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5-7-22,#,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环节和涉及的票证,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第三节,应收账款审计,第四节,固定资产审计,第五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第七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第七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引导案例,:,1,如果你是审计负责人,你认为美国巨人零售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在哪里?为什么?,2,当审计人员怀疑被审计单位有未入账的应付账款时,应该怎么查?,3,你认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塔奇,罗斯会计师事务所的惩罚适当吗?,2,一、,本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一,)购货交易流程,(二,)付款交易流程,(三,)购货退回,3,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概述,(一)购货交易流程的主要步骤,1,、填制请购单并将请购单输入系统,2,、,批准请购单并将授权批准文件输入系统,3,、选择供应商订货,4,、实施采购。,5,、货物验收,6,、复核购物发票的准确性并交财务部门。,7,、货物存储。,8,、编制存货采购明细账,4,(二)付款交易流程的主要步骤,1,、复核发票,2,、记录应付账款,3,、对账。,4,、确定付款,5,(三)购货退回的主要流程,1,、处理购货退回的请求。,2,、批准请求。,3,、购货退回供应商。,4,、记录购货退回。,5,、更新应付账款账户。,6,二,、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一)请购单,(二,)采购合同,(三)验收单,(四,)退货单,(五,)卖方发票,(六,)付款凭单,(七,)材料采购明细账,(八)应付账款明细账,(九,)转账凭证,(十,)付款凭证,(十一)卖方对账单,7,一,、购货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一)购货业务的内部控制,1,、采购与付款业务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2,、采购与付款业务授权批准控制,3,、采购与付款业务会计系统控制,4,、采购与付款业务监督检查控制,8,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二)购货业务内部控制的测试步骤,对于购货业务,测试的主要内容及步骤如下(见,书中,表,7-2,)。,第一,从采购部门的业务档案中抽取订货单(购货合同)样本。,第二,审核与订货单样本是否附有请购单或其他授权文件。,第三,审核订货单样本相对应的验收报告、卖方发票、已付讫支票存根和货物入库单,顺查有关的购货记录的购货记录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第四,将订货单、发票与请购单相比较,了解它们在数量、价格和型号规格等方面是否一致。,第五,检查相关的记账凭证及账务处理,复核相关的材料运杂费在不同货物之间的分配。若材料是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还应注意材料成本差异的处理。,9,二、付款交易的内部控制测试,1,、企业应当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规定办理采购付款交易。,2,、企业财会部门在办理付款交易时,应当对采购发票、结算凭证、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3,、企业应当建立预付账款和定金的授权批准制度,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4,、企业应当加强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管理,由专人按照约定的付款日期、折扣条件等管理应付款项。已到期的应付款项需经有关授权人员审批后方可办理结算与支付。,5,、企业应当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做出明确规定,及时收回退货款。,6,、企业应当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款项等往来款项。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10,三、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测试,(一)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1,、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2,、授权批准制度。,3,、账簿记录制度。,4,、职责分工制度。,5,、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6,、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7,、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11,(二)固定资产的控制测试,1,、索取或编制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说明材料。,2,、对固定资产取得、处置实施符合性测试。,3,、评价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12,(三)在建工程的内部控制,1,、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2,、项目决策控制。,3,、概预算控制。,4,、价款支付控制。,5,、竣工决算控制。,6,、监督检査。,13,四、评价内部控制,一是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完善。,二是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三是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的整体强弱及各部分的强弱。,四是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的可依赖性及内部控制风险。,14,一、购货交易的实质性程序,(一)取得或编制材料采购明细表,(二)确定购货交易的真实性,(三)复核采购成本的正确性,(四)抽查购货交易账务处理的合理性,(五)进行购货交易年末截止测试,(六)审查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情况,15,第三节 应付账款审计,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一)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二)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三)审查应付账款明细账直至原始凭证,(四)函证应付账款,(五)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六)审查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七)审查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八)审查外币应付账款的折算,(九)确定应付账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16,一、固定资产的审计,1,、索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2,、分析性复核,3,、固定资产增加的审查,4,、固定资产减少的审查。,5,、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6,、调查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7,、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8,、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17,第四节 固定资产审计,二、累计折旧的审计,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审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3,、根据情况,选择方法对累计折旧进行分析性复核,4,、审查折旧的计提和分配:,5,、将,“,累计折旧,”,账户贷方的本期计提折旧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账户的借方相比较,以查明所计提折旧金额是否已全部摊入本期产品成本或费用。,6,、结合固定资产审计,确定其折旧的计提是否正确无误,并追查至固定资产登记卡。,7,、对于因资产评估调整累计折旧的,取得有关资产评估报告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的确认文件,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8,、验明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18,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检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3,、检查被审计单位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是否充分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4,、检查资产组的认定是否恰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是否充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5,、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计算本期末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期末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期初该比率比较,分析固定资产的质量状况;,6,、检查被审计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原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同时结转,会计处理是否正确;,7,、检查是否存在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持有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8,、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19,一、管理费用审计,1,、取得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数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2,、检查管理费用的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结合成本费用的审计,检查是否存在费用分类错误,若有,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3,、对管理费用进行分析,。,4,、将管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额等项目与各有关账户进行核对,分析其勾稽关系的合理性,并作出相应记录,5,、选择管理费用中的重要明细项目作重点检查,6,、抽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 若干天的一定数量的凭证,实施截止性测试,对于重大跨期项目,应作必要调整。,7,、检查管理费用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20,第五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二、应付票据审计,1,、获取或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2,、函证应付票据。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可分别票据种类进行,3,、检查逾期未付票据,21,三、预付款审计,1,、获取或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同时请被审计单位协助,在预付账款明细表上标出截至审计日已收到货物并冲销预付账款的项目。,2,、选择大额或异常的预付账款重要项目,(,包括零账户,),,函证其余额是否正确,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对回函金额不相符的,要查明原因,做出记录或建议做适当调整;对未回函的,可再次复函,也可采用替代方法进行检查,,3,、抽查入库记录,查核有无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这两个账户同时挂账的情况。,4,、分析预付账款明细账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建议做重分类调整。,5,、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22,四、固定资产清理审计,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清理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检查固定资产清理的发生是否有正当理由,是否经有关技术部门鉴定,固定资产清理的发生和转销是否经授权批准,相应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3,、检查固定资产清理是否长期挂账,如有,应做出记录,必要时建议作适当调整。,4,、检查固定资产清理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