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水唇镇敬老院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874972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52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唇镇敬老院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水唇镇敬老院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唇镇敬老院扩建工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水唇镇敬老院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章 总论 4 1.1 项目背景 4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6 1.3 结论简述 9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0 2.1 项目背景 10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5 2.3 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和社会风险分析 19 第三章 项目建设选址和有利条件 20 3.1 项目建设选址 20 3.2 建设条件 21 第四章 建设方案 23 4.1项目总体规划要求 23 4.2建筑工程方案 24 4.3公用及辅助工程 27 第五章 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 34 5.1环境质量标准 34 5.2.环境影响分析 34 5.3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7 5.4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38 5.5节能节水措施 38 第六章 劳动安全和消防 46 6.1劳动安全及卫生 46 6.2消防 49 第七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52 7.1组织机构 52 7.2劳动定员 52 7.3人员培训计划 53 第八章 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管理 54 8.1实施进度计划 54 8.2工程管理 54 第九章 投资项目招投标 56 9.1招投标原则 56 9.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56 9.3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58 9.4本项目招标情况 58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 10.1投资估算 61 10.2资金筹措 66 第十一章 社会效益分析与结论 67 11.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67 11.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68 11.3社会风险分析 68 11.4社会评价结论 68 68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XX县水唇镇敬老院扩建工程 1.1.2 项目承办单位 XX县水唇镇敬老院坐落于XX县水唇镇圩镇中心区,占地2000平方米,现有养老设施规模200平方米,现有养老服务床位数10张,当前服务老人数10人,现有管理和服务人员合计数6人。本项目建设、产权主体为XX县水唇镇人民政府。 1.1.3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XXXX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1.1.4 研究工作依据 1、XX县水唇镇人民政府与XXXX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签订的委托书; 2、《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 3、《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4、《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 5、《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0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8、《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 10、《XX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1、《XX省老年人优待办法》XX省人民政府令第198号; 12、《XX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规定》XX省人民政府令2009年第143号 13、《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4、国家发改委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 15、XX县相关政策及指导性文件; 16、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背景资料; 17、编制单位有关市场调研资料。 1.1.5研究工作概况 本报告研究范围包括XX县水唇镇敬老院扩建工程的主体工程、给排水、强弱电、消防等配套设施。本报告以国家发改委及XX省、汕尾市、XX县的有关政策、项目建设标准等为依据,经过多次对项目调查研究,重点对项目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等进行了分析论证。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项目建设的目标 本项目是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对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加快推进XX县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项目的建设将为XX县水唇镇周边“三无老人”提供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使“三无老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变XX县水唇镇老人的居住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托老、养老、敬老的实际问题,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的建成有利于促进XX县经济事业发展,减轻社会负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项目的建成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1 拟建地点 XX县水唇镇敬老院内,位于XX县水唇镇圩镇中心区,交通便利,水文地理良好。 1.2.2 建设规模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为600平方米,在原有的一层服务用房基础上扩建三层1800平方米综合性养老服务用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养老服务床位数可达80张。项目计划简图如下: 1.2.3 项目总投资 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80万元,资金来源除上级政策性补助外,缺欠部份由地方财政配套解决。 1.3 结论简述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XX县水唇镇的基本情况,适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能加强XX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孤寡老人生活和居住条件,能更好服务当地人民群众和老人养老的迫切需要,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本项目可满足和保障XX县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项目建设十分有必要。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周围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还解决了部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优化投资环境,促进XX县经济发展。符合XX省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符合国家发展养老事业的要求。经可行性研究确认,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1.1 项目区域背景 XX县于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处XX省东部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汕尾市东北面。位于北纬23゜68’一23゜28’之间,东经115゜24’~115゜49’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东北邻揭西县,西连海丰、惠东、紫金县,南接陆丰市,北倚五华县,东南与普宁市接壤。距汕尾市区80公里、XX260公里、深圳210公里、东莞240公里、惠州140公里、潮汕机场110公里,处于港澳、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梅州、潮汕揭等地区1-3小时生活圈内。 XX县域总面积1005平方公里,全县人口至2012年末为34.6万人,下辖河田镇、河口镇、螺溪镇、新田镇、上护镇、水唇镇、东坑镇、南万镇等8个镇和国营吉溪林场,是海陆丰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榕江和螺河水系发源地,具有独特的客家风情和客家文化,被誉为“客俗桃源”和红色旅游胜地。XX亦是“中国青梅之乡”,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是“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全县已开发水力资源11.9万千瓦;是“中国建筑装饰之乡”,在“全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中,有22家由XX外出人士所创办;是省级“林业生态县”,森林覆盖率达70.7%,拥有中国最大的红锥林自然保护区;XX青梅、XX木瓜均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01887万元,同比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689万元,增长6.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1.3%;第二产业增加值103294万元,增长2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4%;第三产业增加值209904万元,增长8.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8.3%,产业结构转化为22.1:25.7:52.2。2012年全县人均GDP为14216元,增长12.7%。 建县近二十几年来,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XX人民抢抓机遇,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拼搏图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县上下积极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实施“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外资、民营企业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全县经济总量”的发展思路,全方位发展山区经济,把社会各项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如今的XX交通发达大道如砥;通讯先进,广电、文教并驾齐驱;工业稳步增长,农业增产增收,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水唇镇位于XX县东部,东与普宁市相邻,南与东坑镇接壤,西与河田镇连接,北与揭西县毗连。水唇镇下辖南跃、南进、护径、黄塘、墩塘、高塘、万山、下社、水唇、高丰、新丰、吉龙、石船、罗洞、中和15个村委会和水唇1个社区居委会,2013年末总户数9209户,户籍人口4.9万人,辖区面积121.6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667公顷,耕地面积1733公顷,水面933公顷。201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4.0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50元。辖区内有墩子寨围龙屋、水唇莲心湖、汤排温泉、罗洞万亩青梅生态水果观赏区、观天嶂、南磜瀑布、南跃彩霞洞等旅游景点,是省生态示范镇。 2013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26747亩,总产量8935吨,实现品牌战略,发展青梅、灵芝、青榄、油茶等经济作物种植。水果种植面积47700亩,实现人均一亩果目标。以种植青梅为主的罗洞、石船、南跃等村,经济总量居全镇前列。发展灵芝种植,重信生物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培育灵芝350万个菌包。全年生猪饲养1.1万头,三鸟饲养11万只,淡水养殖318亩。 全镇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305人。 2.1.2 项目政策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决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养老全国统筹。 XX省“十二五”规划指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老龄战略规划体系、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龄服务体系、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和老年群众工作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大力推广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设,建立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农村社区覆盖面达50%以上。各地级以上市要有1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以敬老院和社会服务机构作为后台支撑,实现紧急呼叫信息网络与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服务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将养老服务特别是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作为重点发展任务。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救援等方面延伸。 汕尾市“十二五”规划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养老服务“9073”(90%家居养老服务、7%日间托养和3%全托养服务)目标,解决城镇老年人收养和残疾人服务的问题。 近年来,XX县政府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视程度,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继续提高,“三无”老人生活进一步得到保障,确保了全县老龄人养老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们不得不看到水唇镇乃至XX县养老事业的发展和养老服务仍受到一定的制约,基本养老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区域规划有待调整,养老事业市场还需进一步规范。尤其是县养老体系不够完善,制约着XX县乃至汕尾市的整体发展。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1 项目建设是敬老院提高服务力和满足现状需求的保障 随着XX县人口不断增多,XX县水唇镇敬老院承担的任务日益加重,但由于XX县水唇镇敬老院业务用房规模小、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人员配置不合理,现在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XX县社会发展的需求。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XX县水唇镇敬老院的服务能力,促进敬老院的长远发展。完善XX县水唇镇敬老院的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满足承担服务“三无”老人养老任务的功能要求,保障当地的民生安全和老龄人权益,推动XX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2 项目建设是国家相关政策的体现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XX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XX省老年人优待办法》XX省人民政府令第198号、《XX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规定》XX省人民政府令2009年第143号、《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家以及省、市级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这给了本项目良好的政策鼓励和推动,本项目应从XX县基本情况出发,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的原则,为解决本县人口老龄化问题,满足和关心老年人的需求而努力。 2.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 “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利用当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抚养比较低的有利时机,着力解决老龄工作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物质、精神、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打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基础。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项目的建设将为XX县水唇镇的弱势老人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不仅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也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项目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将彻底改变原有的敬老院设备陈旧、环境较差等这一现状,将扩大服务规模,完善服务功能,亮化美化生活环境,切实解决水唇镇“三无”老人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将在XX县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2.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与发达国家成熟的乡镇养老服务体系相比,我国的乡镇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其中城市发展进程比乡镇快,近年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而乡镇养老服务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 XX县水唇镇养老发展严重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敬老院是我国长久以来最具代表性的老年服务内容,曾受到老人的喜爱和子女们的青睐。随着社会发展,敬老院要满足老人的新需求,必须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增添新的内容,才能持续发展。同时,乡镇老年服务必须增加包括老年医疗服务、老年生活照料服务、不能自理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内容,满足各种需要  作为公用事业的养老机构建设的敬老院所考虑的社会效益较大。在国家政策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可以预想到敬老院在社会效益上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2.5 项目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 项目按照立足当前、考虑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后,优化了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敬老院服务能力,促进当地老龄人养老服务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当地的民生安全和长远发展奠定了优势条件。创建和谐社会,是实施本项目的初衷和根本大计。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3 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和社会风险分析 项目的建设将对XX县和项目地区现有居民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XX县水唇镇敬老院多年来为当地老人贴心到位的服务,为XX县水唇镇的老人养老服务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敬老院的养老条件,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能力,将会大大提高XX养老保障能力,为XX经济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各级政府都对该项目的建设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另一方面,项目所在地的老人也是该项目实施后的受益者之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其为本地老人的综合服务能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安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目地区的居民对此项目持赞成和拥护的态度。 由于该项目本身具有社会公共事业性质,加之各利益群体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因此,该项目并不存在社会风险。 第三章 项目建设选址和有利条件 3.1 项目建设选址 3.1.1选址原则 1、XX县水唇镇敬老院业务用房的设置和布局,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服务半径、人口、交通、经济水平、重点区域以及需求量等综合条件确定。 2、XX县水唇镇敬老院业务用房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位于水唇镇重点区域,便于为人民群众服务。 3、XX县水唇镇敬老院业务用房宜远离易燃、易爆设施。 4、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 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要求能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 6、应符合XX县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1.2场址要求 1、交通方便,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 2、具备完备的水、电、气、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要求能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 4、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并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避免强电磁场干扰; 5、地形规整,具有施工场地、施工用电、用水等条件,能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3.1.3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县水唇镇敬老院院内,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在原有的一层业务用房加建三层,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 3.2 建设条件 3.2.1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情况 原有的一层业务用房与周边建筑属同一山脉体系,地质情况良好,设计合理,无不良地基。 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查得该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对应地震烈度为7度。 3.2.2 道路交通情况 项目所在区域交通方便,靠近水唇镇主要道路。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满足项目用地的交通要求。 3.2.3 市政配套 1、给水 项目用水量不大,供水以县城自来水为水源,分别从市政给水干管引入两条DN150给水管,并在周边布置环状给水管网。 2、排水 本项目将建设独立运行的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由该系统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3、供配电工程 该建设项目通讯、电网、市政公用设施按照县城规划的要求统一规划布置,与城市通讯、电网、市政公用设施相衔接,可纳入县城总体网络系统中。 4、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拥有的市政配套管网完善,能满足本项目防洪、防潮、排涝需要。 第四章 建设方案 4.1项目总体规划要求 XX县水唇镇敬老院业务用房建筑的总体规划要做到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敬老院设施建设,对现有敬老院设施及其他闲置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整合,按照《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规定的标准建设业务用房和配置必要装备。根据当地老年人口数量和分布特点,结合环境、交通等因素,遵循资源共享,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科学选址和布局。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的生活区宜分区设置,并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 规模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建设应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当地五保户的数量和五保户入住敬老院的意愿,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乡镇敬老院的建设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建设内容需满足老年人在院内生活的基本需要,具备生活照料、卫生保健、康复训练、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五项基本功能。 规范建设、科学管理。设施建设需严格执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和基本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严禁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挪用建设资金、降低建设标准。 4.2建筑工程方案 4.2.1 建筑布局及建筑标准 1、敬老院的生活区和生产区应分设。生活区各类功能用房应采用集中布局的形式,以便于老年人在院内的生活,但各类功能用房之间也应做必要的分隔,避免相互干扰。生产区的设置不应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2、老年人居室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心理特点,分区设置,宜设自理老年人居住区、失能老年人居住区和痴呆老年人居住区。 3、敬老院建筑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T 122-99的有关规定。 4、敬老院的房屋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老年人用房抗震强度应不低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的乙类标准。 5、敬老院的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和谐、统一标识;内外装修材料应采用美观、实用、环保、易清洁的普通装饰材料。 6、敬老院建筑物防火等级不应低于国家二级标准。 7、敬老院的老年人用房不宜超过三层,建筑层高应控制在3.3米—3.6米。老年人居室以2人间为宜,人均居住使用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居室内应设置供老年人储存衣物或个人日常生活用品的空间。 8、室内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并具有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保温、隔热性能,炎热地区应设符合规范要求的遮阳设施。老年人居室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比不应低于1:6。 9、老年人居室门和内设卫生间门通行净宽应不小于80cm,卫生间内与座便器相邻墙面宜设安全扶手。卫生间地面应使用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的材料铺设。 10、敬老院洗衣房内部设置应符合洗衣、消毒等流程和洁污分流的要求,并设置必要的室内晾晒场地。 11、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有蒸汽溢出和结露的用房,应采用牢固、耐用、难玷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设置排气、排水装置。 12、敬老院公共区域应设明显的标志,便于寻找和识别。地面应使用不反光且防滑的材料,台阶处应设置提醒。敬老院应设方便残疾老年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 4.2.2 建设方案 4.2.2.1 建设内容 (1)、在原有业务用房基础上扩建3层框架楼房、底层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增加床位70张,项目建成后,床位总数达80张。 (2)、修缮老人公共娱乐设施及改善院内绿化环境。 (3)、敬老院设备设施。 4.2.2.2 功能配置 根据《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T 122-99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建议XX县水唇镇敬老院的业务用房功能规划如下: 表:XX县水唇镇敬老院业务用房功能规划 楼层 功能布局 备注 一层 厨房、食堂、活动中心 原有600平方米 二~四层 生活用房 扩建1800平方米 建筑总面积 2400平方米 4.2.2.3 建设原则 1.建筑艺术与风格:业务用房的外形设计要造型新颖,颜色协调,与周围环境互相呼应。建筑色彩要求素雅别致,给人以清新别致、赏心悦目之感。 2.建筑装修:业务用房的建筑室内、外装修要与业务用房周边环境、风格协调一致,特别是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要与室外景观设计达到和谐统一。具体如下: ◆天花吊顶应简洁明快,易于清洁,便于照明灯具的安装维修及消防,本项目中采用喷涂吊顶。 ◆内墙面采用防水、耐擦洗、难燃无污染多功能的环保涂料。 ◆地面宜选用中普通防滑地砖。 ◆建筑外墙采用防水氟碳漆。 3.建筑结构 扩建业务用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的抗震设防等级,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确保建筑安全。XX地区地震设防裂度为7度,应对所有建筑物进行结构抗震设计,以保证建筑物在发生设计范围内的地震时仍能安全使用。 4.3公用及辅助工程 4.3.1 室外总图工程 (1)给水工程 ①敬老院内部供水水源由附近市政给水管网两路接入,供水管网采用环状管网的方式供应,以保证供水安全。 ②室外消防栓的防火用水标准按同一时间一处火灾,每处火灾用水量20升/秒进行消防管网校核,按任何一管段中断仍能保证至70%的供水量进行事故管网校核;按照此标准沿规划道路设置室外消火栓,每个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60米,保护半径不大于80米。 (2)排水工程 敬老院内部设置雨水管网及排水暗渠,院区内各个建筑物的雨水及路面雨水,经过建筑物周边的雨水管网及路面雨水集水井汇集后,排放到沿敬老院内部主干道设置的雨水干管汇合,再排到院外水渠,新建排水沟。 (3)污水工程 实行雨污分流的原则。本项目的污水包括两个方面: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医疗业务产生的污废水。通过修沟排入化粪池内,再由化粪池处理后排出,至污水处理池,新建排污沟。 (4)电力工程 敬老院的供电系统的供电电源由附近的市政高压供电系统提供,分两路接入,并带有自动切换的功能,以保证供电安全。 (5)修缮老人公共娱乐设施及改善院内绿化环境。 4.3.2 各个建筑物内部共用及辅助工程 (1)生活给排水系统工程 1)给水系统 敬老院的生活用水水源由附近的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双路引进形成环网给水管网,采用内涂水泥砂浆的钢管供水,管径暂定为200毫米。 2)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各设置专用透气管。雨水经室外雨水管网收集后汇总到室外雨水管网,排到附近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合流经污水管收集后排入汇总到室外污水管网,排入附近市政污水管网;各个建筑物室内排水管采用内螺旋聚氯乙烯(U-PVC)排水管,以消除水流噪音对老人的干扰。 (2)污废水处理系统工程 污废水经排水管排到室外专设污水管网后,室外污废水合流排入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3)消防及喷淋系统工程 1)消防用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设计,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设有与生活水池共用的消防水池,消火栓水泵及喷淋水泵设置在底层共用的水泵房内;屋顶设有消防水箱,并设有稳压泵以保证水箱应有的消防水量及水压。 2)室内消火栓系统:每层楼至少设置两套消火栓箱(单栓口,带20米长水带)。 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走道及重要的办公室均设有自动灭火喷淋系统。 4)手提式灭火器:根据消防规范有关要求,在需要的场所按需摆设。 5)灭火栓、喷淋水泵接合器:在敬老院业务用房的一侧设置地上式消火栓、喷淋水泵接合器。 6)室外消火栓:按有关规定设置的室外消火栓。 (4)通风空调工程 1)设计参数 室外计算温度:夏季32.4°C,相对湿度73%。 冬季8°C,相对湿度71%。 室内计算温度:20°C,相对湿度60%左右。 2)根据各房间使用功能不同,使用时间差别较大,空调制冷机组选用3台冷水螺杆式冷水机组,冷冻水及冷却水循环水泵采用离心式水泵,设置在底层,冷却水塔可选用1台1000吨/小时超低噪音逆流式冷却塔,设置在屋顶面。 3)冷冻水系统,大楼设一个系统,采用二管制,夏季供冷冻水直接供应到各个用冷的场所。 4)冷却水系统水源由生活用水管供给,用离心式水泵供应给空调制冷机组使用。 5)空气处理系统,每个生活用房采用独立风机盘管加冷冻水,通道走廊采用新风系统,每个生活用房可根据房间内的温控器分别独立控制。 (5)变配电工程 采用两路电源,互为备用,配置备用发电机,并设有自动切换装置。通讯、保安、消防等均需配置一定容量的不间断电源,以保证设备主机的安全运行。 配电房高压电源由附近市政高压电缆引进。应急用电由发电机供电。 (6)动力照明及防雷工程 1)各楼层按需要设普通、应急用电的配电箱,其供电电缆由配电室设置线槽分别引至各层配电箱,所有电缆除应急负荷采用耐火电缆外,其余均采用阻燃电缆。 2)照明:大楼各层设置应急照明和普通照明,照度按敬老院照度标准配置,并以此布置灯具、配管、配线。 3)插座:各套房间及楼层服务站均设置终端用电插座,按实际需要布置2~4个安全插座。 4)防雷及接地:按一类建筑设置防雷及接地,楼内所有金属管线均作等电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7)通信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工程 1)通信:各生活用房内及楼层服务站设置一个电话插孔,按1-2部电话机考虑,所有终端电话线经每层电话接线箱后引至电话机房。 2)医护呼叫系统:各层服务站(值班室)设呼叫应答,生活用房内的床位处设一呼叫终端。 (8)闭路监控系统工程 1)闭路监控系统:在双出入口处、一层大厅、二层以上走道及消防楼梯等需要设置摄像闭路监控探头。 2)技防系统工程 主要为应急警报系统、周界控制系统工程。其中应急报警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发生突发事件时能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各方面人员做好应急预防措施,根据建设技术规范要求相应配置;周界控制系统是在敬老院重点区域四周设置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当发生情况异常时能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有关部门做好应急预防措施。 (9)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 1)在业务用房首层设置消防控制中心,内装火灾报警主机一台,联动柜一台,并设有备用电源,各楼层设置实时计算报警一台。 2)各层走道、各生活用房及办公室内均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以及在走道、各出入口处等公共场所设置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话插孔、消防广播扬声器、消防警铃等。 3)其他按照消防规范及火灾报警规范的有关要求配置。 (10)热水供应系统工程 1)业务用房的热水采用集中加热方法,热水系统划分同给水系统。系统热源科用燃油热水锅炉之高温热水,水源来自屋顶水箱,经水—水容积式加热器换热后送至各用水点。 2)高温热水主管道采用无缝钢管,通过管道井,在各层天花内引至各个生活用房专用的卫生间,所有的热水管道均需做隔热保温防护。 第五章 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 5.1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5-1996);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5.XX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8.《XX省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5.2.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施工噪声 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施工噪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较大型机械设备,产生噪声较大,建筑施工中的某些噪声具有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等特点,会对周边住宅区产生一定影响。另外,由于运输车辆的增加,交通噪声的加重也会对附近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但小于建筑施工产生的噪声影响。该项目周边为住宅区,因此施工过程中若不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阶段主要施工机械的声功率级及其在30 米距离处的等效声级见下表。 表5-1 主要施工机械的声功率级和在30 米处的等效声级表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声功率级dB ( A ) 等效平均声级dB ( A )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等 100-110 95-105 62.5-72.5 混凝土振捣机 85-95 57.5-67.5 装修 电梯、升降机及其他偶发声源 90 53-63 (2)建筑施工扬尘 大面积平整会使大量地表裸露,在风力的作用之下会产生大量扬尘:施工机械车辆在场区作业或者进出场地也会引起扬尘;其产生的扬尘强度达0.1mg /m2·s 。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也会产生部分扬尘,尘土在空气紊动力的作用下能够较长时间在空气中飘浮,或者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降尘作用。扬尘扩散到附近空气中,增加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 )的含量。 (3)工地生活污水 施工现场安排工作人员的生活,会产生食堂污水、清洁污水和公厕污水,按生活用水量标准240升/人日,生活污水按用水量90 %计,则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人均220升/日。 (4)固体废物 本项目建设期间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此类垃圾以无机废物为主,属一般固体废物。此外,还有一定量的废油漆涂料及其废弃的盛装容器,属于危险废物。 2.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没有大的污染源,不会对项目区域的水环境产生大的污染。 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功能为提供卫生安全管理、服务与办公,本项目运作期间对周边环境形成的负面影响较小。主要污染物是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1)废水 该项目产生的水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业务用房内老人的生活污水和办事人员的入厕污水。生活污水中普遍含有四类污染物:悬浮物、病原体(包括细菌、寄生虫、病毒)、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洗涤剂等,通常用BOD 表示)和植物营养素(氮、磷),废水若不经过处理排入水体,则可消耗水中一定的溶解氧,使水体出现缺氧现象,使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而耐低氧的动物大量繁衍,改变群落结构,恶化环境质量。 (2)废气 项目产生的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是停车场的车辆停放和行驶产生的汽车尾气,主要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 Ox )、总烃(THC)和总悬浮颗粒物(TSP )等四种大气污染物。因汽车尾气的排放高度处于人的呼吸带,故汽车排放物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对周围局部大气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食堂油烟的直接排放可能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 (3) 固体废物 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老人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垃圾需要敬老院统一收集处理,避免对环境及人类造成影响。 5.3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1.施工扬尘 ①对于建设施工阶段的车辆和机械扬尘,一方面限制车辆在施工场地及周边的行车速度,另一方面采取洒水湿法抑尘,保持地面湿度; ②利用清扫车对道路和施工区域进行清扫,以减少粉尘和二次扬尘的产生; ③装运含尘物料的运输车辆应加盖蓬布,严格控制物料的洒落,以免道路颠簸和大风天气起尘而影响沿途的大气环境质量 2.生活污水 建设污水处理装置,将本项目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到市政污水管道中或回用。排放标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3.固体废物 对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于指定泥土受纳场;生活垃圾由环卫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