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院医疗垃圾制度.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880615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68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医疗垃圾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医院医疗垃圾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医院医疗垃圾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医院医疗垃圾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医院医疗垃圾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技术文件 第一章 医疗、生活垃圾管理制度一、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体系院长(全面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分管院长(具体分管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医疗废物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 总务科 感染管理科 护理部、门诊部 保卫科(负责废物暂存及中转管理) (负责业务培训、指导、督查) (负责产生地废物管理) (负责阻止医疗废物的院外流失等) 医疗废物中转站 全院医疗废物产生地(负责收集、称重、交接、中转、消毒)(负责分类收集、平常消毒、内部转移、终未消毒)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地(负责分类收集、交接登记、平常消毒、转移交接、终未消毒)济宁市远东医疗垃圾无害化解决有限公司

2、 (负责清运、交接、转移联单登记)二、医疗废物解决相关工作人员规定1、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献的规定,熟悉医院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规定。2、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对的方法和操作程序。3、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4、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防止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解决措施。5、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紧急解决措施。三、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流程 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置有警示标记的黄色包装袋。(婴儿遗

3、体纳入遗体管理送殡仪馆)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置有警示标记的黄色包装袋。损伤性废物可以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置锐器盒内。外套有警示标记的黄色包装袋。医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医疗废物解决部门 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 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置有警示标记的黄色包装袋。 少量药品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置有警示标记的黄色包装袋。专门机构四、医疗废物产生地工作制度1、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2、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按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

4、物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记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3、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保证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废物,应当一方面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解决。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按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解决系统。6、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就地密封。7、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8、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人员衣帽整洁,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医疗废物前后均应洗手,

5、必要时用消毒液擦手。注:对医院输液容器解决(卫办医函2023338号)对于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的废弃瓶,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感染性废物,不必按医疗废物规定解决。明确医疗废物分类(卫办医发2023292号)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废物。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下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23287号)规定,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管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2、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

6、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运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玻璃安瓿解决归类玻璃安瓿,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按照卫生部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告知(卫办医发2023292号)中的规定,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婴儿遗体应按卫生部规定纳入遗体管理。五、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工作制度1、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合,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运送车辆的出入。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有严密的封闭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避免阳光照射,并有防鼠、

7、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应通水,设有水池、地漏等设施,墙面和地面的装修应便于冲刷、清洗和消毒。4、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应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记和“严禁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记。5、设专(兼)职人员管理,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的管理人员应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涉及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员署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6、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实行日报制度,工作人员应对天天产生的医疗废物情况填写日报表,每月汇总填写月报表上报给监控部门。7、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二天,医疗废物转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严格执行危险

8、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8、医疗废物转交出去以后及时对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进行清洁消毒解决。墙面和地面可用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擦;空气消毒可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六、产妇分娩后胎盘解决制度1、产妇分娩后胎盘属产妇所有。产妇在分娩前应与医疗机构办理胎盘解决手续,填写医疗机构胎盘解决告知、处置单,经产妇(授权委托人)签字、医务人员签字后,由接产医疗机构随病史归档备查。 2、接产医疗机构对规定申领胎盘的产妇,应当在其分娩后及时将胎盘放置在产妇自备的经消毒的器皿内,交给产妇或其家属带回。 3、孕产妇经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病毒阳性者,胎盘也许导致传染病传播的,医师应当进行告知,并由接

9、产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按医疗废弃物解决方式进行消毒并处置。 4、产妇处置本人胎盘的方式有: (1)自行处置本人胎盘; (2)自愿放弃或者捐献本人胎盘,由接产医疗机构处置; (3)如有关医学检测结果为阳性,胎盘由接产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解决,并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5、产妇自行处置本人胎盘的,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 (2)产妇应当自备存放胎盘的并经消毒的器皿。 (3)家属签字必须出具产妇授权委托书; (4)本文书由医疗机构随病历保管。6、接产部门应建立胎盘处置登记。涉及:处置日期、产妇姓名

10、胎盘性质(阴性、阳性)、处置方法【阴性胎盘处置:(带回、自愿放弃、捐献)阳性胎盘处置:均纳入医疗废物处置。】处置署名(产妇或产妇委托人、医务人员或处置人员双签字)。七、医疗废物产生地工作人员职责1、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不得混放。2、在诊疗过程中解决医疗废物时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分类、毁形、收集。焚烧废物按危险度规定分类置于规定的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中封扎。3、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挂签。4、盛装的医疗废物达成包装物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

11、紧实、严密。5、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不得取出。6、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内容涉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或部门、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7、运送人员天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并与暂时贮存地点的工作人员交接,过秤登记并署名。8、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导致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意外损伤应即刻诊治解决,同时报告监控部门。9、天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解决。工作人员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1

12、0、严禁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严禁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一经发现依法解决。八、医疗废物暂存地工作人员职责1、医疗废物暂存地点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工作服、帽子、口罩、防渗围裙及袖套、手套、胶靴、必要时戴护目镜等)后方可进入工作场地,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对的方法和操作程序。2、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分别收集和接受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过秤,按科室逐类登记,并分类存放,必要时加袋再封扎,挂放警示标志。3、负责医疗废物收集分类登记,登记内容涉及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署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4、警示标签:分感

13、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并注明产生科室或部门、收集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5、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6、严禁在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吸烟”、“饮食”等,标记醒目。7、严格办理医疗废物转移交接手续,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8、医疗废物转移交接后,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解决,开窗通风,干燥备用。9、工作人员天天做好个人卫生处置,勤洗手、勤更衣、勤洗澡、勤消毒。10、严禁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一经发现将依法解决。11、每月将医疗废物按科室分类登记表及每日收集量月汇总登记表,报送监控部门备案。

14、九、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专职人员职责1、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献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规定。2、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贯彻情况。3、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4、对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根据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的报告解决制度逐级限时报告。5、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6、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的管理。7、负责及时分析和解决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他问题。十、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

15、制度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医护员工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结识,加强环保意识和自身防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所产生的危害,进一步保障人类健康。二、培训对象1、医疗废物管理的专(兼)职人员;2、全院各科室医、护、药、技、工勤等全体人员;3、新上岗职工、进修医生及护士、实习医生及护士等。三、重要培训内容1、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国家相关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3、医疗废物管理专(兼)职人员职责与责任;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规定;5、医疗废物内部转运工作程序;6、医疗废物转移交接手续及登记制度;7、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职业卫

16、生安全自身防护措施;8、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报告解决制度及意外事故紧急解决措施。四、培训方式1、下发有关国家法规及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和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实行办法和相关制度,供全院医护员工自学或部门负责人组织学习。2、分期、分批、分层次、分别采用多种形式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与考核。3、结合实际工作对有关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的指导和演练。十一、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为了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做好应对也许出现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制定本方案。切实按国家法规管理,做到防范在先、准备在先,随时应

17、对也许发生的意外事故,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和危害。一、 工作目的通过本方案的实行,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相关机构的组织协调,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贯彻医务人员防护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杜绝和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完善监控信息报告,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防止因暴露医疗废物而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 应急方案(一)组织领导各医院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指挥、组织和协调,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制定,医疗废物产生、暂存、转运流程的确认和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18、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的实行,以保证医疗废物的科学、规范、有序、有效的处置与管理。实行院、科二级管理,责任到人。(二)强化培训全院医务人员特别是从事和接触并解决医疗废物的医、护、员、工等要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及其他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性文献和相关操作规程等,以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结识限度和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反映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监管部门负责督查指导。(三)健康宣教全院要认真开展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宣传阵地(如院报、简讯、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宣传及管理指导。(四)消毒防护医务人

19、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暂时贮存地点的岗位管理责任制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流程,规范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警示标志醒目。自觉执行内部运送及医疗废物转交手续及登记规定。(五)应急能力1、认真贯彻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解决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自觉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防流失:在加强医疗废物各环节管理力度的前提下,保卫科负责对医院废物出门进行督查,严格把好出门关,防止医疗废物流失社会,建立举报电话及登记,一旦接到举报,及时与医疗废物领导小组联系,监控部门负责限时核算,严厉解决。3、防泄漏、防扩散、防意外

20、事故发生:(1)凡接触烈性传染病病人的感染性废物必须做到就近初步消毒后双层黄色塑料袋包扎封闭并挂放警示标签(内容涉及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后运送,接触者须严密做好自身防护(防护衣、防护鞋、防护镜、口罩、帽子、手套等,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环境消毒和清洁,同时做好个人卫生处置)。(2)凡接触、运送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废弃的化学性废物,必须做到单独收集,双层黄色塑料袋包扎防渗漏,轻拿轻放防撞击,并远离火种,医疗废物暂存处备灭火器,以防万一,相关解决人员必须经培训后纯熟操作。(3)凡收集锐器医疗废物容器,必须做到防渗、防漏、耐刺、可封闭、一次性处置,接触者在收集、运

21、送、交接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防刺伤等。(4)运送医疗废物的工具或容器要严密有盖,便于装卸、清洗,并能做到运送时不污染道路、空气。(5)一旦发生因医疗废物引发人员损伤和意外事故,必须立即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在2小时内上报监控部门登记备案,并做好追踪调查。(6)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履行职责,负责组织培训,指导、督查、解决、报告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必要时进行现场卫生学监测。(六)应急措施1、拟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限度。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解决。2、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解决

22、时,应当尽也许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3、采用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解决,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4、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5、解决工作结束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用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6、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 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也许被污染的所有使用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十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类别特性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涉及

23、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1.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2.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3.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4.废弃的血液、血清。5.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损伤性废物可以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24、1.医用针头、缝合针。2.各类医用锐器,涉及: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3.载玻片、玻璃试管等。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涉及: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克制剂。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3.废弃的汞

25、血压计、汞温度计。十三、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分类收集方法示意图及文字说明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分 类感染性废 物病理性废 物损伤性废 物药物性废 物化学性废 物黄色塑料袋或容器黄色防渗漏、可封闭的塑料袋或容器黄色防渗耐刺防漏可封闭和一次性处置的容器黄色塑料袋或容器黄色防渗漏、可封闭的塑料袋或容器装入 装入 装入 装入 装入 天天专人、专线准时收集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处置检查垃圾袋是否打包,是否有标签按照指定路线依次进入各科室进行垃圾收集拟定垃圾清运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例行检查准备清洁工具进行员工岗前培训实行作业更换工服,做好个人防护检查完毕后,双方签字确认各科室收集完毕后,将垃圾运往指定医疗垃

26、圾站将垃圾放入整理箱封存,待运。医用垃圾清运工作完毕熟悉垃圾收集及清运路线说明:(1)每个包装物、容器外面应当明显标有警示标志和文字标记(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2)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涉及: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3)负责转移医疗废物的人员在转移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记及封口是否符合规定,并按有关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转移时避免包装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泄漏。(4)不具有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可就近中转至有暂

27、时储存地的医疗机构集中处置(附委托协议书,同时在本地卫生行政机构备案)。十四、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及工作规定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1、对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固体物品及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等需焚烧类的医疗废物,直接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后并挂放警示标签,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过秤登记。2、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纳入感染性废物中置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并注明“感染性废物”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过秤登记。3、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一方面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28、或者化学消毒解决,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解决,并作特别说明。4、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及时封扎并挂放警示标签,注明“感染性废物”及特别说明等,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过秤登记。必要时立即送焚烧。二、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置于防渗漏的容器内或双层黄色包装袋密封保存,保存期限按病理组织处置规范规定。2、定期包装封扎挂签,无渗漏,密闭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的专职人员过秤登记,并将其浸泡于福尔马林液中

29、固定或冷藏,最终交指定地点焚烧解决。3、婴儿遗体纳入遗体管理,作好交接登记,送殡仪馆解决。三、损伤性废物:可以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1、锐器医疗废物使用后置于防渗漏、耐刺、密封、可一次性处置的硬质容器,外套黄色塑料袋封扎后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过秤登记。2、暂时贮存地按规定办理转移手续。四、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按感染性废物的焚烧方法解决。2、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处置,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五、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 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30、1、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2、批量的具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少量破损的体温计可置入损伤性医疗废物中处置。 六、医疗废物收集规定:1、以上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不得取出。2、盛装医疗废物达成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3、医院应有统一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规定。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解决或者增长一层包装。5、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记,在每个

31、包装物、容器上应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涉及: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6、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记、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规定,不得将不符合规定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7、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导致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8、医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分类收集各科室或内部中转地送交的医疗废物,并负责过秤登记,建立医疗废物收集登记表,按日按月按科室记录汇总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9、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应日产日清,每次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十五

32、医疗废物内部运送方法及工作规定1、运送人员天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定贮存地点。2、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记、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规定,不得将不符合规定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定贮存地点。3、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导致包装物或者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4、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每次运送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5、运送人员在运送过程中,应穿工作服、工作裤、防护服,戴帽子、口罩和橡胶手套,配备速

33、干手消毒剂,适时手消毒,运送结束后及时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十六、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1、认真学习医疗废物解决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相关人员必须参与有关知识的培训,自觉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转移的对的方法和操作程序。3、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穿工作衣裤、胶鞋、戴帽子、口罩、橡胶手套、防水围裙、袖套,必要时戴双层橡胶手套,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并根据接触医疗废物种类及危险性大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高筒雨靴、防护面罩、防护眼镜等,解决完毕后应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4、

34、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5.锐气扎伤1、 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尽也许挤出损伤处血;并且用清水洗净。2、 立即到门急症对伤口进行相应的抱闸消毒,并打破伤风针。3、 牢记划伤物产生的部门,以便日后有问题进行查询。4、 将情况报给班长及院感染办公室,进行有关登记备案。5、 注意保护伤口不要被污染。6、 伤口如发现肿胀,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7、 身体如有不适,应到感染办开单进行相应常规检查。6、手消毒:洗手时:1、摘掉手套以后;2、收集垃圾之后;3、终末解决后;4、打扫卫生间后;5、饭前便后; 6

35、下班后; 7、进病房前、出病房后。洗手方法: 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足浸湿; 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30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使用清洁流动水冲洗后,使用一次性毛巾彻底擦干。使用毛巾垫着关掉水龙头或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避免使用热水,由于多次暴露在热水中有也许增长患皮炎的危险; 可以用液态、条状、片状或粉末状的普通肥皂。使用条状肥皂时,小条肥皂应置放在利于液态排出的物架中; 当手有明显污染或使用公共卫生间后,应洗手。若手无明显污染,最佳进行卫生手消毒;具体清洗环节如下: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互

36、相揉搓,互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互相揉搓;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互换进行;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互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互换进行;7、必要时增长对手腕的清洗十七、医疗废物管理监督、检查、考核制度监督:1、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岗位责任制贯彻情况。2、必要时对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现场卫生学监测。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的实行。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上报及调查解决情况。5、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防护。6、监控部门组织的医疗废物管理培训。检查: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2、医疗废物管理

37、相关人员的培训。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内部转运、暂时贮存管理程序。4、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转移记录和登记资料的保存。5、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安全防护措施。6、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考核:1、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综合目的考核。2、对发生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3、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妥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传染病传播的也许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十八、消毒液使用作业指导书 一、消毒液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23版)中3.10,关于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条款中的技术原则,为规范员工操作,保证工作质量,特制定此作

38、业指导书。(一)、使用范围: 此作业指导书指在规范本公司所属垃圾清运在医院实行消毒清洁的操作。是垃圾清运消毒作业的操作指南,也是主管、班长质检工作的依据。(二)、含氯消毒剂使用浓度规定:1、消毒液原液具有效氯浓度为10%。2、消毒液每日现兑现用,由垃圾清运主管或班长每日配发消毒液原液,由垃圾清运具体配制实际使用的消毒液。3、使用浓度:消毒抹布:有效氯浓度250300mg/L;消毒拖布:有效氯浓度1000mg/L4、传染科、肠道门诊物表擦拭浓度为1000mg/L。5、主管或班长使用消毒液浓度试纸对垃圾清运人员配对的消毒液浓度进行抽检,记录在主管检查打分表中。传染病医院消毒液使用浓度根据医院规定规

39、定执行,主管使用业务部配发的量杯或注射器对班长配发的消毒液原液ml数进行检查,记录在讲评记录本中。每周至少检查两次。(二)、消毒液配制与使用:1、消毒液配制 垃圾清运主管或班长每日将装有15ml消毒液原液的小瓶配发给垃圾清运,垃圾清运将15ml消毒液原液加入装有4000ml冷水的兰盆内,搅拌均匀后,即成为250300mg/L的消毒液。 主管或班长每周两次将装有60ml消毒液原液的大瓶配发给垃圾清运人员,垃圾清运人员将60ml消毒液原液加入装有8000ml冷水的大兰桶内,搅拌均匀后,即成为 500mg/L的消毒液。2、消毒液使用 消毒抹布:将洗净的抹布泡入4000ml消毒液中,均匀搅拌毛巾,浸泡

40、1015分钟左右,拧干毛巾,放到中兰桶中备用,留下消毒液备用。(洗净抹布泡入 浓度为250300mg/L,4000ml消毒液中均匀浸泡1015分钟左右拧干放到中兰桶中备用消毒液留下备用) (一人)使用一块抹布,使用后,置塑料袋集中,将脏毛巾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兰盆内消毒,然后用洗衣粉或肥皂揉搓干净,洗净备用。 消毒地巾:每周二次消毒地巾,将洗净的地巾放入浓度为:500mg/L8000ml的消毒液中浸泡15分钟左右,取出拧干挂晾备用。(三)、量具、容器的使用规定:1、量杯、注射器、消毒液浓度试纸由业务部统一下发。2、用于装消毒液的药瓶由主管或班长负责收集、标明抹布消毒液或地巾消毒液,按业务部规定粘贴

41、横条为刻度线。以刻度线上沿为准。3、主管或班长须经常检测所有标记的完整性,杜绝残缺标记的容器发至垃圾清运人员手中。4、若发生消毒液容器标记不清或残缺及时去后勤保障部领取。(四)、消毒液保存及配制注意事项:1、消毒液原液的使用: 消毒液保存期不可超过两个月。 消毒液保存在避光、阴暗处,不准放在热水管、暖气边。 用后立即拧紧桶盖。2、对被消毒的地巾、抹布、水拖把的规定: 尽量拧干、以防止所带的水份稀释消毒液。 要清洗干净,否则会因污垢减少消毒效果。3、配制消毒液: 实际使用中的浓度即浸泡抹布、地巾时的实际浓度。实际配制消毒液时应充足考虑原液的实际浓度、抹布、水拖把的清洁度及所含水份的因素及气温太高

42、使有效氯挥发等因素,因此实际配制时经常要比应加入的消毒液原液容量略高。 使用消毒液原液配制消毒液时严禁使用热水兑制。十九、安全作业规程(一)垃圾清运人员必须树立安全意识,处处体现安全第一。(1)、在垃圾存放处放有明显标志,(2)、医疗垃圾回收时必须双签字,(3)、垃圾回收时做好消毒防护,(4)、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雨鞋、帽子)等。(5)、消毒隔离、如消毒液、喷雾器,紫外线灯、)等(三)、树立防火意识:(1)、掌握灭火常识(2)、会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3)、熟悉消防出口及通道。(4)、发现火情及时报告,并采用措施控制火源或向有关管理部门上报及时报告现场情况。(5)、认真

43、履行消防演习的义务。(四)、 为了保证公共场合的安全,在垃圾桶及角落发现可疑物品时,应报告保安部门,不准私自打开或移动。(五)、医用垃圾产生科室必须贴好标记、扎口封闭,在回收人员回收时科室和回收人员双签字:(1)、如有医疗垃圾泄漏时上报感染办公室及时对泄漏区域及时消毒解决,用5%1000的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消毒,由轻污染区到污染区进行消毒。(2)、清洁时应采用局部解决的方法,分区清洁。(3)、拖布不易过湿,严格进行干燥作业流程(用刮水器或干拖布的二次解决)。(4)、作业区域未干燥前,人员不得离开。(5)、作业中积极避让顾客,特别对老人、孕妇、儿童、残疾人要格外小心。(6)、如需顾客配合、避让时,

44、应表达歉意并取得对方批准后方可操作。二十、生活垃圾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合理设立生活垃圾收集点,不得影响医院生活和医院形象,收集点采用垃圾桶、垃圾车 1、生活垃圾收集生活垃圾要定期定点收集,不得随意堆放,不得落地。设立专人负责管理垃圾收集点的设施和周边卫生。垃圾收集容器外壁及其周边要保持整洁干净,垃圾不得冒尖、外溢和落地。收集点在垃圾清运后保证地面无残留、无恶臭、无污水,地面见本色,定期对周边地面进行冲洗,严禁焚烧垃圾。2、生活垃圾清运(1)生活垃圾必须由专用垃圾车辆统一收集到垃圾站,经集中压缩后,由专用清运车辆运往生活垃圾消纳场集中解决。(2)垃圾车必须做到密闭化,运送过程中不得遗撒、泄露

45、要天天清洗消毒,检查垃圾车,下班后要垃圾车停放整齐,车干净无异味(3)在清运过程中,必须做到分类清运,生活垃圾,严禁和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的混装清运。 第二章 平常垃圾服务管理方案一、平常垃圾清运服务质量的控制措施1、为保证对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管理,公司对每个服务岗位都制定了工作流程,保证所有员工按规程操作和服务。为应对天气变化和甲方的临时需求,公司为不同的项目建立了相应的应急预案。2、公司建立了服务现场的“三级”监督检查制度。一级检查:本点质检组长与员工之间的自查互查;二级检查:项目经理、领班对服务现场的巡视督导检查,公司制定了检查频次和规定,平常检查要留有记录,项目经理定期召开卫生质量讲评会;三级检查:公司职能部门定期对现场进行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