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h0110中小企业内控体系研究以初创期企业a为例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9872367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6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0110中小企业内控体系研究以初创期企业a为例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h0110中小企业内控体系研究以初创期企业a为例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内控体系研究—以初创期企业A为例 摘要 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为了达成管理目标,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信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保证相关法律的贯彻实施、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初创期中小企业多刚刚成立,自身管理存在较大缺陷,所受到的外部环境制约更大,抵御风险能力较大,因而多数初创期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初创期中小企业而言,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甚至关系到了企业能否继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初创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强化对问题的阐述,本文选择了初创期中小企业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以点带面,为初创期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合理研究。对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查,发现A公司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但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并没有随之提高。受到管理层管理意识淡漠、内部控制人才缺乏、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A企业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等内部控制实施方面存在较大欠缺。在此基础上,从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活动的建立、内部控制提升对策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控制活动 Abstract   Internal control refers to the enterprise in order to achieve management objectives, a series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implemented. The main rol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improve business efficiency, and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laws, to achieve overall corporate objectives. Start-up of more than just the establishment of SMEs, self-management there is a big flaw, the greater the constraints suffered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ability to withstand greater risk, and therefore most of the start-up of SMEs in the internal control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e level of internal control,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start-ups of SMEs, establish a reasonabl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or even related to the ability of the business to survive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On the basis of review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l control studies, in order to develop our country, "basic norms of internal control"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cuses on the start-up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nal control of SMEs exis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laboration of the problem, we selected SME A start-up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rying to point, a reasonable start-up study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SMEs. Internal Control Status A company conducted a careful and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found A company in recent years have been expanding, but the management of the management level does not increase. Affected by management awareness indifferent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s, lack of talen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other factors is, A company i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risk assessment, control activities, there is a big lack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s. On this basis, perfect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mplementation, staff training and inter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ree proposed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SMEs; internal control; risk assessment; control activities 目 录 摘要 IV Abstract V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方法和思路 2 1.3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1.4本文创新点 3 2.研究综述 4 2.1国外初创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4 2.2国内初创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5 2.3国内外研究评述 6 3.初创期中小企业及内部控制 8 3.1初创期企业 8 3.2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8 3.2初创期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主要影响 9 3.2.1正面影响 9 3.2.2负面影响 10 3.3初创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11 3.4初创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11 4.A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14 4.1 A企业概况介绍 14 4.2考察过程 15 4.3 A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概述 16 4. 4 A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17 4.4.1内部环境 17 4.4.2风险评估 19 4.4.3控制活动 22 4.4.4信息与沟通 24 4.4.5内部监督 25 4.4.6 A企业内控关键点 26 4. 5A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26 4.5.1管理层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薄弱 26 4.5.2缺乏有利于内部控制管理的企业文化环境 27 4.5.3缺乏系统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规范 27 4.5.4有限的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27 4.5.5缺乏精通内部控制管理的专门人才 27 5.A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29 5.1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29 5.1.1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 29 5.1.2对企业文化的持续建设 31 5.1.3改进审计机构设置,明晰权责分配 32 5.1.4 会计人事整改 33 5.2财务风险预警的设立 34 5.3内部控制活动完善 36 5.3.1内部控制流程建设 36 5.3.2内部控制执行与监管建设 38 5.4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 39 5.5监督体系的建设 40 5. 6 A公司控制关键点的建立 41 5.6. 1采购控制体系 41 5.6. 2存货控制体系 43 5.6.3生产控制体系 44 5.6.4销售控制体系 46 5.6.6付款与收款控制体系 47 6.结论与展望 49 6.1研究结论 49 6.2研究展望 49 参考文献 51 致谢 53 新疆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是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9月26日,中国工信部朱宏任总工程师在陕西西安举办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惊人,规模已经达到近亿户。如此多的中小企业,创造了约60%的国民生产总值及50%的国家税收,为全国80%的城镇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中小企业以自身为依托,加上数量众多、涉及领域广、地域性强、提供岗位多的特点,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平衡了地域的发展水平、带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1],同时使得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得到全国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使得中小企业成为了我国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但是,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得很多企业发展过于迅速,以至于制度的发展远落后于企业规模的发展,导致企业制度制度不健全、人才医乏、资金运转不畅等问题;对于企业之间,利益的的驱使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加剧,合作关系稳定性缺失,企业不能长时间的生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而是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企业的内部问题。对于一个企业,处理好内部的管理及外部的竞争,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1.1.2研究意义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其影响因素有很多。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2]。一个企业,成功与否主要看管理和经营。而管理和经营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内部控制决定的。一个符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不断发展,公司内部漏洞与疏忽频繁出现,徇私舞弊、偷税漏税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研究开始流行起来,逐步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针对于此,我国还颁布了一些关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和规范,以便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更好更顺利的进行。然而,虽然企业、学术界甚至是国家给予了内部控制很高度的关注,但是由于管理理念不突出、不全面,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同的企业的情况不同等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正式提出权威的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3]。而对于企业自身,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和重要性,甚至都没有懂得什么是内部控制。更别说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了。即使有的些企业建立起内部控制,也没有很好地使其发挥它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4]。正是因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内部控制在企业里面的现状,通过深入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细致地分析、总结与调研,查找现有问题,挖掘潜在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就具很大的现实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为以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1.2研究方法和思路 在本文的研究中,以A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加以研究,对A企业的结构体系、管理制度、生产环境、风险评估和信息沟通采用记录观察法、走访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分析,绘制出其内部控制的总体现状蓝图,指出问题所在,并对A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指南,制定出适合其企业自身情况的改进和实施方案。会计控制是一个企业内部的重中之重,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为此,特别为A企业相对薄弱的会计控制提出了详尽的改进建议。 1.3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本文立足于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指导,并运用成熟的COSO理论,对A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具体而言,本文主要技术路线如下: A企业 调查研究 对策与建议 控制要素存在问题 研究结果 提出问题 研究方法 样本设计 研究设计 研究发现 国内外文献研究 图1-1 技术路线图 1.4本文创新点 (1)本文在研究对象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就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研究来说看,多是以大企业或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大企业固然能够反映更多的问题,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但是却不能体现中小企业的现状,更不能以大企业的数据来代表中小企业。本文正是选择了A企业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以中小企业突破口,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实证方法,来对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研究。 (2)本文扩大了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范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包含了内部控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对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且对问题的分布情况以直观图的方式进行比较,使得结果清晰顺畅,一目了然。 (3)本文在研究方法方面做了改进。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分析并阐述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运用《内部控制一一整体框架》理论,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各种问题按五大要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最终给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2.研究综述 2.1国外初创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概念,在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来说,并不是生来就存在的,任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有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内部控制理论也不例外,它的发展历经内部牵制阶段,产生内部牵制制度,再转化成内部控制制度[5],逐步形成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最终发展到现在社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内部控制理论从出现到慢慢发展,不断完善,对企业的壮大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上,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研究、阐述与说明。 Chuleep,Changchit, Clyde W. Holsapple(2004) 在《The development of anexpert system for managerial evaluation ofinternal controls》一文中详尽的介绍了一个专家系统的使用界面和使用方法,以及系统如何在非专业人士了解内部控制发挥作用,并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进行了相关性评价[8]。 正如上文所说,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为了防止企业财务上出现舞弊行为,ACPA首次提出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要素具体可分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由于企业的发展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企业里面,内部控制体系千差万别。为了使得内部控制体系统一化,1992年,COSO对内部控制结构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它指出内部控制结构应该包括控制活动、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风险评估和监督五要素[9]。然而正如上文述说,企业内情的千差万别,使得其在企业内部管理仍不能统一。基于此问题,经过多方面、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最终在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基础上增加风险分析、事项识别和目标制定三要素,形成八要素,目的是通过以上八大要素,来尽可能的统一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管理与运营。 在SEC 2007年5月23日发布的“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指南”中指出,中小企业管理应当依据类似COSO整体框架及其2006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一小规模公众公司指南》的框架,来进行内部财务报告控制评价,这使得企业内部财务报告控制的规范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另外,COSO于2007年9月17口发布了”Guidance on Monitoring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的讨论稿[10],以此来应对全世界范围内对内部控制推出的各种法律法规及文章文献。 Mueller (2010)认为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构建时应充分考虑其典型的商业风险,做到简洁却有效的风险评估。Teketel和Berhanu (2013)在定性访谈中运用归纳法对瑞典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的研究表明控制活动的效果可以通过恰当运用计算机系统、整合风险评估来加强。同时,Teketel和Berhanu (强调顺畅的内外部沟通交流和财务报表的质量是实现有效内部控制的保障机制。Oseifuah和Gyekye (2013)在对南非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过程中发现,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与公司的业务类型无关,但是与公司的业务规模有关,所以中小企业需要适当扩大规模以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 2.2国内初创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各式各样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匀速发展,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管是企业自身资金等问题,还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问题,现实情况就是国内对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基本是没有的,或者是停滞的,这使得企业问题百出。直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才开始大力研究内部控制理论,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体系,规范相关法律法规,来应对国内企业管理不佳,控制失常,经营不善等问题。 朱荣恩在《新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2002)一文中对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11]。朱荣恩对中小企业企业财政报告内部控制进行了建议性评价与说明。他们指出需要通过相关法律的建立来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强制性规定,以使得国内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合理化、规范化,最终目的还是使企业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12]。 金或肪、李若山、徐明磊(2007)等人提出建议,认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希望相关部门出台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并出具评价报告来保证企业所出具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与真实性[13]。 同年,牛成拮对国内内部管理评价进行了研究。他指出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已经产生了误区,大多数只是集中在内部控制鉴证方面,而忽视了内部审计实施的评价。 戴彦(2009)对A省新成立的电网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研究,并以此为例,指出了企业员工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全体员工参与内部控制评价的主张。 李作战在《战略成本视角下创业期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绩效问题探讨》(2010)中指出,成本控制是创业期中小企业应首要考虑的内部控制问题。 华娟在《新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设计》(2010)中提出多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理论的概念,并对多层次分析及模糊数学理论在内部控制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评价[14]。同年,陈汉文,张宜霞在文章《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中给出了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定义,引出了内部控制评价的两种方法——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另外,陈力生(2011)在提出在原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次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以各个企业内部的不同视角出发,探索相关部门在企业控制评价中的功能定位、职能所在[15]。 再有,谭东华(2012)认为,以现阶段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实情出发,注册会计师与内部审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都不能去否定其在内部控制中祈祷的作用,更不能被磨灭。我们应把注册会计师与内部审计的评价两者仅仅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做到最好的目的。 李晶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13)一文中指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有来自管理、内部控制、规模等多个方面,其中最大阻力是规范化内部控制体系的缺失或失效。 田菲在《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2013)一文中指出,由于中小企业自身风险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也不够充分,更因资金等问题带来的种种压力,迟迟未能建立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庞鹏,揭筱纹在《创业期中小企业组织特质及其战略能力提升研究》(2014)一文中指出,创业期中小企业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内部控制乏力。提升创业期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是提高其战略能力的核心因素。 2.3国内外研究评述 内部控制,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企业内部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把关与控制,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决定着企业的成败。经过长时间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将内部控制的评述总结如下: 第一,在研究对象方面。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是以大企业或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而忽略了以中小企业为对象而进行的内部控制研究。然而,将近1亿的中小企业,在国家的经济体系、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科技的创新与传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中小企业中,其内部控制问题往往出现较多,而且其自身没有像大型企业那样的资金及管理能力,进而使其问题得不到很好地有效的解决,甚至急剧恶化,因此,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第二,在研究内容方面。通过对大量的内部控制研究进行学习、分析和总结,发现在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中,最多的是研究控制制度,紧跟其后的是内部控制与审计的研究。而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致使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出现落后、不完整、不全面甚至停滞的问题。 第三,在研究思路方面。因为我国关于中小企业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内部控制理论则少之又少。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还停留在依靠COSO报告的指导下进行。何时能够脱离COSO,何时使得自己的理论体系自成一派,这将是个严峻的考验,仍需很长的时间,任重而道远。 第四,在内部控制实行方面。就我国国情来看,内部控制研究成果多为以大企业或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所得,而得出的内部控制标准在大企业或上市公司内部的正常运转也是情理之中。对症下药,当然能够很好地去除病灶。再加上这些内部控制理论在大企业的成果,使得其慢慢的成为了行业的权威。然而,现流行的内部控制标准没有对初建立的中小企业的适应性与包容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在某种程度上不适合中小企业的自身的发展[17],使得初创期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实行困难重重。这就更突出了对初创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重要性。只有全面的了解中小企业的内情,然后为之指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的措施,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初创期中小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初创期中小企业及内部控制 3.1初创期企业 企业的成长是一个规模扩展和结构转换的互动过程。企业如同有生命的机 体一样,要经历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等阶段。企业生命周期不是对企业存续时间长短的描述,而是对企业灵活性、成长性及竞争性的本质揭示。伊查克援 迪思在其《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把企业成长过程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 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以及死亡期等十个阶段。他 的分类依据是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孕育期是指企业尚未诞生,仅仅是一种 创业意图的时期。一旦有人承担了风险,企业的本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要克服风险,就需要有大量的现金注入,注意力开始由构想与可能性转到了所 构想的结果的生产上,这时企业进入了婴儿期;当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逐渐出 现并开始增长时,企业就进入了学步期;这里所说的初创期就包括孕育期、婴 儿期和学步期,“初创期企业”指处于这三个时期的企业。当销售收入和经营利 润进入高增长状态时,企业就进入了青春期。 3.2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这部法律使得我国第一次有了具有法律依据的中小企业定义。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在这同时,国家也出台了新的中小企业标准,具体标准如下表所示: 3.2初创期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主要影响 内部控制包括有五个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环境是其他四个要素的基础,内部环境一般包括组织结构、权责分配、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因为初创期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征构成了其内部环境的基础,所以一定会对其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产生一些影响。我们可以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3.2.1正面影响 第一,对初创期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经营者。原因在于:一方面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经营者一般在创业期就扎根在企业,对于企业的业务流程、产品市场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经验和认识。此外,员工对经营者的信任与认可也不是其他人所能比拟的。因此,经营者的发展意愿、风险意识、所建立的注重诚信与道德的企业文化,都有益于企业尽快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由于初创期中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与大企业相比,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相应地,在内部监督与内部激励方面的成本较低。 第三,经营者对于企业运营的各方面一般有广泛和直接的控制,尤其是重大项目,比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置,参与度很高,这就造成了与大企业相比,虽然控制的方法和流程不是那么正式,但这方面的内部控制效果仍然比较好。 第四,因为初创期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所以经营者、管理层与员工对于企业各方面的沟通会反而更加直接、频繁,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速度较快,并且不容易失真。 第五,初创期中小企业引入了信息化管理软件,在主要的业务环节,比如销售与收款、生产与仓储等,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规避了内部风险。 3.2.2负面影响 第一,初创期中小企业的产品结构与大企业相比较为简单,同时也缺少外部和内部的发展资源支持,因创新能力和转型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其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因此初创期中小企业更应该提高风险意识,而现实情况是由于企业的决策主要依靠经营者个人,这就使得企业在决策层面缺少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活动。 第二,初创期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简单,缺少相应的专业人员,常出现一人多岗的情况,造成内部控制活动中的不相容岗位分离有限,缺少规范制度,增加了在业务处理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初创期中小企业往往受到规模、资金、专业人员的限制,没有建立起内部审计机构,因此缺少了内部监督的功能和活动,结果是一方面加重了经营者的内部监督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会打折扣。换句话说,内部控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不能及时予以评价和反馈,不仅浪费了控制过程中使用的资源,而且对于企业风险的防范、长期的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 3.3初创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可以把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第二,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第三,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2。对于成长型中小企业来说,这三个目标既符合经营者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外部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尽管很多成长型中小企业,现阶段还没有申请在创业板或者中小板上市,似乎不需要接受很严格的外部监管,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未来的快速发展必然面临资金缺口问题,要想解决好资金与发展速度匹配的问题,必须考虑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而创业板是优先被考虑的市场。而事实上,有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是包括申请上市的。因此,我们在设计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时,应该从长远考虑,将内部控制目标设定为三个层面,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要求从低到高。这样,与政府部门已经发布的内部控制规范保持一致,企业操作起来也不会因为外部规范多而不一致,产生误解或者无从下手的局面。因为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当企业的发展资源有限时,我们需要考虑实际情况,有重点的分阶段来实施,从低到高逐步满足以上三个目标。 3.4初创期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本文设计的内部控制基本框架是在考虑了成长型中小企业选择了成长型战略的背景下,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COSO委员会的《较小型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为指导基础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政府部门发布的现有的关于内部控制全面的介绍和指南,也是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发展情况的。但是,对于资源有限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来说,操作起来会不太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修改,使得内部控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是监管部门对于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的要求,其中包括了内部控制方面的具体要求。考虑到在创业板上市是很大一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在设计内部控制体系时,以此来作为参考,可以节省成长型中小企业未来的上市成本,甚至是违规成本。 第三,《较小型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是美国COSO委员会帮助较小型公众公司更有效的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的应用指引,它考虑到较小型公众公司的特征和实际的经营管理情况,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做法来为我国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设计更有效率的内部控制体系。 笔者认为,成长型中小企业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主体,而不只是被动地服从和应对监管部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进一步讲,它把监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便于企业协调各种问题及进行制度安排。 第二,本文所设计的基本框架,涵盖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提到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按照这个框架所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符合监管层要求的。 第三,它是一个动态的自动更新的系统。企业面临的不断变化的各种内外部风险,通过战略的分解和实施,传导到内部控制的各层面,对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控。而对于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企业战略目标是否达成来考量和评价。 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一般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操作步骤来完成: 第一,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权力和责任的分配、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与战略的发展、企业文化等。在这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使内部环境的改善与企业的成长型战略相匹配,同时,也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其他四个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风险评估,是指识别企业内外环境中的风险事项,并评估其对企业成长型战略目标实现会产生的影响,并且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所以,应该对识别出的风险事项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 第三,完善内部控制活动,可以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现有的业务活动基础上,规范业务流程,细化到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二是在每个业务流程中,找到关键控制点,并设置相应的控制措施。需要说明的是,内部控制措施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每个部门和员工,需要人力资源部通过明确岗位说明书、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来支持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 第四,信息与沟通。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企业只靠人工处理是不现实的,因此,信息系统的引入和布局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信息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有效实现内外部信息处理及各方沟通的问题,但是企业要做的工作是,一方面,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是孤立的,为保证客户需求的实现和内部控制的落实,各部门所使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需要交换,因此,企业需要信息技术人员帮助实现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勾稽和互换。另一方面,当企业引入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后,内部控制活动的方式也会受影响,需要建立系统管控点,来保证内控实施的效果。 第五,监督与评价。企业需要借助社会审计的力量,设计出适合企业的内部监督与评价的工作规范和方法,使内审部门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或者最大程度的避免风险。比如,建立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强化内控测试的工作,从而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给出建议等等。 4.A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4.1 A企业概况介绍 A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位于新疆乌鲁木齐,是一家综合型的装饰设计公司,其经营的业务活动不仅包括对家庭、家居的装修和装饰,还包括对这些装修的设计。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严格的客户服务标准,高质量、优质的服务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凭借着过硬的实力,该公司发展迅速,相继成立了三个分公司,总的公司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经过不断的发展,该公司目前已成为装饰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拥有员工300多名,专业的施工团队将近一百支,而且招揽的设计人才也已近百。另外,A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十分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加强对员工的日常培训,让他们能够时刻牢记为客户服务、一切以客户需求为主的经营理念。此外,该公司也加强对技术的创新,积极引进优秀的人才,以最贴心、最专业的服务来为客户解决一切难题。A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也意识到质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装修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严把质量关,要求员工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工作,采取一切办法提高质量。而且公司定期会对近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加强改进,最终使企业发展成为一流的装饰公司。 A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独特的文化目标,即将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住宅装饰企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着重追求精细化施工,要求员工能以客户的需求为主,以集体利益为主,提高服务速度,想尽一切办法追求完美的结果,从而为每个家庭打造温馨美好的居住环境。 A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近两年刚兴起的新生力量,最初筹备是在2012年,经过两年的融资、考察,最终在2013年底正式成立。该公司是由七位合伙人共同组织建立的,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合法企业,因为七位投资者是平等协商的关系,共同拥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所以该公司属于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是首次提出以套餐形式服务的装饰企业,开创了家居装修行业新的发展形式,而且公司服务内容较多,涉及材料销售、装修、安装等多方面的工作。自成立至今,凭借创新的举措,该公司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成立了三家分公司,服务范围包含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A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发展并不十分顺利,在2014年,房地产行业逐渐萎缩,导致装饰业的发展也不景气,而且近几年涌现了大量的装饰公司,行业内竞争较为激烈,从而导致A公司发展受到诸多困难,资金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市场的不景气严重影响了A装饰企业的发展,在此期间,公司领导层召开多次股东会议,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直到2014年9月,公司在第六次股东会议上形成统一的发展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