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社会调查报告10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人离不开消费,消费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自1994年中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怎样?消费者有满意度有没有提升?为了弄清这点,我于 寒假经过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一部分普通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7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0份。二、数据分析(文后附调查问卷及调查原始数据)在接受本次调查的消费者
2、中(只算回收的有效问卷),男性52人,女性48;城镇人口44,农村人口56。其中绝大多数人消费的合法权益受到过或大或小的侵害,仅有56%的人表示会向有关方面要求合理的赔偿或补偿。在遭受侵权行为后,进行维权的人中,25%的被调查者表会选择与商家直接交涉,10%的人表示会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调解,8%的人选择向有关部门投诉提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还有少量消费者表示会上论坛、博客发表文章、向媒体投诉曝光、甚至采取报复行为(如图一)。而不采取维权措施的原因,分别有85%、73%、69%的人表示会因为维权程序复杂、时间过长,不熟悉相关法规,举证困难而放弃维权。另外表示维权成本高的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3、如图二)。在维权意识上,对于消费者法定权益的认识有所提高,可是对于某些权利的认识度偏低,如结社权的认识度仅23%获得知识权仅18%。对于商家的侵权行为,66%的被调查者表示酒店行业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不是侵权行为,79%的被调查者认为打折商品售出,概不退换不是侵权行为,47%的人认为快递拒绝先验货后付款是合法的,96%的人认为商家有权对商业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仅4%的被调查者表示以上行为商家均无权力。对于商家不开发票的问题,63的被调查者表示能够接受,因为价格比较低廉,36%持无所谓态度,仅11%表示不能够接受(如图三)。从总体来说,46%的被调查者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意识上的提高,27%认为
4、有维权渠道的多样化,24%认为维权成功仍有很大难度,13%认为有维权手段上的进步(如图四)。对于今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开展,54%的被调查者表示应加大行政执法的力度,48%表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45%表示应加大舆论监督,还有36%的人认为要加强行业自律。三、对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分析及建议(一)消费维权意识普遍提高。自199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正确关注,社会各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得到普遍提高,特别是在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方面,普及率接近100%,可是对于一些相对“生僻”的权利,如获得知识全、结社权、监督权的普及度,还
5、有待提高。因此(二)消费者对于侵权行为的辨识度有待提高。对于一些明显的侵权行为,如假冒伪劣、网上消费、虚假广告、食品安全、劣质服务、霸王合同、商业欺诈等,消费者的认知普遍较高,可是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很普遍,可是很隐秘的侵权行为,如酒店行业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对商业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打折商品售出,概不退换等行为的认知度,由于平时常见,而且“大家都是这么做的”等原因,还很欠缺。另外,由于短期的直接利益,有些消费者忽视了自己的正当重要权益。比如发票问题,发票是维权的重要依据,可是仍有大部分人为了比较低廉的价格,放弃向商家索要发票。一方面,政府(三)维权渠道往多样化发展,手段有所进步。根据消费
6、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能够经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发博客、向媒体曝光等手段进行维权。(四)消费者维护权益的途径虽多,但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充分的效果。虽然维权途径多样,可是仍有不少的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了“自认倒霉,忍一忍算了”。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因程序复杂、时间长,维权成本高、举证困难、不熟悉相关法规等原因而放弃了诉讼维权。中国也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能够完善解决中国消费纠纷的诉讼制度,复杂、繁琐的诉讼程序和诉讼时间严重地
7、打击了中国消费者诉讼维权的积极性。另外,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是一种专业之于非专业的关系,经营者精通市场行情,商品的技术性问题,而且有一定的销售技巧;可是消费者所知道的信息量一般很少,所接受的消费信息大多是经营者传授,有促销和诱导成分,因此消费者处于绝正确弱势地位,再加之直接的利益问题,违法经营者很少会积极主动地配合协商、赔偿;而有些小额侵权行为也很难得到媒体的关注,从而媒体监督也达不到深入的效果。这些都是造成消费者维权困难的主要原因。对此,第一、相关部门应该完善消费维权的诉讼制度,简化诉讼程序,使消费者能够简易、迅速、经济地解决消费纠纷。这方面笔者认为,能够借鉴吸纳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诉讼制度。比如
8、建立小额的消费诉讼法庭,减轻消费者维权经费负担,实行巡回法庭办案的方法,减轻消费者维权负担。第二、政府机关要加强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避免出现监管漏洞,对商品和服务多一些事前监督,少一些事后监管。不要等到出事故了才来弥补。还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第三、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应该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多做消费知识的普及,提高消费者在消费中的认识问题和防伪防假防侵权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社会的舆论监督,打击违法经营者。如果违法经营则的违法行为得不偿失,那么也不会再有人敢涉足违法经营了。第四、消费者平时应该在维权方面多注意,记得索取购物发票和有关凭
9、证、注意查验购物凭证或服务单据、保留好购物凭证或服务单据。第五、行业加强自律。行业、企业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己任,以诚信对待消费者,消费者之于经营者也就像水之于船,虽能载舟亦能覆舟,得到消费者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发展。四、经验及总结总的来说,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可是要真正实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很好的保护,具体工作依然非常艰巨,还需要社会各界包括消费者自身的积极行动和努力,共同为实现“和谐消费”而奋斗!另外,此次调查仅仅面向部分消费者,看法难免片面,可是经过这次调查,笔者对中国消费者维权现状有了更为深刻和生动的印象。现在的中国经济活跃,消费与人民的幸福生活密
10、切相关,只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合法的保护,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发展”。社会各界也都认识到了这点,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各方面工作也在积极改进,只要我们积极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状况会得到比较大的改观。五、 附录一:调查问卷附录二:原始数据总人数100人 题目项目人数百分比您知道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吗?知道450.45不知道550.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的“九项权利”,您知道哪几项(多选)安全权1001.00 知情权960.96 选择权990.99 公平交易权980.98求偿权880.88结社权230.23获得知识
11、权320.32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570.57监督权430.43您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合法权益如果受到侵害,最主要的表现是?造成人身伤害60.06 人身自由被限制20.02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270.27 受到精神损害100.10上当受骗480.48其它70.07受到侵害合法权益是否向有关方面要求合理的赔偿或补偿?有560.56 没有440.44 在遭遇侵权行为后如何保护权益自认倒霉,忍一忍算300.30与商家直接交涉230.23向媒体投诉进行曝光610.61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调解180.18上论坛、博客发表文章130.13向相关部门投诉提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80.0
12、8采取报复行为20.02您认为商家有权做出以下哪些行为(多选)酒店行业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660.66 打折商品售出,概不退换790.79递拒绝先验货后付款430.43对商业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960.96对以上行为商家均无权力40.04如何看待商家不开发票的现象能够接受,因为价格比较低廉430.43 不能够接受,因为发票是我们维权的重要依据210.21 无所谓360.36 根据您日常消费和享受服务的经历,您认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主要有哪些?【多选】假冒伪劣依然横行810.81网上消费问题太多450.45 虚假广告误导公众670.67食品安全事故多发950.95 商业欺诈防不胜防600.60霸王
13、合同大量存在730.73劣质服务比比皆是470.47其它190.19在遭遇侵权行为后,假如您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面临的较大的困难是什么?【最多选3项】没有困难30.03 不熟悉相关法规730.73 举证困难690.69程序复杂、时间过长850.85 耗费金钱,维权成本高540.54司法不公正280.28其它20.02您认为媒体应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不法商贩和企业进行曝光公示470.47直接帮助受害者维权120.12宣传维权办法和成功经验250.25对优秀品牌和企业进行宣传160.16您认为社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是否有待提高?有维权意识上的提高460.46维权成功仍有很
14、大难度240.24有维权渠道的多样化270.27有维权手段上的进步130.13您认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哪些方面亟待加强?【最多选3项】行政执法加大力度540.54相关立法进一步完善410.41赋予消费维权工作更高的地位480.48司法保护向消费者倾斜420.42舆论监督毫不留情450.45动员群众积极参与90.09行业自律真抓实干360.36您在哪些领域的消费过程中遭遇过侵权行为数码产品390.39网络购物360.36房产住宅60.06汽车产品120.12家用电器180.18食品饮料450.45投资理财210.21医疗医药300.30手机通讯330.33其它360.36性别男520.52女480.48您来自农村560.56城镇4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