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模仿试卷
一、单项选用题(在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请在答题卡上相应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公园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2题。
1、记载中所说黑气是指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
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进入环月轨道,进行摸索研究。据此回答3~4题。
3、嫦娥一号发射时,伦敦区时是
A.2时05分 B.10时05分 C.12时05分 D.20时05分
4、下列天体系统,与嫦娥一号无关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5、3月4日,辽宁等北方省区普降暴雪,有些地区积雪近2米。导致本次强降雪天气系统属于下图中
图3
A B C D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毕6~7题。
6、“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
A.①环节 B.④环节
C.⑤环节 D.⑦环节
7、“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波涛,
可以化为高山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根系吸取”。这一段话阐明水循环联系圈层有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有关住宅区论述,对旳是
A.住宅区是都市中最为广泛一种土地运用方式
B.多数位于市中心或街角路口
C.多半接近河流、铁路和公路
D.低档住宅区往往建在都市外缘
60
60
120
120
180
180
240
240
300
300
360
360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苏丹达尔富尔地区人口急剧膨胀,荒漠化现象加剧,逐水而居阿拉伯牧民被迫南迁。为争夺水草资源,部族间武装冲突不断。图6为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示意图。阅读材料完毕9-11题。
9.沿30°E经线,自北向南自然景观变化所
反映地辨别异规律重要是
A.由赤道向两极地辨别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地辨别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辨别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0.加剧达尔富尔地区荒漠化重要因素是
A.气候干旱 B.水源短缺
C.人口膨胀 D.战争破坏
11.影响达尔富尔北部地区阿拉伯居民不断南迁
重要因素是
A.生态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文化 D.宗教信奉
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组”,
完毕12~13题。
12、图示过程可以明显反映台湾省
A.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4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C.20岁人口比重现下降再上升 D.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
%
%
0-5
0-5
0-5
13、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重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限度高 B.人口增长速度快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构造严重失衡
右图中阴影区域体现某种农业地区类型,读图完毕14-15题。
14、图中阴影区域体现农业地区类型及其特点对旳是
A.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
B.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大牧场放牧业——商品率高
D.混合农业——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15、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重要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地震 C.旱涝 D.泥石流
16、下列均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是
A.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B.家具制造业、水产品加工业
C.制糖工业、服装工业 D.集成电路、电解铝工业
读右图,回答17~18题:
17、该公司全球化经营得以顺利实现重要条件是
A.现代交通和通信 B.众多劳动力
C.丰富资源 D.优美环境
18、此类工业将生产基地布置在珠三角重要因素是
A.运用本地科技人才 B.运用本地劳动力资源
C.丰富自然资源 D.优美干净环境
19、该生产活动波及地区联系方式共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国内“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既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将来国内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运用和城乡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放、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严禁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毕20~21题:
20、这种划分是按
A.单一指标划分 B.自然指标划分
C.综合指标划分 D.地理位置划分
21、有关所划分功能区域论述,对旳是
A.各区域均有一定面积和范畴 B.各区域内部特性完全一致
C.各区域优势特色相似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同样
2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都市化重要动力是
A.外资公司建立 B.个体私营公司发展
C.乡镇公司发展 D.国有大中型公司建立
23、某商场销售下列商品,有也许获得环境标志是
A.一次性木筷 B.蟒蛇皮背包 C.含磷洗衣粉 D.无氟冰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劳动密集型制造公司大量迁入国内。据此完毕24~25题。
24、这种产业转移
A.是第三产业转移 B.是技术导向型产业转移
C.阻碍了迁入地都市化进程 D.也许对迁入地环境导致污染
25、日本、韩国公司迁入国内重要因素是
A.日本污染严重 B.国内工资水平较低
C.国内服务业发达 D.日本人口数量剧减
读“国内某些区域简图”,完毕26-28题。
26、图例所示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27、在国内图示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28、治理该环境问题主线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
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施行。这将从法律上增进可再生能源开发运用,增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毕29~30题。
29、下列各组能源中,所有属于可再生能源是
A.煤炭、风能 B.水能、太阳能
C.石油、天然气 D.核电、生物能
30、为增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将建设100万千瓦风电项目,重要因素是
A.江苏位于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
B.江苏风力发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风能在其能源消费构成中始终占重要地位。
C.江苏能源矿产缺少,将以风能所有替代常规能源
D.江苏交通运送网络不够健全,能源输入渠道不畅
二、判断题
31、气压带、风带产生是由于高下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球自转。
32、近地面大气重要直接热源是地面。
33、赤道向两极地辨别异规律产生基本是热量,在中纬度地区体现最明显。
34、同一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不不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35、随着运送条件和生产技术改善,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制约越来越小。
36、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浮现持续河湾。
37、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为了吸引起达国家投资,一方面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公司生产内部交易成本。
38、平原地区合适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合适发展林牧业。
39、予以西部大量财政补贴,是国内政府推动西部经济发展重要措施。
40、人类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直接因素,而这些开发活动背景是本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发展需求。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模仿试卷答卷
一、单项选用题(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判断题(1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三、综合题(30)
41、我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长江三角
洲地区(如图)进行有关地理资料收集,请
你协助完毕如下内容:(9)
⑴该地冬季盛行风向为 ,夏季盛行风
向为 。
⑵该处季风形成因素是 ,
该地气候类型是 。
⑶从地转偏向力考虑,该地长江水对 (南或北)
岸冲刷明显,长江水重要参与 循环。
⑷该地重要地形为 ,其形成重要因素是 。
⑸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事项与该地区地理特性不相符是 。
A
D
C
B
①
②
③
④
A.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B.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河网密布,水量丰富
D.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单薄
42、读下图,回答问题(9)
⑴如果此图体现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体现空气流动方向,则两B、C处气压高是 ,受热是 。
⑵如果此图体现东亚季风环流,B处是亚欧大陆,C是太平洋,则②实际风向是 。
⑶如果此图体现是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②是
(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气候特性是 。
⑷如果此图体现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④体现 ,
B、C两地体现海洋是 。
⑸如果此图用于体现岩石圈物质循环,C体现岩浆,则②体现 ,④体现 。
4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不同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甲
丙
乙
⑴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丙体现时代分别是 、 、 。
⑵在人类社会发展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阶段是 时代。
⑶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基本原则是 、 、
。
⑷新世纪国际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新实践模式是 。在工业构造调节中,
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是 ;在农业经济构造调节中,国内大力推动
,以实现循环经济。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模仿试卷答卷
一、单项选用题(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B
D
B
B
D
A
A
C
A
A
A
A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B
C
C
A
A
D
D
B
B
A
A
B
A
二、判断题(1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B
A
A
A
A
A
B
A
三、综合题(30)
41、
⑴西北 ,寒冷干燥;东南,高温多雨
⑵海陆热力性质差别,亚热带季风气候。
⑶南,海陆间循环。 ⑷平原,流水堆积。 ⑸ D
42、
⑴B、C。 ⑵西北。 ⑶西风带,温和多雨。
⑷水汽输送,C。 ⑸重熔再生,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43、
⑴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⑵工业文明。
⑶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⑷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