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优润滑管理体系的建立
1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全优润滑管理体系的建立
时间: -03-28 14:00:36来源:设备管理大视野
作者:梁卓颖 李桂青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
摘要:设备润滑是防止和缓解零件磨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润滑工作的实施需要一个科学的润滑管理体系予以指导。全优润滑管理体系的建立反映在制度化的管理,专业化的执行,信息化的效率以及可持续化的发展。体系中的制度化、信息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化,环环相扣,彼此间相辅相成,以制度文件促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辅助设备润滑的专业化执行,在专业化的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完善制度化文件以及相关标准,实现全优润滑的持续发展。
建立设备全优润滑体系,目的是为了探讨出一条有效的设备润滑优化管理的新思路。设备润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润滑的优化是改进现有不合理的润滑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落实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建立可靠的管理体系。
全优润滑体系的建立及其有效的执行,既有利于强化润滑管理,又有利于实现设备的正确、合理、持续有效的润滑,达到减少设备的腐蚀和磨损,提高设备机械效率,维持设备精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备件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1优化前润滑情况
人员配备方面,日常润滑和每周润滑由操作工和维修工共同负责;维保人员由机修组成,跟班机修负责各楼层润滑维保工作;设备员负责监督和检查。设备润滑点方面,设备按照工艺工序,总共12个工序,大线设备润滑点1500多个,实验线500多个。
润滑管理优化前存在的不足: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落实得不够充分;润滑思路不够明确;润滑管理组织架构不够清晰;缺少设备的润滑作业标准;润滑剂和润滑工具的管理不够规范;油质分析和状态监测工作还不够到位;润滑剂的回收报废工作有待细化等。
2全优润滑体系建设
全优润滑体系的建设有四大特点:分别是制度化的管理,专业化的执行,信息化的效率,和可持续化的发展。
2.1制度化管理
(1)建立车间润滑管理组织架构
为了保证润滑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车间根据设备润滑工作的需要,合理地设置各级润滑管理组织,配备适当人员,组成车间润滑管理架构,这是搞好设备润滑的重要环节和组织保证。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图1制丝车间设备润滑管理组织架构
(2)梳理原有润滑制度,制定本车间设备润滑制度。
(3)制定车间设备润滑标准
按照润滑"六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定法)内容编写《制丝车间设备润滑作业指导书》,规定每个润滑点的润滑剂品种,数量,润滑周期,责任人,和润滑方法,每个润滑点都是可视化(以照片形式),如以FBE-H皮带输送机为例编制表1所示。
表1FBE-H皮带输送机润滑作业表
(4)制定润滑管理流程
润滑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图2润滑管理流程
(5)贯彻润滑的"二洁"和"三过滤"
润滑的"二洁"内容:指加油工具要清洁;注油油路(注油孔隙)及周边要清洁。
润滑的"三过滤"内容:转桶过滤;领取过滤;加油过滤。
2.2专业化执行
(1)完善车间润滑点
对照原有设备润滑卡完善润滑点,并对每个润滑点拍照采样保存。每个润滑点按照各楼层跟班机修分配,日班机修按巡检区域分配,每台设备都有专职负责人,细化润滑点的管理,也是润滑"六定"中"定人"的要求。
(2)完善润滑剂,润滑工具管理
根据"能满足生产的最少润滑剂品种"的选择原则,确定全车间的润滑剂品种,每种不同牌号的润滑剂都设定一种代表颜色,以颜色区分润滑剂。
根据确定的润滑剂品种,配备对应的润滑工具,每种润滑剂所配套用的润滑工具都贴上与该润滑剂代表颜色一样的颜色标识,避免润滑剂的混用和润滑工具的乱用。设计车间润滑专用柜,将润滑剂可视标识,定置摆放,定置管理,识清晰醒目,防止混油。油桶、油具应保持干净,并做到专桶专用,如图3所示。
(a)实施前(b)实施后
图3润滑专用柜(局部)图4润滑点可视化
(3)润滑点的可视化
润滑油品和润滑工具的可视化由彩色标识实现,而润滑点除了颜色外,还需区别开润滑周期,润滑周期以扑克牌图案划分。
结合润滑油品颜色和润滑点润滑周期图案,设计彩色图案标识,颜色按照润滑剂(脂)的颜色,图案为扑克牌图案,颜色代表润滑油品,图案代表润滑周期。将该彩色图案标识贴于各个润滑点上,加强了润滑点的可视化管理,既有利于避免润滑油品的误用,又清晰了润滑点的润滑周期,有利于保证润滑点的润滑质量。如图4所示的图案,表示该润滑点的润滑油品为齿轮油EP220,润滑周期为一年;
(4)润滑实施过程的可视化
设备润滑管理实施的可视化流程示例如图5所示。
(1)看标识(2)选标识油品(3)选标识加油工具(4)按标识周期进行润滑
图5设备润滑实施过程可视化
(5)制作看板,宣传全优润滑体系理念
(6)制作润滑扑克牌,开展体系知识培训
(7)油液的状态监测
油液状态监测是利用油品分析技术对机器正在使用的润滑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获取设备润滑和磨损的信息,以此信息预测设备磨损过程的发展,诊断设备的异常部件、异常程度和异常原因,从而预报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实现设备的预维修管理,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9)润滑剂的回收报废
有效地回收各种润滑剂,既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又有利于引导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润滑剂的回收报废是具有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一项工作。
润滑剂的回收报废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有机配合,各级仓管员负责废油回收及处理工作,油库要设置废油回收点,行政科需定期组织对废油回收点回收的废油进行收集,并按照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处理废油。
2.3信息化效率
打造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经过全优润滑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润滑管理有效健康地进行,确保润滑工作持续有效跟踪管理,提高润滑效率。本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五个为模块,如表2所示。
表2制丝设备润滑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说明
设备润滑规程管理维护设备润滑点的信息,该信息是系统的基础
设备润滑图维护维护和查询润滑点的图片
设备润滑记录录入对每次润滑工作进行记录
设备润滑提示对逾期未润滑的点产生提示信息
设备润滑年报生成设备润滑卡片
员工凭工号登陆润滑信息系统,并实施润滑管理。系统登陆后界面如图6所示。
图6系统登录后界面
(1)设备润滑规程管理
根据《制丝车间设备润滑指导书》和"制丝车间设备润滑点清单",对制丝车间内部各润滑点的润滑规程进行管理,润滑规程将作为润滑系统的基础信息。
系统润滑规程的主要信息包括:润滑位置代码;序号;润滑位置名称;在用润滑油脂牌号;标准用油量;润滑周期等。
(2)设备润滑图维护
对各润滑点的截图进行管理,本功能的目的是方便操作人员找到润滑点。
(3)设备润滑记录录入
在润滑人员完成润滑作业后,在系统中找到对应润滑点详细记录润滑情况。
(4)设备润滑提示
根据润滑点的润滑规程和润滑的记录,系统能够自动推算出超期未进行润滑的点,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润滑。
(5)设备润滑年报
根据系统的润滑规程和润滑的记录,生成设备润滑卡片报表。
2.4持续化发展
全优润滑的持续化发展是以制度化的管理为基础,经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润滑工作效率,经过专业化的实施与执行保证设备良好的润滑效果;以制度文件促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辅助设备润滑的专业化执行,在专业化的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完善制度化文件以及相关标准,实现全优润滑的持续发展,进而全面完善全优润滑体系。
在按计划推进全优润滑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各个实施阶段遇到的困难节点,积极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归纳经验逐渐完善润滑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经验的交流学习,优劣互补,共同提高,从而使整个全优润滑管理的推进过程形成一个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促进全优润滑管理体系的持续化发展。
3结语
全优润滑体系中的制度化、信息化、专业化和持续化,环环相扣,彼此间相辅相成。全优润滑体系的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也希望经过全优润滑体系的持续化发展,达到设备润滑的最终目的--维持设备精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备件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另外,将全优润滑体系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播,经过润滑文化的塑造来引导车间成员的行为心理,使员工们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自觉自愿地把车间润滑工作目标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来实现,这也是保证全优润滑体系能健康、持续运作的又一可靠措施,也是我们所期望的一个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