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融合教育考试知识集锦解读
一.是非题:
1.自闭症学生的智力很多是较低,也有一些学生智力是超常的。( ) 是
2.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 ) 否
3.我国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界定多从人格障碍出发,从情绪与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更倾向于从行为的外在表现来进行界定。( ) 是
4.患有视野狭窄症的个体所看见的景象,就好像他们是透过长管子看东西似的。( ) 是
5.学习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 ) 否
6.我国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界定多从人格障碍出发,从情绪与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更倾向于从行为的外在表现来进行界定。() 是
7.听障学生的教育目标只需适应他们特殊的教育需要,不需考虑一般少年儿童成长规律。( ) 是或否都是错
8.既然自闭症学生有很多是智力低下,那么在普通学校中就读意义不大。( ) 否
9.学习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 ) 否
10.学习障碍的学生应该独立编班。( ) 否
11.若要鉴定一个学生为单纯的情绪障碍,还必须要排除智力因素,个体必须是智力正常。( ) 是
12.频率越高,人耳听到的声音音调也越高;频率越低,听到的声调也越低。( ) 是
13.物理和职业治疗师对于这些儿童的运动技能和灵活性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并不需要与教师.其他专家.家长们共同协作。( ) 否
14.生活自理是一般儿童发育最早的人类技能,视觉障碍孩子没有大人的指导一样可以掌握好。( ) 是
15.对于那些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困难的肢体障碍儿童,应该为他们提供扩音器或其他替代性的沟通系统,最常见的扩音和语言交流装置是沟通板和带有综合性言语输出能力的相关电子设备。() 是
16.视觉障碍学生是指因视力损失原因或视野缩窄,无法像其它一般学生一样进行学习.工作与活动( ) 是或否都是错
17.一个听力损失90%以上的人,可以听到较大声的谈话。 ( ) 是
18.学习障碍具有内隐性,学习障碍是大脑功艺出现异常,大脑不趁直接观察到,人们直接观察的是学习成绩.行为特征。( ) 是
19.积极的面对情绪行为障碍学生问题挑战的关键是态度,即区别性接纳和同感关系的建立。( ) 是
20.智力障碍不是单独一种疾病,而是多种原因所致的综合征。( ) 是
21.家校合作对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 ) 是或否都是错
22.运动障碍是肢体障碍者最主要的障碍表现,所有肢体障碍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 ) 是
23.因发育迟缓.神经系统的病变,或者骨骼关节系统异常或残缺,而丧失其部分或全部的功能,导致在日常生活上,无论衣.食.住.行.教育与职业适应各方面发生困难者,就称为肢体障碍( )。 是或否都是错
24.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类型可分为非社会性行为.反社会性行为两类( ) 是
二.单选题
1.自闭症最早是( )学者发现的。
2.助听器保护最重要的因素是:( ) 防潮
3.智力障碍的儿童的盛行率,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应该为( ) 2.27%
4.语言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从而难能与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这一概念包括:( ) 严重口吃
5.我国( )法保障了自闭症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6.听觉障碍学生思维最大的特点是:( ) 直观形象思维
7.某小学四年级学生胡某,进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为72,属( ) 智力正常
8.近视是指由于眼球晶状体和视网膜的距离过长,造成屈光不正,影像的焦点投射在视网膜。( ) 前面
9.“正常化运动”最早产生于:( ) 北欧
10.肢体障碍的特征包括( ) 运动障碍.大小便控制受限.心理障碍和其他障碍
11.学习障碍者都存在( ) 智力结构不平衡
12.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从单一技术干预到( )干预。 综合
13.听觉障碍是否导致言语障碍,取决于:( ) 障碍发生的年龄
14.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成因包括有( ) 社会因素
15.调整教学策略不包括:( ) 最少限制的环境
16.班级经营是为特殊学生创造一个支持性环境融合学习的重要手段,班级经营包括:( ) 同学关系经营.物理环境规划.亲师沟通.班级团辅.多层次教学
17.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把肢体障碍等级分为() 四级
18.学习障碍的实质是:( ) 学习不用功或不得其法
19.下列哪一个是属于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鉴定标准之一:( ) 除在学校外,至少在其它一个情境中显现适应困难者
20.某学校一年级新生李某,进行入学体检时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规定标准,测得两眼裸眼视力分别为:0.05与0.1,属于。( ) 一级低视力
21.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中“布拉德?科恩”患有妥瑞低症,妥瑞低症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自闭症(要选下面那个自闭症)
22.学校无障碍物理环境的建设不包括:( ) 教学的物理环境
23.我们普遍认为自闭症在( )岁之前,比较容易发现。 三岁
24.对肢体障碍儿童的评量应该坚持的原则( ) 医教结合和全面评估
25.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书画家( )学习。 李智华
26.为肢体障碍学生创设基本的无障碍环境是学校环境调试中最基本的条件,以下哪种设置( )属于学校接纳肢体障碍学生融入学校教育的保证。 无障碍卫生间
27.情绪行为障碍的特征包括( )
学业失败.内隐性行为障碍.社会技能贫乏.注意力缺陷.外显性情绪行为障碍
28.目前我国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是( ) 在6%~22%之间
29.肢体障碍儿童的运动技能和灵活性的发展非常重要,在学校学习阶段,除了班主任.科任老师.其他专家以及家长的配合,还需要( )给予专业的建议。 物理和职业治疗师
30.肢体障碍儿童除了正常的文化课程学习之外,还需要接受( )。 康复训练
31.由于肢体障碍而导致的肌肉无力.不自主运动和手指配合不协调等的儿童可以依靠一些书写辅助系统来完成学校和家里的书写任务。例如:( ) 特制的握笔器
三.多选题
1.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成因包括有( )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认知能力
2.肢体障碍儿童除了正常的文化课程学习之外,需要在( )能力方面扩充相关知识。
运动技巧和灵活性
自理技能
社交情绪调整
心理健康
3.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是:( )
智力标准
学业不良标准
学习过程异常
出现问题行为
4.我国的智力残疾诊断标准( )
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
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5.为了满足智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学校的调整包括:( )
调整学生
调整学习环境
调整课程
调整教学策
6.融合教育中,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做的有哪些?( )
根据学生的能力调整课程内容
依据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搭配一个好的同桌
将学生的座位调到第一排
给学生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有机会参与班级活动
7.自闭症的行为特征有哪些?( )
社会交往有障碍
语言沟通方面有障碍
有狭隘的兴趣和刻板行为
智力低下
8.肢体障碍儿童接受教育的形式大致有( )
随班就读
特教班
特殊学校
在家学习
9.融合教育者主张:( )
鼓励自然的支持
调整教室生态
调整教师角色
促进教师以及同伴对个别差异的理解.尊重与欣赏
采取弹性的.开放的.启发的教学策略
10.脑瘫的成因包括有( )
产前因素(遗传因素.妊娠期感染.母体因素等其他因素)
产时因素(早产和出生体重异常.围产期窒息)
产后因素(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
幼儿期外伤
11.常见的结构性视觉障碍成因中,包括:( )
白内障
青光眼
视网膜病变
黄斑变性症
老花眼
斜视
12.智力障碍学生的特质,认识功能方面包括:( )
注意力短暂且不易集中
记忆力差
学习迁移与类化能力较弱
自我控制能力较低
13.一般常见的肢体障碍类别包括:( )
脑瘫
脊柱裂
肌肉营养不良
脊髓损伤
身体病弱儿童
14.为做好学校的无障碍心理环境建设,全校形成( )不可或缺。
调整课程与教学
融洽的学伴关系
融洽的家校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
15.美国将自闭症归为( )障碍,我国将自闭症归为( )障碍。
广泛性发展障碍
精神类残疾
肢体障碍
智力障碍
16.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的主要益处有:( )
持续强化与健听学生的关系
形成广泛的交往技能
接触不同的言语风格
和健听生开展学业竞赛
17.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特殊需求有哪些?( )
长期的阶段性辅导
药物治疗处理
心理治疗
亲职教育
特殊教育
全校性的支持处理
18.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鉴定.安置与辅导流程包括哪些步骤 ( )
筛选;转介
资料搜集与建立
鉴定
诊断
处遇教学与辅导
安置
19.学习障碍是( )造成的。
遗传
物理环境有害因素
脑伤和疾病感染
大脑皮层功能失调
早期教养不当
20.行为矫正技术的步骤有( )
查明教学对象的起点行为
为教学过程拟定终点目标
为教学过程编订过渡目标
追踪检查教学效果
总结性评价
21.我国对情绪行为障碍的界定是:“主要发生在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偏离”。主要表现有:( )
不良行为动作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趾)甲.手淫…等
退缩行为
生理心理性行为异常
无法学习又不能以智力.知觉.或健康因素加以说明者
习惯性品行问题或违法行为:如经常说谎.逃学.偷窃.打架.破坏财物等
22.视觉障碍导致的问题有( )
不能判断眼前的危险程度
限制了患者快速移动的能力
阻碍了患者接收信息的渠道,影响其认知学习能力和智能的发展
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一.是非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 ) (5 分) 否
2. 学习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 ) (5 分) 否
3. 我国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界定多从人格障碍出发,从情绪与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更倾向于从行为的外在表现来进行界定。( ) (5 分) 是
4. 听障学生的教育目标只需适应他们特殊的教育需要,不需考虑一般少年儿童成长规律。( ) (5 分) 否
5. 既然自闭症学生有很多是智力低下,那么在普通学校中就读意义不大。() (5 分) 否
二.单选题
(每题 5 分,共 10 题)
1. 智力障碍的儿童的盛行率,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应该为() (5 分) 2.27%
2. 肢体障碍的特征包括( ) (5 分) 运动障碍.大小便控制受限.心理障碍和其他障碍
3. 学习障碍者都存在( ) (5 分) 智力结构不平衡
4. 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从单一技术干预到()干预。 (5 分)
综合
5. 听觉障碍学生思维最大的特点是:( ) (5 分) 抽象思维
6. 听觉障碍是否导致言语障碍,取决于:() (5 分) 障碍发生的年龄
7. 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成因包括有( ) (5 分) 社会因素
8. 调整教学策略不包括:( ) (5 分)最少限制的环境
9. 班级经营是为特殊学生创造一个支持性环境融合学习的重要手段,班级经营包括:() (5 分) 同学关系经营.物理环境规划.亲师沟通.班级团辅.多层次教学
10.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把肢体障碍等级分为() (5 分) 四级
三.多选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自闭症的行为特征有哪些?() (5 分) 社会交往有障碍 语言沟通方面有障碍 有狭隘的兴趣和刻板行为
2. 肢体障碍儿童接受教育的形式大致有() (5 分) 随班就读 特教班 特殊学校 在家学习
3. 融合教育者主张:() (5 分) 鼓励自然的支持 调整教室生态 调整教师角色 促进教师以及同伴对个别差异的理解.尊重与欣赏 采取弹性的.开放的.启发的教学策略
4. 脑瘫的成因包括有() (5 分) 产前因素(遗传因素.妊娠期感染.母体因素等其他因素) 产时因素(早产和出生体重异常.围产期窒息)
产后因素(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
5. 常见的结构性视觉障碍成因中,包括:( ) (5 分) 白内障 青光眼 视网膜病变 黄斑变性症 斜视
一.是非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学习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 ) (5 分) 否
2. 学习障碍的学生应该独立编班。() (5 分) 否
3. 若要鉴定一个学生为单纯的情绪障碍,还必须要排除智力因素,个体必须是智力正常。( ) (5 分) 是
4. 频率越高,人耳听到的声音音调也越高;频率越低,听到的声调也越低。() (5 分) 是
5. 患有视野狭窄症的个体所看见的景象,就好像他们是透过长管子看东西似的。() (5 分) 是
二.单选题 (每题 5 分,共 10 题)
1. 智力障碍的儿童的盛行率,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应该为() (5 分) 2.27%
2. 语言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 从而难能与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这一概念包括:( ) (5 分) 严重口吃
3. 学习障碍者都存在() (5 分) 智力结构不平衡
4. 学习障碍的实质是:( ) (5 分) 学习不用功或不得其法
5. 下列哪一个是属于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鉴定标准之一:( ) (5 分) 除在学校外,至少在其它一个情境中显现适应困难者
6. 听觉障碍是否导致言语障碍,取决于:() (5 分) 障碍发生的年龄
7. 某学校一年级新生李某,进行入学体检时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规定标准, 测得两眼裸眼视力分别为: 0. 05 与 0.1,属于。( ) (5 分) 一级低视力
8. 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中“布拉德?科恩”患有妥瑞低症,妥瑞低症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5 分) 自闭症
9. 近视是指由于眼球晶状体和视网膜的距离过长,造成屈光不正,影像的焦点投射在视网膜。() (5 分) 前面
10. 调整教学策略不包括:() (5 分) 最少限制的环境
三.多选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智力障碍学生的特质,认识功能方面包括:( ) (5 分) 注意力短暂且不易集中 记忆力差 学习迁移与类化能力较弱
2. 肢体障碍儿童接受教育的形式大致有() (5 分) 随班就读 特教班 特殊学校 在家学习
3. 一般常见的肢体障碍类别包括:() (5 分) 脑瘫 脊柱裂 肌肉营养不良 脊髓损伤
4. 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是:( ) (5 分) 智力标准 学业不良标准 学习过程异常
5. 我国的智力残疾诊断标准() (5 分)
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 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在智力发育期间(18 岁之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 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一.是非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 ) (5 分) 否
2. 物理和职业治疗师对于这些儿童的运动技能和灵活性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并不需要与教师. 其他专家.家长们共同协作。( ) (5 分) 否
3. 生活自理是一般儿童发育最早的人类技能,视觉障碍孩子没有大人的指导一样可以掌握好。() (5 分) 否
4. 既然自闭症学生有很多是智力低下,那么在普通学校中就读意义不大。() (5 分) 否
5. 对于那些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困难的肢体障碍儿童,应该为他们提供扩音器或其他替代性的沟通系统,最常见的扩音和语言交流装置是沟通板和带有综合性言语输出能力的相关电子设备。( ) (5 分) 是
二.单选题 (每题 5 分,共 10 题)
1. 自闭症最早是( )学者发现的。 (5 分)
2. 助听器保护最重要的因素是:() (5 分) 防潮
4. 学校无障碍物理环境的建设不包括:() (5 分) 教学的物理环境
5. 我们普遍认为自闭症在()岁之前,比较容易发现。 (5 分) 三岁
6. 我国( )法保障了自闭症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5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7. 某学校一年级新生李某, 进行入学体检时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规定标准,测得两眼裸眼视力分别为: 0. 05 与 0.1,属于。( ) (5 分) 一级低视力
8. 对肢体障碍儿童的评量应该坚持的原则( ) (5 分) 医教结合和全面评估
9.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把肢体障碍等级分为() (5 分) 四级
10. 2005 年 4 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 残志坚的书画家( )学习。 (5 分) 李智华
三.多选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自闭症的行为特征有哪些?( ) (5 分) 社会交往有障碍 语言沟通方面有障碍 有狭隘的兴趣和刻板行为
2. 肢体障碍儿童除了正常的文化课程学习之外,需要在()能力方面扩充相关知识。 (5 分) 运动技巧和灵活性 自理技能社交情绪调整 心理健康
3. 为做好学校的无障碍心理环境建设,全校形成( )不可或缺。 (5 分) 融洽的学伴关系 融洽的家校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
4. 融合教育者主张:() (5 分) 鼓励自然的支持 调整教室生态 调整教师角色 促进教师以及同伴对个别差异的理解.尊重与欣赏 采取弹性的.开放的.启发的教学策略
5. 美国将自闭症归为()障碍,我国将自闭症归为( )障碍。 (5 分) 广泛性发展障碍精神类残疾
一.是非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自闭症学生的智力很多是较低,也有一些学生智力是超常的。() (5 分) 是
2. 因发育迟缓.神经系统的病变,或是骨骼关节系统的异常或残缺,而丧失其部份或全部的功能,导致在日常生活上,无论衣.食.住.行.教育与职业适应各方面发生困难者,就称为肢体障碍( ) (5 分) 否
3. 学习障碍的学生应该独立编班。() (5 分) 否
4. 视觉障碍学生是指因视力损失原因或视野缩窄,无法像其它一般学生一样进行学习.工作与活动( ) (5 分) 是
5. 既然自闭症学生有很多是智力低下,那么在普通学校中就读意义不大。() (5 分) 否
二.单选题(每题 5 分,共 10 题)
1. 助听器保护最重要的因素是:( ) (5 分) 防潮
3. 我们普遍认为自闭症在()岁之前,比较容易发现。 (5 分) 三岁
4. 我国( )法保障了自闭症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5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 为肢体障碍学生创设基本的无障碍环境是学校环境调试中最基本的条件,以下哪种设置()属于学 校接纳肢体障碍学生融入学校教育的保证。 (5 分) 无障碍卫生间
6. 听觉障碍是否导致言语障碍,取决于:( ) (5 分) 障碍发生的年龄
8. 某小学四年级学生胡某,进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 为 72,属( ) (5 分) 智力正常
10. “正常化运动”最早产生于:( ) (5 分) 北欧
三.多选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为了满足智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学校的调整包括:() (5 分) 调整学习环境 调整课程 调整教学策
2. 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的主要益处有:() (5 分) 持续强化与健听学生的关系 形成广泛的交往技能 接触不同的言语风格
3. 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特殊需求有哪些?() (5 分) 长期的阶段性辅导 药物治疗处理
心理治疗 亲职教育 特殊教育 全校性的支持处理
4. 脑瘫的成因包括有() (5 分) 产前因素(遗传因素.妊娠期感染.母体因素等其他因素) 产时因素(早产和出生体重异常.围产期窒息) 产后因素(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
5. 美国将自闭症归为( )障碍,我国将自闭症归为( )障碍。 (5 分) 广泛性发展障碍 精神类残疾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总论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1、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 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4
选项1: 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
选项2: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
选项3: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普通班
选项4: 包括以上三种形式
2、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关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选项1: 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离的
选项2: 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学校
选项3: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
选项4: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3、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关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
选项1: 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
选项2: 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全纳
选项3: 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正常化
选项4: 正常化——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
4、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专业合作支持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4
选项1: 需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合作
选项2: 需要相关医学专业人员的合作
选项3: 需要家长的协助与合作
选项4: 需要包括以上各方面人士的合作支持
5、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教育的主要任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选项1: 传授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选项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时,注重潜在能力的开发。
选项3: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时,渗透身残志坚的生命意识教育
选项4: 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生一样达到相应的学业目标
6、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关于融合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选项1: 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是相对于隔离教育来说的
选项2: 特殊教育发展至今一直采取隔离的安置方式
选项3: 教育体制内也可能存在着性别、种族、贫富等的隔离现象
选项4: 融合教育就是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隔离的教育
7、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关于资源教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选项1: 资源教室是为随读学生提供教育资源的场所
选项2: 资源教室是为随读学生提供的实验教室
选项3: 资源教室相当于就读学校的资源中心
选项4: 资源教室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与专门服务
8、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
选项1: 随班就读是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一项教育政策
选项2: 随班就读是残疾学生主要教育安置方式之一
选项3: 随班就读是促进残疾学生平等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
选项4: 随班就读是帮助残疾学生治愈残疾克服困难
9、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下列关于隔离教育弊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
选项1: 隔离是一种排斥
选项2: 隔离带来标签化
选项3: 隔离是一种歧视
选项4: 隔离是一种保护
10、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关于全纳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选项1: 全纳教育主张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
选项2: 全纳教育理念是平等、接纳、参与、共享
选项3: 全纳教育要求取消特殊教育
选项4: 全纳教育提倡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总论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1、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个别教育支持计划”中的“个别”是指(3)
选项1: 特殊学生
选项2: 老师和学生“一对一”教学
选项3: 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选项4: 课后个别辅导
2、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通用设计”课程有(1 )个特征。
选项1: 三
选项2: 四
选项3: 两
选项4: 五
3、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学习质量,老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1)。
选项1: 照顾差异
选项2: 提高要求
选项3: 严格要求
选项4: 请家长合作
4、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学习,需要在(1)个方面进行调整。
选项1: 十
选项2: 五
选项3: 四
选项4: 三
5、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课程,一般在(3 )里进行。
选项1: 普通班级
选项2: 特殊学校
选项3: 资源教室
选项4: 康复机构
6、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制定“”的成员包括学校行政人员、教师、相关专业人员和(3 )。
选项1: 教研员
选项2: 特殊学校老师
选项3: 家长和学生
选项4: 康复师
7、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衡量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标准在于三个关键词(3)
选项1: 接纳、融合、同班
选项2: 平等、参与、共享
选项3: 进入、参与、进步
选项4: 领导、老师、家长
8、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为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课程应当包括(1)
选项1: 特殊课程
选项2: 普通课程
选项3: 个别化课程
选项4: 特殊课程、普通课程和个别化课程
9、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随班就读的学生,是以(2)的方式参与普通课程学习。
选项1: 完全个别
选项2: 有个别支持
选项3: 与同班一样
选项4: 个人
10、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融合教育的课程调整的常用模式是(3)
选项1: 普通课程+特殊课程
选项2: 特殊课程为主,普通课程为辅
选项3: 融合参与课程模式
选项4: 医学康复课程模式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分论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1、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视觉障碍学生阅读盲文的速度稍慢,是因为(1 )?
选项1: 现行盲文只有5%的标调率
选项2: 现行盲文只有10%的标调率
2、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普通学生与特殊需要学生在一起,会出现(2 )?
选项1: 普通学生会模仿特殊需要学生的行为
选项2: 有助于普通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
3、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视觉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2 )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
选项1: 眼睛
选项2: 双眼
4、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视觉障碍学生的“耳朵特别灵”,是因为(2 )?
选项1: 先天性因素造成
选项2: 后天锻炼的结果
5、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在黑板上用红色的粉笔书写应注意的笔画,对低视力学生是否合适? (2)
选项1: 合适,提醒学生注意
选项2: 不合适,因为颜色对比不明显
6、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视力障碍儿童约占同龄儿童的(1 )?
选项1: 千分之一左右
选项2: 万分之一左右
7、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岁以前失明的儿童视觉表象极易消失?(1)
选项1: 5岁
选项2: 3岁
8、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盲学生是指什么都看不见的学生? (2)
选项1: 对
选项2: 错
9、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患白化病的学生应安排在光线较( )的地方? (1)
选项1: 弱
选项2: 强
10、 题型:单选题 分值:10如果视网膜受到了损伤,就无法( )? (1)
选项1: 传递光线
选项2: 感知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细节
一.是非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 ) (5 分) 否 2. 学习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 ) (5 分) 否 3. 我国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界定多从人格障碍出发,从情绪与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更倾向于从行为的外在表现来进行界定。( ) (5 分) 是 4. 听障学生的教育目标只需适应他们特殊的教育需要,不需考虑一般少年儿童成长规律。( ) (5 分) 否 5. 既然自闭症学生有很多是智力低下,那么在普通学校中就读意义不大。() (5 分) 否
二.单选题 (每题 5 分,共 10 题) 1. 智力障碍的儿童的盛行率,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应该为() (5 分) 2.27% 2. 肢体障碍的特征包括( ) (5 分) 运动障碍.大小便控制受限.心理障碍和其他障碍 3. 学习障碍者都存在( ) (5 分) 智力结构不平衡 4. 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从单一技术干预到()干预。 (5 分) 综合 5. 听觉障碍学生思维最大的特点是:( ) (5 分) 抽象思维 6. 听觉障碍是否导致言语障碍,取决于:() (5 分) 障碍发生的年龄 7. 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成因包括有( ) (5 分) 社会因素 8. 调整教学策略不包括:( ) (5 分)最少限制的环境 9. 班级经营是为特殊学生创造一个支持性环境融合学习的重要手段,班级经营包括:() (5 分) 同学关系经营.物理环境规划.亲师沟通.班级团辅.多层次教学 10.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把肢体障碍等级分为() (5 分) 四级
三.多选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自闭症的行为特征有哪些?() (5 分) 社会交往有障碍 语言沟通方面有障碍 有狭隘的兴趣和刻板行为 2. 肢体障碍儿童接受教育的形式大致有() (5 分) 随班就读 特教班 特殊学校 在家学习 3. 融合教育者主张:() (5 分) 鼓励自然的支持 调整教室生态 调整教师角色 促进教师以及同伴对个别差异的理解.尊重与欣赏 采取弹性的.开放的.启发的教学策略 4. 脑瘫的成因包括有() (5 分) 产前因素(遗传因素.妊娠期感染.母 体因素等其他因素) 产时因素(早产和出生体重异常.围产期窒息) 产后因素(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 5. 常见的结构性视觉障碍成因中,包括:( ) (5 分) 白内障 青光眼 视网膜病变 黄斑变性症 斜视 一.是非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学习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 ) (5 分) 否 2. 学习障碍的学生应该独立编班。() (5 分) 否 3. 若要鉴定一个学生为单纯的情绪障碍,还必须要排除智力因素,个体必须是智力正常。( ) (5 分) 是 4. 频率越高,人耳听到的声音音调也越高;频率越低,听到的声调也越低。() (5 分) 是 5. 患有视野狭窄症的个体所看见的景象,就好像他们是透过长管子看东西似的。() (5 分) 是
二.单选题 (每题 5 分,共 10 题) 1. 智力障碍的儿童的盛行率,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应该为() (5 分) 2.27% 2. 语言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 从而难能与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这一概念包括:( ) (5 分) 严重口吃 3. 学习障碍者都存在() (5 分) 智力结构不平衡 4. 学习障碍的实质是:( ) (5 分) 学习不用功或不得其法 5. 下列哪一个是属于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鉴定标准之一:( ) (5 分) 除在学校外,至少在其它一个情境中显现适应困难者 6. 听觉障碍是否导致言语障碍,取决于:() (5 分) 障碍发生的年龄 7. 某学校一年级新生李某,进行入学体检时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规定标准, 测得两眼裸眼视力分别为: 0. 05 与 0.1,属于。( ) (5 分) 一级低视力 8. 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中“布拉德?科恩”患有妥瑞低症,妥瑞低症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5 分) 自闭症 9. 近视是指由于眼球晶状体和视网膜的距离过长,造成屈光不正,影像的焦点投射在视网膜。() (5 分) 前面 10. 调整教学策略不包括:() (5 分) 最少限制的环境
三.多选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智力障碍学生的特质,认识功能方面包括:( ) (5 分) 注意力短暂且不易集中 记忆力差 学习迁移与类化能力较弱 2. 肢体障碍儿童接受教育的形式大致有() (5 分) 随班就读 特教班 特殊学校 在家学习 3. 一般常见的肢体障碍类别包括:() (5 分) 脑瘫 脊柱裂 肌肉营养不良 脊髓损伤 4. 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是:( ) (5 分) 智力标准 学业不良标准 学习过程异常 5. 我国的智力残疾诊断标准() (5 分) 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 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在智力发育期间(18 岁之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 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一.是非题 (每题 5 分,共 5 题) 1. 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 ) (5 分) 否 2. 物理和职业治疗师对于这些儿童的运动技能和灵活性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并不需要与教师. 其他专家.家长们共同协作。( ) (5 分) 否 3. 生活自理是一般儿童发育最早的人类技能,视觉障碍孩子没有大人的指导一样可以掌握好。() (5 分) 否 4. 既然自闭症学生有很多是智力低下,那么在普通学校中就读意义不大。() (5 分) 否 5. 对于那些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困难的肢体障碍儿童,应该为他们提供扩音器或其他替代性的沟通系统,最常见的扩音和语言交流装置是沟通板和带有综合性言语输出能力的相关电子设备。( ) (5 分) 是
二.单选题 (每题 5 分,共 10 题) 1. 自闭症最早是( )学者发现的。 (5 分) 2. 助听器保护最重要的因素是:() (5 分) 防潮 4. 学校无障碍物理环境的建设不包括:() (5 分) 教学的物理环境 5. 我们普遍认为自闭症在()岁之前,比较容易发现。 (5 分) 三岁 6. 我国( )法保障了自闭症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5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7. 某学校一年级新生李某, 进行入学体检时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规定标准,测得两眼裸眼视力分别为: 0. 05 与 0.1,属于。( ) (5 分) 一级低视力 8. 对肢体障碍儿童的评量应该坚持的原则( ) (5 分) 医教结合和全面评估 9.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把肢体障碍等级分为() (5 分) 四级 10. 2005 年 4 月初,国家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