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档中档学校招生考试
物 理 试 卷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对旳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笔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下列各小题所有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种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
题2分)
1.下列文具中,一般状况下属于绝缘体是
A.铅笔芯 B.橡皮 C.金属小刀 D.不锈钢尺
2.在图1所示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单位是
牛顿
瓦特
安培
伽利略
图1
A
B
C
D
3.下列用电器中,运用电流热效应工作是
A.电视机 B.电热毯 C.电电扇 D.电脑
4.下列实例中,目旳是为了减小摩擦是
A.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花纹 B.用橡胶制作自行车闸皮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D.骑自行车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5.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中,对旳是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
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折射现象
C.斜插入水中筷子仿佛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反射现象
D.能从不同样方向看见不发光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6.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是
A.一张课桌高度约为2m B.一支粉笔长度约为40cm
C.一名初中学生质量约为500kg D.一种鸡蛋质量约为50g
7.下列实例中,目旳是为了增大压强是
A.刀刃做得很薄 B.书包带做得较宽
C.坦克装有宽敞履带 D.大型平板拖车装有诸多轮子
8.图2所示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则下列说法中对旳是
S
图2
L1
L2
A.灯L1和灯L2并联
B.灯L1和灯L2串联
C.通过灯L1和灯L2电流一定相等
D.灯L1和灯L2两端电压一定不相等
9.水平桌面上文具盒在水平方向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鉴定对旳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图3
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10.密封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图3所示,图中黑点表达气体分子。用抽气 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四个示意图图4所示,其中对旳是
图4
A
B
C
D
11.图5是描述地球上不同样位置人释放手中石块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达石块下落途径, 则对石块下落途径描述最接近实际示意图是
图5
A
B
C
D
地球
地球
地球
地球
12.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似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液体。其中甲、乙、丁容器中液体密度相似。若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甲容器对桌面压力为F1;若将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细线和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该容器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乙容器对桌面压力为F2;若将小球A放在丙容器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悬浮,此时丙容器对桌面压力为F3;若将小球A放在丁容器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和容器底接触,小球A静止时丁容器对桌面压力为F4。则下列鉴定对旳是
A.F2<F1=F3 <F4 B.F1=F2=F3<F4
C.F1=F3<F2<F 4 D.F1= F2= F3=F4
二、多选题(下列各小题所有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选项均多于一种。本大题共12
分,每题3分。每题选项全选对旳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
13.有关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对旳是
A.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指南针能指南是由于地磁场对指南针磁极有力作用
C.磁场中某点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小磁针决定
D.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
14.下列说法中对旳是
A.寒冷冬天,玻璃窗上浮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
B.炎热夏天,雪糕周边浮现“白气”是雪糕冒出水蒸气液化形成
C.将-18℃冰块放在冰箱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内能一定增长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取了热量
15.下列说法中对旳是
A.匀速下落过程中跳伞运动员机械能减小
B.在空中下落排球,运动得越来越快,是由于排球具有惯性
C.汽车受到力作用,它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D.小安站在磅秤上,小安对磅秤压力和磅秤对小安支持力大小一定相等
16.有关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对旳是
A.在家庭电路中,同步工作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
B.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是由于电路中用电器实际功率过大引起
C.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由于通过用电器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
D.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子导线并不太热,是由于导线电
阻比电炉丝电阻小
三、填空题(共14分,每题2分)
17.物理学中规定: 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18.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选填“不小于”、“不不小于”或“等于”)
19.温度一定期,影响铜导线电阻大小因素有:铜导线横截面积和 。
20.小林坐在行驶汽车上,以她乘坐汽车为参照物,她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21.阻值为50Ω定值电阻R接在电源两端,通过电阻R电流为0.2A,10s内电流产生热量是 J。
22.甲、乙两溢水杯放在实验桌上,分别盛满水和酒精,酒精密度为0.8×103kg/m3。将密度为0.9×103kg/m3小球M轻轻放入甲溢水杯水中,小球M静止时从甲溢水杯中溢出9g水;将小球M轻轻放入乙溢水杯酒精中,小球M静止时从乙溢水杯中溢出
g酒精。
甲 乙
水
酒精
图6
23.图6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cm2。容器甲中盛有0.2m高水,容器乙中盛有0.3m高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压强为p酒精。当质量m范畴为 时,才干满足p水>p酒精。(ρ酒精=0.8×103kg/m3)
四、实验和探究题(共34分,24~29、32、34题各2分,31、33、35题各3分,30题4分,36题5分)
24.图7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
70
℃
60
图7
´1
´100
´1000
´10
图8
25.图8所示电阻箱示数为 Ω。
26.图9所示电压表达数为 V。
27.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图10所示,由此可以鉴定出通电螺线管左端是 极。(选填“N”或“S”)
图9
I
图10
图11
B
O
A
28.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杠杆上相邻刻线间距离相等。小华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
在杠杆上B点悬挂了3个钩码,图11所示。为使杠杆
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当在A点悬挂 个钩码。
29.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答复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物质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鉴定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 。(选填“固态”或“液态”)
30.小红为了测量盐水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图12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盐水杯子放在调节好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盐水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图12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体积为
cm3。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变化砝码个数和游码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图12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总质量为 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密度为 kg/m3。
图12
丙
mL
100
80
20
60
40
甲 乙
1
0
2
3
4
5g
50g
10g
0
c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图13
31.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图13所示。为了找到烛焰清晰像,小彤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小彤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像,则该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小彤将点燃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测到烛焰清晰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阐明 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2.定值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可调电源两端,电路中电流I随电源电压U变化关系图像图14所示。已知R1=2Ω,则R2= Ω。
2
U/V
4
6
0.2
I/A
0.4
0.6
0.8
1.0
0
1.2
1.4
图14
1
3
5
7
图15
S2
R0
L
P
S3
S1
33.小明运用电压表和阻值为R0定值电阻,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阻RL。她选择了满足实验规定实验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图15所示。
(1)为了测量出RL阻值,请只添加两条导线完毕图15所示实验电路连接;
(2)请把小明实验环节补充完整:
①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开关S3、闭合开关S2,记录电压表达数为U;
②请用R0及实验数据表达出RL。RL= 。
34.小鹏运用滑轮组及有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拉力F和重力G关系:F = 。
G/N
2
3
4
5
6
7
8
F/N
0.9
1.3
1.7
2.1
2.5
2.9
3.3
35.运用一支温度计、一种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种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请你写出实验环节和实验现象。
图16
白 纸
支架
泡沫塑料板
平面镜(不透明)
M
N
36.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距离v和物到平面镜距离u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和直线MN重叠,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图16所示。请你在图16装置基本上,运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种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距离v等于物到平面镜距离u。请写出实验环节,画出实验数据登记表。
五、计算题(共16分,37题3分,38题6分,39题7分)
37.小阳家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5kg水,该热水器中水温度从20°C升高到40°C。求这些水吸取热量。[水比热容为4.2×103J/(kg·℃)]
S2
R3
R2
R1
S1
S3
图17
38.图17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达数为I1,电压表达数为U1,电阻R1电功率为P1;当开关S1、S2、S3所有闭合时,电流表达数为I2,电压表达数为U;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阻R3电功率为0.64W,已知:,。求:
(1)电阻R2和R3之比;
(2)电阻R1电功率P1。
39.图18是一种新型吊运设备简化模型示意图,图中虚线框里是滑轮组(未画出),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由电动机拉动。工人师傅用该吊运设备前后搬运水平地面上圆柱形物体A和物体B。物体A底面积为SA,密度为ρA,高度为hA;物体B底面积为SB,密度为ρB,高度为hB。当物体A所受竖直向上拉力T1为1500N时,物体A静止,地面对物体A支持力为N1。挂在滑轮组挂钩上物体A匀速竖直上升4m过程中,电动机对滑轮组绳子自由端拉力为F1,拉力F1做功为W。当物体B所受竖直向上拉力T2为1000N时,物体B静止,地面对物体B支持力为N2。挂在滑轮组挂钩上物体B以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过程中,电动机对滑轮组绳子自由端拉力F2为625N,拉力F2做功功率P为500W,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已知:N1=2N2,5SA=4SB,8ρA=7ρB,2hA=5hB。不计绳质量,不计滑轮和轴摩擦。求:
图18
电动机
滑轮组绳子自由端
滑轮组挂钩
(1)物体B匀速上升速度v;
(2)拉力F1做功W。
北京市高档中档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照
一、单选题(共24分,每题2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B
C
B
C
A
D
A
A
C
D
B
B
二、多选题(共12分,每题3分,全选对旳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
题 号
13
14
15
16
答 案
BD
AC
AD
AD
三、填空题(共14分,每题2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7
正电荷
18
不小于
19
长度
20
静止
21
20
22
8
23
800g<m<2400g
四、实验和探究题(共34分)
24.66 (2分)
25.1258 (2分)
26.2.5 (2分)
27.N (2分)
28.2 (2分)
29.(1)晶体(1分) (2)固态(1分)
30.(1)右(1分) (2)60 (1分) (3)62(1分) (4)1.1×103 (1分)
图1
S2
R0
L
P
S3
S1
31.左(1分) 实(1分) 幻灯机(1分)
32. 4(2分)
33.(1)图1(1分)
(2)① 电压表达数为2.5V并记录(1分)
② (1分)
34.0.4G+0.1N(2分)
35.实验环节及实验现象:
(1)用温度计测量室温,记录温度计示数; ………(1分)
(2)将适量酒精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酒精温度,待酒精温度和室温相似时,记录温度计示数; ………(1分)
(3)再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随着酒精蒸发,可以看到温度计示数逐渐减小,这一实验现象阐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 ………(1分)
36.实验环节:
(1)在镜前纸上合适位置插一枚大头针作为物体S,用眼睛观测到它在镜中像S′。
(2)在镜前物体S右侧,用一只眼睛观测物体S像S′,并沿视线在纸上插一枚大头
针P1,使大头针P1正好能挡住像S′;再插一枚大头针P2,使大头针P2正好能挡住
大头针P1和像S′。 ………(1分)
(3)在镜前物体S左侧,仿照环节(2)分别在纸上插上大头针P3和P4。
(4)移去平面镜和大头针,通过大头针P1和P2在纸上针孔画一条直线,再通过大头
针P3和P4在纸上针孔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交点就是像S′位置。
………(1分)
(5)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S到直线MN距离u和像S′到直线MN距离v,并分别
将u和v数据记录到实验数据表中。 ………(1分)
(6)变化物体S位置,仿照环节(1)~(5),再做5次实验。 ………(1分)
实验数据登记表
u/m
v/m
………(1分)
五、计算题(共16分)
37.解:Q 吸=cm(t-t0) ……………………………………………………………(1分)
=4.2×103J/(kg ·℃)×5kg ×(40-20)℃…………………………………(1分)
=4.2×105J ……………………………………………………………(1分)
38. 解:当只闭合开关S1时,等效电路图2甲所示;
当开关S1、S2、S3所有闭合时,等效电路图2乙所示;
丙
P3=0.64W
R3
R2
U
图2
R1
U
I2
R3
乙
R1
R2
P1
U
U1
I1
甲
I3
当只闭合开关S2时,等效电路图2丙所示。
…………(1分)
(1)由图2甲得: U1= I1 R1
U = I1(R1+R2)
已知:
解得:R1=3R2 …………(1分)
已知:
由图2甲、乙得:I1(R1+R2)= I2
解得: …………(1分)
(2)由图2甲、丙得:I1== I3==
=×= …………(1分)
由图2甲、丙得:P1= I12 R1,P3= I32 R3
…………(1分)
已知:P3=0.64W
解得:P1==0.5W …………(1分)
T1
N1
GA
T2
N2
GB
A
B
图3
甲
乙
39.解:
(1)当物体A受拉力为T1时,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
图3甲所示;当物体B受拉力为T2时,以物体B为研究
对象,受力分析图3乙所示。 ………(1分)
由图3甲、乙得:
GA= T1 + N1
GB= T2 + N2
已知:N1=2N2, 5SA=4SB, 8ρA=7ρB, 2hA=5hB
T1=1500N, T2=1000N
由于 G=mg=ρVg=ρgSh
因此 GA=ρAgSAhA,GB=ρBgSBhB
解得:GA=3500N ……………(1分)
GB= N ……………(1分)
设滑轮组绳子段数为n,提高物体B时,机械效率η =
已知:F2=625N,η =80%
解得:n =4 ……………(1分)
拉力F2做功功率P== nvF2
已知:P=500W
解得:v =0.2m/s ……………(1分)
4F2
GB
B
乙
G动
4F1
GA
A
甲
G动
图4
(2)匀速提高物体A时,以物体A和动滑轮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4甲所示。匀速提高物体B时,以物体B和动滑轮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4乙所示。
由图4乙得:4F2= GB+G动
解得:G动=4×625N― N=500N ……………(1分)
由图4甲得:4F1=GA+G动
解得:F1 ==1000N
拉力F1做功W = nF1h
已知:h=4m
解得:W= 4×1000N×4m=1.6×104J ……………(1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