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师课题研究方案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读书中养成‘学与思’习惯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读书是时代的需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网络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广泛很便捷,教师如果不读书、不学习,占有的知识很匮乏,很难更好的胜任人之师。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提出了尖锐而有力的挑战,读书是课改的需要,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必不可少的途径。
2、新兴学科与时俱进的需要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从 至今虽然只开设了13个年头,但硬件软件更新速度很快,教师要胜任本职工作,更好的驾驭课堂、上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与提升自己。
3、多专多能的教师岗位的需要
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当前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非专业教师颇多,多数在基层学校身兼多职,课堂教学往往受到忽视,教师更多的是停留不前。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是时代的趋势,如何让教师们克服职业倦怠?更好的让其它学科内容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在这样一个学习社会化的时代,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如何做到多专多能,读书是最好的选择。
4、“环境”与氛围使读书成为习惯与必然
读书是每个正常的人人生当中都曾或一直经历的很平常的一件事,但因教师工作后多种角色导致读书成了泡影,本学期在学校倡导“阅读与写作”的策略研究的大环境下,开展“在读书中养成‘学与思’习惯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读书意义众多,曾经有人说:“读书如采金”,“书中自有黄金屋”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普希金说:“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书籍帮助许许多多的人获得了智慧,走向了成功。是书给了人们知识,给了人们乐趣、智慧和能力。培养教师读书,提升人生品位,促进专业发展,是本课题的宗旨。
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使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丰富多彩;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对其它学科的知识的认知程度,使得信息技术课堂能够与其它学科进行无间隙的融合,提高课堂效率,扩展课堂内容;提高教师基础学科知识及人文知识。
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三个习惯的养成,即培养教师读书的习惯;培养教师在读书中思考的习惯;培养教师将思考化作写的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读相关教育理论及本学科专业书籍,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学的优化指导作用。
2、研读相关学科内容的书籍,对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辅助作用。
3、研读相关生活、人文书籍,对信息技术教师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 启动准备:( 8月— 9月)
选题、讨论;制定、完善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阶段性研究目标、预期成果等。
第二阶段 研究积累:( 9月— 11月)
1、进行读书问卷调查
2、确定研读书目
3、开展多种形式研读。
4、写读书笔记及随笔等
第三阶段 研究阶段小结:( 11月— 12月)
梳理研究阶段成果:读书笔记、随笔、心得等;撰写阶段总结
第四阶段 ( 3月— 7月)对本课题进一步进行研究。
六、预期成果
读书笔记、随笔、心得、论文、发表文章等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二)课题研究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