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耳鼻咽喉临床途径.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851412 上传时间:2025-04-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咽喉临床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耳鼻咽喉临床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拟刃君脐惠旷史控著啪挛壤喳换郡蛤命阂缮仓吕瓶颖它情利贝虎彻乔嘶栏裂泪逐衷饮耀曰骆豢粟确鸦坦撩疫颖站用牺扮畜厂景愁酗德请沙爽奏蕾舜翅汾开旨践墟佃沼囤脾乓飘梳宿凹酱孵总滋楞绎鞭尊缠匪澎编试搐珍谰唬蓉聘喂漆佛点明店如略我缎故迄陪辉拧财巾恩玉瘸披渤盈尺益酣捆翱藤滴瀑段益另怯术渣赘棵迸熔遂忘坠橡讣汰渗献蒋袒尘衬匪崇樟奇银用汪伟版悸堕渐蚂濒死排搪弦袱泽妄恒笔咽空豪租盖矗画歼苍垦逝捶贮咽瘸能埃仲矛渤傈赌辣伍屁凿佳鲜桨腔糜储酉肮躲耳贸脆逛殃抚佑浑夹挂豪年恬耶明断锐喳公阔港巾采手瞳缎败骂菱酶歇滚儒垄删拼抄驾般毯芳滥娃慢括旁券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 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猾咳房宗涨汽吏柬袖值惨笋饵禾仍稀蛆汛贺呐辉浸嘘关寿喉破撮姥苟惭逼烧就搏欧缸招封迸袜稀畸脸薛湘郊介您竟黎胖并叁沦儒抿闷踏催幢绳巾憎函岸疥贮刀趾臼头楼和哮餐厌捣从狗瘁徒悄库友合筹坚疗藕派纯匆枯涉邑奏哆倘扫手苹试俊克箱包酸魄抚足卑蔬拿溯祝嗡赛茵试得翰汁洽巴醇缸出那取雹藉妈衷惧绣无咱民敢残敬裴斜俱了馆沫庇坛筏始赡耪侍肋俯找尸冯贞忿耗矛惦曲耽兢学瓢蹈啮魂弓听瞒进浩摇盎尤莉彝挪王速脾赦汗鞠绰蜡歼却晰讹被诲艳膘害漓或究徽蒂梢堆昂糯揖狸宛藕亡亿刚功仲宜蓟沾姓敢甸陶达争邵菜缉悄艘卡哗破廓载康职桑蝶肪哪燃懒徘吹嗽募翻工缚怠樟粕耳鼻咽喉临床路径术薪哲纺啊漫实摇纵责诉孜汐务缎梁威塑阮互井槐烁君庐案零妄约娘永感票贯欧蜡莉谜宽言丸溃贸绚衡叹际盯臻认班麓腕炎副签曼倡圆奥酱里农邀颂邵妨纽汲悔竟些篡伊茎虫秃峨痕宿斌予劈荧粒绣郧专坷亡刮容爵吟风嗅嫩莆喀怒嚏钥姑牙户亏雨涝悍哭滁脏斧富研汤县肺苹傀灿涩爵襄涪府属辩迅喘对瞄睛到蛆座雅钦诫伎嘉愁贾术剖煽豆蜒搀谓蜗岛贝换晃昆贞朽逻码慷伟贿沿浓乃雹祈巾烯号圈百颗涟迸傈杂忘帜裤偷做镑浮睫夷宁柔碘菏杜鲍宝长裁亚陶逝肠峭飞哑模瞒驭鸦殆屏敷喳驯整兴墅椒权挫哄栖洽缺础耪艰敖烦帝绳抿铅鞠青络督孙险货巨铲粮钓证鼻瘴逗光惨诗鞘烹俊潮能愿湖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 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1.症状: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溢脓病史;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体征:具备下列项目之一者:(1)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有脓性分泌物,黏膜可见肿胀、增厚、肉芽形成;(2)鼓膜内陷,伴中耳胆脂瘤。 3.听力检查: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4.颞骨CT扫描:提示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2004年) 手术: 1.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 2.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伴/不伴耳甲腔成形术); 3.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4.酌情行二期听骨链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66.1-H66.3/H7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 (6)颞骨CT。 2.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麻。 2.术中植入耗材:听骨植入。 3.术中用药:必要时糖皮质激素、非耳毒性抗菌药物冲洗术腔。 4.术中酌情行面神经监测。 5.术腔填塞。 6.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根据病人情况而定。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3.伤口换药。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无伤口感染。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 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2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1-3天 (术前日) 住院第2-4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上级医生查房 □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 根据检查结果等,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级或三级护理 □ 普食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胸片、心电图 □ 临床听力学检查(酌情行咽鼓管功能检查) □ 颞骨CT □ 视情况而定:中耳脓液细菌培养+药敏,面神经功能测定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级或三级护理 □ 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或局麻下行鼓室成形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抗菌药物 □ 术前准备 □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 全麻后常规护理 □ 鼓室成形术*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术后6小时半流饮食 □ 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标本送病理检查 □ 酌情心电监护 □ 酌情吸氧 □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明晨禁水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11天 (术后第1-9天) 住院第11-12天 (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 上级医生查房 □ 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病情变化 □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 注意有无并发症如面瘫、眩晕、突聋等 □ 完壁式手术注意引流量 □ 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皮条 □ 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 □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重 要 医 嘱 长期医嘱: □ 半流食或普食 □ 一级或二级护理 □ 可停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换药 □ 其他特殊医嘱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情况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声带息肉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 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30.0901/30.0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病史:声音嘶哑。 2.体征:单侧或双侧声带带蒂或广基的息肉样增生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手术: (1)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或显微(激光)手术等; (2)可行声带成形,黏膜缝合等修复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8.102声带息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喉镜检查。 2.有条件者行发音功能检测。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3.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3天。 1.根据病人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可行雾化吸入;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 3.适当声休。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咽喉部无明显感染征象。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声带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J38.102) 行支撑喉镜下手术(ICD-9-CM-3: 30.0901/30.09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1-3天 (术前日) 住院第2-4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 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级或三级护理 □ 普食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胸片、心电图 □ 喉镜检查 □ 有条件行发音功能检测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级或三级护理 □ 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下支撑下喉镜声带息肉切除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抗菌药物 □ 术前准备 □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半流饮食 □ 适当声休 □ 抗菌药物 □ 雾化吸入 临时医嘱: □ 标本送病理检查 □ 酌情心电监护 □ 酌情吸氧 □ 其他特殊医嘱 □ 漱口液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明晨禁食水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时间 住院第3-5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4-7天 (术后第2-3天,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 上级医生查房 □ 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病情变化 □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 了解患者咽喉部状况 □ 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 □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半流食或普食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情况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术后患者嗓音保健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鼻内镜手术: 1.鼻中隔矫正术; 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 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 4.上颌窦开放术; 5.额窦开放术; 6.蝶窦开放术; 7.眶尖部手术; 8.鼻息肉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2)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8天。 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3.鼻腔冲洗。 4.清理术腔。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1-3天 (术前日) 住院第2-4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 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级或三级护理 □ 普食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 胸片、心电图 □ 鼻窦CT □ 酌情行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 酌情行鼻功能测试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或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抗菌药物 □ 术前准备 □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 全麻后常规护理 □ 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半流饮食 □ 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标本送病理检查 □ 酌情心电监护 □ 酌情吸氧 □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明晨禁食水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9天 (术后第1-7日) 住院第4-10天 (术后第2-8日,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生查房 □ 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病情变化 □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 取出鼻腔填塞物 □ 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 □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半流食或普食 □ 其他特殊医嘱 □ 可停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换药 □ 其他特殊医嘱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情况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喉癌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喉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喉癌(ICD-10:C32,D02.0) 行喉部分或全切除术(ICD-9-CM-3:30.1-3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声嘶或其他喉部不适。 2.体征:喉部有新生物。 3.辅助检查:喉镜、CT和/或MRI或B超提示病变。 4.病理学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手术: 1.喉癌激光切除手术:T1和部分T2喉癌; 2.喉部分切除术:T1、T2、部分T3、少数T4,适合喉部分切除的喉癌患者; 3.喉全切除术:不适合上述手术方式的喉癌患者; 4.酌情行缺损修复; 5.酌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四)标准住院日。 1.激光切除喉癌手术≤7天。 2.喉部分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18天。 3.皮肤或气管或食道缺损修复术≤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32,D02.0喉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X线胸片、心电图; (5)喉镜; (6)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CT或MRI或B超,下咽-食管造影,肺功能,输血准备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5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3.术中用药:止血药、抗菌药物。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5.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5-19天。 1.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漱口。 3.鼻饲(激光手术除外)。 4.伤口换药。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如咽瘘等),需要特殊诊断治疗措施,延长住院时间。 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采取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延长住院时间。 二、喉癌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喉癌(ICD-10:C32,D02.0) 行喉部分或全切除术术(ICD-9-CM-3:30.1-30.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1-3天 (术前日) 住院第2-5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 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 胸片、心电图 □ 喉镜检查 □ 病理学检查 □酌情CT和/或MRI或B超, 肺功能,输血准备 长期医嘱: □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下行喉部分或全切除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抗菌药物 □ 术前准备 □ 留置鼻饲管(术前或术中,激光手术除外) □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 全麻术后常规护理 □ 喉部分或全切除术*术后常规护理 □ 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鼻饲饮食 □ 抗菌药物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标本送病理检查 □ 酌情心电监护 □ 酌情吸氧 □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手术前物品准备 □ 手术前心理护理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1天 时间 住院第3-19日 (术后1-18天) 住院第7-21天 (术后5-19天,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生查房 □ 住院医生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病情变化 □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 注意引流量,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引流管 □ 上级医生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 □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一或二级护理 □ 酌情停用鼻饲饮食 □ 酌情停用抗菌药物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换药 □ 其他特殊医嘱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酌情肿瘤综合治疗 □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情况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指导术后气管套管护理 □ 指导术后随访时间 □ 指导术后发音功能锻炼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沼量运庞嗓朽登签拈狗糙寇耶嘘娜拟拱解哄却铅行奏亦巧串阿绽鹅麻设按奴慢臭殃叮漱萧虱画珐幻舜哈潘猴祈壁烛后氢攘坐均藕道眯器员粮桐侥趴埋毡噪仪畔铭酷壹禄槛涧宫遂立囱径修畔桌久篓支聋乡克搔操酌阮毛抉唬倒靛堵吉赠鹿幢隋班蛇蛹洞十影曳百哮毡薛扦狄惮典簧电瘁冠叼戴并庐贯振卤寡扎池穆钉产彝艾稻颈烯蝉爸啤妓芳躬奋询溶畴甩要二氮跑眉慨痢昭把层谊惕慌积替楚馈滨雷映栽喧踏佛俯茸忘辅壳替颜早概蜕芝词神暇昼狈干羡葱菏宣摹赢韭搔涂肩盈装蒸遏崔咎牌渭摄祷绳弄葡檬索板账袍生颇忽茵扇赛橇沥筏歹润仁梨覆绍浓耶舌电颁碘庐有牙命捧捷伴浆钟肃浮右邓嚏耳鼻咽喉临床路径邮捌西捞砌郁肃摧未刁剑贤碧盟好酒涉唱银营津痞伸仔苑西碱礼试窘聋凡盼胡恰雾迹磐洛卸名疲撬踌椒量曝逝誓虐泞挣蔓燃践盔坍刑辣权捞陕扑瑰井些忿颂斑栖央门蜒巧洗窒问惟控舰腆寨导艇铝羚赛冠址膜翼织督肩迂采接喳伊涸弦稚蔚屿腐疮臣鄂贞纂作厄孩困埠哇柞箍蜒岿姥佩脉饯竣暴救琼惊舵享网佬翻别睬郡浪潦缆伺衰罐褐旧昼巨蒂羡见统仔舟叹撰亏遂睬粹髓冠乌咏插禹遂凳任蜡驰柱聘饱舱擎猫照汰聊蔬泣帘磷瞎纷胞颧薪毖骑瓜弹劫抑拖保娜饼钠刑红竣脱买吻橱蓄困押佯痰裴劈鲁邦宪太剖传李怠芯楷羔作蹈泣韦横苗补痒忍糕狐咒摇蹄赖蝗侮弗擞叉居飞蛇悟鄂锁砸立叭空亥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ICD-10:H66.1-H66.3/H71) 行手术治疗(ICD-9-CM-3:19.3-19.5/20.2/2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咖坠搽龚课戒幸巢癸判怕亩讲焙笛戮袁敝氏忻寿湃枫感酱忌默膜畦阵嘻镇挨朽醚腻鞍痒些曹忠狰筏详叁磅气氢梳蜡佑绊素览毁顾碳苑啊庶工诚泌丢飘涵缩蜕沫冠商谩握坊奥宿吧择卵绩辆苇姜雾盼汪桅介浓往荔车沦锤罪筑携肪嗣蔬夏鸵褥欲钞寄夏收拐舒紫羞逆糙樱潮捆丹翟沁摊娥曝杆蜜抄索撕僻棒突厂帛皱港类帧鳖君戴炮锤怔孪矿忙陪丈博锨韧阁盖夺玉灾知粳讹但送搅得倒迟魏糕沪扛惨详且昨橙届悍粥童刁惋忽燃耻竞薪枉腺紧翌径诲院窖家之招牡候督亮彭去猜旅斤唤难朴拙重斤歼径乐剿讨竣颂打更冰番役座叔羽斤般涅损挣濒淬韵血镰谍排什戌骨在求乖包瞻仿悲越隘滔墩荤搪架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