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882914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172 大小:4.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康复治疗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2、在必备的文化知识基础上,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业务要求: (1)具备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具备扎实的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具备残损、慢性病、老年病的康复治疗能力。 (4)具备常用的康复护理技能。 (5)具备一定的社区康复和康复宣传的能力。 (6)具备管理康复治疗室的能力。 (7)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入学程度和时间分配 1、学制:三年 2、入学程度:高中毕业生。 3、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表 学年 讲授、 实验 教学 实习 毕业 实习 考试 入学教育 毕业教育 军训 假期 机动 合计 Ⅰ 35 2 1 4 9 1 52 Ⅱ 35 2 2 1 9 3 52 Ⅲ 36 2 1 1 40 合计 7 44 三、课程设置: 公共课: 总学时631学时 占总学时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54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4学时 体育 70学时 大学英语 212学时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0学时 就业指南 17学时 形势政策 70学时 大学语文 34学时 基础课 总学时744学时 占总学时36% 医学物理学 68学时 功能解剖生理学 136学时 病理学 54学时 药理学 54学时 临床医学基础 108学时 临床疾病概要 108学时 骨科诊疗学 54学时 神经病学 54学时 康复医学概论 108学时 专业课 总学时709学时 占总学时34% 康复评定学 72学时 康复心理学 51学时 中医学 104学时 理疗 34学时 物理疗法 108学时 作业疗法 85学时 言语疗法 34学时 假肢矫形器 34学时 传统康复疗法 68学时 临床康复学 119学时 四、军训 第一学期安排4周军训时间 五、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36周。以安排在医院康复医疗和社会康复服务部门实习。毕业实习前安排教学实习2周。 六、考核: 考核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分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考试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查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安排。毕业实习前进行技能考核。技能考核成绩单列。毕业实习的主要科目进行出科考试。 毕业考试科目: 1、康复治疗技术(综合)2、临床康复学3、康复评定学 七、教学进程(见下表) 分 类 序 号 课 程 学期 分配 学时数 第1学年 第2学年 第3 学年 考试 考查 总 计 理 论 实 践 Ⅰ Ⅱ Ⅲ Ⅳ 36周 17周 18周 18周 17周 公共课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54 3 毕 业 实 习 含 教 学 实 习 2 周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4 2 3 体育 12 70 2 2 4 大学英语 123 212 4 4 4 5 计算机文化基础 12 140 4 4 6 就业指南 17 1 7 形势政策 70 1 1 1 1 8 大学语文 1 34 2 631 30% 基 础 课 9 医学物理学 1 68 4 10 功能解剖生理学 1 136 8 11 病理学 2 54 3 12 药理学 2 54 3 13 临床医学基础 2 108 6 14 临床疾病概要 3 108 6 15 骨科诊疗学 3 54 3 16 神经病学 3 54 3 17 康复医学概论 2 108 6 744 36% 专 业 课 18 康复评定 3 72 4 19 康复心理学 1 51 3 20 中医学 34 104 2 4 21 理疗学 4 34 2 22 物理疗法 3 108 6 23 作业疗法 4 85 5 24 言语疗法 4 34 2 25 假肢矫形器 4 34 2 26 传统康复疗法 4 68 4 27 临床康复 4 119 7 709 34% 选修课 1 人际交流 2 神经解剖生理学 3 运动解剖生理学 4 神经病学 5 运动创伤学 6 针灸推拿 毕业考试科目: 1、康复治疗技术 2、临床康复学 3、康复评定学 必修课 总学时 周学时 2 开课门数 8 8 7 7 考试门数 8 8 7 7 《医学物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理论渗透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大学物理课程涉及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及物理学在科技中的应用等领域,这些物理学基础知识是现代医务工作者必备的,因此大学物理是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与医学科学密切相关的物理学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医药卫生工作奠定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 本课程开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它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增强自学能力以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每个教学环节中必须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能力,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的思维方式,用正确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初步具备: (一)能够独立阅读相当于大学物理教材难度水准的参考书和文献资料,并能理解其主要内容,写出条理清晰的笔记、小结或心得。 (二)了解各种理想物理模型,能够根据物理概念、问题的性质和需求等抓住主要矛盾,略去次要因素,将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简化,得出基本规律。 (三)会运用物理学的观点、理论、方法,分析研究、计算或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及已知典型情景结论,判断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三、教学时间分配 教 学 内 容 学时数 理论 实践 合计 一、极限与连续 10 0 10 二、导数与微分 8 0 8 三、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6 0 6 四、不定积分 6 0 6 五、定积分 4 0 4 六、流体力学 4 0 4 七、振动和波 6 0 6 八、分子物理学 4 0 4 九、静电场 6 0 6 十、直流电路 2 0 2 十一、电流的磁场 4 0 4 十二、光的波动性 4 0 4 十三、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 2 0 2 机 动 2 0 2 合 计 68 0 68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单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 参考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一、极限与连续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 讲授、讨论 2 1.函数定义 理解 2.分段函数 理解 3.复合函数 理解 4.初等函数 理解 (二)数列极限 讲授、讨论 2 1.数列极限的定义 理解 2.数列极限的性质 理解 (三)函数的极限 讲授、讨论 2 1.自变量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的极限 理解 2.自变量趋向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 理解 (四)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 讲授、讨论 2 1.无穷小量 理解 2.无穷大量 理解 (五)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 讲授、讨论 2 二、导数与微分 (一)导数的概念 讲授、讨论 2 1. 问题的提出 理解 2. 导数的定义 理解 3. 导数的几何意义 理解 4. 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理解 (二)函数的求导法则 讲授、讨论 2 1.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理解 2.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理解 (三)高阶导数 讲授、讨论 1 (四)隐函数及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导数 讲授、讨论 1 (五)函数的微分 讲授、讨论 2 1. 微分的概念 理解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理解 3. 微分基本公式和微分运算法则 理解 4. 微分的简单应用 理解 三、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一)微分中值定理 讲授、讨论 1 1. 罗尔定理 理解 2. 拉格朗日定理 理解 3. 柯西中值定理; 理解 (二)洛必达(L`Hospital)法则 讲授、讨论 2 (三)函数的增减性 讲授、讨论 2 1. 函数的极值 理解 2. 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理解 3. 函数图形的凹凸与拐点 理解 (四)函数图形的描绘 讲授、讨论 1 四、不定积分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讲授、讨论 2 1.原函数 理解 2.不定积分 理解 3.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理解 4. 基本积分公式和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理解 (二)换元积分法 讲授、讨论 2 1.第一换元积分法 理解 2.第二换元积分法 理解 (三)分部积分法 讲授、讨论 2 五、定积分 (一)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讲授、讨论 1 1.定积分的定义 理解 2.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理解 3.定积分的性质 理解 (二) 微积分学基本公式 讲授、讨论 1 1.积分变上限的函数 理解 2.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理解 (三)定积分的应用 讲授、讨论 2 1.微元法 理解 2.平面图形的面积 理解 3.旋转体的体积 理解 六、流体力学 (一)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 讲授、讨论 1 1.实际流体和理想流体 理解 2.稳流 流线 流管 理解 3.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掌握 (二)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讲授、讨论 1 1.伯努利方程 掌握 2.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掌握 (三)黏性流体的流动 讲授、讨论 1 1.层流与湍流 了解 2.雷诺数 了解 3.牛顿黏滞定律 理解 (四)黏性流体的运动规律 讲授、讨论 1 1.黏性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理解 2.泊肃叶定理 了解 3.斯托克斯定律 了解 七、振动和波 (一)简谐振动 讲授、讨论 1 1.简谐振动方程 掌握 2.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理解 3.简谐振动的能量 理解 (二)简谐振动的合成 讲授、讨论 1 1.旋转矢量图示法 理解 2.同频同向简谐振动的合成 掌握 3.其它情形简谐振动的合成 了解 4.谐振分析 了解 (三)波动 讲授、讨论 1 1.机械波 理解 2.描述波动的特征量 理解 3.波动方程 掌握 4.波的能量和波的强度 了解 (四)波的干涉 讲授、讨论 1 1.惠更斯原理 波的衍射 了解 2.波的叠加原理 理解 3.波的干涉 掌握 (五)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 自学、讨论 1 1.声波 理解 2.超声波 了解 3.次声波 了解 (六)多普勒效应 自学、讨论 1 1.现象 了解 2.分析 理解 3.应用 了解 八、分子物理学 (一)理想气体的压强 讲授、讨论 1 1.物质的微观结构 理解 2.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理解 3.理想气体的压强 理解 (二)理想气体的内能 讲授、讨论 1 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解 2.理想气体的能量 理解 3.自由度 了解 4.能量均分定理 理解 5.理想气体的内能 理解 (三)液体的表面现象 讲授、讨论 2 1.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理解 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 理解 3.液体和固体接触处的表面现象 理解 4.表面吸附和表面活性物质 了解 九、静电场 (一)保守力做功与系统势能的变化 讲授、讨论 1 1.恒力的功 理解 2.变力的功 理解 3.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理解 4.保守力做功与系统势能的变化 理解 (二)电场与电场强度 讲授、讨论 1 1.库仑定律 掌握 2.电场 电场强度 掌握 3.电场强度的计算 掌握 4.电场线 理解 (三)电势 讲授、讨论 1 1.静电场力的功 掌握 2.电势 电势差 掌握 3.电势的计算 掌握 (四)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讲授、讨论 1 1.等势面 理解 2.电势梯度 理解 3.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理解 4.常见带电体的场强和电势 掌握 (五)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讲授、讨论 1 1.电介质的极化 理解 2.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理解 3.电容及电介质对电容的影响 了解 (六)静电场的能量 讲授、讨论 1 1.静电场的能量 了解 2.电场能量体密度 了解 十、直流电路 (一)含源电路欧姆定律 讲授、讨论 1 1.电源电动势 理解 2.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理解 (二)基尔霍夫定律 讲授、讨论 1 1.支路 节点 回路 理解 2.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理解 3.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理解 4.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掌握 十一、电流的磁场 (一)磁场与磁感应强度 讲授、讨论 1 1.磁场 理解 2.磁感应强度 理解 3.磁感应线 磁通量 理解 (二)电流的磁场 讲授、讨论 1 1.毕奥-萨伐尔定律 掌握 2.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掌握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理解 (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讲授、讨论 1 1.安培定律 掌握 2.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 理解 (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讲授、讨论 1 1.洛仑兹力 理解 2.质谱仪 理解 十二、光的波动性 (一)光的干涉 讲授、讨论 2 1.光的相干性 理解 2.光程和光程差 理解 3.杨氏双缝实验 掌握 4.薄膜干涉 理解 (二)光的衍射 讲授、讨论 2 1.单缝衍射 理解 2.衍射光栅 了解 3.X射线衍射 了解 十三、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 (一)伽利略变换和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自学、讨论 0.5 1.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了解 2.伽利略变换 了解 3.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及其局限性 了解 (二)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和洛仑兹变换 自学、讨论 0.5 1.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了解 2.洛仑兹变换 了解 (三)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自学、讨论 0.5 1.同时的相对性 了解 2.时间膨胀 了解 3.长度收缩 了解 (四)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自学、讨论 0.5 1.动量和质量 了解 2.力和动能 了解 3.质能关系 了解 4.能量和动量的关系 了解 五、大纲说明 (一)背景知识 鉴于本专业无《高等数学》课程,为便于教学,增加34学时微积分基础作为背景知识,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无疑也是大有益处的。 (二)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从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 指对具体知识的回忆、再现和模仿; 理解 指不仅能回忆、复述具体知识,而且知道它的意义以及它与相关知识的 内在联系; 掌握 指在理解的基础上,熟悉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 常规的方法解决一些典型情境中的问题。 (三)教学建议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多观察、勤思考、勇钻研; 2.为巩固所学知识,应布置适量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并推荐相关文献以开阔学生视野; 3.课堂教学宜采用启发、讨论、交互等模式,精心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积极鼓励学生自我探究、相互探讨,对于核心内容,则重点介绍、详细讲解,并配合练习以尽快形成能力; 4.加强交流辅导。可以当堂答疑,也可让学生比照教师备课笔记、讲义潜心揣摩,更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实时在线交流。 《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 《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科学,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取成为本专业的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及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熟悉人体结构的基本理论; 2、 掌握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 3、 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 4、 能用正确辨认和描叙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毗邻; 5、 掌握重要器官的体表标志或体表投影及常用穿刺部位和穿刺血管的确认方法; 6、 熟悉人体局部结构; 7、 具有严谨求实和创新的学习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具有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情操;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吃苦、爱护标本和仪器的良好品德。 三、课 时 分 配 序号 授课内容 学 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1 绪论 2 细胞 3 基本组织 4 运动系统 5 消化系统 6 呼吸系统 7 泌尿系统 8 生殖系统 9 内分泌系统 10 脉管系统 11 感觉器官 12 神经系统 13 应用解剖学 2 2 10 12 4 4 2 4 2 6 4 16 18 2 6 16 2 2 1 1 1 4 1 6 8 2 4 16 28 6 6 3 5 3 10 5 22 36 合计 86 50 136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单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 参考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第一章绪论 一、解剖学的定义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二、解剖学研究的对象 三、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人体的组成和分部) 四、标准姿势及方位术语 五、解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六、学习解剖学的方法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2 第二章 细胞 一、 细胞概述: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 2、 细胞膜和主要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三、细胞的增值 细胞周期的概念及间期各细胞的特点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2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自选实验) 学会 实验操作 观察 2 第三章 基本组织 第一节 上皮组织 一、 被覆上皮 1、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 2、各类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主要分布与功能。 二、 腺上皮及腺 腺上皮以及腺的结构 三、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 第二节 结缔组织 一、 固有结缔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和纤维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组织液的概念 3、三种结缔组织纤维在光镜下的形态特点。 4、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二、 软骨组织与软骨 软骨组织的结构特点以及分类 掌握 熟悉 了解 熟悉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10 单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 参考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三、 骨组织和骨 骨质的组成和结构,骨组织的基本结构、长骨的结构特点以及骨膜的结构与功能。 四、 血液 1、 红细胞、各类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正常值和功能 2、 血小板的正常值及功能。 3、 血细胞的发生及造血干细胞。 第三节 肌组织 一、 骨骼肌 骨骼肌的光、电镜结构特点 二、 心肌 心肌的光、电镜结构特点 三、 平滑肌 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 第四节 神经组织 一、神经元 1、 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 2、 化学性突触的概念及其光、电镜下结构。 3、 神经元的分类。 二、神经胶质细胞 三、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结构和分类。 四、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的分类及功能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熟悉 熟悉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实验二 上皮组织切片观察 实验三 结缔组织切片观察 实验四 肌组织与神经组织切片观察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观察 观察 观察 2 2 2 单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 参考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第四章 运动 系统 第一节 骨与骨连结 一、概述 1、运动系统的组成、体表标志的定义。 2、骨的分类。 3、骨的构造和功能 4、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 5、关节的基本结构 6、关节的辅助结构和关节的运动 7、直接连结的几种形式 二、躯干骨及其连接 1、躯干骨的组成及骨性体表标志 2、椎骨的一般形态。 3、各部椎骨的特点。 4、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5、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6、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7、脊柱整体观的形态和功能的关系 8、胸廓的组成、形态以及运动 9、椎骨的连结特点 三、四肢骨 1、上肢骨的组成及骨性体表标志。 2、下肢骨的组成及骨性体表标志。 3、腰椎穿刺和骨髓穿刺的部位及定位方法 4、肩胛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的形态特点 5、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态特点 6、腕骨的排列位置和名称。 7、跗骨的排列位置和名称 8、肩、肘、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9、髋、膝、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10、骨盆的组成、形态和大、小骨盆的分界 11、男女性骨盆的性别差异 四、颅骨 1、颅底内、外面观的形态结构(特别是与血管神经有关的孔、裂的名称和位置)。 2、眶、骨性鼻腔的结构及交通。 掌握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熟悉 熟悉 熟悉 掌握 熟悉 熟悉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熟悉 熟悉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12 单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 参考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3、副鼻窦的位置和开口 4、颅的组成。 5、下颌骨、舌骨的形态特点。 6、颅骨连结形式;新生儿颅的特征和生后变化。 7、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肌 第二节 肌 一、 概述 1、肌的构造和形态 2、肌的起止与作用的关系。 3、肌的辅助装置 二、躯干肌 1、膈的位置、形态、作用和膈的裂孔及其通过的结构 2、腹肌的名称、层次及腹腔穿刺。 3、胸腔穿刺的部位及层次 4、胸肌、背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5、腹直肌鞘、腹白线及腹股沟管 6、腹肌纤维走行及作用 三、头颈肌 1、咀嚼肌的位置和作用。 2、面肌的配布及作用 3、胸锁乳突肌的位置以及作用 4、前、中、后斜角肌及舌骨上、下肌群的位置和作用。 四、四肢肌 1、三角肌及臀大肌的位置。 2、四肢肌性体表标志 3、臂肌的分群和作用 4、前臂肌的分群和作用 5、大腿肌各肌的名称大腿肌的分群和作用 6、小腿肌各肌的名称小腿肌的分群和作用 7、臂肌的名称。 8、前臂肌的层次和名称。 9、其它上肢带肌的位置、名称 10、手肌的分群、位置和作用。 熟悉 熟悉 了解 熟悉 掌握 熟悉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了解 熟悉 熟悉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熟悉 熟悉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单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 参考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11、髋肌的分群、名称及作用 实验五 骨学总论、躯干骨观察 实验六 颅骨观察 实验七 四肢骨观察 实验八 关节学总论、躯干骨和颅骨的连结观察 实验九 四肢骨的连结观察 实验十 肌概述、躯干肌观察 实验十一 头颈肌与上肢肌观察 实验十二 盆底肌与下肢肌观察 了解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观察 观察 观察 观察 观察 观察 观察 观察 2 2 2 2 2 2 2 2 第五章 消化 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胸部的标志线 二、腹部的标志线和分区 三、消化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消化管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二、口腔 1、咽峡的组成以及腭扁桃体的位置。 2、腭扁桃体的位置。 3、口腔的组成和分部。 4、牙的形态及乳牙和恒牙的排列、牙式 5、舌肌的作用 三、咽 咽的位置、分部及交通 四、食管 1、食管的三个狭窄部位和临床意义 五、胃 1、胃的形态、分部、位置和毗邻 六、小肠 1、小肠的分部 2、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3、空、回肠的结构特点及其区别 七、大肠 1、阑尾的位置、形态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2、直肠和肛管的形态、分部。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熟悉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2 实验:观察消化管的大体标本和模型 熟练掌握 观察 1 单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 参考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第三节 消化腺 一、 唾液腺 口腔腺的位置及腮腺导管的开口部位 二、肝及肝外胆道 1、肝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 2、胆囊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以及肝外胆道的组成 3、胆汁的排出途径 三、胰 1、胰的位置、形态及胰管的开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2 实验:观察消化腺的大体标本和模型 熟练掌握 观察 1 第四节 腹膜 1、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 2、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3、腹膜形成结构中的网膜、系膜的名称、位置及临床意义 4、腹膜形成的韧带的名称和位置及临床意 义 5、腹膜形成的陷凹的名称和位置及临床意义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1 实验:观察腹膜的标本及模型 学会 观察 1 第六章 呼吸 系统 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第一节 呼吸道 一、 鼻 1、副鼻窦的位置、开口及临床联系 2、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咽(见消化系统) 掌握 熟悉 了解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4 单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 参考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三、喉 1、喉腔的分部。 2、环甲膜穿刺术常选部位、形态结构特点3、喉的位置、喉软骨的组成、喉的连结、喉肌及其功能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 1、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2、气管的位置、气管切开的通常部位 第二节 肺 一、 肺的形态和位置 肺的形态、位置、分叶 二、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肺的体表投影。 肺的血管 第三节 胸膜与纵隔 一、 胸膜 1、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2、胸膜的分部;胸膜隐窝、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3、胸膜腔穿刺的常选部位、进针层次和结构特点 二、 纵隔 纵隔的分部与组成 熟悉 掌握 了解 熟悉 掌握 掌握 了解 熟悉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实验:观察呼吸系统的大体标本和模型 熟练掌握 观察 2 第七章 泌尿 系统 泌尿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和位置 二、肾的被膜 三、肾的剖面结构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2 单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 参考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第二节 输尿管 1、输尿管的位置与分部 2、输尿管的三个狭窄 第三节 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和位置 1、膀胱的形态和位置及毗邻结构 2、膀胱穿刺的选择部位、进针层次尿道 3、女性尿道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及女性尿道外口的开口位置 熟悉 了解 掌握 熟悉 熟悉 实验:观察泌尿系统的大体标本和模型 熟练掌握 观察 1 第八章 生殖 系统 生殖系统组成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一、 内生殖器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睾丸的形态和位置和功能 3、附睾形态位置与功能 4、输精管的分部、结扎部位 5、精索的概念与组成 6、前列腺的形态、位置以及毗邻 7、前列腺的年龄变化和临床联系 8、精囊腺的位置和形态 9、尿道球腺的位置和形态 10、男性尿道的分部,前、后尿道的划分,三个狭窄及两个弯曲的位置与临床意义。 11、比较男女性导尿术的插管径路、形态结构特点和注意事项。 熟悉 熟悉 熟悉 熟悉 熟悉 熟悉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讨论 4 单元 教 学 内 容 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 参考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二、外生殖器 1、阴囊的形态 2、阴茎的形态、分部以及组成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一、内生殖器 1、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 2、卵巢功能 3、输卵管的形态、位置及分部、结扎部位。 4、子宫的形态、位置、毗邻及其固定装置。 5、子宫的组织结构特点 6、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7、阴道的形态、位置及毗邻 二、外生殖器 第三节 乳房 一、乳房的位置和形态 二、乳房的构造 第四节 会阴 会阴的范围和境界;盆膈和尿生殖膈的构成及其通过的结构;尿生殖三角、肛门三角的位置、坐骨肛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