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消化性溃疡的概念、发病及临床表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883139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性溃疡的概念、发病及临床表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消化性溃疡的概念、发病及临床表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 消化性溃疡的概念、发病及临床表现 学科 内科护理学 教学对象 护理专科 课时 1学时 一、教学背景 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一般认为约10%的人在其一生中曾患此病。一般医院病人中溃疡病约占1/10。本病的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等攻击因子增强,胃粘膜屏障、粘膜血流、前列腺素、碳酸氢盐分泌以及上皮再生等防御因子减弱有关,近来引人注目者,消化性溃疡中有很高的幽门螺杆菌(Hp)的检出率。Hp与本病病变的严重性,活动性以及顽固不愈和早期复发有关。所以认识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给与正确治疗、积极预防,加强对消化性溃疡相关知识的宣教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 掌握消化性溃疡的概念,临床表现;熟悉病因、发病机制 能力目标: 能掌握消化性溃疡护理工作过程,能发现病情变化,能配合医生及时、准确用药。 素质目标: 关心病人,操作仔细,具有高度责任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次教学对象为护理专科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辨别能力稍弱,在开展教育之前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存在不足,有的人知道消化性溃疡确实常见,但是没有意识到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如此之高,另外大家对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知识认识较浅,针对这样的现象,很有必要学习消化性溃疡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内容设计 本节课让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资料,配合教师准备的图文资料,典型案例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探究,参与作答,掌握消化性溃疡相关的基本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网络式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科学、简洁,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 3.角色扮演法: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的成员角色扮演来完成任务。 4.讨论交流学习法: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总结组成,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间得到交流。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一)多媒体、视频及相关图片。 (二)参考教材: 1. 李秋萍.《内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姚泰. 《生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课后复习参考书目: 1. 李秋萍.《内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姚泰. 《生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内科护理学习题集(校内资料)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 看图提问: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学生回答 回顾基础知识,引入新知识 【病例导入】 病人,男,45 岁,反复中上腹疼痛三年余。疼痛呈烧灼感,常有午夜痛,进食后疼痛能缓解,并伴有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近日来症状有所加重。检查: 生命体征无异常。纤维胃镜见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潮红水肿,球腔变形变小,前壁近 大弯处有一椭圆形溃疡,边缘光滑,表面覆盖厚白苔,周围粘膜明显水肿。 入院诊断:十二指肠溃疡 观看病例,初步思考 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个疾病,开启思考之门,提高学习本病的兴趣 【展开讲授】 一、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 GU 好发部位是胃小弯,DU 好发部位是十二指肠球部。 ▲什么原因会导致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用非甾体消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等会导致消化性溃疡。 老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掌握概念病因及机制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如何评估消化性溃疡?★ 播放案例视频 (一)临床表现 1、腹痛特点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 数月、数年反复发作, 发作与缓解交替,常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作。GU餐后1 小时内痛,DU空腹痛/ 夜间痛,进食缓解。 钝痛\ 灼痛\ 胀痛\ 饥饿样痛。 2、腹痛部位 GU 多位于剑突下正中;DU 多位于上腹偏右。 3、腹痛规律 DU:疼痛-进餐-缓解 “餐后痛”、“午夜痛” 。 GU:进餐-疼痛-缓解 启发思考: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腹痛情况的异同? 4、其他情况 反酸、嗳气、呕吐、食欲减退等。发作时剑突下可有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 5、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DU > GU 。 穿孔:腹膜刺激症状 幽门梗阻:胀痛, 呕吐物为发酵宿食, 吐后腹胀有所缓解。 癌变:内科治疗无效, OB 持续(+), 疼痛规律改变;胃酸缺乏者、DU 极少癌变。 启发思考为什么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外出需随身携带食物? 观看案例视频,对此疾病的临床表现更直观的认识,从而把握本病的临床特点。老师讲授完后让学生分组角色扮演,进一步加深对此病临床表现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自身已掌握知识的认识及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 课堂练习 (模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题) A1 型题 1、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损害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胃酸 B.胃蛋白酶 C.非甾体抗炎药 D.饮食失调 E.HP 感染2、胃溃疡节律性疼痛的特点是 A.空腹痛 B.餐时痛 C.夜间痛 D.餐后 0.5-1h 痛 E.餐后 3-4h 痛 A2 型题 1、患者男性,55 岁。患“幽门管溃疡”1 个月,现原有疼痛节律消失,出现 餐后上腹部饱胀,频繁呕吐宿食,最可能的并发症为 A.出血 B.穿孔 C.幽门梗阻 D.急性胃肠炎 E.癌变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模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题的训练,评价检查课堂教学结果 八、教学总结 1、【反思相关知识】 消化性溃疡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临床表现主要是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痛。 2、【反思护理工作过程】 入院护理——主要观察病人腹痛情况,了解有无并发症。 指导病人避免防御因素下降,侵袭因素增强,自我防护。 3、【反思教学过程】 本次授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学生反应热烈,积极性很高。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想象,将患者的表现,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做的很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