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181 大小: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1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文本) ——202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二零零七年十月 第一篇 基础条件分析 第一章 背景分析 一.察右后旗区域概况 察哈尔右翼后旗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经济发展迅速,“三化”进程稳步推进。工业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位置,四大工业园区不断完善,形成以建材、高载能、电力、轻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发展格局。 (一)区位条件 察右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市东北部,阴山北麓,地处东经112°42′~ 113°30′,北纬41°31′~ 41°59′,总面积3910 km2。东与商都县、兴和县接壤,西与察哈尔右翼中旗、四子王旗交界,南与察哈尔右翼前旗、卓资县为邻,北和苏尼特右旗毗连。旗政府所在地白音察干镇,南距集宁区58km,东距北京市392km,西距呼和浩特市180km,北距二连口岸280km。 (二)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地处内蒙古高原,高山平原相间,丘陵沟壑交错,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45%,山地占35%,高平原占20%,整个地形由南向北渐低,略呈长方形。境内海拔高度平均1500m,西南最高点2063m,西北最低点1322m。境内超过海拔1500m的山峰46座,其中西南部灰腾梁山、苏集梁山、大脑包山、韩勿拉山、玻璃脑包山较高,平均海拔1900m。 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分、热量不足、风多雨少,冷热不匀。因受中纬度及季风的影响,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雨量集中,秋季早寒易冻,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3.8℃,1月平均气温-14.9℃,极端最低气温-35.2℃(1971年12月20日),7月平均气温19.4℃,极端最高气温34.5℃(1980年7月23日)。年平均日照数2986.2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02天,年日均气温0℃持续203天,5℃持续160天,年平均降水量292mm,1964年降水量最高575.4mm,1965年降水量最少180.1mm,日最大降水量68.4mm(1990年7月26日)。 水 文: 境内河流属内陆河水系,有大小河流12条,总长340.3km;大小湖泊七处,水域面积29.32km2;泉水41处,总涌水量5038.6吨/日。河网密度0.09km/ km2,径流总量0.474亿m3。 自然资源:矿藏资源丰富,被誉为“三石之乡”。已探明的有石灰石、浮石、大理石、玄武岩、石棉、石英、金、铜、钨、铁等20多种矿产资源。石灰石总储量10亿吨,矿点集中,覆盖层薄,易于开采,杂质少,氧化钙平均含量53.6%,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品质最好,誉称为“亚洲富强粉”,是发展电石、水泥产业的优质原料,已建有头道湾、二道湾等矿点。大理石分布有四处,总储量12亿m3,建有猴山等矿点,有汉白玉、孔雀绿、彩云、秋景、墨玉等17个品种。浮石集中分布在乌兰哈达苏木,初步探明总储量2亿m3,质纯容轻,平均容量43.5kg/ m3,具有保温、隔音、体轻等优点,是一种天然轻骨料,可制作轻体隔墙板。察右后旗还是全国玄武岩区五大饮用矿泉水分布区之一,年流量7.3万m3,经有关部门化验,确认为偏硅酸、锶、溴微量元素优质矿泉水,是制酒业的上好原料。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4.6m/s,大于或等于3m/s的时数年均4916.7小时,平均风能密度196w/ m2。察右后旗规划风场两处,锡勒苏木玻璃脑包(海拨2060m)和大板梁风场中的1号风场(海拨1900m),风场年平均风速10m高约为6m/s,是开发风电的首选区域。地下水资源总储量7.45亿m3。全旗总用水量0.19 m3,现已开采利用0.09亿m3。植物资源丰富,共有50科、114属、338种,其中山杏、山樱桃、羊草、知母、防风、甘草、克氏针茅、沙蓬、马兰、冷蒿分布最广,野生植物种类中药材居多,年大宗药材销量在500万斤以上。境内有野生动物88种,天空中有成群的百灵鸟,草地上有野兔、沙狐、旱獭、石鸡等动物。当前,全旗牲畜总头数基本维持在150万头(只),年产肉类2.4万多吨,羊绒3000多吨,牛羊皮张60万张,畜骨900多吨,羊肠40万副。全旗农作物以马铃薯、小麦、莜麦为主,还有糜谷、黍、荞麦等杂粮和胡麻、油菜籽等经济作物。全旗渔业养殖点21处,总水面积3万多亩,年产鲜鱼300多吨。全旗天然草场326万亩,人工草地达70多万亩。当前,全旗具备了年产玉米400万kg,人工牧草1.25亿kg、农作物秸杆1.25亿kg的生产能力。 (三)历史沿革 察右后旗历史悠久, 商、周为鬼方属地,春秋战国属楼烦、匈奴居地。秦隶属雁门郡,西汉隶属并州剌史部雁门郡。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为鲜卑居地,隋时隶属马邑郡。唐属突厥单于都护府辖地,五代为契丹属地。辽时隶属西京道丰州辖地。金时隶西京路大同府。元时隶中书省集宁路、兴和路。明隶山西行都司,清代编入察哈尔(蒙古语,意为边,因地处边外而得名)八旗,部分属右翼正红旗,部分属右翼正黄旗驻牧地,隶属察哈尔都统。民国三年(19 )归察哈尔特别行政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属察哈尔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划归绥远省。日本侵华时属伪蒙疆政府巴彦特拉盟管辖。1945年抗战胜利后归绥蒙政府所属。1945年绥东地区解放,分别在农牧区建立人民政权机构。1946年秋,人民政权暂时撤离,至1948年秋获得第二次解放。农区隶属陶林(现称察哈尔右翼中旗)、集宁两县。牧区隶属绥东四旗蒙旗办事处。1950年绥东蒙旗办事处撤销,牧区的一部分划归中心旗,一部分划归正黄旗。1954年3月在解决绥东地区旗县并存问题时,察哈尔右翼后旗正式建制,旗政府从平地泉迁至土牧尔台镇,隶属平地泉行政区,1958年4月改属乌兰察布盟,1971年1月旗政府从土牧尔台镇迁往白音察干镇。 (四)社会经济条件  ,撤乡并镇后,全旗共设5个镇、5个苏木和4个乡,即:白音察干镇、土牧尔台镇、贲红镇、红格尔图镇、当郎忽洞苏木、乌兰哈达苏木、锡力乡。全旗共有117个行政村嘎查,549个自然村浩特。 总户数67544户,总人口20.93万人,总人口中汉族19.67万人,占总人口的93.9%;蒙古族1.23万人,占5.8%,还有回、满、藏、朝鲜、达斡尔、锡伯、鄂温克、壮族372人。总人口中非农人口3.88万人,农业人口17.05万人,人口密度53人/ km2。 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428名,教职员工179名;中学8所,在校学生6003名,教职员工473人;小学20所,教学点28个,幼儿园2所,在校学生9906名,教职员工906名,义务教育普及率92%;有民族中、小学各1所,在校学生289名,教职员工131名。  共有医院(包括卫生院、卫生院分院、社区服务站)24个,其中二级乙等医院1所(旗医院),有床位数315张,医务人员(包括护士)483人,每万人拥有病床数1.5张,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数2.3人。 全旗国内生产总值22.66亿元,比 翻了两番多,是1990年的18.8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826元,城镇居民收入7416.3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88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48.39%,是1990年的372倍。工业投资逐年增大,全年完成工业投资8.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5.06%,三次产业的比重由 的46:30:24调整为 的22:56:22,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交通以公路为主,白音察干镇通往各乡苏木的公路沟通东西南北,连接偏僻乡村,形成干支相连的公路网络。  全旗公路总里程达到805 km,公里网密度平均为0.21 km / km2。主要干道有白丰高速公路、208国道、呼满省际通道、白科路、乌科路等,全旗形成了“三纵六横八出口”道路交通网络,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拥有各类机动车辆 4796 辆,货运量243万吨,货运周转量10151.82万吨/ km,客运量55.2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07.48万人/ km。 集二铁路南北纵贯全境,全长102 km。境内设有白音察干火车站,下行有乌兰哈达、宝拉格、阿贵图、土牧尔台车站,上行有芦家村、贲红、大六号车站。集通铁路途经我旗贲红站,全旗平均年货运量达91万吨,客运量达50万人(次)。 二.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再加上开放的社会和安全的环境,使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经过“九五”期间稳定快速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已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双双跃居世界第五位。 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6367.97万人次,同比增加18.26%,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85亿美元。国内旅游者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3.94亿人次和6229.74亿元人民币,分别比 增长26.5%和32.25%。从旅游产品结构来看,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当前已形成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产品等四类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系列。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进入一个“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新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国内旅游将成为永恒的消费主题,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社会整体环境改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假日经济”的推展以及民众休闲时间的增多,旅游业仍将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20年中国将位列世界旅游接待国首位,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37亿人次,占世界旅游总人数的8.6%,年均增长8%。同时,中国将继德国、日本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输出国,预计2020年将有1亿人出国旅游,占世界旅游总人数的6.2%。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旅游局提出了新的宏伟目标:即要在二十一世纪的前20年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根据国家旅游局制订的全国旅游发展远景规划,到2020年,中国入境人数达到1.3~1.4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2.73万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3.3万亿元人民币。简言之,即旅游业总收入在二十一世纪的前20年要翻三番,最终达到八倍的增长。 根据国家旅游局经过修订的增长预测,国内旅游市场在2020年将达到10~20亿人次。这个市场将更加趋于成熟,要参预国际竞争,要求我们国内旅游目的地要提高水平,逐步达到世界水准。 中国作为世界主要旅游接待国家的地位以及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将为正确定位的地区提供巨大的旅游发展机遇。 国内旅游者的出游趋势: 城市居民由于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大,业余时间越来越倾向选择能放松精神、回归自然的休闲型和度假型旅游项目; 旅游逐渐向家庭和亲情化的人文方向发展; 旅游者期望经过旅游活动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追求个性化,其中探险旅游有增加的趋势; 由于旅游者职业、文化层次和审美观的不同,呈现出需求多样化的趋势; 经过旅游来实现自我价值,体验各种经历,表现出参与性的需求特征; 旅游者传统的游山玩水观念转向“游学四方”,求知旅游日趋增多; 随着旅游者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将成为旅游新时尚。 (二)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实现了高速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区位条件等的制约,内蒙古旅游业是在一个较低水平上起步的,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较,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依然较低,产业规模依然较小,在中国的旅游大格局中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特别是周边省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构成了对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压力。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蕴藏着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内蒙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这是一项投资较少的“无烟工业”,是发展内蒙古经济的好路子。 199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自治区人大经过并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把旅游业作为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全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旅游业外向型、先导型、综合型的潜能和突出优势已为自治区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内蒙古旅游业正处于稳步快速发展的良性进程中。 全区旅游业总收入208.09亿元,较上年增长43.5%。“十一五”期间,旅游业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业总收入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到 ,全区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要在 的基础上翻一番。具体为:接待入境旅游者数量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实现年均递增8.45%和11.25%的目标,到 ,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150万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达到6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数量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实现年均递增14.17%和20.68%的目标,到 ,接待国内旅游者数量达到40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60亿元。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19.16%, 达到500亿元,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的8%左右。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年均增长25.67%,到 ,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35万人。旅游业将直接带动 户以上少数民族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三)乌兰察布市旅游业发展态势 辽阔的乌兰察布,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人文古迹,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她省的“南大门”。乌兰察布大草原是离北京最近的草原,每当盛夏时节,这里便成为避暑的胜地、旅游的天堂,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的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7.61万人,接待国内游客621.1万人,旅游业总收入16.8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亿元,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九五”期间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2.4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31.3%。旅游产业的规模发展,极大地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成为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的良好途径。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全市旅游资源形成了“一个中心,八大区域”的总体布局。“一个中心”,就是乌兰察布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集宁区。“八大区域”是:把察右中旗辉腾锡勒打造成中国北方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高山草甸旅游区,国家知名的4A级旅游精品;把凉城环岱海旅游区打造成集山水观光、湖畔草原、温泉疗养、历史文化古迹游览、工业观光、生态旅游、冬季滑雪为一体的综合性4A级旅游精品;把四子王旗发展成集寺庙文化观赏、草原风光游牧民俗为一体的典型草原旅游景区,当前已建成4A级景区一处;把察右后旗建成 以岩画、火山地貌、察哈尔婚礼为主的人文、地质景观旅游景区;把兴和苏木山、涝沥海打造成距北京最近的综合性旅游区;同时开发好察右前旗黄旗海、大淖、小淖湖泊旅游景区,卓资山红召(九龙湾)山水草原、原始次生森林旅游景区,并加快开发与河北坝上草原相接的商都、化德生态草原旅游区。 乌兰察布市旅游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挖掘旅游文化内涵,重点培育察右中旗辉腾锡勒旅游区、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区及凉城岱海——温泉旅游区等三大精品景区。山水草原间,康熙巡边的古驿道、窝阔台用过的兵器库、雄伟壮观的风电场、绵延起伏的古长城等人文景观使人追思浮想。举世瞩目的神舟5号飞船、6号飞船相继在乌兰察布大草原上降落。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历史瞬间。环岱海旅游区名胜景点众多,不但有风光旖旎的岱海,而且有地文景观、文化遗存、人文景观等,特别是位于三苏木乡中水塘村的温泉更是闻名遐迩,当前,已经建成了岱海欧式风情旅游码头、岱海温泉城、岱海宾馆、岱海滑雪场、岱海旅游学校、岱海文化苑;经过举办那达慕、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岱海旅游节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拓展旅游市场。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整顿,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经过培育、发展三大旅游精品景区,尽快把乌兰察布市建设成为距北京最近,以汽车旅游为主,以蓝天白云绿地为特点的草原风情旅游地,把乌兰察布市建成环首府“旅游圈”,北京“后花园”,环渤海、环京津最具活力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乌兰察布市的“朝阳式”支柱产业,建立旅游——生态并举互动的新格局。 (四)察右后旗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态势 察右后旗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地方可利用资金的迅猛增加,凭借察右后旗较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发展旅游业前景光明,旅游业的崛起必将成为全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当前全旗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景点有两处,分别是蓝天蒙古大营和阿贵庙。蓝天蒙古大营旅游区位于白音察干镇西北11km,208国道西侧2km处。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较长而气温偏低,夏季凉爽怡人。据资料显示,夏暑时平均气温比北京低7℃,比大同、呼市低3—4℃,是难得的康乐气候黄金时期,这里地势开阔,地形平坦,水草肥美。绿色草原中以白色蒙古包点缀,充分展示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蓝天蒙古大营现分生活区、别墅区、活动区、雕塑区和蒙古大营区。来这里旅游的人,能够参加或欣赏骑马、射箭、摔跤、旅游、攀岩、民俗风情、民族歌舞、篝火晚会等。它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休闲避暑、度假、观光、娱乐的好地方,还可随处找到奇光异彩的玛瑙石、火山奇石,同时也可看到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石浪”奇异景观。阿贵乌拉旅游区位于白音察干镇东3km处,主要景观有阿贵庙宇一座。阿贵庙是一座黄教喇嘛庙,始建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以后经过250多年的陆续修建,形成了气势宏伟的建筑群落。由于座落在阿贵山上俗称阿贵庙,清康熙皇帝敕名《善福寺》,蒙语叫赛恩音图,整体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山上山下错落有致,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每当夏季,山下小溪顺沟由西而东涓涓流淌。绿草如茵,植被繁茂,山泉挺拨。小鸟鸣唱,鸿雁翱翔,景色宜人,一副天然图画,登山远眺,山岭相连,此起彼伏,沟壑纵横,气象万千,身临其境,心旷神怡。每年农历五月十五,祭敖包,同时举行那达慕大会。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庙节也叫庙会,庙会佛事活动非常隆重,远近牧民群众扶老携幼,驱车乘马蜂拥而来,热闹非凡。从农历六月十六日开始咏颂《雅日乃经》直至八月初二结束。从五月十五日到八月初三,各种佛事活动频繁,也是旅游的最佳时期。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察右后旗旅游接待能力逐年增加, 全旗旅游接待能力达到18万人(次)。当年接待游客4.2万人(次),旅游收入493万元。累计接待游客40.7万人(次),旅游业收入2757万元。 三.规划依据及期限 (一)规划依据 1.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2.部门规范文件与行业标准 (1)《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 ) (2)《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 ) (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 ) (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 ]13号文) (5)《建设部等九部委贯彻13号文件的意见》(建规[ ]204号文) (6)国务院《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2] 46号) (7)《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地方篇)》(国家旅游局, ) (8)国家旅游局令第12号《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10) 3.地方规划与地方规定 (1)《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3)《乌兰察布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4)《察哈尔右翼后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 ) (5)察右后旗土地、交通、水利、农业等其它相关规划 4.统计与调研资料 (1)《中国旅游统计便览》( - ,共4册) (2)《中国旅游业年度报告》( - ,共4册) (3)《察右后旗统计年鉴》( 、 ) (4)规划组现场调研资料 (二)规划期限 为使本规划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本次修编规划期限为 ~2028年,共二十年。 根据规划区旅游实际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规划分为三期实施,分期年限如下: 近期( ~ ),三年,基础开发建设期; 中期( ~2020年),十年,重点建设发展期; 远期(2021~2028年),七年,系统建设完善期。 四.规划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思想模型 (一)规划采取的技术路线 旅游环境综合分析 市场需求导向 旅游资源基础 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定位) 与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战略的协调 与乌兰察布市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的协调 规划目标(产业定位) 制定发展战略 系统要素规划方案 保障措施 旅游规划实施方案 图1 规划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二)规划思想模型 客源市场规划 ■客源市场定位 ●本地市场 ●近中程市场 ●国内开拓市场 ■市场预测 ●游客总数 ●游客特征 规划背景分析 ■旅游资源分析 ●旅游资源构成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区旅游发展期SWOT分析 ■规划战略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 ●规划战略 ●旅游发展目标 旅游产品营销规划 ■出游因子规划 ●价格策略 ●促销策略 ●销售渠道策略 ■旅游产品规划 ●产品规划原则 ●旅游产品开发定位 ●规划区旅游产品体系 重点项目规划 ■吸引物系统规划 ●设计理念 ●总体布局 ●功能分区 ●重要景观节点 规划 ■旅游基础设施系统规划 ■旅游节事规划 ■规划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支持系统规划 ■管理体制 ■政策法规 ■环境建设 ■人力资源 ■好客度提高 ■基础设施 ■安全控制 ■旅行社 ■资源保护 ■文化建设 ■旅游信息 ■旅游饭店 图2 规划思想模型 图2 规划思想模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析 一.旅游资源构成 察右后旗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经大自然鬼斧神功般的雕琢,虽无江南水乡秀美,却独具粗犷、飙悍之神韵。察右后旗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察右后旗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涵盖了山地、草原、湖泊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多层次的奇特景观,众多的少数民族民居点,共塑出奇特、雄浑、淳朴的旅游资源总体形象。 本次察右后旗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普查,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 ),共普查出18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单体6个,人文旅游资源10个,服务类资源2个(见表2-1)。 调查表明,规划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自然类型多样,湖泊、草原、火山遗迹,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民风民俗浓郁,历史文化悠久;景区内曾发生过强烈的构造运动,并引发了一系列火山活动,保存有较为完好的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构成奇特的地质景观;蒙汉杂居的文化交融与发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情态;独具韵味的察哈尔蒙古族文化、特色服饰、安代舞更是蜚声区内外。 表2-1 察右后旗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表 一、自然旅游资源景系 二级分类(景类) 三级分类(景型) 资源名称(景点) 地理位置 地文景观 自然变动遗迹 炼丹炉、火山与熔岩 景区西北部 综合自然旅游地 滩地型旅游地 景区大部分 水域风光景观 天然湖泊与池沼 白雁湖、观光游憩湖区 景区南部 生物景观 原始植物群落景型 半荒漠草原 景区全部 气候景观 天气与气候现象 避暑气候地 整个景区 二、人文旅游资源景系 二级分类(景类) 三级分类(景型) 资源名称(景点) 地理位置 建筑与设施 综合人文旅游地 蓝天蒙古大营 景区东北部 单体活动场馆 聚会接待厅 景区东北部 军事防御体系遗址 祭拜场馆 景区东北部 宗教建筑群 景物观赏点 景区东北部 宗教建筑群 点素敖包 景区东北部 传统聚落 察哈尔民居 现代人文吸引物 节庆活动景型 察哈尔婚礼、祭脑包、那达慕大会 整个景区 抽象人文吸引物 民间习俗景型 察哈尔特色服饰 整个景区 地方风味饮食 手扒肉、烤全羊、奶皮、黄油、奶渣、奶豆腐、奶酒、马奶、奶茶等 整个景区 民间文艺景型 安代舞 整个景区 三、服务旅游资源景系 二级分类(景类) 三级分类(景型) 资源名称(景点) 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景类 旅游住宿设施景型 蓝天蒙古大营 景区东北部 旅游餐饮场所 众多特色餐馆 蓝天蒙古大营 二.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由景观特色、景区(点)容量、配套设施、生态环境、可进入性和可开发性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层次研究工作,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做出评价和鉴定,从而为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基础。旅游资源评价原则有:实地评价原则、发展评价原则、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集体评价原则、兼顾三种效益原则。对游客的吸引力是衡量旅游的最终标准,具体评价情况见表2-2。 由表2-2能够看出,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特点鲜明,特别自然资源较为奇特、珍贵,草原、火山群、湖泊组合度良好,具有独特的典型草原韵味,被誉为草原上的“富士山”。规划区内人文旅游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体现了游牧文化特点。各类资源品味较高、分布较为集中,旅游区容量大,具有一定的规模。距离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北京较近,可进入性良好,适宜开展观光、度假、科普和特种专项旅游,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 三.旅游资源开发取向 旅游资源开发取向是指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旅游资源的开 发取向并不是固定和单一的,具有动态和复合性的特征。 表2-2 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一览表 类型 评价 地形与地貌 世界罕见的具有独特地质地貌的典型火山群,犹如一座座洪钟环绕其间,将辽阔无边的草原与山光水色有机地融为一体。乌兰哈达火山群是1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死火山,6座形态各异的火山连成了一线,首尾相距约10km 水体 白雁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察哈尔草原上 气候 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3.8℃,夏季凉爽,是避暑胜地,年降雨量300mm 动物 规划区内动物资源丰富,既有野生动物,如:大雁、百灵鸟、野兔、沙狐、旱獭、石鸡等动物;又有人工饲养各类家畜,如:马、牛、羊、狗等 植物 植物以典型草原植物类型为主,例如克氏针茅、沙蓬、冷蒿、羊草等 农牧业生产 农牧业景观相间出现,以放牧景观为主 民情民俗 察哈尔婚礼、祭敖包、那达慕大会、安代舞、手把肉、奶食、奶酒等地方风味饮食等是蒙古族的传统生活习俗,体现了游牧文化特点,这些习俗有较强的观赏性和体验性 资源点集中程度 规划区内各资源点资源比较集中,部分交错重叠,如:火山群与草原、度假村自然融合。经过阡陌交通,游人能够轻松往返于各资源点和片区之间 旅游区容量 景区占地81.19km2,景区内初步具备餐饮客房接待设施,周围村民与游客接触较多,心理容纳力较强 腾格里塔拉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向包括观光、休闲度假和认知3个层次,规划区旅游资源与3个层次旅游产品的开发对应关系简单归纳如下: (1)观光层次——火山群、典型草原、湖泊、牧民生活场景、亭台水榭、野生动植物; (2)休闲度假层次——位于火山锥附近的疗养院; (3)认知层次——草原、火山群、野生动植物资源、农作物、传统风俗。 四.周边资源分析 察右后旗属于内蒙古精品旅游线路之三——以呼、包、鄂—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为支点的内蒙古中部旅游区。该旅游区以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草原沙漠旅游为核心内容。所涵盖的区域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淖尔市的部分地域。该区域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有草原、沙漠、温泉、河流、湖泊、民俗、古迹、现代工农业景观、草原城市风貌等9类旅游资源,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这里不但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极佳,将草原、沙漠、古迹、民俗和工农业旅游等众多旅游景点串联成一条黄金旅游线路,而且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也是距离京津较近的一个旅游区。 该旅游区主要旅游线路是: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集宁—察右后旗—兴和县——北京。该线路是全自治区重点开发的十条旅游线的首选之线,在乌兰察布市内经过集宁区、察右中旗、兴和、卓资山、察右后旗等,线上主要旅游区(点)有: 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黄花沟旅游区、岱海旅游区、乌兰察布苏木山旅游区、涝沥海旅游区、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红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阿贵庙; 呼和浩特市:昭君墓、五塔寺、大召、席力图召、白塔、内蒙古博物馆、希拉穆仁或格根塔拉草原、哈素海度假村; 包头市:五当召、美岱召、赛汉塔拉度假村、蒸汽机车游、白云鄂博露天稀土矿; 鄂尔多斯市:响沙湾、鄂尔多斯羊绒衫厂、成吉思汗陵园。 这些旅游资源形成互补,规划区能够纳入该线路的旅游景点有蓝天蒙古大营、白雁湖景区、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贝加尔疗养区。 第三章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客源市场情况分析 综合看来,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的特征: 1.距离京津较近 规划区虽然距离长三角、珠三角相当遥远,但距离北京天津则距离适当,无论火车、汽车,均能实现四小时到达,在内蒙古西部及大西北地区几乎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旅游胜地。 2.本地居民出游意愿强烈 规划区所在地——察右后旗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相应的当地的旅游消费能力也在增强,本地出游意愿比较强烈,具有良好的本地市场需要,这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从当前的旅游情况看来,当地老百姓对于休闲度假类产品很有兴趣。 3.本地及周边存在强劲的高端消费市场 规划区距离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内蒙古经济发展前沿——“金三角”距离非常近,造就了该地区数量庞大的高端消费群体,除了私人旅游之外,企业商务旅游、会议培训旅游的市场特别值得看好。 因此,规划区拥有高端消费旺盛的、令人羡慕的近程市场,规划应当针对这一优势市场,建设相适应的以高档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将内蒙古经济发展前沿地区的高端旅游消费吸引到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来。 二.市场定位 (一)总体定位 根据规划区的资源基础和市场发展状况,旅游市场总体定位为: Ø 立足本地市场,做大本地常规旅游; Ø 深挖近程市场,做强近程高端旅游; Ø 开拓京津、环渤海市场; Ø 顺势开发国内及海外机会市场。 对各类市场的具体定位如下: (二)本地市场 包括察右后旗全部,乌兰察布集宁区、察右中旗、凉城部分地区; 该市场规模有限,但促销容易,重游率高;可是消费力有限,难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该市场的需求类型是:当地观光旅游、大众化休闲。 (三)近中程市场 包括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山西省的大同市,京津地区。京津市场包括北京、天津和环渤海地区的秦皇岛、唐山等地。重点是呼和浩特、京津地区。 该市场是规划区旅游最重要的客源市场,其中的高端消费部分是规划区最值得争取的客源群体。成功开拓近中程高端市场,是规划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该市场的高端需求类型是:高端休闲、度假、会议培训、商务接待。 对于近中程大众市场而言,其主要需求类型是观光与大众化休闲。 (四)国内开拓性市场 规划区的三级客源市场。对于该区旅游而言,在立足周边之后,应当跳出华北、西北的中低消费区域,直接面向国内重点客源地,进行开拓性促销。 该市场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是指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宁波、温州为次中心的长江下游江南区域,包括上海、苏南(苏州、无锡、南京、常州、镇江)和浙江(除丽水、衢州外);珠三角是指以广州为中心,深圳、佛山、汕头为次中心的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广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门、肇庆、深圳、东莞、惠州、潮州、汕头、汕尾和揭阳等市,不包括香港、澳门。 该市场促销难度较大,游客量难以把握。但该市场游客的停留时间长、消费力强,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该市场的高端需求类型是:度假、特色文化民俗体验、特色美食。 (五)机会市场 包括两部分:国内其它市场及海外市场。 国内其它市场分为重要地区及重要城市(包括这些城市所辐射的周边区域)两部分。重要地区包括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福建沿海、四川盆地等。重要城市包括各大区域的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城市、计划单列市或省会级城市,如重庆、成都、武汉、青岛、西安、厦门、长沙、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等。 海外市场主要是港澳台及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传统地区,由京沪穗入境。 这一市场的开发和促销有待于时机和形势发展,不能作为值得期待的重要市场。 三.旅游推广与形象传播 (一)形象策划 1.形象分析 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有特色,又处于京津地区辐射范围中,在乌兰察布市旅游的门户地位十分突出。从其地脉来看,草原生态系统、火山群、湖泊生态系统为其主要元素;从其文脉来看,蒙古族游牧文化、民俗风情是其主要元素。 2.主题形象确定 根据上面的文脉、地脉分析,规划区应突出“草原圣殿——地质公园”主题,以下几点作为主题形象: v 京津地区避暑度假天堂,白音察干草原湖光山色胜地; v 突出腾格里塔拉生态旅游区在乌兰察布旅游区内首屈一指的独特景观地位和区位优势; v 草原上的“富士山”;白雁湖:山水休闲、生态度假; v 突出蒙古族游牧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与大草原、湖光山色自然景观的结合; v 放亮眼睛,放开手脚,放松神经,放飞心情——腾格里塔拉,放养你的身体与心灵。 突出腾格里塔拉之景观观赏、户外活动、休闲度假乃至文化体验的多层次全方位旅游功能。 3.形象宣传口号 (1)普适性宣传口号 v 腾格里塔拉——让您走进草原圣殿! v 腾格里塔拉——火山遗迹中的主题休闲区 v 走进腾格里塔拉,沉浸自然! v 欢迎到腾格里塔拉,到草原和火山群中体验大自然! (2)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促销口号 A.老年市场 v 湖光山色,养老佳地 v 日作牧民强筋骨,夜宿草原修性情 v 走进腾格里塔拉,回顾昨天 B.青少年市场 v 在草原上学习,在体会中成长 v 走进腾格里塔拉,汲取乡土的知识 C.以“有产阶级”为主的家庭市场 v 腾格里塔拉,您的亲子乐园 v 腾格里塔拉,您布置在草原上的家 v 到腾格里塔拉歇歇,和家人聊聊——腾格里塔拉欢迎您! (二)市场营销规划 1.品牌战略 腾格里塔拉的品牌战略,拟分三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战略重点是发掘资源特色和潜力,开展产品创新设计,以新、奇、特的产品打开市场;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从提高品牌的社会知晓度入手,从广度上拓展市场,进而提升品牌的社会美誉度,占领忠诚顾客群的心理制高点;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名牌优势,树立以腾格里塔拉为核心标识,以“户外活动天堂”为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