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垂直电梯水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深圳市商住楼类电梯使用单位
电梯水浸现场处理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当高层楼宇的消防喷淋系统动作、住户的水管破裂、公共走廊的窗户大量飘雨时,积水会漫过厅门地坎进入井道、厅门上坎和轿厢顶。当积水进入轿厢顶上时,可能造成轿厢顶上电子板损坏,将高电压送入低电压的电脑板,直接烧毁控制系统。因此导致整个控制系统损坏。维修更换工作耗费时间长、费用巨大。直接影响高层楼宇的日常交通运作。
发生水浸事件时,在水进入轿厢顶前及时处理,则不会导致电气部件损坏。控制事故的后果的关键在于发现水浸事件时,及时断电。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事故发生在大厦电梯井道内、厅门上坎、电梯轿厢顶。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每年的雷雨、台风季节。
新住户装修时,意外将喷淋头打破。
当火灾时,喷淋系统启动。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电梯轿厢顶有水滴落。
大厦的温度传感装置检测到异常温升。
现场人员报警。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的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物业服务管理机构的日常管理值班人员是管理单位水浸现场救援的第一梯队。当发生事故时,启动预案,与预案有关的全体人员到位。
电梯专业公司按照政府法规和合同约定,是现场救援工作的专业救援主体力量。在发生水浸事故,配电值班室切断电梯电源的情况下,其项目维保人员应马上开展轿厢被困人员的救援工作。
2.2 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该大厦的日常物业服务管理机构是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
物业服务企业所在大厦物业项目管理的负责人是应急救援小组的组长。负责启动该预案,全面动员物业服务管理机构的全部资源,按照预案规定的程序,展开救援工作。当电梯轿厢内发生乘客被困时,应同时启动电梯困人事故预案。
物业服务企业所在大厦消防值班室的值班人员是水浸事件的操作者。发现或接到水浸事件报告后,应立即通知配电值班室切断电梯供电电源,经过对讲电话、监控镜头检查是否有乘客困在轿厢内,如有应立即安抚乘客,同时应立即通知专业公司现场维保人员赶赴现场救援。
因火灾引起的水浸事件,由物业服务企业所在大厦物业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同时启动火灾预案后展开救援工作。
电梯专业公司的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小组的副组长。负责通知专业公司的负责人启动电梯专业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现场救援困在轿厢内的乘客。
物业服务企业所在大厦保安项目管理的负责人是应急救援小组的副组长。负责现场治安秩序的维护,人员的疏导,消防车辆的交通引导,救援车辆的交通引导。
安抚乘客,记录乘客姓名、联系电话,联络与乘客有关的人员,向乘客提供饮水、食物、药品,有需要时电话联络相关消防单位、医疗单位、保险公司、政府主管部门等。上述工作由物业服务企业所在大厦物业项目管理人员根据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将任务分解到各岗位,并落实到人。
3.应急处理
3.1 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大厦发生水浸事故→消防监控值班室发现故障/收到故障信息→通知配电室切断电梯供电电源/通知专业公司维保人员赶赴现场救援→经过对讲电话、监控镜头检查是否有乘客困在轿厢内→安抚乘客、消除乘客恐慌情绪→通知维保人员赶赴现场救援→通知物业服务企业所在大厦物业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启动困人应急救援预案→通知专业公司负责人启动专业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实施救援工作→如事故扩大,则按照综合预案通知相关政府部门启动更高级预案→恢复→应急结束→后期处理。
3.2 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及时控制水源。
专业公司维修保养人员熟练掌握本项目的通用救援工具和操作规程说明,并经过实际演练熟练掌握。
专业公司专用救援工具设置及救援操作规程符合现场救援工作需要,并经过实际演练验证。
现场救援所需的对讲机、电话等通讯工具准备充分,满足救援需要。
医疗救护车或其它车辆满足救援需要。
4.注意事项
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在发生水浸时,必须按规定穿着安全鞋,防止发生触电事件。
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应有及时控制切断水源的工具和器材。应急救援器材必须存放在规定地点,并定期检验状态,确保符合使用要求。
4.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消防值班室人员及时判断发生水浸事件,是尽快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条件。
消防值班室人员及时安慰轿厢内的乘客,是消除乘客恐慌情绪的重要条件。拟定安慰稿件、规范安慰语言是事前准备工作的重点。
4.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在轿厢内的乘客并无生命危险。消防值班室人员和维保人员应及时劝告乘客保持镇定。乘客在轿厢内试图自行爬出轿厢,往往造成危险。必须有效劝阻乘客自救。
4.5 现场应急处理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及时通告事故情况,避免谣传和恐慌。
在打开厅门时,必须确保周围环境没有无关的人员围观。
现场保卫人员应及时设置围栏,分流人群。严格控制人员靠近厅门口。
4.6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彻底查明事故原因。
如购买商业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发生相关损失时,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赶赴现场取证。
专业公司应全面检查电梯系统的状态,在确认满足安全运行条件后,经过专业公司内部检测员检测后方可恢复电梯使用。如对设备状态存在不确定事项,应委托特种设备检验院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发生控制系统损坏的电梯必须经过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验院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4.7 其它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在雷雨、台风季节,在大厦公告栏内宣传有关防护常识。
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水浸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