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及复习资料套装.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883471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7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及复习资料套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及复习资料套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掌握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程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有效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兴趣、动机、表现有关知识,掌握提高体育教学的心理知识和干预手段;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与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基本特点,熟悉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训练方法与手段,掌握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4.了解运动项目(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健美操和武术等)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不同项目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法,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运动技术(教材)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田径类主要掌握跑、跳、投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体操类主要掌握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项目的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并能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方法;球类主要掌握篮球、排球和足球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及练习方法;健美操主要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与分类体系、组合与成套动作创编方法和练习方法;武术主要掌握徒手(如青年拳)、太极拳及持器械(如初级剑)动作的基本技术、技法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设计 1.能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运动技能水平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进行梳理和分析,选择教学内容。 2.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策略。 3.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4.能够合理选择多种体育与健康教学资源。 5.能够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按照教案设计的要求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能够创设合理的体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体育的感悟和体验。 3.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4.能够合理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体育活动进行科学指导,掌控教学过程。 5.能够适时地对教学活动与效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合理布置课后练习。 6.能够实施课堂教学安全措施,妥善处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 7.能够合理利用多种体育教学资源。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对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在知识、技能、体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能够对运动技能和体质进行评价。 2.理解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和激励等功能,了解诊断性、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类型,初步掌握定性和定量评价方式与方法,并能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三、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题:约47% 非选择题:约53%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教师应该强调动作的哪个环节? A.次要环节;B.细节结构;C.主要环节;D.全部环节。 2.简答题 简述运动营养补充有哪些误区。 3.案例分析题 小明是某校初二男生,学习成绩在班级为中等,平时很喜欢踢足球,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 问题: (1)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提出解决的方案。 4.教学设计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提供的条件,请设计出15分钟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法及组织。 某初中二年级二班共有学生36人,学习内容为跳远的腾空步动作(新授)。现有田径场一个,内有标准沙坑一个、起跳板两块。 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体育锻炼促进骨的生长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骨外膜    B.骨内膜C.骺软骨D.关节软骨 2.发展肱二头肌力量可采用的练习法是(    )。 A.负重弯举   B.负重深蹲C.悬垂举腿D.俯卧撑 3.下列选项中.属于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是(    )。 A.心脏    B.脾脏C.肝脏D.肾脏 4.慢肌纤维百分比高的运动员适合从事的竞技项目是(    )。 A.马拉松    B.跳高C.短跑D.铅球 5.过度训练引起蛋白尿的原因与下列哪一结构损伤有关?(    ) A.气血屏障   B.胃黏膜屏障C.滤过屏障D.血睾屏障 6.800米跑的过程中参与的供能系统主要是(    )。 A.乳酸能系统    B.磷酸源系统和乳酸熊系统C.有氧氧化系统D.有氧氧化系统和乳酸能系 7.下列哪种离子参与肌肉的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    ) A.Ca2十    B.K+ C.Na r D.Cl- 8.抗阻训练主要改善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    ) A.支气管    B.骨骼肌    C.胸腺D.前列腺 9.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 A.心脏的泵血功能    B.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C.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D.骨骼肌的分泌功能 10.气体交换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 A.呼吸肌的舒缩供能    B.气体的分压差 C.肺的弹性回缩力    D.胸内压 11.有氧耐力训练常采用的方法除持续负荷法和间断负荷法外,还有哪一种方法?(    ) A.低氧训练法    B.热环境训练法C.高氧训练法    D.冷环境训练法 12.真稳定状态时,机体供能形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 A.无氧代谢供能    B.乳酸供能C.有氧代谢供能    D.脂肪分解供能 13.运动前的营养补充宜采用(    )。 A.高糖高脂    B.高糖低脂C.低糖高脂    D.低糖低脂 14.闭合性软组织的急性损伤,应立刻采取哪种处理方法?(    ) A.热敷    B.冷敷C.按摩    D.擦红花油 15.前臂出血,有效的压迫止血的部位是(    )。 A.尺动脉 B.桡动脉C.肱动脉 D.腋动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16.简述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征。 17.简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18.如何评价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19.某中学初一(3)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王老师在这节课的准备活动部分组织学生围绕圆周(R=10m)进行慢跑热身,引导学生沿着圆周做行进间徒手操。在课堂的运动技能教学部分。王老师站在圆周直径的三分之二处,面向多数学生讲解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了一次示范。王老师还安排了学生做原地双手无球前掷的动作训练,以掌握技术要领。(教学组织形式见图l) 问题: (1)请分析该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5分) (2)请指出该教学组织形式的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5分)  20.某中学初三(1)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胡老师首先将学生分成四列横队站立,进行完整的镜面示范,让学生散开进行原地徒手模仿练习;其次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投篮模仿练习;然后又将学生分成四组,在两块篮球场上分别进行投篮比赛(教学组织形式见图2)。胡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王同学投篮动作正确连贯,准确性高,就安排该同学进行示范。王同学第一次投篮没投进,第二次又没投进,引起“嘘”声一片,胡老师也面露不悦。在大家的期盼中,第三次终于投进,这时胡老师露出了微笑。 问题: (1)请分析胡老师的教学组织过程与方法存在哪些问题?(5分) (2)当学生“嘘”声一片时,作为教师你认为应如何处理?(5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20分)21.阅读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15分钟的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 初二(3)班,学生40人。 教学内容: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新授课。 教学条件: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挂图1张,传球手形图1张,排球40个,排球场2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常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脊椎骨的发育以及四肢骨骼的生长。从医学角度来讲,长高关键在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下肢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的生长有赖于骨端骺软骨的增生,运动能够对骺软骨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因此,持久的锻炼能够使个子长高。故选C。 2.D[解析]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俯卧撑可以锻炼肱二头肌。 3.C[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等器官。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分散于消化道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脏和胰脏。 4.A[解析]慢肌纤维在力量与爆发力方面逊色于快肌纤维,但其拥有很好的耐力。比如鸟类主要由慢肌纤维组成,因此可以做长时间的飞行。故本题选A。 5.C[解析]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与滤过屏障功能异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6.A[解析]人体内有三大供能系统:ATP一磷酸肌酸供能系统、无氧呼吸供能系统和有氧呼吸供能系统。(1)ATP在肌肉中的含量低,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供能时间仅能维持1—3秒。(2)之后的能量供应就要依靠ATP的再生。这时,细胞内的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将能量转移至ADP,生成ATP。磷酸肌酸在体内的含量也很少,只能维持几秒的能量供应。人在剧烈运动时,首先是ATP一磷酸肌酸供能系统供能,通过这个系统供能可以维持6—8秒。(3)这两项之后的供能,主要依靠葡萄糖和糖元的无氧酵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ATP。无氧酵解能维持2 3分钟。(4)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易导致肌肉疲劳,所以长时间的耐力运动需要靠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来合成ATP。 综上所述,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如100米短跑,主要依靠ATP一磷酸肌酸供能;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主要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介于二者之间的较短时间的中强度运动,如400 米跑、800米跑,则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也即乳酸能系统。 7.A [解析]肌肉的收缩是由肌膜的动作电位触发的。肌肉收缩时,三联体结构处兴奋的传递引起终池释放Ca2+离子参与肌肉的兴奋——缩耦联过程。 8.B[解析]抗阻训练是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克服一定外界阻力的运动,是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主要手段。 9.A[解析]最大摄氧量是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状态下,当机体出现无力继续支撑接下来的运动时,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材依据之一,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心脏的泵血功能, 外围机制是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10.B[解析]气体交换属于物质交换,以气体扩散的方式进行,各种气体的扩散主要取决于各种气体分压差,因此气体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 11.A [解析]提高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负荷法、间断负荷法和高原训练法。其中,间断负荷法又分为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是中低平原地区的3/4,故又称为低氧训练。 12.C[解析]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时,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13.B[解析]运动前的营养补充宜摄取高糖低脂的食物,例如面食、米饭、水果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消化,又能在消化分解后提供糖类作为运动的能量。 14.B[解析]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初期采用热、冷敷法。损伤在24小时内,用湿毛巾包裹冰块在伤处冷敷;超过24小时的患者,用湿热毛巾热敷,二者每次敷30分钟,每日3—4次。 15.C[解析]肱动脉压迫止血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简答题16.[参考答案](1)运动员心脏的形态: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略偏左,两肺之间,胸骨和肋骨之后,横膈之上,食管和脊柱的前方。心脏的外形像个桃子,大小相当于本人的拳头。心脏上边宽的部分叫心底,下面窄的部分叫心尖。心底由于被大血管固定,因此不易活动,而心尖可自由活动,在左侧乳头附近可触到心尖搏动。心脏的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右侧。运动员的心脏由于发生了生理性增大,所以会出现心尖冲动向左下方移动。 (2)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膈肌隔开,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3)功能特征:心脏是一个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并具有瓣膜结构的中空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心肌的生理特征是心脏功能的基础。构成心肌的生理特征有兴奋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其中兴奋性、自动节律性和传导性是心肌的电生理特征。在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房和心室始终不间断地交替收缩与舒张。当心室舒张时,静脉血液返回心脏;当心室收缩时,将血液射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并促使其流向外周和肺部。心脏的活动就是以心房和心室机械性舒缩活动为周期而循环复始的。 17.[参考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热爱体育这门课程,就必须培养他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只有有了兴趣,体育教学才能顺利地开展。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的方法,应该如下: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3)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 (4)及时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8.[参考答案]教学设计、教学组织都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教学效果才是体育课教学的根本。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从获得知识的角度看学生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身体锻炼; (2)从学习方法、技术掌握的角度看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3)从寓德于教的角度看是否促进了学生情意的发展; (4)从心理体验的角度看是否娱乐了学生的身心。 三、案例分析题 19.[参考答案](1)优点:学生绕圆周做行进间徒手操,既能节省时间,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活动开身体,避免教学中出现不必要的损伤。教学时,学生排成圆形站立,教师站在圆周直径的三分之二处,面向多数学生讲解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了一次示范,保证了大多数学生能够看清教师的示范,听清教师的讲解。学生做原地双手头上无球前掷的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技术的动作要点,还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球砸伤人的意外事件。 (2)缺点:①学生做行进间徒手操,没有做专项的热身活动练习。改进措施:应该加上,比如肩部的拉伸运动。 ②教师站在圆周直径的三分之二处做一次示范讲解,背对着的学生看不到教师的示范。改进措施:教师应该多角度多方位地多次示范,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可以让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前两排蹲下,第四排插空站立,观看教师的示范,听教师的讲解。 ③让学生做原地双手无球前掷的动作训练,不能使学生体会完整的技术动作,不利于学生学习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改进措施:可以让学生呈一列横队站立,听教师的命令做完整的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运动,并按照要求统一掷球、统一捡球。 20.[参考答案](1)胡老师将学生分成四列横队站立,在学生前面做一次完整的镜面示范,无法保证全部的学生都看到教师的示范。而且胡老师没有讲解,只是做一次镜面示范,学生无法完全体会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也无法掌握其动作要领,同时胡老师对于持球的手形,投篮的姿势都没做讲解,学生学习起来会很吃力。在王同学做示范投篮不中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鼓励,甚呸面露不悦,这样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篮球的兴趣。总体来说,这堂课教师太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成功上好一堂课。 (2)当学生“嘘”声一片时,对于这名同学而言,会非常伤自尊。作为教师,我会这样做: ①及时阻止学生的嘲笑声,并向大家解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失误的时候,虽然投篮很简单,但是要投得很准却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②阻止学生嘲笑之后,教导学生:作为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互助,不能因为一个人做得不够好而嘲笑他,而是应该给予帮助和支持,努力培养一个团结和睦的班集体。 ③虽然王同学连续两次没有投进,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去鼓励他,可以从他的动作的标准性、连贯性方面给予表扬。 ④王同学连续两次没有投进,可能是因为紧张或者兴奋造成的,这个时候应该及时地帮助他找出问题所在,并给予指导,待投进之后及时地给予鼓励。 四、教学设计题21.[参考答案]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精选(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背越式跳高身体过杆后,以( B )先接触海绵包 A、头部 B、肩部 C、背部 D、臀部 2、跨栏跑时,摆动腿过栏后积极下压,( B )落地 A、全脚掌 B、前脚掌 C、双脚 D、脚后跟 3、挺身式跳远在空中成( B )姿势 A、跨步 B、腾空步 C、弓步 D、弓箭步  4、挺身式跳远中,身体在空中的要求是( C ) A、身体前倾,摆动腿先落地 B、身体在空中平稳,摆动腿先落地 C、身体在空中平稳,两腿同时落地 D、身体前倾,两腿同时落地 5、男生靠墙手倒立的做法是( A ) A、站立姿势开始,一脚蹬地,另一腿摆动,两手撑地 B、姿势开始,两脚蹬地,两腿摆动,两手撑地 C、蹲踞姿势开始,一脚蹬地,另一腿摆动,两手撑地 6、双杠支撑摆动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时,扭转髋部的同时,两腿做( B )动作 A、翻转 B、剪绞 C、交叉 D、交换 7、《支撑摆动前摆挺身下,当向前摆动到接近( B )时,两手推杠,使身体向杠外平移 A、杠面 B、最高点 C、水平 D、重心 8、一般来说,人到了( A )岁,骺软骨就完全骨化,骨的长度不再增长 A、18—20 B、20—22 C、20—25 D、22--25 9、( D )男女在形态与机能上逐渐出现明显的差异,运动能力也不同 A、初中阶段后 B、高中阶段后 C、身体发育成熟后 D、青春期开始后 10、单手肩上投篮时,全身协调用力,手指拨球,使球向( D )旋转 A、左 B、右 C、前 D、后 11、( A )进攻战术形式,是进攻战术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战术形式 A、“中一二” B、“边一二” C、后排插上 D、交叉换位 12、奥运会中篮球、排球、足球比赛一方上场人数分别是( D ) A、5、8、11、 B、5、6、12、 C、6、6、11、 D、5、6、11 13、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是采用(  C  )方式助跑 A、直线   B、弧线    C、直线加弧线   D、弧线加直线 14、背越式跳高的8步丈量法,为了便于记忆,可叫做(  B  ) A、4 、5、6           B、5、6、7            C、6、7、8            D、4、6、8 15、武术比赛每位队员的成绩是( D ) A、最高分 B、最低分 C、平均分 D、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16、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  (  B  ) A、维凯拉斯    B、顾拜旦    C、萨马兰奇  17、篮球比赛时,5号队员一脚踩在端线上掷界外球,裁判员判其:(  B  ) A、违例     B、不违例     C、重新站在线外掷界外球 18、单杠支撑后回环的动作难点是:(  A  ) A、倒肩压臂腹贴杠   B、倒肩压臂腹离杠    C、倒肩压臂抬头支撑 19、运动员运动时,踝关节扭伤后应:(C) A、立即热敷按摩   B、立即冷敷按摩   C、立即冷敷,24小时后热敷 20、《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指标是:(  B  ) A、心理、生理、素质  B、形态、机能、素质   C、身高、体重、肺活量 21、人体下肢长有几个长度:( D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有几种:( C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3、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 B )   A.8-9岁  B.10-13岁  C.14-15岁  D.16-17岁 24、从进入青春期发育高潮到发育趋于稳定一般历时:( D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25、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因素是( C) A.政治的需要 B.经济的需要C.学生、社会的需要D.家庭的需要 26、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从实际出发,以(C)需要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A、运动项目      B、教师         C、学生的发展 27、有8支足球队参加单淘汰制比赛,需要进行的场次及轮次是(A ) A.7场3轮 B.4场3轮 C.8场3轮 D.7场2轮 28、田径竞赛编排的主要方法是(A ) A.蛇形编排法 B.斜线分组法 C.抽签法 D.随意排列法 29、速度力量的典型表现形式是( B) A.耐心 B.爆发力C.意志力 D.以上都不是 30、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与身体姿势的调控是通过它产生运动参数得以实现的(A ) A.肌肉收缩 B.内脏器官C.腺体 D.心脏 31、奥运会上金牌总数最多的项目是(B) A.游泳 B.田径C.体操 D.射击 32、羽毛球女子单打先得几分的球员,为胜一局? ( D ) A、9分   B、11分       C、15分    D、21分 33、当饮食的摄取量大于身体的活动量,身体的体重会 ( 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皆错 34、为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的简单技术动作的练习是(C) A、综合性练习      B、一般性练习     C、辅助性练习      D、专门性练习 35、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下列一组辅助练习中用于增强腿部力量, 提高大腿高抬幅度,发展跑的频率的练习是( D) A、后蹬跑      B、单足跳   C、弓箭步走      D、高抬腿跑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1、谈谈田径或体操教材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 答案要点: 田径:①锻炼身体,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②促进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提高;③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坚强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④培养竞争知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⑤提高运动技能,超越自我,发展专长。体操:①促进生长发育形成正确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素质;②掌握保护技能,学会适用技能,提高安全意识;③发展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品德;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2、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本小题10分)答案要点: ①身心全面发展原则;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③直观性原则;④循序渐进原则;⑤巩固提高原则;⑥从实际出发原则;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⑧综合创新原则。 3、在弯道上起跑,你应站在什么位置上?如何克服弯道跑中的离心力? 答案要点: 在弯道上起跑,教师应站在扇点位置上。 为了克服弯道跑中的离心力,弯道跑时,整个身体向内倾斜,摆动腿前摆时,左膝稍向外展,以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膝稍向内扣,以脚掌内侧着地,同时,并加大右腿前摆的幅度。弯道跑摆臂时,左臂摆动幅度稍小,靠近体侧前后摆动;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稍大,且前摆时稍向左前方,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以便利用重心,产生向心力,克服离心力。从弯道进入直道时,身体逐渐减小内倾程度,放松跑2~3步,然后全力跑完全程。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1、小明是某校高二男生,平时很喜欢体育运动,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问题:作为教师(1)针对这一现象,你如何解决?(2)结合体育新课程改革,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要点: (1)根据体育新课程改革,有目的地改变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场地设施等全方位入手,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略)(2)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竞赛体育作为主要内容,教法单一;师生距离很大,常规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手段单一等。(略) 2、小王是一名高一女生,体型肥胖,平时不喜欢运动,对体育课不感兴趣。问题:作为体育教师(1)对该学生你将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2)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答案要点: (1)针对肥胖学生,应制定科学的合理的饮食习惯,定身制作运动处方。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看到减肥成功后,学生就会逐步对体育课感兴趣。平时在教学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逐步增强其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等(略)。(2)主要是学生的心理在起作用,新课程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重要的是减除她的心理障碍,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特别是教学内容上开设一些适合女生喜欢的项目,在课中应多用鼓励表扬的口语给予支持,相信她对体育课是会感兴趣的(略)。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20分) 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弯道跑”一课的教学方案。 参考答案: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弯道跑的技术原理,明确跑的目的是发展速度,为中长跑奠定基础。 技能目标:通过弯道跑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技术要领,完成动作,部分学生能达到动力定型。 情感目标:培养不怕艰苦,拼搏奋进的精神,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提高自我健体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 1.弯道跑 2.找朋友 场地器材 田径场跑道一段 塑料桶6个 重点 难点 1. 重点:合理的倾斜角度,正确的摆臂动作,两脚的着地方法。 2. 难点:控制重心,克服离心力,保持身体的平衡。 教学顺序 教学常规—准备活动—游戏导入—弯道跑学习—素质练习—放松评价—宣布下课 教学过程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组织形式及要求 导 入 与 热 身 10分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2.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3.充分热身,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1.课堂常规 整理队伍 清点人数 讲解安全事项 2.热身活动 头部运动 肩部运动 膝关节运动 手腕脚踝关节运动 弓步压腿运动 侧压腿运动 原地高抬腿运动 1、检查学生执行教学常规的情况 师生问好 宣布内容 明确目标 提出要求 2、教师带练 队列/四列横排 ¬¬¬¬¬¬¬¬¬¬ ¬¬¬¬¬¬¬¬¬¬ ¬¬¬¬¬¬¬¬¬¬ ¬¬¬¬¬¬¬¬¬¬ 1. 体育委员整队,要求:静、齐、快。 2. 全班参与热身活动 要求:动作到位,积极参与 3. 思想集中,气氛融洽 学 习 与 体 验 学 习 与 体 验 25分钟 25 分钟 1.通过游戏使学生有弯道跑的相似体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引导学生进行体验练习,体验弯道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讨的学习能力 3.让学生初步了解弯道跑的技术要领。 4.学习弯道跑的技术要领。 5.体验弯道跑技术。增强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讨的能力。 6.进一步提高弯道跑时的身体姿态。 1.游戏:找朋友 男生和女生各组成一个大圈,按逆时针方向跑,听到教师喊出的数字,几个学生就抱在一起。 2.弯道跑技术动作。 技术重点:身体适当向内倾斜,右臂前摆稍大稍向内,左臂稍小。 技术难点:身体协调用力。 3.原地模仿弯道跑练习 4.分组体会弯道跑技术要领。 口诀: 弯道跑,体倾斜 右摆大,左摆小 5.在跑道上进行弯道跑练习。 中等速度体验跑 快速弯道跑 1.讲解规则, 指挥提示 师生互动 情感渗透 2.教师设问:“当我们进行弯道跑和直道跑时,身体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讲解示范 启发引导 4. 集体带练 启发引导 巡回指导 5. 启发引导 师生互动 6.讲解示范 引导带练 指挥提示 要求: 认真做练习,注意力集中 放 松 与 评 价 5分钟 1.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 2.多元评价相互激励 1.放松运动 2.集中小结 3.收拾器材 师生同乐 语言引导 激励评价 集体练习 节奏优美 动作柔和 轻松愉快 体会感受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到弯道跑动作的基本要领,培养拼搏奋进的精神。通过学习部分学生能达到要求,其余部分还需要言传身教,采用鼓励与激励相结合的方法,促其体会技术要领,达到要求。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精选(四)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标准田径赛场地一圈为多少米?(  C   ) A、200m     B、300m      C、400m     D、800m 2、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                               (   C  ) A、重复训练法    B、间歇训练法   C、拉伸法    D、变换训练法 3、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C )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4、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B )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5、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B )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6、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 D )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7、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 )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8、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 )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9、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D )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0、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1、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B )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后 12、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B ) A、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 13、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 A ) 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 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 C、人数多 D、人数少 14、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 C )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15、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B ) A、综合密度 B、专项密度 C、练习密度 D、一般密度 16、课时计划也称( D ) A、年度计划 B、教学进度 C、单项计划 D、教案 17、下列哪项是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的有效方法?( A ) A、图形变换跑 B、自然地形跑 C、轮流领先跑 18、下列哪一组运动属于球类项目?( C ) A、篮球、足球、水球 B、水球、排球、网球 C、手球、乒乓球、网球 19、篮球的标准场地、边线长___米,底线长为___米。( A ) A、28m 15m B、28m 16m C、26m 15m 20、分腿腾越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 A ) A、跳箱旁边 B、垫子旁边 C、跳箱前方 21、体育锻炼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包括( B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