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春《计算机组成原理》(本科)期末复习指导.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54291 上传时间:2025-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计算机组成原理》(本科)期末复习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春《计算机组成原理》(本科)期末复习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春《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科) 期末复习指导 第2章 数据表示、 运算和运算器部件 一、 填空部分 1. 掌握十进制与BCD、 二进制、 十六进制互相转换的方法。53~55 2. 掌握补码加减法80~81 二、 选择题部分 1. 按照IEEE标准, 一个浮点数如何组成, 浮点数的零如何表示, 什么是规格化。70~71 2.了解奇偶校验码中的偶校验的特点, 码距。57~59 第3章 指令、 指令系统和控制器部件 一、 简答题部分 1.能够改变指令顺序执行的指令有哪几种, 一般能够采用什么方案。 无条件转移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 子程序调用指令和子程序返回指令, 中断返回指令等能够改变指令执行的次序( 不再是顺序执行) ; 一般能够采用在指令字中, 能够经过给出寄存器编号, 把该寄存器的内容作为新的指令地址; 能够例如用指令的第二个字直接给出一个新的指令地址; 也能够经过给出一个偏移值( 能够为正或负值) 与当前指令地址相加求得新指令的地址( 相对转移) 。对条件转移指令, 还应该在指令字中给出依据什么条件判定是否应该转移的信息, 仅在条件成立时才转移, 否则顺序执行下一条相邻指令。 2.了解组合逻辑的控制器中节拍发生器的作用。 是经过节拍发生器的几个触发器的不同的编码状态来区分每条指令不同的执行步骤 3.在教学实验机中, 要扩展新指令, 需要哪些设计步骤? 又如何协调原有指令与扩展指令关系? 在教学实验中, 要扩展加进几条新指令, 需要经过: 。定义指令格式和指令功能; 。划分指令执行步骤并确定每个步骤应完成的处理功能; 。设计为支持每一步骤用到的控制信号的取值状态( 设计指令执行流程表) ; 。写出这几条指令用到的每个控制信号的逻辑表示式; 。把这些控制信号分组, 分配到相应的现场可编程器件中, 完成逻辑表示式的编译操作, 并把产生的融丝编码的文件内容写入到每个芯片之中; 在教学计算机中, 这些扩展指令与原有指令用到的不同的控制信号, 被分配在两类不同的现场可编程器件中, 对应的同一个控制信号直接连接在一起, 并经过区分新老指令的一位控制信号使其中的一类现场可编程器件的输出有效, 而使另一类现场可编程器件的输出呈现高阻态, 以保证二者以互斥方式运行。 4.了解微程序控制器中的下地址形成部件的作用, 以及形成下一条微指令的办法。 经过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出不同的微指令, 来完成每一条指令不同执行步骤的控制功能, 即接续指令不同执行步骤。 5.掌握下述指令各自的执行步骤, 及每一步的功能是什么。 a. CPU内部的寄存器和寄存器之间的数据运算与传送 CPU内部的寄存器和寄存器之间的数据运算与传送, 一般见一步能够完成; 例如R0+R1®R0; b. 主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单元与一个累加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主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单元与一个累加之间的数据传送, 一般见2步能够完成, 第一步把主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送地址寄存器, 第二步读主存储器, 并把读出的数据传送到指定的累加器中; c. 主存储器的2个存储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送 主存储器的2个存储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送, 一般能够用4步完成, 第一步把主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送地址寄存器, 第二步读主存储器, 并把读出的数据保存在一个数据寄存器中; 第三步把主存储器的另外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送地址寄存器, 第四步执行写主存储器, 即把保存在那个数据寄存器中的数据写进存储器的指定单元中。 第4章 多级结构的存储器系统 一、 选择题部分 1.掌握高速缓冲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所处位置, 用于解决的矛盾, 选用的器件, 写入的原理, 读出操作的原理。277~278 2. 掌握虚拟存储器的概念, 解决的矛盾, 两种管理方案的基本概念。286~287 二、 简答题部分 1. 了解动态与静态存储器芯片存储信息的特点, 各自的适用场合。266~270 2. 了解主存储器的多体结构的概念, 提高读写速度的原因。 主存储器的多体结构是指实现多个能够各自独立完成读写操作的存储器模块( 体) , 即它们的读写操作有可能在时间上重叠起来, 而存储器的总容量为这些存储器体容量的总和。对单一的容量更大的存储器, 在一个读写周期内, 只能读写一个主存字, 但对多个存储体组成的存储器, 却能够在一个读写周期内启动多个存储体的读写操作, 从而有可能完成多个存储字的读写操作, 即提高了主存储器平均的读写速度。 3. 了解硬磁盘的基本工作原理, 主要性能指标, 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291~292 第5章 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 一、 简答题部分 1.掌握在总线的设计与实现中采用哪些方案, 能够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能力, 这些方案解决了什么问题。 提高总线时钟的频率, 以便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次数的数据传送; 增加数据总线的位数, 以便在每次数据传送时同时传送更多位数的数据; 采用成组数据传送( BURST传送) 方式, 使得在一组数据传送的过程中, 尽可能地把发送地址和传送数据在时间上重叠起来; 采用多总线结构, 使得多个数据同时经过不同的总线完成传送。 最终达到在单位时间内传送尽可能多的数据的目的, 即提高了输出输入能力。 2.了解显示接口卡中主要包括那些功能部件? 显示字符和显示简单的图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13~314 3.掌握直接控制方式, 程序中断方式和直接内存访问方式的基本概念、 作用、 对CPU运行的影响。 在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过程中,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是经过输入/输出指令查询接口状态来控制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的运行方式, 简单且运行速度快, 但占据CPU的过多时间, 也难以完成CPU计算与外围设备入出操作, 或多个外围设备入出操作的并发执行。程序中断方式仅在设备已经准备就绪的时候( 准备好送给CPU的数据或已经完成一次写入操作) , 才经过发出中断请求信号, 请求CPU开始一次输入/输出操作, 使得CPU有更多的时间执行运算操作, 故能够完成CPU计算与外围设备入出操作, 或多个外围设备入出操作的并发执行; 但响应与处理一次中断要用较多条指令才得以完成, 故主要用于慢速设备的输入/输出操作。直接内存访问方式, 主要用于快速设备与主存储器直接进行数据传送的输入/输出操作, 进一步降低了CPU的开销。 4.掌握针式打印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318~31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