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天气预报竞赛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51024 上传时间:2025-04-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天气预报竞赛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天气预报竞赛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1 武汉区域天气预报竞赛集训初试试题 (本试卷共15页,勿漏掉!) 姓名: 省份 考试日期:12月14日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分数 阐明:1、本卷考试时间为105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波及天气学原理与措施、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规范、其她与天气预报业务有关知识。 3、本卷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 4、答案一律写在试卷相应答题位置,答在其她地方无效。 一、 填空题(51道题,80空,每空0.5分,共40分) 1、 如果用涡度强度表征系统强度,那么在脊线上涡度局地变化为负时,(脊发展)。 2、 地面冷高压( 长轴方向 )可以批示冷空气向南爆发势力。 3、 在高空图上,寒潮冷空气常体现为( 强大冷温度槽 )或( 冷中心 )。 4、 产生冰雹区域之一:中低层低槽、切变线、低压中心等辐合系统与高空( 槽前散度场 )相迭置地区。 5、 太平洋副带高压区低层往往有( 逆温层 )存在,这是由下沉运动导致。 6、 层结稳定度是讨论与大气温湿水平分布状态联系( 垂直运动 )发展问题。 7、 大气中水平辐散辐合都是( 非地转风 )引起。 8、 槽线上和槽后有冷平流槽,预报为( 发展槽 )。 9、 锋面附近因此产生大规模垂直运运动,由于( 气流辐合辐散 )和( 锋面抬升作用 )而引起。 10、 我们把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大气流场称为( 地转风 )。 11、 短波多半出目前比较平直西风上,波振幅比较小,移动速度( 比较快)。 12、 作用于实际大气真实力,一般称之为基本力或牛顿力,波及( 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 )等。 13、 重力在赤道上最(小 ),随纬度增长而( 增大 ) 。 14、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导出大气( 运动 )方程,质量守恒可导出( 持续 )方程,而能量守恒则可导出( 热流量 )方程。 15、 大气热量重要是来源于(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 )。 16、 如果其她条件不变,锋面坡度是随纬度增长而( 增大 ),而锋面两侧温差越大则坡度( 越来越小 )。 17、 锋按伸展高度不同,将锋分为:( 对流层风、地面锋、高空锋  )。 18、 温带气旋生命史一般分为 ( 波动阶段、成熟阶段、锢囚阶段、消灭阶段 )四个阶段。 19、 东亚地区气旋重要发生在两个地区,它们分别位于( 25-35°N )、(  45-55°N  )。 20、 冬季北半球西风带中有三个明显大槽,它们分别位于( 亚洲东岸、北美东部、欧洲东部 )。 21、 影响大气运动重要因子有 ( 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地面摩擦 )。 22、 极地地区对流层顶大概位于( 300 )hPa高度上。 23、 江淮地区初霜冻期约在( 11月中旬到12月初 ),终霜冻期约在( 3月中下旬 )。 24、 东亚季风形成基本因子( 太阳辐射径向差别、海陆热力差别、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热力差别 )。 25、 在天气图上,地转偏差可分解为三项来做判断:一项是变压风()用( 三小时变压 )判断;一项是横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 辐散、辐合 )判断;一项是纵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 曲率 )判断。 26、 按地转风近似,高空槽气旋性弯曲等高线/流线引起( 正涡度 )。 27、 行星涡度方向与地球自转轴向一致,其大小为地球自转角速度两倍,行 星涡度垂直分量就是(地转参数f )。 28、 寒潮天气系统重要有:( 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和寒潮冷锋。 29、 Ze物理意义是( 所有粒子直径6次方之和 )。 30、 雷达反射率η是单位体积中,所有降水粒子(对雷达后向散射截面之和)。 31、 雷达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受到衰减因素是( 电磁波散射 )和大气介质对电磁波吸取。 32、 在速度图上分析风向时,实际风向矢量必要与从PUP显示屏中心到( 零等速线上某一点连线 )垂直。 33、 在风向不变多普勒速度图像中,零等速度线为一条( 直线 )。 34、 中-γ尺度系统雷达速度图中,沿同一雷达径向方向有两个最大径向速度中心,若最大出流中心位于接近雷达一侧,则该区域为径向( 辐合 )区 35、 风向随高度顺时针旋转,体现在雷达有效探测范畴内为( 暖)平流。 36、 在斜T-logP 图上,CAPE 对流有效位能正比于气块上升曲线和环境温度曲线从( 自由对流高度 )至( 平衡高度 )所围成区域面积。 37、 风暴运动是( 平流 )和( 传播)合成。 38、 浮现超级单体风暴有利环境条件为:一是( 大气不稳定层结 ),二是( 强风垂直切变 ),三是(云体低层环境风速较强)。 39、 产生三体散射(TBBS)冰雹回波,类似细长钉子状从强回波区沿径向伸展;它( 径向速度 )很小,( 谱宽 )很大。 40、 飑线上最有也许形成灾害性天气某些可以通过低层强发射率因子(梯度)、中层悬垂回波及( 回波顶 )位置从风暴核上方移到飑线(前沿上方)来辨认。 41、 强对流天气波及(冰雹)、(雷雨大风)、(强降水)、(飑)等天气现象。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基本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 43、 面雨量是描述某一特定(区域)或(流域)平均降水状况。 44、 改革开放以来,气象现代化建设迅速推动,初步建立了以天气、气候业务为主体,由( )、信息网络、( )、( )四大功能和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构成业务技术体制,对气象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5、 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目旳是:通过深化改革,力求在3到5年内,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构造优化( )业务技术体制,增强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提高气象科技水平。 46、 完善预报预测体系技术路线是:环绕提高气象预报预测精确率,以( )为基本,综合应用多种预报预测技术措施和监测资料,加强雷达、卫星等遥感应用产品对多轨道业务支持,充足发挥预报员作用,发展多轨道、( )、( )预报预测业务。 47、 公众气象服务要贯彻“( )”服务理念,丰富公众服务产品,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保证及时精确发布。 48、 天气业务要建立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延长中期数值天气预报( ),增强( )预报、中期预报和专业气象预报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 49、 决策气象服务要增强( )、积极性、及时性和精确性,完善和规范决策服务产品,推动决策服务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 50、 决策气象服务要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放在突出位置,加强气象灾害普查、调查工作,编制各级( )规划,开展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全过程灾前评估、灾中( )和灾后( )工作。 51、 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是指发生在( 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表面大范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 二、 单项选用题(50题,每题0.5分,共25分) 1、 本地面锋面与中低层切变位置比较接近时,我们往往说上、下层系统坡度较大,它是( A )。 A、有助于降水强度增大 B、不利于降水增度增大 2、 根据相对涡度平流散合项、曲率项可以判断大气中常用槽发展,疏散槽是( A)。 A、加深 B、填塞 C、无变化 3、 降冰雹条件之一是( A )。 A、低层增温和高层降温相结合; B、低层降温和高层增温相结合 4、 温带气旋、锋面、切变线、低涡、台风、东风波等,它们属于( A)。 A、天气尺度系统 B、中尺度系统 5、 在500百帕图上,东亚中纬度以南地区为(A)时,有助于切变生成。 A、纬向环流 B、经向环流 6、 台风强度重要取决于( D )。 A、眼区大小 B、螺旋云带长度 C、范畴大小 D、中心密度实云区大小及云顶亮度 7、 台风是暖性低压,它环流强度应随高度( A)。 A 、减小非曲直 B、增大 8、 在暴雨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措施中,获得有暴雨和无暴雨大气过程变化共同特性措施是( D )。 A、天气学分型、归类 B、记录学聚类分析 C 、以天气学措施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两类,对两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D、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两类, 对两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9、 MCC 形成在( A )环境中。 A、弱逼迫大气 B、强斜压 C、强垂直切变 D、大气锋生 10、 高空急流附近风垂直切变约为( B )。 A、5m/s/km      B、5~10 m/s/km   C、15~20 m/s/km       D、25~30 m/s/km 11、 绝对不稳定只和( A )有关。 A、温度层结 B、湿度条件 12、 冷锋从进入国内到完全移出大陆平均需( A )天时间。 A、3~4 B、4~5 13、 中小尺度系统垂直运动量级一般为( A )。 A、1~10米/秒     B、10~15米/秒     C、1~5米/秒 14、 在水平温度梯度最大区域上空一定高度上,必然会浮现与温度场相适应强风区,若强风区风速达到( C )m/s以上,即称为“急流”。 A、20       B、25       C、30      D、35 15、 一般觉得云内0℃层高度在600hPa上下,-20℃高度在( B )等压面高度附近或如下有助于冰雹生成。 A 、300hPa B 、400hPa C 、500hPa D 、700 hPa 16、 低空急流多位于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右侧或南亚高压东部脊线附近。这种背景下,与低空急流相伴强降水区位于低空急流左侧,低空切变线( B )。 A 、左侧     B、右侧     C、 附近      D 、中部 17、 上干、下湿对流不稳定气层在T-lnP图上温度层结曲线与露点曲线呈喇叭状配备,有助于形成( B )。 A 、冰雹   B、雷暴大风     C 、暴雨    D、龙卷风 18、 由( B )体现地转偏差,一般称为( )。 A:变压、变压风 B:变压梯度、变压风 C:变压、梯度风 D:变压梯度、梯度风 19、 不计摩擦(粘性)项地转偏差方程是,则下面对旳式子是:( C )。 A: B: C: D: 20、 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内力,是由于作气旋式旋转而具有向( C )方向内力,和作上升运动而具有向( )方向内力。( ) A:西、北 B:西、西北    C:北、西 D:北、西北 21、 粗糙下垫面摩擦作用使风力减小,并使风向偏离等压线而指向( A )。在摩擦层中,因摩擦随高度减小,因此风向作( )转变,而风速随高度增长。 A:低压一侧、顺时针 B:低压一侧、反时针 C:高压一侧、顺时针 D:高压一侧、反时针 22、 按照纬向对称经圈环流模式,哈得来环流上升支位置具有季节性位移,北半球夏季位于( C )附近,冬季位于( )附近。( ) A:5°S,10°N;       B:5°N,10°S;   C:10°N,5°S;       D:10°S,5°N。 23、 雷达探测脉冲在大气中传播,遇到降水粒子产生雷达回波是( D )。 A、粒子对电磁波反射 B、粒子对电磁曲折射 C、粒子对电磁波散射 D、粒子对电磁波后向散射 24、 人们把雷达观测到早上所浮现超折射回波,作为一种预算午后也许产生强雷雷暴指标是由于( D )。 A、低空有大量水汽 B、低空有冷空气 C、低空有风切变 D、低空有暖干盖 25、 雷达监测定位仪(闪电定位仪)是指运用闪电回击辐射声、光、( B )特性来遥测电回击放电参数一种自动化探测设备。 A、速度    B、电磁场      C、能量     D、强度 26、 雷达气象方程阐明回波功率与距离( C )次方成反比。 A、四     B、三      C、二     D、一 27、 使用PPI上雷达资料时,不同R处回波( B )。 A. 处在相似高度上 B.处在不同高度上 C. 处在相近高度上 D.不必考虑其她因素 28、 大气中浮现超折射时,电磁波传播途径( D )。 A. 是直线 B. 与地球曲率相似  C. 微微向上弯曲 D. 微微向下弯曲 29、 在雷莱散射时,散射截面Qs比后向散射截面 ( B )。 A. 大 B. 小 C. 相等 D. 不好比较 30、 质点在电磁波作用下产生散射时,散射能量在空间分布是( B )。 A. 均匀 B. 不均匀 C. 仅先后向不同 D. 不好比较 31、 一般,冰雹云雷达回波比一般积雨云强,是由于冰雹云比积雨云( A )。 A. 云中粒子尺度大 B. 对流强 C. 水平尺度大 D. 垂直尺度高 32、 雷达定量测量降水误差重要是由于( C )。 A. 雷达难于精确测量参数 B. 计算措施精度低 C. z-I关系不稳定 D. 单部雷达探测范畴有限 33、 强度不变同一积雨云从雷达站315°方向200kM处向东南方向移动,在雷达上看起来积雨云回波强度愈来愈强,这是由于( D )。 A. 积雨云高度愈来愈高 B. 积雨云尺度愈来愈大 C. 大气衰减愈来愈小 D. 距离衰减愈来愈小 34、 一般,超折射回波本质是( B )。 A. 降水回波 B. 地物回波   C. 鸟回波 D. 其她气象回波 35、 在PPI上,典型超级单体几乎均有( B )。 A. 强对流回波 B. 钩状回波  C. 指状回波 D. “V”形缺口 36、 梅雨锋暴雨回波中,在RHI上,强回波位于O℃等温线( C )。 A. 上下 B. 上部   C. 下部 D. 大某些在下部 37、 在多普勒速度图上,某一点所谓零速度是指该点处实际风向( A )。 A. 垂直于该点径向 B. 平行于该点径向 C. 与该点径向成45° 交角 D. 与该点径向成135°交角 19. 圆形中气旋流场,在多普勒速度图上体现为有( D )。 A. 一种风速极大值 B. 强大正风速区 C. 强大负风速区 D. 一对对称正负速度中心 38、 雷达探测脉冲在大气中传播,遇到降水粒子产生雷达回波是( D )。 A. 粒子对电磁波反射 B. 粒子对电磁曲折射 C. 粒子对电磁波散射 D. 粒子对电磁波后向散射。 39、 大水滴后向散射截面总比小水滴后向散射截面( D )。 A. 大 B. 小 C. 稍大 D. 大诸多。 40、 大冰雹后向散射截面随着降落过程其表面开始融化而(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大减 41、 假设单位体积中有90粒直径为1mm降水粒子,6粒直径为2mm降水粒子,3粒直径为3mm降水粒子和1粒直径为4mm降水粒子,它们对反射因子奉献是( B )。 A、1mm>2mm>3mm>4mm       B、1mm<2mm<3mm<4mm C、2mm>3mm>4mm>1mm       D、3mm>4mm>2mm>1mm 42、 以低仰角探测到在雷达站西北方位300公里处有一块30—35dbZ回波区,可是当时雷达站及其周边地面观测均无降水(雷达站天线高度为200米,以0°仰角探测),这块回波也许是( C )。 A. 地物回波 B. 层状云云顶回波 C. 发展中积状云中部回波 D. 层状云零度层亮带 43、 沿雷达径向方向,若最大入流速度中心位于右侧,则为( A )。 A、反气旋性旋转  B、气旋性旋转   C、辐合   D、辐散 44、 国家气象中心高辨别率有限区域分析预报系统英文缩写是( C )。 A、HIRLAM     B、MICAPS    C、HLAFS     D、HILAFS 45、 GCOS 指全球( B )观测系统。 A、地理 B、气候 C、天气 D、资源 46、 “四个一流”是指:( )、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 A、一流装备 B、一流环境 C、一流水平 D、一流部门 47、 通过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建立资源高度共享、互相支撑、协调发展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与技术保障、( )和教导培训等体系。 A、宏观调控 B、人才保障 C、技术改革 D、科技创新 48、 天气业务波及( B )每天气及有关气象衍生灾害预警预报、( )天以上延伸期天气预报和专业气象预报以及相应观测、信息解决和服务等。( ) A、0-7,7 B、0-10,10 C、0-15,15 D、0-30,30 49、 健全综合观测体系必须开展“三站四网”建设。“三站”是指: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 C )天气观测站。 A、国家 B、省级 C、区域 D、中尺度 50、 预报雨夹雪,实况雨夹雪,降水分级检查评估为( B )。 A、小雨对旳     B、小雪对旳 C、小雨或小雪都对旳     D、小雨或小雪都不对旳 三、 多项选用(40题,每题0.5分,共20分) 1、 温带气旋重要是在(C )发展起来,有很大( D ),在其发展过程中,温度场位相( G )气压场。 A.暖区 B.冷区 C.锋区 D.斜压性 E.正压性 F.超前于 G.落后于 2、 南亚高压是北半球夏季( H )层上最强大、最稳定环流系统,它是具有( B )尺度反气旋环流,是( F )性高压。南亚高压下面600 hPA 如下整个高原为( C ) 控制。 A.天气尺度 B.行星尺度 C.热低压. D.热高压 E.冷 F.暖 G.300 hPa H.100-150 hPa 3、 如果欧亚大陆极涡是两个极涡中心,且接近国内较强,则随着国内持续低温天气强度是( A );若两个极涡中心强度相称接近,则国内持续低温天气强度是( C );若亚洲极涡中心是较弱或极涡分裂为三个中心,则国内持续低温天气强度是( D )。 A.强 B.弱 C.偏强. D.偏弱 4、 寒潮冷锋移动方向与( ABC )有密切关系。 A.寒潮高压途径 B. 锋前气压系统和地形 C. 引导冷空气南下寒潮冷锋后垂直于锋高空气流分量 D. 冷锋后高压强度 5、 运用Q矢量措施可以诊断( A ),并且只需 ( D )层等压面资料即可计算。 A.垂直运动 B.温度场分布 C.湿度场分布 D.一 E.二 F.三 6、 台风大多数发生在纬度( CD ) 。 A.0-5°N之间 B.0-5°S之间 C.5-20°N之间 D.5-20°S之间 7、 引起对流不稳定局地变化因素有( ABC ) A .不稳定垂直输送 B. 散度 C. θse平流 D.温度平流 8、 有关涡度说法对旳是:( AB ) A、有曲率地区不一定有涡度 B、有切变地区不一定有涡度 C、等高线密集地方一定有涡度 D、风大地方一定有涡度。 9、 降水成因条件是:( ABC ) A、水汽条件 B、垂直运动条件 C、云滴增长条件 D、恰当风速条件 10、 当西南涡移出时,雨区重要分布在:( AC ) A、低涡中心区 B、低涡移向左前方 C、低涡移向右前方 D、低涡移向正前方 11、 辐射雾形成必要条件:( ABC ) A、近地层湿度大 B、有足够辐射冷却时间 C、没有明显水平或垂直互换 D、昼夜温差较大 12、 梅雨重要水汽来源是:( BC ) A、孟加拉湾 B、西太平洋 C、南海 D、印度洋 13、 影响大气作用力中,哪些在惯性参照系中是不存在。( CD ) A:气压梯度力 B:摩擦力 C:惯性离心力 D:地转偏向力 14、 东亚季风特点有哪些。( ABCD ) A:冬季盛行偏北风、偏西风,夏季偏南风、偏东风。 B:冬季天气干冷,夏季湿热,雨量大某些集中在夏季。 C:东亚西风带平均环流脊、槽,在冬、夏季也完全是相反相位。 D:高原在冬季北侧为西风,南侧为东风,夏季变为相反风向。 15、 槽线和切变线分析要注意下列几点( AC )。 A:为了要分析槽线和切变线,一般在分析等高线之前,先根据槽线和切变线过去位置和移动速度,从图上风饿切变定出它们位置 B:可以把两个槽槽线连成一种 C:切变线上可以有辐合中心,两条切变线可以连接在一起 D:习惯上往往在风向气旋性切变特别明显两个高压之间狭长低压带内和非常锋利而狭长槽内分析槽线 16、 超级单体风暴构造特性有哪些( BD )。 A:云内垂直气流基本分为两某些。前部为下沉区,后部为上升区 B:存在弱回波区 C:风暴运动方向一般偏向于对流云中层风左侧 D:对流云发展非常旺盛,维持很高云顶 17、 典型梅雨环流特性有( AC )。 A:南亚高压从高原向东移动,位于长江流域上空 B:腹稿1200E处脊线位置稳定在270N左右 C:江淮流域有静止锋停滞 D:低层为辐散区,高层为辐合区 18、 有关冷空气途径及对本地天气影响,说法对旳有( BC )。 A:西来冷空气,一般无降水,常常能达到寒潮强度 B:西北路冷空气重要是大风、降温和风后霜冻 C:从北来:起先高空环流比较平直,寒潮主力是东移,在中蒙边界及东北地区形成强东西向冷锋,降温比较厉害 D:从东北来:冷空气经蒙古、内蒙至山西、河北。 19、 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中高空成员有( CD )。 A:澳大利亚冷性反气旋 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C:南亚反气旋东部脊 D:东亚地区向南越赤道气流 20、 有关青藏高原环流影响下列说法对旳是( BC ) 。 A:青藏高原在冬季是热源,在夏季是热汇 B:青藏高原大大增强了海陆分布影响对500百帕副热带高压带断裂作用 C:冬季东亚大槽是海陆热力差别和青藏高原地形影响产物 D:冬季亚洲地面冷高压中心位置与青藏高原影响无关 21、 多普勒雷达局限性( ABD )使其探测能力下降或受限 A.波束中心高度随距离增长 B.波束中心宽度随距离增长 C.距离折叠 D.静锥区存在 22、 典型超级单体风暴反射率因子回波重要特性( ACD )。 A.低层钩状回波 B.中气旋 C.中高层悬垂回波 D.中层弱回波区 23、 有助于强雷爆发生条件( ABCD )。 A.近地面逆温层 B.前倾槽 C.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 D.大风垂直切变 24、 多普勒雷达测量基本量( ABD )。 A、回波强度 B、径向速度 C、风廓线 D、速度谱宽 25、 多普勒雷达由( ABCD )子系统构成。 A、数据采集RDA B、产品生成RPG C、顾客终端PUP D、通讯线路 26、 国内业务运营多普勒雷达一般采用体描模式( ABC )。 A、VCP11 B、VCP21 C、VCP31 D、VCP32 27、 多普勒雷达局限性( ABD )使其探测能力下降或受限。 A、波束中心高度随距离增长 B、波束中心宽度随距离增长 C、距离折叠 D、静锥区存在 28、 层状云降水反射率因子回波特性是( BD )。 A、具有密实构造 B、具有均匀纹理构造 C、具有均匀絮状构造 D、零度层亮带 29、 典型超级单体风暴反射率因子回波重要特性( ACD )。 A、低层钩状回波 B、中气旋 C、中高层悬垂回波 D、中层弱回波区 30、 超级单体风暴重要产生灾害性天气波及( ABC )。 A、大风 B、冰雹 C、龙卷 D、下击暴流 31、 龙卷涡旋特性TVS定义波及( ABC )。 A、切变 B、垂直方向伸展 C、持续叶间 D、水平尺度 32、 降水回波反射率因子回波大体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DEF )。 A、阵雨回波 B、暴雨回波 C、积云降水回波 D、雷阵雨回波 E、层状云降水回波 F、积云层状云混合型降水回波 33、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本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 A )作用,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 C )作用,气象事业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 D )作用。 A:现实性 B:保障性 C:基本性 D:前瞻性 34、 灾害性天气及另一方面生灾害预报制作和发布规定:灾害性天气及另一方面生灾害落区预报每天制作和分发两次,上午制作和发布将来( BC )预报,下午制作和发布将来( )预报。 A、12、24小时 B、12、24、48小时 C、12、24、48、72小时 D、12、24、48、72、96小时 35、 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查区域范畴波及预报责任区内所有( BD )和( )。 A、预报站点 B、预报地点 C、预报范畴 D、预报区域 36、 预测将来( AC )责任区内最低气温下降( )以上,最低气温为≤4℃。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应发布寒潮警报。 A、48小时 B、24小时 C、10℃ D、8℃ 37、 温度预报检查波及( ABD )、( )、( )预报误差。 A、最高气温 B、最低气温 C、平均气温 D、定期气温 38、 冰雹预警信号有:( CD ) 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红色 39、 精细化天气预报规定,24--48小时常规天气要素天气预报以( BCD )小时为时间间隔。 A、3 B、6 C、12 D、24 40、 根据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检查,预报大雪,实况为中雪,评估成果是( BC )。 A、评估小雪对旳 B、评估中雪对旳 C、评估大雪空报 D、不评估 四、 简答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答案写在附纸上) 1. 简述寒潮天气及其重要特点。 2. 一般降水形成和暴雨形成条件是什么? 3. 简述运用地面天气图拟定锋面位置措施。 4. 为什么要尽量使用近距离、低仰角雷达资料? 5. 简述《国务院办公厅有关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意见》有关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总体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