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伊泰宏景塔一矿6103工作面
回撤通道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生产服务中心技术办编制
二〇〇八年七月三十日
审批:
总工程师:
安 监 站:
机 电 科:
安 技 科:
施工单位: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1
第二章 支护前的准备工作及运输路线……………………………2
第三章 支护施工方法及施工要求…………………………………3
第四章 安全技术措施………………………………………………7
附图:
回撤通道架棚平面示意图
第一章 工程概况
宏景塔一矿6103工作面回撤通道长200m( 净) , 与主回撤通道平行布置一条辅助回撤通道, 主回撤通道与辅回撤通道之间布置3个联巷, 巷道断面形状均为矩形, 主回撤通道断面尺寸为宽×高: 5600mm×3700mm。
主回撤通道采用架设11#矿用工字钢棚和铺设金属网支护( 金属网矿方已铺) , 主回撤通道棚梁长 4.9m, 棚距为875mm, 共需架棚299架, 棚腿均为长3.8m的单体液压支柱, 主回撤通道钢梁一梁四柱(联巷及顺槽内按照一梁四柱支设)。在主回撤通道与联巷交岔口处架设10米抬棚各1架, 主回撤通道与两顺槽交岔口处各架设7.5米抬棚2架, (大抬棚分别用10m、 7.5m,用2根11#矿用工字钢并排焊接而成, 小台棚单梁),共架抬棚6组( 附回撤通道架棚示意图) 。
为了加强回撤通道内的支护强度, 确保安全回撤, 在回撤通道内靠辅巷一侧安装43台ZZ10000/22/44型垛式支架, 与此平行靠贯通侧安设38台ZZ10000/22/44型垛式支架( 煤机机窝长确定为25米, 此段安设单排垛式支架) , 机窝段内每根工字钢增加2根单体,两排支架呈迈步方式布置。
第二章 支护前的准备工作及运输路线
一、 准备工作
1、 在辅助回撤通道内( 有乳化液泵站专用硐室) 内安设临时乳化液泵站, 并铺设好液压管路和临时排水管路。
临时泵站电机、 开关设接地极; 在泵站硐室内设置灭火器2台。
调试运转临时乳化液泵站, 压力调定为22MPa; 关闭供液管路的截止阀, 开启泵站, 检查液路, 若有跑冒滴漏现象, 必须更换管路或密封, 确认液压系统安全无误后方可容许投入使用。
2、 在主回撤通道两端按照0.875m各标出5架钢棚的位置。
3、 将回撤通道内的片帮煤、 杂物等清理干净。
4、 在回撤辅巷内提前准备好660V电源。
5、 通道内设排水系统, 及时排除积水。
6、 备足支护用的材料。
7、 工字钢梁沿线摆开在贯通侧。
8、 拆除两回撤通道内的密闭门, 清理干净。
二、 运输垛式支架路线:
车辆入井路线: 副斜井→西辅运大巷→6103回风顺槽→回撤通道。
车辆返回路线: 沿原路返回。
第三章 支护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一、 施工顺序及施工组织
( 一) 施工顺序:
架棚→安垛式支架→给单体支柱补液。
架棚及安垛式支架顺序:
为加快施工进度,钢棚从回撤通道两端向中部依次架设, 全部架完后安设垛式支架, 安设垛式支架从回撤通道两端向中部依次安设。
( 二) 施工组织
每天三班作业, 每班20人, 每班工作8小时, 施工工期计划6天。
二、 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 一) 架棚方法
用人工将棚梁放置在多功能铲斗车的铲斗上, 工字钢梁头外露长的一端靠贯通侧, 铲斗升起将棚梁按设计位置托至巷道顶板, 先用8#铅丝将钢梁固定在顶部金属网上, 然后两端按设计位置打单体支柱, 将支柱升紧。
( 二) 架棚质量要求
1、 架棚, 安支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2、 架棚时, 确定好棚距, 回撤通道棚距为875mm。
3、 每排支柱成直线, 其偏差不超过±50mm。
4、 三用阀的卸液端统一和煤壁呈45度夹角。
5、 工字钢梁与巷道顶部接触不实的, 用木板垫实, 木板要布置均匀, 必须刹紧背实。
6、 支柱与钢梁必须垂直接触, 支柱柱帽必须支在定位槽内。
7、 同一排支柱上部( 手把) 用安全绳连接( 安全绳为两道) , 以防单体支三用阀自卸液倒柱、 断柱伤人。
8、 单体三用阀如有松动, 必须紧固到位,
9、 回撤通道与其出口交岔处的每一架抬棚必须按照焊接的支柱定位槽数量支设柱腿。
10、 棚梁必须与巷道中线垂直, 单体支柱的柱帽打在棚梁限位块内, 而且要打直、 打牢。
11、 单体支柱支设牢靠, 达到初撑力。
(三)支架的安装方法
支架运至确定位置后, 支架车松开绑绳, 解除卡具, 退车, 再用特种车或单体支柱调整好支架的位置, 给支架接通高压供液, 使支架顶梁顶紧棚梁达到支架初撑力。
通道内靠贯通侧安设38台垛式支架, 在辅巷侧安设43台垛式支架, 每台支架支护5根棚梁, 垛式支架头尾间距为500mm, 两排垛式支架呈三花布置。
(四)支架安装质量要求
1、 支架沿通道排成直线, 与钢梁接触严密, 支架达到初撑力。
2、 支架必须完好, 阀组的动作和压力符合要求。
3、 支架无窜液、 漏液现象, 升降灵活可靠。
(五)两顺槽架棚施工方法
1、 两顺槽侧架棚采用人工架棚。
2、 架棚前, 必须架设牢固可靠的工作台, 工作台两侧有牢固可靠的护栏。
3、 工作台必须支设平稳, 以防倾倒伤人。
4、 将钢梁用8#铅丝先固定在顶部金属网上, 然后两端按设计要求打单体支柱, 将支柱升紧。
5、 架棚时带班副队长亲自现场指挥工作。人员集中精力, 四人在工作台上抬起棚梁至顶板, 并用双股8#铅丝将棚梁与顶网两端及中间部位捆绑牢固, 两侧人员支设单体, 在单体伸紧前, 扶梁人员应躲在安全地点, 防止钢梁翻转伤人, 棚梁上背刹板要布置均匀, 必须刹紧背实。
6、 架棚时必须停止皮带机运转, 派专人位于皮带机急停开关处监护, 以防她人开启皮带。
第四章 安全技术措施
1、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严禁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
3、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每班作业前, 带班队长先对作业场所和通道内人员行走路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开工作业。
4、 工作台的架设必须牢固可靠, 人员在工作台或车辆上作业时, 要精力集中, 密切合作, 以防坠落。
5、 搬运钢梁或单体支柱时, 作业人员用肩扛或手抬步调一致, 抬、 放时统一口号, 以免碰伤或砸伤人员。
6、 用铲斗车架棚时, 铲车司机必须集中精力, 听从指挥, 谨慎操作, 司机严禁野蛮操作。
7、 铲车必须由专人指挥, 手势或口令必须明确、 清晰, 铲斗上作业人员在扶梁、 绑梁、 背刹板时要相互配合, 密切合作, 精力集中, 铲斗下严禁站人。
8、 在支设单体支柱时要三人合作, 两人扶柱, 一人给液, 待顶梁与顶板接触后要缓慢供液, 使支柱达到初撑力, 谨防单体滑脱伤人。工字钢必须找平垫稳, 防止钢梁翻转。
9、 在架棚过程中, 要经常检查已架好的棚子, 发现漏液或自卸的支柱要及时更换。
10、 棚梁的两端用8#铅丝与顶板上的金属网穿绑连接。
11、 每支设一根单体柱, 必须及时连接好防倒绳。
12、 高压胶管的接头、 U型卡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严禁使用”单腿销”或铅丝代替U型卡。
13、 运输过程中, 车辆经过巷道交岔点或拐弯处要鸣笛减速慢行。
14、 运输司机必须熟悉运输路线。车队带班队长每班必须提前对运输路线进行检查, 发现杂物和障碍物及时清除; 司机和跟车人员在运输过程中发现杂物和障碍物时, 必须先清除后经过, 严禁车辆强行经过。
跟车人员必须从车辆安全位置上下车, 并坐在安全位置。除跟车人员外, 其它人员严禁搭乘支架搬运车。
严禁在通道内用特种车辆倒运材料; 人员严禁乘坐特种车辆铲板。
15、 车辆在巷道中经过或作业时, 严禁人员在此处穿行、 作业, 以防被车辆挤伤或设备倾倒伤人。
16、 支架装车时, 人员等车辆停稳后再进行挂钩。
17、 装车时要掌握好重心, 尽量使支架重心靠近车辆的载物中心。
18、 支架在车上必须捆绑牢固、 可靠后方可运输。
19、 运输支架和设备时, 重车大巷车辆行驶时速不得超过10km/h; 空车车辆行驶时速不得超过20km/h。车辆在回撤通道等作业地点附近50米范围内, 重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km/h; 空车行驶时速不得超过10km/h。运输车辆在遇到行人或作业人员时及时发出信号, 待行人或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后, 减速经过。
20、 装车、 绑车用的绳索必须牢固可靠, 符合安全要求。
21、 支架搬运车进入回撤通道等作业地点时, 车辆前后7米及两侧严禁人员停留、 行走或作业, 严防车辆碰倒棚腿伤人, 车辆挤人或设备倾倒伤人。
22、 所有作业车辆状况必须完好, 手制动、 脚制动不完好的车辆严禁使用。
23、 支架卸车时, 必须由带班副队长指挥卸车, 所有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 以防支架碰倒支柱伤人或支架倾倒伤人。
24、 升架时, 所有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 以防支架顶紧棚梁后, 单体棚腿松动后倾倒伤人。
25、 支架和支柱必须升紧达到初撑力, 及时更换弯曲变形及歪斜单体。所有未升起的单体支柱, 必须平放在底板上。
26、 改液压管路时, 必须关闭上一级截止阀, 对管路进行泄压后再进行拆解; 若泄压后, U型销仍不易拆解, 说明上一级截止阀损坏无效, 能够停泵后泄压拆解。
27、 在安设临时设备时, 必须在矿指定的地点及线路上操作, 提前与调度室取得联系, 工作时电源侧必须停电, 并挂”有人操作, 严禁送电”警示牌。
28、 所有临时设备必须完好, 严禁失爆, 设备搬迁必须停电, 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制度, 严禁带电检修、 接线。
29、 不乱放材料部件, 材料码放在不影响车辆经过和人员行走的地方, 材料码放要归门分类, 而且要码放整齐。
30、 上、 下班乘车人员, 必须从车的后马槽上车, 严禁从车厢两侧上车, 待人员全部安全平稳上车后, 司机方可开车。车辆必须停稳并使用手制动装置, 方可容许人员下车, 必须从车的后马槽下车, 严禁翻越车辆侧护栏。
31、 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系好安全帽带。
32、 回撤通道支护期间的通风要求:
1) 每班瓦检员对工作地点的瓦斯浓度及氧气浓度进行巡回检查, 每班至少检查三次( 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 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0%) , 发现异常要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而且每班班长、 跟班领导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 氧气浓度检测仪和一氧化碳检测仪, 随时检查作业地点的各种气体浓度, 发现异常, 立即停止作业, 撤出人员, 通知调度室。
2) 在回撤通道支护期间必须设专人看管风门, 人员或车辆经过风门后要及时关闭, 禁止两辆车连续经过风门。
3) 在施工期间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 不得损坏通风设施。
4) 火灾、 水灾避灾路线:
回撤通道→6103主运(辅运)顺槽→西辅运大巷→副斜井→地面。
33、 本措施未提事项,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生产服务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
宏一6103回撤通道支护钢梁数量
序号
名称
长度(m)
数量( 根)
备注
单体( 根)
1
主回撤通道梁
4.9
230
一梁四柱
920-72=848
2
主运顺槽顺梁
6.5
6
3
主运顺槽抬棚梁
7.5
单双各1
一梁七柱
14
4
主运顺槽过渡梁
6.5, 5.5, 4.5
各1
一梁四柱
12
5
主运顺槽横梁
4.4
7
一梁四柱
28
6
辅运顺槽顺梁
5.7
6
7
副运顺槽抬棚梁
7.5
单双各1
一梁七柱
14
8
辅运顺槽过渡梁
5.7, 5.1
各1
一梁四柱
8
9
副运顺槽横梁
4.5
8
一梁四柱
32
10
联巷抬棚梁
10
3, 双梁
一梁14柱
42
11
1#联巷过渡梁
机头
10, 8.5, 6.8, 5.5
各1
一梁四柱
16
4.5
6
一梁四柱
24
12
2#联巷过渡梁
中联巷
10, 8.5, 6.8, 5.5
各1
一梁四柱
16
4.4
6
一梁四柱
24
13
3#联巷过渡梁
机尾
10, 8.5, 6.8, 5.5
各1
一梁四柱
16
4.3
6
一梁四柱
24
机窝
25米
60
戴帽点柱
8处
32
总计
299
1210
计划运输数量
3.8米单体
垛式支架
4.4m
81架
贯通侧38架, 另一侧43架
主回净长: 195米, 主回设计宽度5.6米, 顶部净宽度4.9米, 三个联巷设计宽度5.0米, 主运顺槽设计宽度5.0米, 辅运顺槽设计宽度5.0米, 顶板高度3.6-3.9米。钢梁间距0.875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