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汉语专题( 2) 》应考指导
一、 考试必带资料
参加开卷考试, 必须带齐下列资料:
1、 教材: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
2、 辅导书: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指导书
3、 复习用书: 《汉语专题( 2) 》期末复习指导
4、 形成性作业复印本
5、 参考资料: 考试前还将发给大家《汉语专题( 2) 》简答题答案
6、 其它你认为要带的材料, 特别是古文翻译的书。
二、 试题类型和结构
分析往届试题, 大致有以下题型:
1、 名词解释( 10分)
2、 简答题( 30分)
3、 给反切字注音或给诗词注韵部和韵脚( 4分)
4、 解释并分析句中词语( 14分或16分)
5、 分析词类活用( 10分)
6、 分析名词作状语( 8分或10分)
7、 分析词性、 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 8分)
8、 标点并翻译古文( 14分)
三、 应考指导
( 一) 对于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主要参考所发的资料, 也可查看教材等。
( 二) 第3题作些说明。
1、 如何给反切字注汉语拼音?
反切是古人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 详见教材P361—362) , 就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被注音的汉字叫被切字, 用来注音的两个汉字, 前一个叫反切上字, 后一个叫反切下字。一般情况下, 反切上字取声母, 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合起来就是被切字的音。例如, 同, 徒红切。其中, ”同”是被切字( 即被注音的字) , ”徒”是反切上字, 取其声母t; ”红”是反切下字, 取其韵母和声调 óng,拼起来就是t+óng = tóng。
如果反切上字是零声母( 即以a o e ī u ǖ 开头的字) , 则反切上字撇开不论, 再把反切下字去掉声母, 就是被切字的音了。例如, 哀, 乌开切。反切上字”乌”是零声母字, 能够不论, 反切下字”开”去掉声母k, 其韵母和声调 āi 就是”哀”的读音。
2、 如何给诗词注韵部和韵脚
如果给唐诗注韵部和韵脚, 能够查看教材P414—420的例; 如果给宋词注韵部和韵脚, 能够查看教材P425—429的例。另外, 如果有形成性作业复印本的话, 还可参看第四次作业题。
( 三) 关于第4、 5、 6、 7题, 可参看教材有关章节, 或《期末复习指导书》, 可能有现成的答案。
( 四) 关于古文标点和翻译, 可参看《期末复习指导书》。《论语》的译文见P104—115( 《指导书》, 下同) , 《孝经》的译文见P116, 《孟子》的译文见P117—141, 《礼记》的译文见P141—152, 《左传》的译文见P152—168。另外, 在《指导书》P104之前, 还有不少译文可参考, 别忘了看。
往 届 试 卷
汉语言专业汉语专题( 2) 试题 1月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0分)
1、 四体二用
2、 同源词
3、 韵摄
4、 同形字
5、 钟鼎文
二、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共30分)
1、 为什么说隶书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2、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的美术字体有什么特点? 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区的国家?
3、 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言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4、 什么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
5、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几种?
6、 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类型?
三、 用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广韵》反切的被切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 4分)
博怪切 之芮切 苦到切 五劳切
四、 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句中义和今义, 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有区别字, 也请写出( 16分)
1、 终日不获一禽。( 《孟子·滕文公下》)
2、 公子媚子, 从公于狩。( 《诗经·秦风·驷戴》)
3、 孔君平疾笃, 庾司空为会稽, 省之, 相问讯甚至。( 《世说新语·方正》)
4、 是子才, 由于公; 不才, 亦由于公。( 《周书·文帝纪下》)
5、 比其反也, 则冻馁其妻子。( 《孟子·梁惠王下》)
6、 是何祥也? 吉凶安在? ( 《左传·僖公十六年》)
7、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 不说也。( 《论语·子路》)
五、 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10分)
1、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史记·屈原列传》)
2、 以其子妻之。( 《论语·公冶长》)
3、 师还, 馆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4、 晋灵公不君。( 《左传·宣公二年》)
5、 不如小决使道, 不知吾闻而药之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六、 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并说明其作用。( 8分)
1、 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2、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
3、 学士皆师尊之。( 《汉书·董仲舒传》)
4、 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七、 说明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词性、 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 8分)
1、 人之爱其子, 亦如余乎? ( 《左传·昭公十三年》)
2、 苟宝贵, 无相忘。( 《史记·陈涉世家》)
3、 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左传·僖公四年》)
4、 夫子将焉适? ( 《吕氏春秋·士节》)
八、 标点和翻译古文( 14分)
原文:
越 国 以 鄙 远 君 知 其 难 也 焉 用 亡 郑 以 陪 邻 邻 之 厚 君 之 薄 也 若 舍 郑 以 为 东 道 主 行 李 之 往 来 共 其 乏 困 君 亦 无 所 害 且 君 尝 为 晋 君 赐 矣 许 君 焦 瑕 朝 济 而 夕 设 版 焉 君 之 所 知 也 夫 晋 何 厌 之 有 既 东 封 郑 又 欲 肆 其 西 封 若 不 阙 秦 将 焉 取 之 阙 秦 以 利 晋 唯 君 图 之 秦 伯 说 与 郑 人 盟 使 杞 子 逢 孙 杨 孙 戍 之 乃 还
业汉语专题( 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 每词2分; 共10分。
1、 四体二用
”四体二用”是清代学者戴震针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的新的看法, 她认为只有指事、 条形、 形声、 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 转注、 假借二者用字的方法。
2、 同源词
同源词是指古汉语中一些在读音有着密切的联系, 意义又都饮食有所标示事物的共同特征, 有共同的语源的词。
3、 韵摄
韵尾相同、 韵腹相近的韵归为一类, 叫”韵摄”或”转”。
4、 同形字
同形字是指形结构相同而表示的却不是一个词邮局就是为不同的词造出的形体结构相同的字。
5、 钟鼎文
钟鼎文是金文的别称。金文最初发现于钟鼎等器物上, 因此又称作钟鼎。
二、 每题5分; 缺要点酌情扣分, 不倒扣; 共30分。
1、 为什么说隶书是古文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从小篆到隶书, 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 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 象形意味淡簿, 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 撇、 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 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因此说隶书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2、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的美术字体有什么特点? 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区的国家?
春秋晚期以后, 金文中出现一些美术字体, 这些美术字体有两个特点: 一是故意将笔划拉长, 甚或作曲宛转之势。这种曲折宛转不是按物体的形态"随体诘诎", 增强形象性, 而是故作姿态。二是在字形之外, 加画鸟虫之类的装饰品。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东方和南方的国家。
3、 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言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 声母里的全浊声母变成了清声母; 韵母简化, 中古时期[-p]、 [-t]、 [-k]为韵尾的入声韵母都变成元音韵尾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 韵尾[-m]变成了[-n]。中古的平声分化成阴平和阳平, 入声调逐渐消失, 明朝时入声字分别派入了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中。
4、 什么是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
图画文字是文字的雏形, 又称作原始文字。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是: 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的直接联系, 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文字画是经过画面表示画者的思想意图的, 没有跟语言发生直接的对应关系, 它没有固定的读音, 看画的人能够用各自所操的语言去解读, 有不同经历的人, 对画面的意义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5、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七种:
( 1) "主语+谓语+也"。
( 2) "主语+者+谓语+也"。
( 3) "主语+者+谓语"。
( 4) "主语+谓语"。
( 5) "主语+副词+谓语+( 也) "。
( 6) "主语+为+宾语"
( 7) "主语+是+宾语"。
6、 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类型?
区别字表示的意义有三种类型: 本义、 引申义和假借义。
三、 每个1分, 共4分。
博怪切 bài 之芮切 zhuī 苦到切 kào 五劳切 áo
四、 每词2分, 说明句中义和今义1分, 说明古今变化或区别字( 写出一项即可) 1分, 共16分。
1、 禽: ( 句) 飞禽和走兽总名。( 今) 主要指飞禽。缩小
2、 媚: ( 句) 亲爱、 喜爱。( 今) 取悦于人, 情感色彩不同。
3、 甚至: ( 句) 指十分周到。( 今) 程度副词。句中是两个词, 现在是一个词。
4、 由于: ( 句) 依赖于、 凭借于。( 今) 连词表原因。句中是两个词。现在是一个词。
5、 共4分
反: ( 句) 返回。( 今) 相反。返回的意义写作"返"。
妻子: ( 句) 指妻子儿女。( 今) 男子的配偶。句中是两个词, 现在是一个词。
6、 祥: ( 句) 征兆。( 今) 好的征兆, 情感色彩不同。
7、 说: ( 句) 喜悦, 高兴。( 今) 说话。区别字写作"悦"。
五、 每个2分, 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 共10分。
1、 祖: 祖( 屈原) 依据: 两个名词相连构成一个组合, 这个组合既不是联合结构也不是偏正结
构, 那么这两个名词中的一个一定活用为动词。
2、 妻: 依据: 名词位于代词前, 活用为动词。
3、 馆: 名词活用为动词; 驻扎。名词位于介宾"于虞"前, 活用作动词。
4、 君: 名词出现在副词后面, 活用作动词。
5、 药: 依据: 名词位于代词前, 活用为动词。
六、 每词2分。指出1分, 说明类型1分, 共8分。
1、 人: 名词状语; 表比喻。
2、 日: 名词状语, 表时间。
3、 师: 名词状语, 表示对人态度。
4、 兄: 名词状语, 表示对人态度。
七、 每词2分。说明词性、 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各1分, 共8分。
1、 之: 助词, 组成"之"字结构, 充当主语。
2、 相: 副词, 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
3、 是: 指示代词, 复指前置宾语。
4、 焉: 疑问代词, 作"适"的宾语。
八、 本文标点共占5分, 标点借5个扣1分( 不倒扣) 。9个译文单位, 每个单位1分, 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如有错别字的酌情扣分, 共14分。
原文:
”①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 君之薄也。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⑤且君尝为晋赐矣, ⑥许君焦、 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⑦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⑧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⑨秦伯说, 与证人盟。使杞子、 逢孙、 杨孙戍之, 乃还。
参考译文:
”①越过一个国家把远方作为自己的边邑, 您会知道它的难处; ②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益邻国呢? 邻国的加强就是国君您的削弱。③如果若舍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④外交使节的往来, 郑国供应她们的馆舍和资粮的不足, 您也没有损害。⑤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赐, ⑥晋君答应给您焦、 瑕两地, 但早晨渡过黄河回国, 晚上便筑起了防御工事, 这是您所知道的。⑦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 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⑧如果不损害秦国, 将从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呢? 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 希您考虑这件事。”⑨秦伯高兴了, 和郑人结了盟。派杞子、 逢孙戍守郑国, 就回国了。
汉语言专业汉语专题( 2) 试题 1月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0分)
1、 四体二用
2、 韵摄
3、 同形字
4、 钟鼎文
5、 同源字
二、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1、 为什么说隶书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2、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的美术字体有什么特点? 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区的国家?
3、 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4、 什么是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
5、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几种?
6、 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类型?
三、 用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广韵》反切的被切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 4分)
博怪切 之芮切 苦到切 五劳切
四、 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有区别字, 也请写出( 12分)
1、 终日不获一禽。( 《孟子·滕文公下》)
2、 耕、 渔与陶, 非舜官也。( 《韩非子·难一》)
3、 孔君平疾笃, 庾司空为会稽, 省之, 相问讯甚至。( 《世说新语·方正》)
4、 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畜妻子。( 《孟子·梁惠王上》)
5、 比其反也, 则冻馁其妻子。( 《孟子·梁惠王下》)
6、 近臣谏, 远臣谤。( 《国语·楚语》)
五、 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8分)
1、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史记·屈原列传》)
2、 以其子妻之。( 《论语·公冶长》)
3、 秦人闻之, 悉甲而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 师还, 馆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六、 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并说明其作用。( 8分)
1、 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2、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
3、 学士皆师尊之。( 《汉书·董仲舒传》)
4、 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七、 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 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 8分)
1、 人之爱其子, 亦如余乎? ( 《左传·昭公十三年》)
2、 苟宝贵, 无相忘。( 《史记·陈涉世家》)
3、 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左传·僖公四年》)
4、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八年》)
八、 翻译下列古文( 14分)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 养备而动时, 则天不能病; 脩道而不贰, 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 寒暑不能使之疾, 祅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 则天不能使之富; 养略而动罕, 则天不能使之全; 倍道而妄行, 则天不能使之吉。
汉语言专业汉语专题( 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 每词2分; 共10分。
1、 四体二用
”四体二用”是清代学者戴震针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的新的看法, 她认为只有指事、 条形、 形声、 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 转注、 假借二者用字的方法。
2、 韵摄
等韵学中把若干韵系合并成更大的类, 叫韵摄。同韵摄内各韵系有相近的韵腹和相同的韵尾。
3、 同形字
同形字是指形结构相同而表示的却不是一个词邮局就是为不同的词造出的形体结构相同的字。
4、 钟鼎文
钟鼎文是金文的别称。金文最初发现于钟鼎等器物上, 因此又称作钟鼎。
5、 同源词
同源词是指古汉语中一些在读音有着密切的联系, 意义又都包含有所标示事物的共同特征, 有共同的语源的词。
二、 每题5分; 缺要点酌情扣分, 不倒扣; 共30分。
1、 为什么说隶书是古文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从小篆到隶书, 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 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 象形意味淡簿, 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 撇、 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 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因此说隶书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2、 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的美术字体有什么特点? 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区的国家?
春秋晚期以后, 金文中出现一些美术字体, 这些美术字体有两个特点: 一是故意将笔划拉长, 甚或作曲宛转之势。这种曲折宛转不是按物体的形态"随体诘诎", 增强形象性, 而是故作姿态。二是在字形之外, 加画鸟虫之类的装饰品。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东方和南方的国家。
3、 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言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 声母里的全浊声母变成了清声母; 韵母简化, 中古时期[-p]、 [-t]、 [-k]为韵尾的入声韵母都变成元音韵尾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 韵尾[-m]变成了[-n]。中古的平声分化成阴平和阳平, 入声调逐渐消失, 明朝时入声字分别派入了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中。
4、 什么是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
图画文字是文字的雏形, 又称作原始文字。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是: 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的直接联系, 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文字画是经过画面表示画者的思想意图的, 没有跟语言发生直接的对应关系, 它没有固定的读音, 看画的人能够用各自所操的语言去解读, 有不同经历的人, 对画面的意义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5、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七种:
( 1) "主语+谓语+也"。
( 2) "主语+者+谓语+也"。
( 3) "主语+者+谓语"。
( 4) "主语+谓语"。
( 5) "主语+副词+谓语+( 也) "。
( 6) "主语+为+宾语"
( 7) "主语+是+宾语"。
6、 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类型?
区别字表示的意义有三种类型: 本义、 引申义和假借义。
三、 每个1分, 共4分。
博怪切 bài 之芮切 zhuī 苦到切 kào 五劳切 áo
四、 每词2分, 说明句中义和今义1分, 说明古今变化或区别字( 写出一项即可) 1分, 共12分。
1、 禽: ( 句) 飞禽和走兽总名。( 今) 主要指飞禽。缩小
2、 官: ( 句) 官职。( 今) 官职。没有变化。
3、 甚至: ( 句) 指十分周到。( 今) 程度副词。句中是两个词, 现在是一个词。
4、 妻子: ( 句) 指妻子儿女。( 今) 男子的配偶。句中是两个词, 现在是一个词。
5、 反: ( 句) 返回。( 今) 相反。返回的意义写作"返"。
6、 谤: ( 句) 议论批评过失。( 今) 诽谤。词义加重
五、 每个2分, 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 共8分。
1、 祖: 祖( 屈原) 依据: 两个名词相连构成一个组合, 这个组合既不是联合结构也不是偏正结构, 那么这两个名词中的一个一定活用为动词。
2、 妻: 依据: 名词位于代词前, 活用为动词。
3、 甲: 名词活用为动词; 穿铠甲。依据: 名词出现在副词后面, 活用为动词。
4、 馆: 名词活用为动词; 驻扎。名词位于介宾"于虞"前, 活用作动词。
六、 每词2分。指出1分, 说明类型1分, 共8分。
1、 人: 名词状语; 表比喻。
2、 日: 名词状语, 表时间。
3、 师: 名词状语, 表示对人态度。
4、 兄: 名词状语, 表示对人态度。
七、 每词2分。说明词性、 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各1分, 共8分。
1、 之: 助词, 组成"之"字结构, 充当主语。
2、 相: 副词, 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
3、 是: 指示代词, 复指前置宾语。
4、 莫: 无定代词, 没有什么。
八、 本文共10个给分句, 每句1分, 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重点词10个, 每个1分; 译文中标点符号的错误和错别字酌情扣分。共20分。
原文:
①天行有常, ②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③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④强本而节用, 则天不能贫; ⑤养备而动时, 则天不能病; ⑥脩道而不贰, 则天不能祸。⑦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 寒暑不能使之疾, ⑧祅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 则天不能使之富; ⑨养略而动罕, 则天不能使之全; ⑩倍道而妄行, 则天不能使之吉。
参考译文:
①大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 ②不因为尧而存在, 不因为桀而消失。③用合理的措施来适应它就吉祥, 用不合理的措施来对待它就凶险。④加强农业生产而且节约用度, 天就不能使人贫穷; ⑤生活给养完备而且按季节活动, 天就不能使人生病; ⑥遵循正确的治国之道而且始终如一, 天就不能使人遇到灾祸。⑦因此水灾旱灾不能使人生病, ⑧异怪事情不能使人凶险。农业生成荒废而奢侈无度, 那么天也不能使人富裕; ⑨衣食不足, 活动又少, 那么天也不能使人保全; ⑩违背正确的治国之道, 胡作非为, 那么天也不能使人吉祥。
汉语言专业汉语专题( 2) 试题 7月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0分)
1、 籀文
2、 六书
3、 字母
4、 转指化
5、 异体字
二、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1、 汉字字体演变大约经历了哪些阶段, 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 金文字体有什么特点?
3、 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 中古音、 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时代的音系? 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
4、 语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之间结构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有什么特点?
5、 古汉语中词义重要的聚合关系有哪几种?
6、 什么是”所”字结构? 有几种类型? 各类”所”字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三、 注出下面词的韵脚和韵部( 4分)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四、 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有区字, 也请写出( 14分)
1、 宫无拘女, 故天下无寡夫。( 《墨子·辞过》)
2、 故祸莫惨于欲利, 悲莫大于伤心。( 司马迁《报任安书》)
3、 亡不越竟, 反不讨贼。( 《左传·宣公二年》)
4、 ( 夏) 馥顿足而叹曰: ”孽自己作, 空污良善。”( 《后汉书·夏馥传》)
5、 悲愁垂涕相对。( 《列子·汤问》)
6、 夫虽无四方之忧,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不可不养而择也。( 《国语·越语上》)
五、 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10分)
1、 天下乖戾, 无君君之心。( 柳宗元《封建论》)
2、 夫披坚执锐, 义不如公; 坐而运筹, 公不如义。( 《史记·项羽本纪》)
3、 夫人之, 我能够不夫人之乎? ( 《谷梁传·僖公八年》)
4、 工师得大木, 匠人斫而小之。( 《孟子·梁惠王下》)
六、 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并说明其作用。( 8分)
1、 天下之士云合归汉。( 《汉书·梅福传》)
2、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愚公移山》)
3、 夫以秦王之威, 而相如庭斥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史记·项羽本纪》)
七、 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 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 8分)
1、 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
2、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 但见其老弱及羸畜。( 《史记·刘敬传》)
3、 媪之送燕后也, 持其踵为之泣。( 《战国策·赵策》)
4、 国人作乱, 厉王出奔于彘。( 《史记·晋世家》)
八、 标点并翻译下列古文( 16分)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闲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她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因此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二、 每题5分; 缺要点酌情扣分, 不倒扣; 共30分。
1、 汉字字体演变大约经历了哪些阶段, 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汉字字体的演变, 大约有三个阶段, 一是从殷商甲骨文、 商周金文变为小篆, 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 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甲骨文和金文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 小篆后者笔画圆转规整, 逐渐与物形疏远。 从小篆到隶书, 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 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理由是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 象形意味淡薄, 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 撇、 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 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从隶书到楷书, 除用笔有些变化, 字体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2、 金文字体有什么特点?
金文字体的特点是: 第一, 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第二, 从笔势上看, 由于金文是范铸, 多保存肥厚的笔法, 甚至是充实的团块。第三, 金文形体不规范。同一个字, 往往有多个形体。第四, 春秋晚期以后, 金文有的已经接近篆文, 而且出现一些美术字体。
3、 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 中古音、 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时代的音系? 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
上古音是指上古汉语时期( 从西周初年到汉末) 的汉语语音。历时一千二百多年。代表性音系是《诗经》的韵部系统和先秦的声母系统。 中古音是指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近代汉语是指宋元明清时期的汉语语音。代表性音系是元朝的《中原音韵》音系。
4、 语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之间结构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有什么特点?
古代汉语的结构关系有两个基本类型, 一类是平列关系, 等立、 一般性转折、 选择、 承接、 进层都包含在平列关系之中, 平列关系结构的直接成分是互不陈述、 支配、 修饰、 补充的, 整个结构不存在一个结构的核心, 因此这种结构关系也能够称之为非核心结构关系; 另一类是非平列关系, 定中、 状中( 条件、 因果、 让步转折) 、 补充、 支配、 陈述都属于非平列关系, 非平列关系结构的直接成分结合紧密, 每个结构都具有一个结构核心, 偏正结构之”正”为核心, 述补、 述宾结构之”述”为核心, 主谓结构之”谓”为核心, 因此这类结构关系也能够称为核心结构关系。
5、 古汉语中词义重要的聚合关系有哪几种?
古汉语中词义重要的聚合关系主要有: 同义关系、 反义关系、 类义关系、 上下位关系、 同源关系。
6、 什么是”所”字结构? 有几种类型? 各类”所”字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助词”所”附于动词性成分之前, 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都表示转指, 因而都是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有三种类型: ”所+动词”。这类”所”字结构里的动词都是单个动词, 而且都是及物动词。”所+动词”组合表示的受事是抽象的, ”所”字结构本身无法表示清楚。要清楚、 具体地表示受事, 就要在”所”字结构后添加中心语, 让”所”字结构充任同位性定语。”所”字结构前也能够带名词性定语, 这类定语一般都是限定性的。”所+介词+动词+( 宾语) ”。这类”所”字结构里的动词能够是不及物的, 也能够是及物的, 甚至能够带宾语。 ”所+动词+( 宾语) ”。这类”所”字结构里的动词能够是不及物的, 也能够是及物的, 甚至能够带宾语。这一点类似第二类, 可是, 这类”所”字结构里不出现介词, 这与第一类相似。
三、 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有错最多扣4分, 共4分。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 虞韵)
桃源望断无寻处。( 鱼韵)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虞韵)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 虞韵)
砌成此恨无重数。( 虞韵)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 鱼韵)
四、 每词2分, 说明句中义和今义1分, 说明古今变化或区别字( 写出一项即可) 1分, 共14分。
1、 寡: ( 句) 没有配偶的男女。( 今) 丧失配偶的妇女。缩小
2、 伤心: ( 句) 精神上受到伤害。( 今) 悲伤。没有变化。
3、 竟: ( 句) 边境。( 今) 究竟。区别字写作”境” 。
反: ( 句) 返回。( 今) 相反。区别字写作”返”。
4、 自己: ( 句) 由自己。( 今) 自己。句中是两个词, 现在是一个词。
5、 涕: ( 句) 眼泪。( 今) 鼻涕。转移。
6、 爪牙( 句) 得力的武臣、 卫士。( 今) 帮凶一类的人。感情色彩不同。
五、 每个2分, 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 共10分。
1、 君( 君) : 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把国君当作国君。
2、 坚、 锐: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铠甲和武器。
3、 夫人: 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 把——当作夫人。
4、 小: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使之小。
六、 每词2分。指出1分, 说明类型1分, 共8分。
1、 云: 名词状语; 表比喻。
2、 箕畚: 名词状语, 表工具。
3、 廷: 名词状语, 表处所。
4、 夜: 名词状语, 表时间。
七、 每词2分。说明词性、 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各1分, 共8分。
1、 所: 助词, 组成助词结构作谓语。
2、 但: 副词, 只。
3、 之: 助词, 组成"之"字结构, 充当状语。
4、 于: 介词引介处所。
八、 本文标点共占6分, 标点错5各扣1分( 不倒扣) 。10个译文单位, 每个单位1分, 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如有错别字酌情扣分。共16分。
原文
①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其良人出,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②其妻问所与饮食者, 则尽富贵也。③其妻告其妾曰: ”良人出,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 尽富贵也, ④而未尝有显者来,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⑤蚤起, 施从良人之所之,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⑥卒之东郭墦闲, 之祭者, 乞其余; 不足, ⑦又顾而之她,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⑧其妻归, 告其妾曰: ”良人者, 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 而相泣于中庭; ⑨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从外来, 骄其妻妾。
⑩由君子观之, 则人之因此求富贵利达者, 其妻妾不羞也, 而不相泣者, 几希矣。
参考译文:
①齐国有一个人, 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 必定是 吃得饱饱地, 喝得醉醺醺地回家。②她妻子问她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 据她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③她妻子告诉她的妾说: ”丈夫出门, 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 问她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 据 她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④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 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 我打算悄悄地看看她到底去些什么地 方。”
⑤第二天早上起来, 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 走遍全城, 没有 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她丈夫说过话。⑥最后她走到了东郊的墓地, 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 不够, ⑦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 乞讨--这就是她酒醉肉饱的办法。
⑧她的妻子回到家里, 告诉她的妾说: ”丈夫, 是我们仰望而终 身依靠的人, 现在她竟然是这样的! --”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 哭泣着, ⑨而丈夫还不知道, 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 在她的两个 女人面前摆威风。
⑩在君子看来, 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 能够不使她们 的妻妾引以为耻而共同哭泣的, 是很少的!
《汉语专题( 2) 》期末复习简答题答案
【说明】题后的页码是指教材的页码, 必要时能够参考教材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汉字的产生
1.什么是文字? ( P3)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
2.什么是结绳? 什么是契刻? 什么是八卦? 它们和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关系? ( P3—5)
结绳和契刻是原始人类为了帮助记忆采用的两种实物辅助手段, 八卦是一套符号系统, 这些符号是巫人用来占卜吉凶的算筹的各种排列方式, 用来象征世上的各种事物。它们跟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
3.什么是文字画? 文字画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说文字画还不是文字? ( P5—6)
文字画是经过画面表示画者的思想意图的图画, 具有辅助记事和交际的作用。文字画不是文字, 因为它没有跟语言发生直接的对应关系, 它没有固定的语音, 看画的人能够用各自所操的语言去解读。
4.什么是图画文字? 图画文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 ( P6)
图画文字是在文字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 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 因此说是文字的雏形( 或者称作原始文字) 。这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质的飞跃。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 前者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 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 后者没有这个特点。
5.为什么说大汶口期的陶器刻划符号是文字了? ( P7—8因为大汶口期的陶器刻划符号有这样的特点: 一是它具有与甲骨金文一样的象形意味; 二是它已经出现合体会意字, 三是不同的地方有共同的形体。这些都表明它已具有了文字的性质。
6.文字的产生和逐步成熟与社会历史的进程是什么关系? ( P9)
文字的产生和逐步成熟, 是与社会历史的进程相一致的。原始社会早期, 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 社会关系非常简单, 有声语言已经满足她们交际的需要。原始社会是漫长的,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 有声语言逐渐成熟。到原始社会后期, 有声语言已经达到十分完善的程度, 生产力也逐渐提高, 人们有了克服有声语言时空局限的愿望, 产生了对文字的需求, 因此出现了简单的记号和一个一个地产生了文字。随着物质财富有了剩余, 社会对财富的占有也出现了差距, 于是出现了阶级分化, 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奴隶主阶级强烈需要使用文字来管理国家。在这种情况下, 文字快速发展起来, 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
7.为什么说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汉字体系? ( P9—10)
甲骨文是当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汉字体系。甲骨文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已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 主要理由是: 其基本字形是象形字, 不过有相当数量的假借字, 这些假借字也是借用象形字的字形去表示一个同音词, 这个字与词的关系是借音。同时又有近五分之一的形声字, 既表意又表音, 这是汉字后来的发展方向。
8.如何判断一种文字的性质? ( P10)
一种文字的性质, 实际上就是这种文字属于何种类型, 而文字的类型, 是由构成这种文字的字符的特点来决定的。所谓”字符”, 就是文字的构成符号, 可能是整个字, 也可能是字的一部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字符的特点, 以判定这种文字所属的类型。一、 从字符的表意、 表音作用来划分, 文字能够分为象形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