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历程.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876151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历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历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历程 张世祺 摘要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高、传播范围广的传染性疾病。全世界许多国家对病毒疫苗的研制都很成功,但艾滋病疫苗研究却一直没有成功,这重要与HIV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有关。目前没有针对HIV的特效治疗方法。曾经由大卫·巴尔迪摩领导研发的整合酶克制剂的疫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研究,然而这项耗时经年、耗资过亿的实验最终仍然宣告了失败。整合酶克制剂的疫苗实验失败了之后,艾滋病研究领域内一时充满了悲观的声音,但更多的观点认为,目前艾滋病研究只是误入歧途。目前DNA疫苗成为了比较有希望的研究新方向,然而仍然有许多专家报以谨慎观望态度。随着对HIV的进一步研究,HIV流行特点、流行株的克隆、测序和重配等基础工作的完毕,以及HIV病毒自身生物学特性的阐明,我们仍然有理由乐观的相信,人类将不断开发出新的更有效的疫苗,最终实现防止和治疗艾滋病感染。 一、为什么至今未能研制出HIV疫苗 全世界许多国家对病毒疫苗的研制都很成功,但艾滋病疫苗研究却一直没有成功,这重要与HIV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有关。高度变异性是HIV及其他反转录病毒所具有的显著特性。HIV外壳蛋白的抗原性很低,并且存在不同型BurtonDR,WilliamsenPA,PattenPW,el:a1.Antibodyandvirus:bindingandneutralization.Virology,2023,270:1 。HIV可以分为主型M(main genotype)及A~I亚型,不同的亚型之间的差异可达30%以上,并且不同分化体之间还会产生重组体。HIV感染者虽然可以产生各种中和性抗体,但是这些抗体通常是病毒株特异的而不能交叉中和。艾滋病病毒的变异非常“聪明”。它们在复制的过程中错误率至少比人类高一千到一万倍。艾滋病病毒复制高错误率的代价就是一些变异后代的死亡,但是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就是药物对旧病毒有克制作用的时候,它立刻就会有新的病毒出现,避开药物的侵害。以一部分病毒的死,赢得另一部分的生存,这是艾滋病病毒的生存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艾滋病病毒不仅仅在不同地区、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在同一个个体内也具有多样性。这就使免疫系统很难对机体内所有的艾滋病病毒产生有效的免疫反映,疫苗实验必须在众多国家展开,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病毒侵入的过程中,HIV表面糖蛋白9041和gp120的构象会发生改变,这使得抗体难以接近抗原决定基,表面蛋白的糖基化也隐藏了一些重要的抗原决定基,使得抗体不能与之结合。在自然感染的过程中,对外壳蛋白有很强的抗体反映,但是该反映不能有效地中和成熟的病毒体。在病毒与CD4结合前,gp120中的保守位点也一直隐藏着,这样,HIV就可以有效地规避抗体的进攻。有些研究表白仅有抗体是不能对HIV提供很好的防止性或治疗性作用的CoxJH,GarnerRP,RedfieldRR,etal.Antibody—dependentcellularcytotoxicityinHIVtype1-infectedpatientsreceivingVaxSyn.arecombinantgp160envelopevaccine.AIDSResHumRetroviruses,1999,15:847 。 感染HIV后的2~4周为急性期,突发病毒血症,此后由于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病毒血症和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进入平均8~2023的无症状期。现已阐明,可以通过测定对HIV中不同抗原决定基的CTL反映的特性,来拟定特定HLA类型影响向艾滋病发展的机率。HLA-B27和HLA—B57向艾滋病发展的进程是缓慢的,而HLA-B*35和Cw*04则可以增长对HIV的过敏性CavfingtonM,NelsonGW,MartinMP,eta1.I-ILAandHIV一1:bet·erozygoteadvantageandB*35一Cw*04disadvantage.Science,1999, 283:1748 。CD8+T细胞活性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有人认为也许是CD8+T细胞进攻了病毒蛋白内部相称保守的区域,它们通过被感染了的细胞表面的HLAⅠ类蛋白特异性地辨认存在的抗原决定基,从而引起细胞裂解。此外,HIV特异的CTL分泌其他具有限制病毒活性的细胞和化学因子。 在急性感染时,虽然HIV特异的CD8+T细胞的数量会激增,但是HIV仍然可以逃避被根除的命运。Kelleher等KelleherAD,KelhherAD,LongC,etal.ClusteredmutationsinH1V-1gagamconsistentlyrequiredforescapefromHLA-B27-resmetedcy-toto_,dcTlymphocyteresponses.JExpMed,2023,193:375 认为HIV通过变异抗原决定基中的关键氨基酸使CTL不能辨认它们,这样就使生产具有广泛意义的疫苗变得相称困难。HIV还可以通过Nef的活动来下调HLAⅠ类。 此外,在HlV的慢性感染中,CD8+T细胞不能很好地起作用,它们有不成熟的表型,从而导致低水平的穿孔素(perforin)。这种不成熟的因素还不很清楚,Kalarns等KalamsSA,WalkerBD.ThecriticalneedforCD4helpinmaintainingelfectivecytotoxicTlymphocyteresponses.JEXPMed,1998,188:2199 认为也许是由于缺少CIM+的帮助而引起的。在其他的慢性病毒感染中,CD4+T细胞通过巨噬细胞辨认存在的抗原,保持CD8+的记忆和成熟,而在HIV感染中,CD4+T细胞因在初期被袭击而不能发挥帮助作用。 HIV“隐藏”在淋巴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和被感染的静息CD4+T细胞中,在这些部位它不表达病毒蛋白,所以杀伤性T细胞不能发现它。HIV的Nef,Tat和Vpu蛋白可以下调MHCⅠ型和CD4的表达,从而有效地减少细胞内的免疫反映。最近已经注意到HIV进化中抗原性的转变,并且这个过程发展得不久,给不同病毒菌株(分化体)之间的重组提供了新的机会,这就给HIV疫苗的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大多数经典疫苗的作用在于防止病原感染,而非病原进入,但HIV不同,即使很小量HIV都会导致艾滋病的发生,所以规定疫苗可以产生高效价的中和抗体并有效地记忆,以清除所有进入的病毒。疫苗研究进展缓慢或许有多种因素,但至少有一部分应归结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人体中天然的HIV病毒抗体自身不够大,难以有效地中和病毒。 二、艾滋病疫苗现状 目前没有针对HIV的特效治疗方法,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方法已经在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只能控制病毒复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并且抗HIV药物价格昂贵,具有较严重的副作用,药物使用不妥,也会诱发耐药株的产生。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HIV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HIV易感者通过接种艾滋病疫苗,发生免疫反映,从而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抵抗力,提高免疫水平,达成防止、治疗HIV的目的。 大多数经典疫苗的作用在于防止病原感染,而不在于防止病原进入,但HIV不同,由于即使很小量的感染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产生,所以规定疫苗能产生高效价的中和抗体并有效地记忆,以清除所有进入的病毒。以下几种现象表白艾滋病疫苗是可行的。一方面,HIV病毒株大多是单一型,这就为疫苗诱导免疫反映提供了机会。此外,病毒有限制性结构和基因特性,从而可进一步改善保护免疫力的辨认机制。来源于高暴露但未感染者和长期无进展的免疫反映显示了HIV疫苗的可行性。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有慢病毒感染受被动保护的例子同样证明HIV疫苗是可行的。《科学之友》-2023年31期白白 抱负的HIV疫苗应满足五点规定:1)可以诱导产生广谱的中和抗体反映,即体液免疫反映,2)可以诱导较强烈的细胞免疫反映;3)可以刺激粘膜免疫反映——肠道粘膜组织是HIV进入和病毒初期复制的重要位点,因此通过诱导粘膜免疫反映来控制HIV的传播十分关键;4)可以激发机体的天然免疫反映——有科学家认为天然免疫在HIV传播初期起关键作用。5)候选疫苗必须安全贺薇.目前艾滋病疫苗的研究方向.当代医学,2023.3 。 三、最有希望的宣告破产 大卫·巴尔迪摩,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生物学专家。1975年。他因发现了一种酶获当年诺贝尔医学奖,他发现的酶后来被证明是艾滋病病毒复制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巴尔迪摩因此成为世界艾滋病病毒研究领域内领军人物,从1986年起就带领一个专家组着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被艾滋病研究专家们寄予厚望的疫苗,是由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组织开发的一种被称为“HIV-1”的整合酶克制剂,这种整合酶克制剂可以克制HIV病毒复制过程中所必需的两种酶,蛋白酶和逆转录酶(而HIV病毒复制过程总共只需要三种酶)。这是一种通过遏制HIV病毒生存环境而控制其自身生长的全新治疗思绪,在对猴子的实验中获得明显的成功。 2023年。默克公司联手其它一些研究所和团队开展了实验。1500名志愿者参与了这项实验,他们的年龄介于18岁到45岁之间。实验前。这些志愿者都尚未感染HIV病毒,但他们都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涉及性工作者和交际圈混乱的同性恋者。志愿者被分为两组,一组被注射带有整合酶克制剂的疫苗,另一组注射了毫无实际作用的安慰剂。 当两组志愿者再次被召回时,专家对这两组人员做了具体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被注射疫苗的那一组志愿者中,共有24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而另一组,共有21人感染,两组实验者体内的病毒载昔水平并没有什么区别。紧接着的跟踪测试表白,注射有整合酶克制剂疫苗的志愿者甚至更容易感染上HIV病毒。虽然研究专家们还无法在理论上找到出现问题的症结,但事实无可辩驳。于是这项耗时经年、耗资过亿的实验被喊停。整合酶克制剂的疫苗实验失败了之后,艾滋病研究领域内一时充满了悲观的声音,甚至有一部分科学家开始认为寻找艾滋病疫苗主线就是无路可走的绝境。 但是对艾滋病就是人类终极顽症的见解,很多专家不能赞同。更多的观点认为,目前艾滋病研究只是误入歧途。许多科学家开始寻找新的途径。有些人说:“也许我们仍会失败,但我们的每一次失败都确认了一条错误的路,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在一步步接近成功。” 子虚.艾滋病疫苗之路漫漫.创新科技,2023,(6) 四、艰难的路 迄今为止,其他所有人体感染的微生物都有自愈的先例,即人体免疫系统自己消灭这些微生物的先例。但是HIV例外,在全世界30,000,000例HIV病患中,人们完全找不到人体免疫系统战胜病毒,自我治愈的先例。有些人有特殊基因,可以克制病毒的大量复制。但是从没有人的免疫系统可以完全消灭这些艾滋病病毒。 面对这样的挑战,艾滋病疫苗的研究是一连串的失败也就不奇怪了。在所有的实验疫苗中,只有3种疫苗走到了临床实验的地步:Vaxgen的AIDSVAX疫苗,它是由两个gp120蛋白的碎片组成,它完全没有任何效果。而Merck的v520疫苗是向一种无害的病毒植入3个HIV病毒基因而成,它的效果更糟。本来,它的目的是要控制一种免疫细胞T-细胞去袭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它失败了。更吓人的是,实验的结果是被实验者在接种疫苗后变得更容易感染病毒了,这其中的因素尚不完全清楚。 唯一的正面结果来自2023年。在泰国进行的一个16000人参与实验,实验检测了两种疫苗混合使用的效果:其一是包含着3个HIV基因的鸟类病毒,作用是激发免疫系统的反映;尚有一个简洁版的AIDSVAX疫苗。这两种疫苗各自已经被证明对艾滋病没有防止作用,所以学界认为这仅仅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罢了。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这个疫苗成功的让感染风险减小了31%。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但是距临床应用尚有很大距离。(作为比较,麻疹和骨髓灰质炎的疫苗成功率能达成95%) 学界对这种鸡尾酒疫苗的作用毁誉参半。一些科学家注意到这种疫苗的效果时效性很短,并且仅限于低危人群。另一些科学家则看到了一线希望,这个成功预示着艾滋病疫苗还是也许的。但是,科学家注意到疫苗并没有减少已感染病患身体中的病毒数量,这不科学。我们仍在研究,暂未完全理解这种疫苗的作用机制。 五、新的发展方向——DNA疫苗 核酸疫苗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能表达目的蛋白抗原的核酸疫苗表达质粒,用DNA自身作为疫苗免疫机体产生针对表达抗原的免疫反映。核酸疫苗由于可以在机体细胞内表达抗原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发较强的CTL反映,它可以制成多价疫苗,易于改造以合用于流行毒株,并且易于制备和保存,特别适合于发展中国家。HIV核酸疫苗的研究表白,可以在灵长类及小动物实验中诱发HIV特异性的中和抗体及记忆性CD8+CTL反映,改造后也可以诱发黏膜免疫。由于核酸疫苗的各种优点,使得它的前景是诱人的,DNA疫苗也许是解决生产重组蛋白疫苗所碰到的困难的一种办法。 在DNA疫苗接种后,免疫反映变弱,但这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如在DNA的结构中插入细胞因子的基因、与化学因子共免疫等。DNA疫苗表达外壳蛋白可以刺激弱的抗体反映。人们盼望在接触HIV后,DNA疫苗可以快速增长记忆性的HIV特异的CD8+细胞的数量,从而阻止HIV传播。人们也希望DNA疫苗可以克制HIV的感染,减缓向AIDS发展的进程,阻止病毒的转录。 除了裸露的质粒DNA外,病毒载体(减毒的和灭活的)逐渐被运用于运载不同的HIV基因。现在运用最为普遍的病毒涉及:痘病毒(poxviruses)、塞母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forestvirus)、腺病毒(adenoviruses)、和辛得比斯病毒(sindbisvirous)。一些痘病毒载体(如MVA)的基因组已经被剔除,这样使得它们不再具有免疫克制作用和病原性,但是它们仍然保持有刺激发炎的细胞因子。 病毒样颗粒是由变异的HIV基因在质粒中构成的,它们缺少包装基因组RNA的能力,因此它们是不具有感染性的,在动物模型中,它们具有免疫原性并且是有效的,在人体中的效验性也还处在等待中。为了提高免疫原性和效率,一些免疫方法已经得到成功地运用,如:初始免疫-加强免疫相结合的策略,gene-gundelivery等。 六、未知的未来 一直以来,研制出可以抵抗艾滋病的疫苗被很多人认为是解决艾滋病这个世纪顽疾的主线途径。但在过去的20数年里,世界各国针对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一直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从1987年到现在。世界已经完毕或正在进行的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有170多项,但由于种种困难,其中进入Ⅱ期临床研究的不到十分之一。中国也在艾滋病病毒疫苗的研究过程中做了许多努力。2023年,由我国自行研制的艾滋病疫苗正式进入Ⅱ期临床实验。通过I期研究结果证明,该艾滋病疫苗对49名疫苗接种志愿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映,已被证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达成了国际同类疫苗的水平。 据介绍,这次艾滋病疫苗的Ⅱ期临床研究将分三个阶段,第一、第二阶段将选择HIV阴性的低危健康成年人作为志愿者。第三阶段选择HIV阴性的健康志愿者,其中涉及部分高危人群。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和传统意义上的疫苗不尽相同,所以在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上,科学家另辟蹊径,研制出了DNA疫苗和重组载体疫苗相结合的疫苗方式。而在已经成功的1期实验中,采用的就是两种疫苗结合的复合用法,一般是在志愿者上臂肌肉或者是皮下先后注射两针。第一针就是DNA疫苗,重要成分是失去活性的病毒遗传物质的一部分,第2针是重组载体疫苗,重要成分是失去活性的病毒蛋白的一部分。两针之问间隔1个月左右。 即便如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艾滋病中心主任张林琦专家仍对疫苗的研发持有悲观态度,她说,艾滋病疫苗做这么长时间了,大家都是打着90%失败的几率进行研究的,进入Ⅱ期实验,也仅相称于刚刚进入足球场,还没有开始比赛,最终的成功与否要在临床Ⅲ期才干评价。子虚.艾滋病疫苗之路漫漫.创新科技,2023,(6) 七、结语 从HIV发现至今已有20数年的时间,但人们在艾滋病的防止和治疗方面屡屡受挫。这重要是由于HIV有其自身的特点:①被膜特别是gp120发生变异;②HIV的流行毒株有地区差异;③HIV由类型之分导致的差异;④HIV能进入中枢神经受血脑屏障的阻隔,因而使疫苗难以接近,所以效果欠佳;⑤HIV侵入部位重要是黏膜,因此黏膜局部必须免疫;⑥HIV不同于其他游离的病毒,它可以前病毒的形式整合在宿主DNA中,但受整合的细胞表面却没有H1V的抗原成分,因此采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疫苗对此无能为力。此外获得足够数量的灵长目动物用于实验也是困难的。 虽然说HIV的高度变异增长了人们研制HIV疫苗的难度,在HIV疫苗研制的进程中人类遭遇了失败,但随着对H1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如今在HIV疫苗研制中比较现实的目的是,制备出的疫苗能在初始感染时减少其感染水平,并在以后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水平,以减缓临床病程进展。随着对HIV的进一步研究,HIV流行特点、流行株的克隆、测序和重配等基础工作的完毕,以及HIV病毒自身生物学特性的阐明,我们仍然有理由乐观的相信,人类将不断开发出新的更有效的疫苗,最终实现防止和治疗艾滋病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