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月光曲-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867286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月光曲-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月光曲-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月光曲 1.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的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贝多芬是个富有同情心、热爱劳动人民的音乐家。 1.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的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课件。 创设情景,播放音乐,显示贝多芬头像及他说的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该多么幸福。 1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同学们知道刚才听的乐曲是什么吗?关于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一起来学习课文《月光曲》。板书课题。 2简介《月光曲》及贝多芬。 《月光曲》即《月光奏鸣曲》,是德国著名钢琴家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从小接受父亲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和作曲。自1792年起,他一直定居维也纳,后来成为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28岁时,他听力开始减弱,50岁时双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生活在奥地利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主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他的音乐创作,集古典派大成,开浪漫派先河,对欧洲音乐的革新与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2再读课文,说说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贝多芬,点明题意。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详细介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全过程。 3课文第2~10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能否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这部分分成三层呢?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第一层(第2自然段):贝多芬散步时听到茅屋里传出钢琴声。 第二层(第3~9自然段):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后又即兴创作并弹奏了《月光曲》。 第三层(第10自然段):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的工夫,把曲子记录了下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重点探究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交流体会: 说说这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两百多年前 地点:德国 人物:贝多芬 事件: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2学习第二部分第一层。 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断断续续的琴声”说明了什么? 明确:钢琴声断断续续,说明琴弹得很不熟练,而所弹的曲子恰巧是贝多芬创作的,这不能不引起贝多芬的好奇心,这样就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贝多芬靠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指名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根据说话的内容,加上适当的提示语,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语气。 男的()地说。姑娘()地说。 读时感受盲姑娘的善解人意,感受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感受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的热爱的无奈。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更是奢侈而又无望的事情。 (2)听到这里,贝多芬可能会怎么想? 学生甲:在这样僻静的地方,在这样的茅屋里边,有人在弹我的曲子,说明穷苦的人也喜欢我的曲子。 学生乙:他们又这么穷,买不起票,我应该亲自弹给他们听,用我的琴声让他们得到艺术的享受。 4贝多芬进了屋,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哪些词语说明茅屋里的兄妹俩确实太穷?把这些词语画出来。 (2)贝多芬不仅看到了他们很穷,还看到了什么? (3)再次思考: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的? (原来弹琴的是个盲姑娘。) 5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应?为什么盲姑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 (2)指导朗读,出示句子: “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听到琴声,盲姑娘会思考这弹琴的人是谁。因此课文上两个“您”读起来应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作出了判断,弹得这么纯熟,感情这么深,只有贝多芬,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 6这时,贝多芬用什么来回答盲姑娘的问题话?指名读第七、八自然段。 贝多芬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只是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当时他想到了,想到了,想到了。 (出示投影,学生口头填空) 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他还说:“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哇。”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哪!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首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7精读第9自然段。 (1)读第9自然段,谈《月光曲》的内容及自己想象到的景象。(教师随机板书: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2)分清景物与联想。 ①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是联想)是谁的联想?(兄妹俩)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好像) (引导学生从“静静地听着”了解到这个联想是由贝多芬弹的曲子而引发的。) ②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正从水天交接的地方升起来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在前面写上:柔和徐缓有力快速高昂激荡) (3)想象这些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4)你听了这首曲子好像看到了什么? (5)联系贝多芬创作的原因,想想《月光曲》是反映月光和大海变化的吗? (是反映贝多芬那天晚上和穷兄妹俩接触的过程和他的感情变化的。) 四、揣摩形象,领略人格 1师:本文塑造了几个人物?(学生回答:贝多芬、穷兄妹俩)你对谁印象最深刻?请说说你对他的感受?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机板书) (1)贝多芬: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奏乐曲,可以感受到他不辞劳苦,一心为民作曲弹琴的精神和博大高尚的情怀。 (2)穷兄妹俩:作为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生活很困苦,但十分爱音乐,对生活充满了乐观的态度。穷兄妹俩能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相依为命,有着善良的品性。哥哥因为“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家里“又太穷”,无法使妹妹得到满足而遗憾、内疚。妹妹听出哥哥话中的不安之意,反过来温言相慰,懂事地叫哥哥“别难过”。兄妹俩互相体贴,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3师:在几个鲜明的形象中我们领略到了人格美,这也正是贝多芬创作名曲《月光曲》的灵感源泉。 五、难句解析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清幽”,秀丽、幽静。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2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霎时间”,极短的时间。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那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六、课堂小结 《月光曲》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课文中,美妙的琴声让兄妹俩深深“陶醉”,“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这些都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这个故事本身,不仅表现了贝多芬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而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后面三个自然段。 2选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听后把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3课文中,你还有哪些疑问,记录下来,下节课讨论。 在教学《月光曲》一课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月光曲》的内容上,安排充分的时间进行反复地读,读完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互相启发,提高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