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全国 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试题真题解析讲义
一、 简短前言
学员朋友们: 大家好! 现在, 我们对《全国 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
计算机应用试题》分析讲解。讲解之前, 提出两点希望:
一是, 希望学员朋友们在收看本次串讲之前, 能够对课本知识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复
习, 做到有备而来;
二是, 希望学员朋友们在此之前, 能够独立地做完本套试题, 检查知识掌握的情况,
带着问题参加本次串讲的学习, 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次串讲所用教材: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教材。
二、 分数分布
1.总体印象
总的说来, 本套试题难度适中, 与以往试题比较题目考查的知识侧重点变化较大, 并
且出现了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 考察实际应用能力的题目增多, 解答不太顺手。整套试题
充分体现出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特点: 基础知识是主线, 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强。题型
的设置同以往考试没有变, 这里我不在赘述。
2.难度分析
如果粗略的将试题难度划分为易、 中、 难三个等级, 本套试题的难易程度为: 易: 30
分, 中: 50分, 难: 20分。可见, 本套试题在难度的处理上, 还算比较合理, 能够对相关
知识课考查比较到位, 同时做到了比较有区分度。
3.分数分布
分数分布为: 第一章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 9分,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16分,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7分,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7
分, 第五章系统分析: 13分, 第六章系统总体设计: 17分, 第七章系统详细设计: 17分,
第八章系统实施: 8分, 第九章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9分。具体分布如下表:
章节( 分值)
第一章
单选题
名词解释题
简答题
应用题
各章合计分值
4
5
1
1
9
第二章
2
1
16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4
2
3
2
4
3
3
7
7
1
1
1
1
1
1
13
17
17
8
1
1
6
三、 试题详解
全国 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题课程代码: 00051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阶段是(
A.电子数据处理→数据的系统处理→支持决策
B.支持决策→数据的系统处理→电子数据处理
C.电子数据处理→数据的系统处理→手工处理
D.数据的系统处理→电子数据处理→支持决策
答案: A
)
解析: 本题考查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具体包括: 电子数据处理、 数
据的系统处理、 支持决策。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参见教材P16—18。
2.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是(
A.管理资源
)
B.管理信息
D.外部实体
C.管理对象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管理信息的作用。管理信息作用包含如下四方面: 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
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 管理信息是系统内外联系的纽
带; 因此答案选B。参见教材P4—6。
3.下列关于信息收集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原始信息的收集要求时间性强、 校验功能强、 系统稳定可靠
B.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 准确、 及时地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
C.收集的原始信息应该用某种手段在某种介质上记录
D.二次信息收集是从信息或数据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或数据取出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收集的基本知识。信息收集按照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不同, 能够把
信息收集工作分为: 原式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其中原式信息收集是在信息或数
据发生的当时、 当地, 从信息或数据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或数据取出来, 并用某种
技术手段在某种介质上记录下来。二次信息收集是指收集已记录在某种介质上, 与所描述
的实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分离的信息或数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是否是从所描述的实体
上取得的; 原式信息收集来源于所描述的实体, 二次信息收集不是来源于实体, 因此本题
的答案选D。参见教材P11。
4.专家系统出现的计算机应用阶段称为(
A.电子数据处理
)
B.支持决策
D.手工处理
C.数据的系统处理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阶段。其发展阶段答题包含三个基本的阶段: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数据的系统处理阶段、 支持决策阶段; 各自的处理阶段又有一些子阶
段, 本题所考查的专家系统出现在第三个发展阶段, 即支持决策阶段中的智能支持系统阶
段; 因此本题答案选B。参见教材P20。
5.Visual FoxPro中对数据表进行”选择”运算的命令子句是(
)
A.FIELDS
C.REST
B.FOR
D.NEXT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 Visual FoxPro中对数据表进行”选择”运算的命令子句。实际此题涉及
到的知识点是: 专门的关系运算。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 选择、 投影、 连接三种。VF中的
选择命令子句是FOR、 投影运算的子句是FIELDS。因此本题的答案选B。参见教材P83—84。
6.一般而言, Internet的组成包括(
A.通信线路、 路由器、 客户机、 信息资源
B.通信线路、 路由器、 主机、 信息资源
C.通信线路、 集线器、 交换机、 主机
)
D.信息资源、 客户机、 通信线路、 通信节点机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Internet的组成。因特网主要由通信线路、 路由器、 主机、 信息资源四部
分组成。因此本题答案选B。参见教材P63。
7.数据的逻辑模型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它们是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和(
)
A.集合运算
C.关系模式
答案: D
B.实体联系
D.数据完整性约束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模型中的逻辑模型。数据模型分为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两种。
逻辑数据模型一般由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三方面。因此本题的答案选D。
关于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是考试的一个重点, 需要熟练掌握。参见教材P78。
8.退出Visual FoxPro系统的命令是(
)
A.QUIT
B.EXIT
D.WHILE
C.DISPLAY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VF的基本的退出命令。VF的基本退出方式可分为两种: 键盘操作和鼠标操
作。键盘操作包括Alt+F4组合键和直接操作命令QUIT, 需要注意的是QUIT命令一定要在
系统主窗口的”命令”窗口中输入, 并回车。关于鼠标操作包括: 文件→退出和点击退出
按钮这样两种基本的方式。因此本题的答案选A。参见教材P86。
9.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主机和(
A.运算器
)
B.控制器
D.存储器
C.外部设备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两方面。
关于外部设备都包括哪些, 都需要基本掌握。因此本题答案选C, 很基本。参见教材P43。
10.系统开发强调整体性, 采用的开发思路是: 先确定逻辑模型, 再设计(
)
A.数学模型
C.物理模型
答案: C
B.关系模型
D.数据模型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开发原则中的整体性原则。系统开发的原则主要包括: 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相关性、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等。其中系统的整体性强调要先确定逻
辑模型, 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思路。因此本题的答案选C。参见教材P94。
11.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法中, 系统设计阶段内”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A.代码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处理过程设计
B.数据结构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
C.数据结构设计、 代码设计、 处理过程设计
D.代码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 程序设计
)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开发方法中的生命周期法的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生命周期法的
过程划分为: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三个阶段。系统设计中的详细设计主要内容
包括: 代码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处理过程设计。因此答案选A。参见教材P99。
12.在面向对象的方法中, ”类”的定义是(
A.一组具有相同结构、 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
B.对象间的通信
)
C.对象的继承性
D.数据和操作的封装单位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过程中类的定义。类: 就是指一组相同结构、 操作和约束条件的
对象。因此本题答案选A。参见教材P103。
13.系统维护比较容易, 开发费用中等的系统开发方式是(
)
A.自行开发
C.合作开发
答案: C
B.委托开发
D.购买软件产品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开发方式的优缺点。系统开发方式包括如下四种: 自行开发、 委托开
发、 合作开发、 购买软件产品。其中合作开发的系统维护比较容易, 开发费用中等, 因此
本题答案选 C。不同系统开发方式优缺点, 在教材列出的表 3—1, 详细比较了不同的系统
开发方式的优缺点。参见教材P106。
14.CSF(关键成功要素法)分析步骤中的第三步是(
A.了解企业及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B.确定关键要素
)
C.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要素
D.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关键成功要素法的基本步骤。键成功要素法包括四个基本步骤: 一是了解
企业及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二是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要素; 三是确定关键要素;
四是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第三步即确定关键要素, 因此本题的答案选B。参见教材P119。
15.在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中, ”对人员的适应性以及法律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属于
(
)
A.经济可行性分析
B.技术可行性分析
D.完备可行性分析
C.系统运行可行性分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包括: 经济可行性、 技术可行
性、 系统运行可行性这样三方面。其中系统运行可行性分析包括: 对人员的适应性以及法
律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因此答案选C。参见教材P122—123。
16.在数据字典中, 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组成”的部分被称为(
)
A.数据项
C.处理功能
答案: B
B.数据结构
D.外部实体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字典中数据结构功能的作用。数据字典中条目有以下六种基本形式:
数据项、 数据结构、 数据流、 数据存储、 处理功能、 外部实体。其中数据结构的作用是描
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组成, 因此本题答案选B。参见教材P144。
17.在绘制数据流程图时, 为防止错误数据输入, 增加的”输入校验功能”应绘制在
(
)
A.顶层数据流程图
C.低层次数据流程图
答案: D
B.二层数据流程图
D.扩展的数据流程图
解析: 本题考查绘制数据流程图的相关知识。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形式包括: 顶层数据流程
图、 低层次数据流程图、 扩展的数据流程图, 其中扩展的数据流程图绘制中为了防止错误
数据输入, 可增加”输入校验功能”。参见教材P142。
18.绘制某财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时, ”计提折旧”所使用的符号是(
)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数据历程图的基本符号包括四种: 分别是外部实
体、 处理功能、 数据存储、 数据流。本题的计提折旧是一步处理功能的表示, 因此本题答
案选择D。参见教材P135—139。
19.随着数据库长期保存, 并随数据库的打开而打开、 关闭而关闭的表间关联是(
A.临时性关联 B.永久性关联
)
C.固定性关联
答案: B
D.可变性关联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表间的关联。数据库表间的联系有: 永久性关联和临时性关联两种。
临时性关联只是在使用临时建立的表间联系, 一旦关闭数据表则临时性关联也就消失了;
永久性关联是被存放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表间的联系, 它将随数据库长期保存, 随数据库的
打开而打开, 随数据库的关闭而关闭。因此本题的答案选B。参见教材P190。
20.下列关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描述正确的是(
A.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结果是惟一的
B.一个联系不能转换为一个关系
)
C.不能合并相同码的关系
D.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 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 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原则。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原则包括: ( 1)
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 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 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 2) 一
个联系也转换为一个关系, 联系的属性及联系所连接的实体的码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 但
关系的码会根据联系的类型变化。因此本题的答案选D。参见教材P174—175。
21.一旦菜单程序文件运行以后, 系统会自动编译该菜单程序并生成一个(
)
A.同名的(.PRG)程序文件
C.同名的(.MPX)编译程序文件
答案: C
B.不同名的(.MPX)编译程序文件
D.不同名的(.PRG)程序文件
解析: 本题考查下拉菜单运行的相关知识。一旦菜单程序文件运行以后, 系统将会自动编
译该菜单程序, 生成一个同名的编译程序( .MPX) 文件, 以后再运行该用户菜单时, 系统
会优先运行编译程序文件。因此本题的答案选C。参见教材P213。
22.能够释放(关闭)表单的命令是(
A.THISFORM.RELEASE
C.THISFORM.SETFOCUS
答案: A
)
B.THISFORM.REFRESH
D.THISFORM.CAPTION=”关闭”
解析: 本题考查基本的VF退出命令。THISFORM.RELEASE表示的是释放表单, 即退出表单,
因此答案选A。参见教材P221。
23.下列描述中, 不是输入界面设计要求的是(
)
..
A.可靠性高、 容错性好
C.自动化程度高
答案: C
B.操作简单、 易学易用
D.风格一致、 布局合理
解析: 本题考查输入界面设计的原则。输入界面设计的原则包括: 可靠性高、 容错性好,
操作简单、 易学易用, 风格一致、 布局合理这样三方面。本题考查不是输入界面设计要求
的一项, 因此答案选C。参见教材P227—228。
24.下列选项中, 不能建立报表布局文件的方法是(
)
..
A.使用向导
C.手工建立
答案: D
B.使用快速报表
D.直接使用电子表格文件
解析: 本题考查创立报表布局文件的方法。创立报表布局文件的方法有使用向导、 使用快
速报表和使用手工操作建立, 这样三种基本的方式。本题不能建立报表布局文件的方法是,
..
符合的只有D选项, 直接使用电子表格文件, 因此本题的答案选D。参见教材P236。
25.系统测试中的过程错误主要是指(
A.算术运算错误和逻辑错误
C.处理功能说明不够确切
答案: A
)
B.子程序参数使用错误
D.数据结构和属性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测试中的过程错误。系统测试可能发生的错误按性质可分为: 功能错
误、 系统错误、 过程错误、 数据错误、 编程错误这样五类。其中过程错误主要是指算数运
算错误、 逻辑运算错误等。因此本题的答案选A。参见教材P285。
26.对具有较多相同部分的系统作切换, 应选择的切换方法是(
)
A.直接切换
C.试点后直接切换
答案: C
B.平行切换
D.逐步切换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切换的方式。系统切换的方式包含如下四种: 直接切换、 平行切换、
试点后直接切换、 逐步切换。试点后直接切换适用于系统有一些相同部分的切换, 因此本
题答案选C。参见教材P287。
27.类设计器的属性对话框中, 用于设置指定子类对象标题文本的属性为(
)
A. Caption
B. Cancel
D. Class
C. BaseClass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类设计器的属性设置。VF中, 类设计器的属性对话框中, 用于设置指定子
类对象标题文本的属性是: Caption,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参见教材P267。
28.系统投入运行后, ”分析是否达到开发的预期目标、 存在哪些缺陷及如何改进”等工作
被称为(
A.系统分析
C.系统重构
答案: B
)
B.系统评价
D.系统重组织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评价的定义。系统转换投入运行后, 运行结果是否达到开发的预期目
标, 还存在哪些缺陷, 应该如何维护和改进, 需要进行全面地检验和分析, 称为系统评价。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参见教材P305。
29.系统安全性保护措施包括: 物理安全控制、 人员及管理控制、 存取控制和(
)
A.身份鉴别
C.用户授权
答案: B
B.数据加密
D.介质备份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安全性保护措施。系统安全性保护措施包括: 物理安全控制、 人员及
管理控制、 存取控制和数据加密, 因此本题答案选B。参见教材P302—303。
30.系统维护的内容包括: 应用软件维护、 数据维护、 代码维护和(
)
A.功能扩展维护
C.数据重组维护
答案: D
B.系统环境维护
D.硬件设备维护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维护的内容。系统维护按照维护对象的不同, 能够分为如下四类: 应
用软件维护、 数据维护、 代码维护、 硬件设备维护, 因此本题答案选D。参见教材P310。
二、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5分)
31.数据库系统(DBS)
答案: 以计算机为基础, 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称为数据库系统。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参见教材P72。
32.索引
答案: 索引实际上是对数据表的排序, 可是它不改变数据表中数据的物理顺序, 而是另外
建立一个索引对应列表。
解析: 本题考查VF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中索引的定义。参见教材P85。
33.系统开发项目组
答案: 系统开发项目组直接负责系统开发的具体企业工作, 成员由系统分析师、 程序设计
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这三类人员组成。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开发项目组的定义。参见教材P109。
34.处理过程设计
答案: 处理过程设计就是要对控制结构图中, 每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 进行具体的描
述, 这种描述将成为以后编写处理程序的基础。详细地描述这个处理逻辑能够使用”输入
一加工一输出”( IPO) 图。
解析: 本题考查处理过程设计的概念。参见教材P242。
35.预防性维护
答案: 其主要思想是维护人员不应被动地等待用户提出要求才做维护工作, 选择有较长使
用寿命的系统进行维护。
解析: 本题考查预防性维护。参见教材P313。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5分)
36.简要回答管理系统的组成。
答案: 管理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 一是管理的客体, 即管理的对象; 二是管理的主体, 即
管理者和管理机构; 三是联系两者的信息系统这样三部分。
解析: 本题考查管理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参见教材P4。
37.简要回答局域网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答案: 局域网的硬件组成包括: 在逻辑上由服务器、 工作站、 网卡、 传输介质和连接转换
部件构成, 其中连接转换部件能够是中继器、 集线器、 网桥、 路由器、 网关等; 软件组成
包括: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管理软件、 网络应用软件。
解析: 本题考查局域网的基本软硬件组成的知识。参见教材P58—59。
38.分析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的意义。
答案: 企业经过战略性规划的制定, 来保证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能够为企业的
发展目标服务, 能够使各种独立开发的应用系统良好衔接, 对企业业务形成全面的支持,
能够使资源分配平衡, 使各种应用系统与组织环境相匹配, 提高信息系统开发的经济效益。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的意义。参见教材P114。
39.简要回答向数据表输入记录的两种方式。
答案: 向数据表输入记录的两种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在创立时直接输入记录; 另一种是向
空表中追加记录。创立时直接输入记录是在创立时直接输入相关的记录, 即顺序输入相关
的各个字段的值, 输入完毕后关闭相关的窗口即可。向空表中追加记录的方式包括: 追加
一条记录、 连续追加、 成组追加这样三种基本方式。
解析: 向数据表输入记录的两种方式。参见教材P179—181。
40.简要回答经过项目管理器进行应用程序集成的主要步骤。
答案: 经过项目管理器进行应用程序集成的主要步骤包括: 创立项目文件、 添加文件、 主
文件设置、 连编应用程序系统。
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程序集成的主要步骤。参见教材P280—281。
四、 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1O分, 共30分)
41.某维修站对①”功率大于 50马力”且”维修记录不全”或②”已运行十年以上”的机
器给予优先维修, 否则做一般处理。请用决策表表示此处理逻辑。
【分析】:
①确定规则的个数: 这里有 3个条件, 分别是: ”功率大于 50马力”、 ”维修记录不全”、 ”已
运行十年以上”; 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 分别是: Y、 N, 故应有 2×2×2=8种规则;
②列出所有的条件和动作: 所有条件是上一步中确定的三个条件, 动作题目中确定了两种
情况: 一是进行优先处理, 二是作其它处理。
③填入条件项。可从最后 1行条件项开始, 逐行向上填满。如第三行是: Y N Y N Y N Y N,
第二行是: Y Y N N Y Y N N, 最上一行是: YYYYNNNN;
④填入动作桩和动作顶。进行优先处理的情况, 由初始条件: ”功率大于 50马力”且”维
修记录不全”或”已运行十年以上”的机器给予优先维修, 否则做一般处理, 对照判定即
可得出对应条件的处理情况, 这样得到形如下图的初始判定表。
初始判定表
1 2 3 4 5 6 7 8
功率大于 50马Y Y Y Y N N N N
力吗?
条
维修记录不全Y Y N N Y Y N N
吗?
件
运行超过 Y N Y N Y N Y N
吗?
进行优先处理 x x X
X
X
动
作其它处理
X
x
x
作
⑤化简。合并相似规则后得到最终的决策表图。见下表:
1
2
Y
N
Y
x
3
Y
N
N
4
N
-
Y
X
5
N
-
N
功率大于 50马力吗? Y
条
维修记录不全吗?
运行超过 吗?
进行优先处理
Y
-
x
件
动
作其它处理
x
x
作
答案:
1
2
Y
N
Y
x
3
Y
N
N
4
N
-
Y
X
5
N
-
N
功率大于 50马力吗? Y
条
维修记录不全吗?
运行超过 吗?
进行优先处理
Y
-
x
件
动
作其它处理
x
x
作
解析: 本题考查决策表来反映逻辑判断的相关知识。参见教材P147。( 五)
42.数据库”学生管理.DBC”包含”表1.DBF”, 该表包括姓名、 学号、 性别、 成绩、 政治面
貌、 评语、 照片等字段。现以”表 1.DBF”生成一个单表视图”学生成绩.VUE”, 其中只包
括姓名、 学号、 成绩三个字段。题42(a)图、 题42(b)图是生成”学生成绩.VUE”的视图设
计器, 请完善有标号①~⑤的地方。
答案: 1.表1.DBF; 2.姓名; 3.学号; 4.成绩; 5.学生成绩。
解析: 本题考查创立单表视图的基本方法, 参见教材P193。
43.”固定资产.DBF”数据表如题 43表所示, 以该表为数据源使用报表向导生成报表如题
43(a)图所示。
下列是使用报表向导的几个步骤( 中间有些步骤略去) , 请结合具体使用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 1) 步骤1-字段选取: 题43( b) 图中的”选定字段”应该有哪些字段名称?
答案: 单位名称、 原值、 累计折旧、 净值。
( 2) 步骤2-分组记录: 题43( c) 图中的”1”应该选择什么?
答案: 组表头
(3)步骤2-分组记录: 题43(d)图中的”总结选项”应该选择的有哪些?
答案: 求和、 平均值、 计数
(4)步骤5-排序记录: 题43(e)图中的升、 降序该如何设置?”选定字段”是哪些?
答案: 升序、 原值
解析: 本题考查使用表单向导设计生成报表的基本过程。参见教材 P236。
四、 简单总结
1.强调全面复习
从本套试题的分数分布不难看出, 试题知识考查涉及到各个章的内容, 分数分布并不完
全平均, 但这只能是本套试题的特点, 没有一般意义。因此, 希望考生朋友们一定要全面
复习, 千万不要随意取舍, 以免影响考试成绩。纵观历年试题, 清楚表明全面复习的重要
性, 切不可因一套试题的内容而影响全面复习。
2.重视课本基本的知识
试题的命题方法之一是根据基础知识编写考题, 这是一种风险很小的命题方法, 也是各
种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希望朋友们复习时, 尽量把基础知识搞清楚, 看明白, 力争达到
方法准确, 记忆清晰。请记住一条普遍规律: ”任何考试题目都能够在课本中找到它的原型! ”
祝学员朋友们学习进步, 在未来的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