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手册范本样本.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65249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X 页数:283 大小:30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手册范本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3页
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手册范本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手册范本 1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污水处理厂 运行管理手册目 录 1 概述 1-1 1.1 城市概况 1-1 1.1.1 位置及地理情况概述 1-1 1.1.2 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及现状 1-1 1.1.3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服务范围和规模 1-2 1.2 污水厂概述 1-2 1.2.1 概况 1-2 1.2.2 进出水水质设计指标 1-2 1.2.3 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和工艺流程 1-3 1.3 污水处理厂组织结构 1-3 2 排水许可和运行考核 2-1 2.1 批准文件 2-1 2.1.1 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 2-1 2.1.1.1 批文单位、文号、日期 2-1 2.1.1.2 主要内容 2-1 2.1.2 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批准文件 2-1 2.1.2.1 批文单位、文号、日期 2-1 2.1.2.2 主要内容 2-1 2.2 公司对污水厂的监控指标 2-2 2.2.1 水质监控指标 2-2 2.3 公司对污水处理厂业绩考核指标 2-2 3 系统试运行 3-1 3.1 系试运行前提条件 3-1 3.1.1 取得临时排污许可证 3-1 3.1.2 人员培训工作 3-1 3.1.3 各单元处理构筑物内的清理、防腐和设备紧固 3-1 3.1.4 系统单机调试、构筑物渗水测试 3-1 3.1.5 检验进出水条件 3-1 3.1.6 复核设计负荷时工艺流程的过水能力 3-2 3.1.7 系统联动 3-2 3.2 活性污泥培养 3-2 3.2.1 接种污泥 3-2 3.2.2 活性污泥驯化 3-2 3.2.3 分析控制参数和计划 3-4 3.3 系统正常运行 3-2 4 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维护 4-1 4.1 运行调度 4-1 4.1.1 运行调度概述 4-1 4.1.2 操作规程 4-2 4.1.2.1 每班巡检及运行调整 4-2 4.1.2.2 故障调度 4-2 4.1.2.3 开机及关机程序 4-3 4.1.3 记录 4-5 4.1.4 技术指标 4-5 4.2 进出水泵站(潜水泵) 4-5 4.2.1 操作规程 4-5 4.2.1.1 启动前检查 4-5 4.2.1.2 开机操作 4-6 4.2.1.3 巡检 4-6 4.2.1.4 停机操作 4-7 4.2.1.5 潜水泵的停用和起吊 4-7 4.2.2 维护保养 4-7 4.2.2.1 维护保养内容和频率 4-7 4.2.2.2 集水井的清理和频率 4-8 4.2.3 维护保养记录 4-8 4.2.4 安全技术 4-9 4.2.5 技术指标 4-10 4.3 4.3粗、细格栅运行与维护 4-10 4.3.1 操作规程 4-10 4.3.2 巡检 4-11 4.3.3 清(运)渣程序 4-11 4.3.4 维护保养 4-11 4.3.4.1 维护内容 4-11 4.3.4.2 维护记录表 4-12 4.3.5 安全技术 4-12 4.3.6 技术指标 4-12 4.4 旋流沉砂池 4-13 4.4.1 操作程序 4-13 4.4.2 巡检 4-14 4.4.3 维护保养 4-14 4.4.3.1 维护内容 4-14 4.4.3.2 维护记录表 4-14 4.4.4 安全技术 4-15 4.4.5 技术指标 4-15 4.5 生化池 4-16 4.5.1 操作规程 4-16 4.5.1.1 开机前检查 4-16 4.5.1.2 开机操作 4-16 4.5.1.3 巡检 4-16 4.5.1.4 停机操作 4-17 4.5.2 维护保养 4-18 4.5.2.1 维护内容 4-18 4.5.2.2 维护记录表 4-18 4.5.3 安全技术 4-18 4.5.4 技术指标 4-19 4.6 二沉池 4-20 4.6.1 操作规程 4-20 4.6.1.1 启动操作 4-20 4.6.1.2 巡检 4-21 4.6.1.3 停机操作 4-21 4.6.2 日常维护 4-21 4.6.2.1 维护内容和频率 4-21 4.6.2.2 维护记录表 4-22 4.6.3 安全技术 4-22 4.6.4 技术指标 4-22 4.7 消毒 4-23 4.7.1 操作规程 4-23 4.7.1.1 确定投加量量 4-23 4.7.1.2 开关机步骤 4-23 4.7.1.3 巡检 4-24 4.7.2 维护保养 4-25 4.7.3 注意事项 4-25 4.7.4 技术指标 4-25 4.8 化学药剂 4-25 4.8.1 操作规程 4-25 4.8.1.1 化学药剂溶解和配制 4-25 4.8.1.2 开机操作 4-26 4.8.1.3 巡检 4-26 4.8.1.4 停机操作 4-26 4.8.2 维护保养 4-27 4.8.2.1 维护保养的内容和频率 4-27 4.8.2.2 维护记录表 4-27 4.8.3 安全技术 4-27 4.8.4 技术指标 4-27 4.9 鼓风机房的操作运行 4-28 4.9.1 操作规程 4-28 4.9.1.1 开机操作 4-28 4.9.1.2 巡检 4-28 4.9.1.3 停机操作 4-29 4.9.2 维护保养 4-29 4.9.2.1 维护保养的内容 4-29 4.9.2.2 维护保养记录表 4-29 4.9.3 安全技术 4-29 4.9.4 技术指标 4-30 4.10 回流污泥泵房 4-31 4.10.1 操作规程 4-31 4.10.2 巡检 4-31 4.10.3 维护保养 4-32 4.10.3.1 维护保养的内容和频率 4-32 4.10.3.2 维护保养纪录 4-32 4.10.4 安全技术 4-32 4.11 污泥脱水间运行操作与维护 (带式压滤机) 4-33 4.11.1 操作规程 4-33 4.11.1.1 混凝剂的配制 4-33 4.11.1.2 开机操作 4-33 4.11.1.3 巡检 4-34 4.11.1.4 停机操作 4-34 4.11.2 维护保养 4-35 4.11.2.1 维护保养的内容和频率 4-35 4.11.2.2 维护保养记录表 4-35 4.11.3 安全技术 4-35 4.11.4 技术指标 4-35 4.11.5 脱水后污泥的处理 4-36 4.12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4-37 4.12.1 高压配电装置运行维护 4-37 4.12.1.1 运行前检查 4-37 4.12.1.2 巡检 4-37 4.12.1.3 维护 4-37 4.12.2 电机控制柜 4-38 4.12.2.1 运行前检查 4-38 4.12.2.2 巡检 4-39 4.12.2.3 维护 4-39 4.12.3 电动机运行使用的监视与维护 4-40 4.12.4 变频器的调试(若有) 4-41 4.12.5 二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4-43 4.12.6 电气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4-44 4.12.7 安全技术 4-44 5 检修 5-46 5.1 控制系统 5-46 5.1.1 PLC系统的计划检修 5-46 5.2 机械设备检修 5-1 5.2.1 计划性检修 5-1 5.2.2 机械设备故障维修 5-1 5.2.3 检修规程 5-1 5.3 电气设备检修 5-1 5.3.1 高压配电装置的检修 5-1 5.3.2 电控柜的检修 5-2 5.3.3电机检修 5-3 5.4 污水处理厂建筑物的检修 5-3 5.4.1 建筑物的维护 5-3 5.4.2 建筑物的检修 5-4 5.4.3 建筑物维护和检修的管理 5-4 5.4.4 构筑物的维护 5-4 5.4.5 构筑物的检修 5-5 5.4.6 构筑物的维护和检修的管理 5-5 5.5 检修纪录表和检修验收单 5-5 6 事故预案 6-1 6.1 事故预案管理 6-1 6.1.1 事故预案一般要求 6-1 6.1.2 事故预案的一般程序和参与者 6-1 6.2 废水溢流 6-1 6.3 事故预案的其它方面 6-1 6.3.1 电气和机械设备故障 6-1 6.3.2 火灾 6-2 6.3.3 停电 6-2 6.3.4 地震 6-3 6.3.5 其它故障 6-3 6.4 事故预案的宣讲、演练、评估与修订 6-3 7 安全管理 7-1 7.1 概述 7-1 7.2 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7-3 7.3 化学品管理的安全防护 7-4 7.3.1 混凝剂(PAM) 7-4 7.3.1.1 技术资料 7-4 7.3.1.2 使用PAM的管理规定 7-4 7.3.2 盐酸 7-4 7.3.2.1 技术资料 7-4 7.3.2.2 使用盐酸的管理规定 7-4 7.4 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 7-5 7.4.1 污水处理厂有限空间定义 7-5 7.4.2 作业要求 7-6 7.5 防护用品 7-7 7.5.1 防护用品的发放 7-7 7.6 外来人员的安全管理 7-8 7.6.1 保安管理 7-8 7.6.2 临时工作人员 7-8 7.6.3 外来施工人员 7-8 7.6.4 来厂参观人员 7-8 7.7 各级员工安全职责 7-9 7.7.1 厂长(经理)安全职责 7-9 7.7.2 工人安全职责: 7-10 8 管理组织和岗位职责 8-1 8.1 污水处理长组织结构图 8-1 8.2 岗位职责范围 8-1 8.2.1 污水厂厂长 8-1 8.2.2 污水厂行政兼出纳 8-2 8.2.3 污水厂生产技术管理 8-3 8.2.4 运行部(中控室)负责人 8-4 8.2.5 化验室负责人 8-4 8.2.6 动力维修部负责人 8-5 9 污水处理厂公用设施 9-1 9.1 工艺管道系统 9-1 9.2 供水、消防系统 9-2 9.3 雨水、污水系统 9-2 9.4 大门、围墙 9-3 9.5 道路和照明 9-3 9.6 供电、通信线网及其防雷 9-3 9.7 绿化、宣传栏 9-3 10 污水处理厂环境管理 10-1 10.1 环境准则 10-1 10.2 固体废弃物 10-1 10.3 废弃的化学药品 10-1 10.4 废油 10-2 10.5 卫生管理 10-2 10.6 绿化管理 10-2 11 污水处理厂档案管理 11-4 11.1 档案管理的一般要求 11-4 11.2 技术档案 11-5 11.2.1 已批准的初步设计图、设计说明书与运行说明书和竣工图 11-5 11.2.2 土建工程卡 11-5 11.2.3 设备简历卡 11-5 11.2.4 仪器、仪表卡 11-5 11.3 收发文档案 11-6 11.3.1 收、发文记录 11-6 11.4 人事资料 11-6 11.5 图书和技术资料 11-6 附 录 11-1 附录一 适用法规名录 11-1 附录二 交接班制度 2 附录三 样表总 2 附录四 故障诊断指南 11 附录五 计划性检修计划样表 26 附录六 在线仪表的维护与调校 1 电气设备安全要求 1 第一章 概述 1 概述 1.1 城市概况 1.1.1 位置及地理情况概述 岳普湖县位于喀什市西南76公里处,属喀什地区腹地,辐射周边8县市,是西进东销的商品集散地、东联西出的商品出口加工基地和观光旅游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从功能区域定位看,岳普湖县作为喀什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地位逐渐显现。S310、S216和S213线横穿岳普湖县全境,并在城区交汇。岳普湖县城距喀什火车站78公里,喀什航空港86公里;距红其拉甫口岸376公里、卡拉苏口岸285公里,通往中亚国家的吐尔尕特口岸123公里、伊尔克什坦口306公里。 岳普湖县东北部和西南部为戈壁沙漠,西北部和东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有岳普湖河、铁热木河、达瓦昆湖等水系。岳普湖县为叶尔羌河、克孜河、盖孜河的3河同灌县,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可垦荒地150万亩,耕地30万亩。年光照时间为2500~3000小时,全年平均气温11.7℃,极端最低气温-24.4℃,极端最高气温达49.1℃。无霜期长达243天,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四季分明,春夏多风沙和浮尘天气。 1.1.2 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及现状 岳普湖县城排水工程现状排水管网总长10054米,主要敷设在县城中心人口密集区。其中90年代修建的排水管网4435米,管径为d300~d600,管材为混凝土排水管; 后修建的排水管网5619米,管径为d400~d1000。 岳普湖县城地势较为平坦,设有两座提升泵站,暂无建污水处理系统。 排水体制采用不完全分流制,雨雪水就近排入边沟、边渠,生活污水和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的工业废水,经过排水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 岳普湖县污水厂的建成,将对本地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1.1.3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服务范围和规模 新疆喀什岳普湖县智能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项目主要服务范围为岳普湖县县城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及泰岳工业园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 岳普湖县污水处理系统,总设计规模为40000m3/d,第一期规模 0m3/d。 1.2 污水厂概述 1.2.1 概况 污水厂厂址在泰岳经一路以东。 现有排水管网的排水方向汇集于此,便于污水的收集和输送。厂址靠近泰岳工业园区,具有良好的供水、排水、交通和供电条件。 岳普湖县污水处理厂包括公办楼、反应池、沉沙池、深度处理车间、水池、地面硬化、其它工艺用房、参数监测系统、鼓风机、配电及控制设备、智能模块化净水设备、消毒设备、自动控制软件平台、监控软件平台等。 1.2.2 进出水水质设计指标 表1 设计进、出水水质(mg/L) 指 标 CODcr BOD5 SS NH3-N TP TN pH 进 水 500 300 360 35 3 40 6~9 出 水 60 20 20 8 1 20 6~9 去除率 88% 93.3% 94.4% 77% 67% 50% 1.2.3 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和工艺流程 1.3 污水处理厂组织结构 污水厂生产运行功能主要由厂部(厂长、技术工程师)、运行部(包括中控室和各工段)、动力维修班(包括电工和维修)与化验室实现,由运行部协调各工段的运行工作。污水厂的动力与设备维护体系主要由日常维护, 定期检修,故障维修与改进维修组成。 除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外,运行部人员亦负责设备的日常简单维护,如小部件的紧固调整设备等。动力维修班主要负责设备的定期检修、保养,故障维修及改进维修。实验室在技术工程师的协调下与运行部紧密配合进行工作。污水进厂的调度由技术工程师在运行部协助下进行。 污水处理厂功能组织结构图如下 : 图 污水处理厂功能组织结构图 第二章 排水许可和运行考核 2 排水许可和运行考核 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要求“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按照“水法”第三十四条要求“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 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必须遵循上述两个法律条文,以取得排水的合法性和受法律的保护。 2.1 批准文件 2.1.1 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 2.1.1.1 批文单位、文号、日期 2.1.1.2 主要内容 a) 排放地点 b) 受纳水体 c) 水体规划类别 d) 排放水量 e) 排水的主要控制水质指标 2.1.2 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批准文件 2.1.2.1 批文单位、文号、日期 2.1.2.2 主要内容 a) 排放口地点 b) 受纳水体 c) 排放口工程及上、下游工程保护措施 d) 排放水量 2.2 公司对污水厂的监控指标 2.2.1 水质监控指标 水质监控指标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和建厂时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确定的级别执行,各检测项目的检测周期参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94执行。即PH值、SS、BOD5、CODcr、NH3-N、TN、TP每日一次,粪大肠菌群数每周一次,其余检测指标每半年检测一次。 总公司为确保污水处理厂能够达到环保局要求,适当提高对污水处理厂的监控标准。 2.3 公司对污水处理厂业绩考核指标 总公司对污水处理厂的技术考核指标至少应包括以下范围。 1水质 出水水质达标率: CODcr、BOD5、SS、NH3-N、TN、TP 每2h采样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粪大肠菌群指标每周一次。 出水水质达标率(%)=(月检测指标总合格次数-不合格数)*100/月检测指标总数 2水量 未处理污水溢流率(%)=(进水泵站送水量 - 污水厂实际处理量)*100/泵站送水量 3化验任务完成率 化验任务完成率(%)=(实际检测项目数*100)/按项目及频次应检测项目数 4设备仪表完好率 设备仪表完好率(%)= (考核机组完好台数*100)/考核机组总台数 5连续无责任伤亡事故历时(日) 随着公司机构的健全与管理经验的提高, 逐步提高考核达标完成率。其它指标亦可逐步纳入考核范围。 第三章 系统试运行 3 系统试运行 3.1 系试运行前提条件 3.1.1 取得临时排污许可证 具备试运行条件后,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试运营申请,取得临时排污许可证。 3.1.2 人员培训工作 试运行是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常运行前的重要步骤,操作人员在此阶段应为系统以后的正常运行积累经验,达到岗位需求。在系统进行试运行前应完成对全体员工的岗位培训和安全培训工作。 3.1.3 各单元处理构筑物内的清理、防腐和设备紧固 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常运行后可能长时间不能停运,故在系统进行试运行前应清除全部构筑物中的垃圾杂物,同时应仔细检查和修补构筑物和机械设备的油漆、防腐和紧固情况。 3.1.4 系统单机调试、构筑物渗水测试 系统单机调试和构筑物渗水测试应在系统初次运行前,包括水处理系统和泥处理系统的各工艺水池,工艺设备,辅助设备及闸阀及堰门等。由土建分包商和设备供应商,安装单位分别完成,并提交单机调试和构筑物渗水测试报告。同时注意工艺中有标高要求内容的校核,例如曝气盘是否曝气均匀,生化池出水堰标高是否一致。 污水处理厂运行人员应参与该项工作,并对单机调试和渗水测试工作进行验收。 3.1.5 检验进出水条件 系统进行试运行前,污水收集系统应具备收集和提升污水能力,并能够经过污水收集控制系统控制进水量和进水时段,同时,应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管道与受纳水体连通,以保证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能排入受纳水体中。一般市政污水厂可合理利用排水管网系统的储水能力,合理安排进水。 3.1.6 复核设计负荷 复核设计负荷时工艺流程的过水能力是指复核自进水提升泵到出水口工艺流程的过水能力能否达到设计负荷。由于已经过单机调试,能够用污水进厂的联动调试进行复核,应杜绝利用清水。如出现施工问题应通知承包商进行改建,直至达到设计负荷。 3.1.7 系统联动 新建污水处理厂系统联动由建设单位组织,土建、安装、设备供应商共同参与。系统联动试车的目的是检验设备运行、工艺参数监测和调控能力以及检验设备间运行的协调性。 在系统联动过程中应重点调试自动控制和现场控制系统运行情况。 3.2 活性污泥培养 3.2.1 接种污泥 接种污泥应采用附近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减轻运输压力应取脱水污泥。 一般先在生化池中基本充满水,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污泥投加点和投加方式: (1) 临时坑投加:厂区内适宜构筑物旁挖临时坑(也可修建池体,长期应用),做简单防渗(铺膜等);配备两台泵:一台抽水稀释脱水污泥,一台大流量(相对流量)抽取稀释后混合液泵入生化池或其它适宜投加点。 (2) 污水回流井投加:进水泵房前污水回流井处小挖机投加污泥(少量 缓慢投加,避免稀释不及时),利用生化池放空管回流污水稀释污泥,同时开启提升泵、粗细格栅,形成循环。 (3) 缺氧/厌氧池投加:用挖机投加在缺氧池/厌氧池内,利用搅拌器稀释,开启内回流匀质。 严格控制投加点,避开搅拌器,且单池不易单次投加量过大。 3.2.2 活性污泥驯化 第一阶段 (5~10天) 驯化阶段 向生化反应池进水并启动水下推流器。 持续进水基本达到设计有效水深,将接种污泥在生化池内匀质, 采用鼓风曝气系统开始曝气,在污泥接种完成后的持续进水过程中逐步增加曝气量至曝气量达到最大,开启内回流,连续闷曝1~2天。 闷曝结束后,持续进水至二沉池中。当二沉池进水1/2后,关闭生化池内回流,启动沉淀池刮泥机和污泥回流泵,使在二沉池中沉淀的活性污泥在污泥驯化初期能快速地被收集,并回流到生物处理池中。污泥回流率应经过观察回流污泥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污泥回流比,应控制在50~100%之间。 当二沉池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应观察活性污泥状况,控制进水,直到出现模糊不清的絮状物,这时可适当进水,换水以补充营养物。此阶段应根据实际进水量、水质的多寡和好氧需氧量的大小,调整进水水量和风机开启时长。 当二沉池开始溢流时,暂不启动后续污水处理工艺(深度处理、消毒),并超越后续处理工艺直接出水。 在生物处理池水位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后应随时监控生化池中溶解氧(DO)浓度值(经过溶解氧测定仪)和悬浮物浓度(MLSS)变化,以判断曝气量是否足够,并作出相应调整。在活性污泥驯化过程中,溶解氧的浓度应能满足以下三方面可能发生的情况下。 a) 进水和回流污泥中溶解氧浓度较低; 需要较多充氧量; b) 进水缺氧,需要有足够的溶解氧将其快速改变成充氧环境; c) 当污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需要大量的溶解氧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 在污泥驯化的过程中,溶解氧的最低浓度应确保生化池出水口处溶解氧浓度不小于1.0mg/L。 在活性污泥驯化的第一阶段中,由于活性污泥的浓度较低,在曝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生化代谢泡沫,一般不采取处理措施,随细菌驯化会逐步减少消失,如必要可采用喷洒水滴等措施来去除泡沫。 第二阶段 (10~20天)增殖阶段 污泥驯化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后,监控溶解氧的同时,应开始监测活性污泥的30分钟沉降比(SV30)和营养物质参数。 在进行监测活性污泥沉降比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在此阶段的前几天泥水混合物的颜色几乎同进水的颜色相同,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泥水混合物的颗粒变大,沉降性能变好,而且颜色逐渐变为黑褐色。在此阶段中活性污泥沉降比可达到5~20%。 检测营养物质的目的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条件,在活性污泥驯化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参数BOD:N:P应控制在100:5:1左右,若不能达到此参数应投加营养物质进行调节。 第三阶段 (20~30天) 稳定阶段 活性污泥驯化工作进入第三阶段后,活性污泥驯化工作基本完成。在此阶段中,应严格按照化验提报表中所列项目,对泥水混合物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并保存相关数据供系统正常运行参考。当活性污泥浓度值达到规定范围并相对稳定时,能够认为活性污泥驯化工作基本完成。污水经生化和沉淀处理后,出水SS应达标。在该阶段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剩余污泥排放。 第四阶段 (30天)过度阶段 该阶段的目的是记录运行参数,即活性污泥30分钟沉降比(SV30)、生物镜检、污泥回流比和剩余污泥排放量等关键控制参数。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 当进水浓度较低、污泥生长情况较差的情况下应增加污泥回流比, 同时当污泥膨胀等情况发生时应减小污泥回流比。在污泥驯化的该阶段和以后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污泥回流比,如果没有保证污泥回流比,可能会出现以下现象: 没有足够的活性污泥来处理污染物。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系统启动的前一到两个星期;若污泥回流比较小,导致污泥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较长,污泥在二沉池中发生厌氧反应,可能会出现上浮和臭味;污泥在二沉池中形成较厚的泥层,可能导致出水悬浮固体浓度较高;当有足够的溶解氧浓度的情况下,活性污泥在生物处理池中将产生硝化反应,可能会导致沉淀池中发生反硝化反应导致污泥量增加。 污泥驯化的第四阶段结束后及污泥驯化工作完成后,活性污泥各运行参数都应在设计控制范围内并相对稳定。 3.2.3 分析控制参数和计划 在污泥驯化过程有许多影响污泥驯化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进水营养物、pH值、温度、溶解氧(DO)等, 因此在污泥驯化的过程中对整个生化系统经过感官判断和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监测分析的结果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整,确保污泥驯化达到最佳效果。污泥驯化过程中应加以控制和分析的参数如下: 温度 温度是影污泥驯化的环境因素之一,各种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围的温度内生长,污泥驯化的温度范围在10~40种微最佳温度在20~30种。系统的试运行尽量不要避开冬天。 pH值 pH值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污泥驯化和以后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应将系统的进水pH控制在6~9之间。 营养物质 良好的营养条件是菌群代谢、生长的前提。在污泥驯化的过程中应将营养物质的参数控制在BOD:N:P为100:5:1左右,为污泥驯化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溶解氧量(DO) DO是污泥驯化过程中的主要控制指标,在污泥驯化过程中应将DO的范围控制在0.5~2.0mg/L。DO能够经过溶解氧测定仪检测,人工检测对比,以了解DO在池中的变化和在线监测数据的参考性。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生物是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机物代谢的主体,在生物处理工艺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的数值能够相对地表示生物部分的多少。活性污泥的浓度 应控制在2~4g/L。 污泥的生物相镜检 活性污泥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各类微生物也呈现出不同的比例。细菌承担着分解有机物的基本和基础的代谢作用,而原生动物〈也包括后生动物〉则吞食游离细菌。运行正常的活性污泥中含有钟虫、轮虫、纤毛虫、菌胶团等。当菌胶团片大。钟虫活跃而多,出现轮虫、线虫时,污泥成熟且性质好。 污泥30分钟沉降比(SV) 活性污泥正常运行时污泥30分钟沉降比应控制在15%-30%之间。 样表3-1:活性污泥驯化参数分析计划样表 参数 采样地点 分析频率 适用范围 DO 生化池出水口 每两小时一次 0.5~2mg/L Ph 进、出水口 每班一次 6~9 BOD:N:P 进水口 每班一次 100:5:1 MLSS 生化池出水口 每班一次 2~4 g/L SV (30min) 生化池出水口 每班2次 15~30% 生物镜检 生化池出水口 每班一次 3.3 系统正常运行 在活性污泥驯化工作完成后,系统即可投入正常运行。 第四章 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维护 4 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维护 4.1 运行调度 4.1.1 运行调度概述 污水厂内的运行调度主要由运行部经过中心控制室来实现。中控室的运行控制参数主要包括: 污泥龄的调整: 活性污泥QS在10~15天左右。 计算方式参见相关资料 溶解氧量的调整:其主要依据是生化池中溶解氧(DO)浓度,传统手段是曝气强度控制,根据长期经验:用时间控制曝气优于曝气强度控制,特别是在低处理量时;好氧段溶解氧浓度DO宜控制在1 mg/L ~3mg/L,缺氧段DO宜控制0.2~0.5mg/L,厌氧段宜控制在0.1mg/l以下。 回流污泥量的调整: 其主要依据是污泥沉降指数与二沉池污泥厚度, 主要调控手段是回流比。 在生化池工艺中,剩余污泥合理排放后的二沉池污泥必须全部回流到生化池中,才能保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从而保证其处理能力,回流污泥量的控制就是基于这个要求。 运行状态的纠偏:运行状态不理想,一般是由于上述三种调整不能及时引起, 水力负荷(F/M)不适当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也有可能是机械或水力故障和进水水质突变(如非计划性工业污水的冲击负荷)引起。及时的调整须在运行中长期对季节性水质(含水温)水量的趋势分析后得以总结。运行参数的调整具有滞后效应,故应小心调整(单次调整量应小于10%)并耐心观察。 常见的运行故障表征及应对方法详见附录,系统故障诊断指南,可依据厂内运行情况增删。 在运行状态纠偏的过程中,其中关键的过程控制参数为F/M, 即BOD5污泥负荷, 对生化池的F/M值应控制在0.05到0.15之间。 故障调度:污水厂紧急状态包括:a)停电或断电;(b)厂内重大故障;(c)管线泵站故障;(d)暴雨洪水。 暴雨时进厂污水的调度由厂部在中控室协助下与排水管理处及提升泵站进行必要的协调。 4.1.2 操作规程 4.1.2.1 每班巡检及运行调整 中控班在岗时应对厂内的关键工段巡检,并查看上一班台账记录以及时对运行进行调整,对全厂运行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每班巡检应包括: 查看仪表数据记录 a) 运行控制参数是否正常。 b) 回流泵与排泥泵运行是否正常。 c) 生化池中DO 是否在 1.0 mg/L至3.0 mg/L的幅度内。 d) 加氯是否正常。 e) 进出水流量、在线监测设备是否正常。 f) 开启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2 感官巡检 生化池中混合液的颜色能够作为不良污泥或健康污泥的指标,一个健康的好氧活性污泥的颜色应是棕色、褐色。 二沉池是否正常, 表面水是否清澈, 池中出现气泡,上浮污泥,泥层是否太厚。 如泥层太厚,应该加大污泥回流比。 出水是否清澈, 可直接反映运行状况,反映污泥的沉降性能。 3 查看化验数据计记录 污泥指数(SVI)与微生物镜检,SVI一般应在70-150。如SVI太高,则可能发生污泥膨胀, 若SVI太低,则可能是污泥老化。如镜检中发现丝状菌应考虑在回流污泥中加氯。 剩余溶解氧(Do),在生化池中应维持DO在1mg/l至3mg/l。 4.1.2.2 故障调度 对于主要设备突发性故障,中控值班人员在收到此信息后及时调整设备的投运组合,不能妥善处理时及时上报,并尽快协同动力设备部值班人员查明并反馈故障设备的原因,并及时填报设备故障检修单, 由设备动力部维修。 设备故障处理后应由设备动力部门维修人员及时填报故障设备修复通知单,反馈到运行部,以便安排该设备的正常投运。 对于全厂计划性停电(由于设备、电气维护、检修以及接到变配电所停电通知),事先设备动力部门必须以书面形式向管理部门通报此次停电原因、时间、范围,管理部门根据此报告要求下发停电调度令(调度令经分管厂长签发后方可有效),各部门接到停电调度令后做好停电前的准备工作,以免造成相应损失。 4.1.2.3 开机及关机程序 由于新建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水平均比较高,正常的运行操作一般均经过远程控制来完成。操作站是自控系统远程遥控的上位主体设备,运行着用组态软件开发的人机界面。具有远程监视、手动开/停现场设备,整定自动控制的相关参数的功能,运行着日常报表生成程序,同时也担负着向数据服务器或上层管理网络传递现场生产运行情况的实时数据。图4-1为一个典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MMC)和计算机工作站组成的具有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功能的监控系统。 上位监控计算机 数据通信 网路通道 MCC2 PLC2 PLC3 PLC3 PLC1 PLC1 现场仪表3 现场仪表 2 现场仪表1 图4-1 开机: a 开启现场的PLC分站: 首先开启UPS电源,待UPS电源转到在线状态; 开启PLC电源开关,如PLC没有经过自检,可用硬跳线插入restet并保持5秒以上,强迫PLC复位并加载运行程序。 b 上位操作站PC机开启操作如下: 在开机前应检查电源是否正常,主机与显示屏是否已正确连接。PC机应与PLC通讯脱开。 c.启动PC机 PC机启动正常后,连接PLC与PC机间的通讯电缆应复查,确保连接可靠; 启动T800、DDE程序; 启动INTOUCH Windows Viewer ; 登录操作者姓名及进入关键字(即密码); 进入20界面,检查网络通讯情况。 关机 a 上位机退出系统/关机 脱开PC机与PLC之间的通讯电缆(注:关键); 退出T800、DDE系统; 退出INTOUCH Windows Viewer系统; 退出Windows平台关机; b 关闭现场的PLC分站 ; 上位机退出操作系统; 关闭PLC电源; 关闭UPS电源。 4.1.3 记录 记录表分为二种,即每日进行和每月进行。每日进行的维护纪录与中心控制室巡检记录与交接班记录合一,每日关键运行参数应及时登录填表,以产生月运行汇总表。 每月进行一次表格中应包括对系统可能的偏差趋势进行分析, 以便总结规律并适当作出调整。 相关运行记录表格的台账详见附件。 4.1.4 技术指标 出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5%,未处理水溢流率不高于2%。 4.2 进出水泵站(潜水泵) 4.2.1 操作规程 4.2.1.1 启动前检查 启动前检查工作包括: a) 进水泵房水位,是否在允许开机水位以上 b) 水中有无可能影响水泵运行的杂物 c) 检查泵机是否安装正确,紧固件无松动,电缆、接线盒正常,出水闸门(若有)是否开启。 d) 检查控制台(柜)开关位置,切换成手动控制状态,检查三相电源电压应在规定幅度内,拟开电机传感器湿度、温度正常,后续工艺段是否允许进水。 4.2.1.2 开机操作 启动前检查完毕后,启动格栅除污机和栅渣输送机待运行正常后,能够启动水泵电机,监听泵机声音,监视电压、电流表,若声音正常,电流回跌后,缓慢开启出水闸阀,按工艺需要调节闸阀开启量,监视电压与电流是否处在合理幅度以内,若开机过程发现有任何不正常现象,不得开机或已开机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开机,但重新开机必须在出水闸阀关死、电机完全停止5分钟后,才可重新启动。重复启动依然不成功,则应按设备故障报告。 4.2.1.3 巡检 进水泵房水位、有无杂物,逐台工作机泵的运转声音,三相电压、电流、传感器湿度、温度、水泵出口压力、流量,检查控制柜,切换开关是否设定在设定的自控或手控位置,机泵管道附属设备及机房、门窗是否正常。巡检频率为接班、交班各一次(增加交接班内容),其余时间每2小时巡检一次,交班巡检还包括设备、仪表、泵房及泵房周边生责任区的卫生与维护工作。 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调整,并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