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实施方案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
二○一○年九月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实施方案
资质等级: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乙级
证 书 号: 黔国土资地灾设资第( 52 21500002) 号
发证单位: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项目负责
吕 勇
报告编写
夏 昌 伟
审 核
张 宇
总工程师
刘 觉 生
经 理
吴 荣
提交单位: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
设计单位: 贵州金杉土地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 二○一○年九月
附图目录
图号
顺序号
图 名
比例尺
1
1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
1:5000
2
2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挡土墙工程及复绿工程布置平面图
1:5000
3
3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工业场地工程治理布置平面图
1:1000
4
4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挡土墙设计立面图
1:500
5
5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挡土墙截面尺寸大样图
示意
6
6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排水沟截面尺寸大样图
示意
附件目录
1.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
3.设计单位资质证书
目 录
第一章 前 言 1
一、 任务的由来 1
二、 编制目的及任务 1
三、 编制原则 2
四、 编制依据 3
五、 实施目标 3
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5
一、 矿山地理位置 5
二、 自然地理 7
三、 地形地貌 7
四、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8
第三章 矿山治理恢复实施方案 10
一、 挡土墙治理工程设计 10
二、 排水沟治理工程设计 14
三、 植被复绿治理工程设计 15
四、 主要工程量 17
第四章 资金预算与进度安排 18
一、 经费预算 18
二、 工期进度安排 20
第五章 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 21
第六章 保障措施 22
一、 组织保障 22
二、 技术保障 22
第七章 效益分析 24
一、 社会效益 24
二、 环境效益 24
第一章 前 言
一、 任务的由来
为保证矿山企业认真履行保护、 综合治理和恢复矿山环境的义务, 防患于未然, 尽量使矿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国发【 】28号)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 3) 、 《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黔府办发【 】38号) 等文件及地方国土资源局有关精神, 有效地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实施, 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受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委托, 我公司承担《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二、 编制目的及任务
为了避免矿山在进一步开采过程中, 由于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根据贵阳市国土资源局和开阳县国土资源局的要求, 编制《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实施方案》, 本方案编制任务为:
( 一) 对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区范围内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区域, 即工业场地和采场边坡发生崩塌、 滑坡、 泥石流进行预防和治理。
( 二) 对工业场地及矿山开采所破坏土地进行复绿。
三、 编制原则
( 一) 以人为本的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内的集中村寨及分散村民住户全部搬迁至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外的安全地带, 使其不遭受地质灾害危害。
( 二) 谁破坏、 谁治理原则
坚持”谁开发、 谁保护, 谁破坏、 谁治理”原则, 明确采矿权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义务和责任, 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 三) 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 根据矿山环境情况, 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依据矿山活动所危害的对象、 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 分阶段治理。
( 四) 科学合理、 切合实际原则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规划情况, 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矿业活动所危害的对象、 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 分阶段治理遵循下列方针, 做到科学合理、 切合矿山实际。
1、 综合设计、 就地取材、 以防为主、 确保施工;
2、 治理区边坡经治理后, 彻底消除滑坡、 崩塌等地质灾害, 不留任何安全隐患;
3、 经过坡项种植适宜性乔灌木、 坡面及平台人工造林, 结合矿区的复垦, 快速恢复治理区的自然生态面貌, 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4、 在确定方案时, 遵循安全可靠、 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原则;
5、 遵循”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的科学原则, 以恢复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目的, 植树以乡土树种为主, 采取多林种、 多树种, 乔、 灌、 相结合的方法。
四、 编制依据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 3)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3) ;
3、 《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3) ;
4、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试行) 》( .4) ;
5、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19- ) ;
6、 《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SL379- ) ;
7、 《 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6—1995) ;
8、 《崩塌、 滑坡、 泥石流监测规范》( DZ/T0221- ) ;
9、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贵州金杉土地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5月) ;
10、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委托书;
五、 实施目标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 采用露天开采方式, 主要是对土地、 植被等自然资源的破坏, 同时由于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根据《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治理目标和治理工程。《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实施方案》的实施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 一) 挡土墙治理工程
1、 对矿区内工业场地北西面的边坡进行治理, 修建挡土墙1。同时在边坡上修建排水沟, 并修建蓄水池。
2、 在排土场东面修建挡土墙2。
3、 在表土堆放场东面修建挡土墙3。
( 二) 植被复绿工程
对矿山工业场地及公路边坡等种植树木及撒草, 进行绿化。
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一、 矿山地理位置
( 一) 矿区基本情况及范围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属已建矿山, 位于开阳县城南东, 行政区划隶属开阳县南龙乡, 矿山总投资为150万元, 根据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采矿许可证, 7月获得采矿许可证延续, 证号为: 5 00830007; 采矿权人: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 吴石付) ; 经济类型属私营企业; 开采矿种为冶金用砂岩; 生产规模3万t/a; 法定矿界由1、 2、 3、 4四个拐点圈定; 有效期为 7月至 7月, 法定矿界拐点坐标及面积、 采矿标高见表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面积、 采矿标高 表1
拐点号
X
Y
1
2989085
36406000
2
2989105
36406885
3
2987925
36406795
4
2987750
36405810
矿区面积: 1.1621km2。
采矿标高: 1150—950m。
( 二) 区位条件及地理坐标( 交通运输、 水源、 电源条件等)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位于开阳县城南东, 直距约12km, 行政区划隶属开阳县南龙乡所辖。地理坐标: 东经: 107°03′03″—107°03′43″, 北纬: 26°59′52″—27°00′36″。开阳至南龙公路从矿山北侧经过, 矿山有简易公路相连, 交通较为方便( 见交通位置示意图1) 。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
M5
10km
比例尺: 1cm
图1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交通地理位置示意图
二、 自然地理
( 一) 气象、 水文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具有较明显的高原性季风气候特点, 季节交替不分明, 气温变化不大,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基本上属温和气候, 年平均气温13.6 ºC, 最高气温为34.1 ºC, 最低气温为-9.6 ºC, 无霜期265d。年平均降雨量为 1243.5mm。多集中在6-8月, 此段时间的降雨量累计可达670-680mm平均风速为2.3m/s, 最大风速20.0m/s, 风向多为东风。
矿区在区域上位于长江水系乌江流域, 区内发育三条季节性小溪于新桥寨子南东汇合, 然后总体向北西—南东径流。三条季节性小溪中有两条位于采场北西面, 直距约200m, 一条位于采场南西面, 直距约300m。矿区范围内没有大的山塘水库存在, 在矿区外西面有两处山塘。
( 二) 土壤、 植被情况
由于受地形、 地貌、 成土母质、 气候、 植被等自然因素以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 矿区及附近区域土壤主要为黄宗壤和少量的耕植土, 黄壤为本区地带性土壤, 是分布最广、 面积最大, 区内植被主要为农业种植植被以及人工种植的杉、 松人工林及人工种植的李、 桃等树种, 区内森林覆盖率为25%, 水土流失较轻。
区内植被覆盖一般, 植被以灌木、 杂草繁茂为特征, 局部为丛林与杂草、 杂木等组成混生林。区域内土壤类型有: 山地黄棕壤、 黄壤、 褐色土、 水稻土4个土类, 其中以紫褐色土和山地黄棕壤分布较广。 矿区工业场地及附近以褐色土为主, 另有少部分水稻土。矿区土层厚度分布不均匀, 厚度0m~5m, 土壤均呈酸性, pH一般在4.5~6.5之间。
三、 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云贵高原中低丘陵山地, 由于碳酸盐岩发育, 形态上多为岩溶峰丛。地形总体上是东西两侧高, 中间低。最高点位于矿区外南西部的无名山头, 海拔高程1208.5m, 最低点位于矿区外南东角溪沟边, 海拔高程1019.0m, 相对高差189.5m。在矿区一带地形起伏较大, 地貌类型简单, 矿山表层多被第四系残坡物覆盖, 厚0~10.00m, 植被覆盖少, 主要为低矮灌木、 荒草及多年生草本植物。
总体上矿区地貌类型简单, 地形起伏陡, 基岩出露较好, 矿山开采所在位置, 地形起伏不大, 为一斜坡处, 场区内未发现滑坡、 泥石流、 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四、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 一)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 二叠系中统梁山组、 中统栖霞组及第四系, 现从新到老分述如下:
1、 第四系( Q) : 为含砾粘土,粉砂质粘土等,零星分布于沟谷、 低洼及缓坡地带, 图上未表示。厚0—3m。
2、 栖霞组( P2q) :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泥晶灰岩夹中厚层泥晶灰岩及燧石灰岩等,厚度大于350m。
3、 梁山组( P2l) : 为灰至灰白色中至厚层石英砂岩, 杂色薄层砂质粘土岩及炭质粘土岩, 局部夹劣质煤或煤线, 底部常为厚约0.5m之灰白色铝土质粘土岩。厚20—40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本组为区内主要含矿层位。
4、 娄山关群( ∈2-3ls) : 下部为浅灰色中至厚层状微晶至细晶白云岩, 上部为浅灰色厚层、 层纹状泥晶白云岩及白云质泥岩, 含燧石团块及条带。厚度大于300m。
( 二) 地质构造与地震
1、 构造
区内构造简单, 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 倾向南东, 倾角12—15°, 平均为14°。矿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区内岩石中主要发育两组节理构造, 其产状为330°∠70°及20°∠70°, 对矿体破坏小。
2、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 , 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区域内历史上无地震记录, 亦无活动性地质构造, 总体区域地壳较稳定。
第三章 矿山治理恢复实施方案
一、 挡土墙治理工程设计
( 一) 治理对象的确定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 由于矿山采用露天开采, 矿山将会形成边坡, 随着矿山开采对表土剥离量的不断增加, 表土堆放场堆放表土的量也在不断扩大, 还有堆渣场堆放废石的量的加大, 矿山开采边坡、 表土堆放场、 堆渣场的边坡不稳定, 容易发生滑坡、 垮塌、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而对工业场地造成危害。同时造成河流的阻塞。因此, 为了防止上述地质灾害的发生, 避免矿区人生财产安全灾害的发生, 必须采取工程防治措施, 为节约用地, 对其修建挡土墙进行治理。
( 二) 治理措施及技术方法
挡土墙工程是根据项目区内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 破坏情况、 矿山开采方式, 结合工业场地的地面设施布置, 矿山开挖情况, 采用必要的机械设备进行有序的开挖、 回填、 平整、 修建挡土墙。
根据上述治理措施, 对边坡进行修理, 墙基开挖, 采用浆砌石修建挡土墙主体工程。最后进行绿化、 种草、 植树。
( 三) 挡土墙设计
1、 挡土墙工程布置
在矿区内工业场地北西面的修建挡土墙1, 长度为45m, 高度为6m。同时在边坡上修建排水沟, 拦截坡面水, 并修建了蓄水池进行蓄水。在排土场东面修建挡土墙2, 长度为35m, 高度为3m。在表土堆放场东面修建挡土墙3, 长度为32m, 高度为4m。
2、 挡土墙设计
本方案挡土墙的设计标准参照 8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J008—挡土墙》。由于挡土墙破坏后影响场地建筑, 破坏道路, 破坏后果为严重, 挡土墙高度均小于7m, 不属于高强, 安全级别定为二级。考虑到地形条件和节约土地, 确定采用墙体占地较少的俯斜式路肩墙。
根据附近土源情况, 确定填料内摩擦角ψ=35°, 地基土为碎石土, 地基承载力为200KPa, 取基地摩擦系数μ=0.4, 因无行驶超重车辆要求, 不做车辆等代均布荷载换算, 采用qk=30kPa。挡土墙截面尺寸及主要参数见下表:
( 四) 挡土墙稳定验算:
1、 挡土墙1稳定验算
( 1) 挡渣墙的受力分析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 ) 计算挡渣墙后的总主动土压力。
公式为:
式中: r—填渣容重;
ψ—渣体内摩擦角;
—渣体与墙面摩擦角;
—填渣表面与水平面所成的坡角;
—主动渣压力系数。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弃渣的内摩擦角ψ取35°。
取==17.5°
=0°
=19°
=2.6t/m3(渣体容重)=26KN/m3
=0.5
=234
=188.10
=139.19
( 2) 墙体抗滑稳定计算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抗滑稳定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式中: —最小抗滑安全系数, []≥1.3;
—主动渣压力的水平分力,
—主动渣的垂直分力,
—基底摩擦系数, 取0.40;
—单位墙体总重量, 284.05KN( 浆砌石 =23KN/m3) 。
Ks=1.36>1.3, 故不会滑动。
(3)抗倾覆稳定计算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抗倾覆稳定计算公式为:
式中: —最小抗倾覆安全系数, ≥1.5;
Wa—墙体自重W对O点的力矩, kN·m;
Eayb—主动土压力的垂直分力对O点的力矩, kN·m;
Eax.h—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力对O点的力矩, kN·m。
计算得=2.53>1.5, 故不会倾覆。
挡土墙2、 挡土墙3的稳定验算公式与挡土墙1稳定验算公式一样, 在此不重复计算。根据验算挡土墙2、 挡土墙3符合要求。
( 五) 施工注意事项
1、 所有建筑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 施工队伍必须具备应有的整体技术素质, 生产工人应熟练所从事工种的操作技能, 施工人员中应有一定比例的技术骨干, 施工企业的负责人必须具有较好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
3、 挡土墙的高度, 轴线位置及平面形态可根据现场地形、 地质条件适当调整。
4、 挡土墙采用M7.5浆砌石砌筑, 石料强度等级U30, 直径不小于20cm。
5、 挡土墙工程施工中, 墙体布满泄水孔, 采用Φ110PVC圆形泄水管, 外倾斜坡率5%,间距2m, 梅花形布置, 最后一排泄水孔高出现状地面0.3m。
6、 沿挡土墙每15m设置一道伸缩缝, 宽30mm, 填充沥青麻丝。
7、 挡土墙基础应嵌入新鲜基岩0.5m。
8、 土墙施工完毕后, 应即时对斜坡地段进行种草、 植树等绿化工程。
二、 排水沟治理工程设计
( 一) 排水沟设计
根据《防洪标准》( GB50201—94) 中的相关规定, 矿山属Ⅴ等工程, 因此防洪标准定为设计洪水重现期 一遇, 校核取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经查阅《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等相关规范, 选定排水沟断面尺寸为0.3×0.3m; 沟道纵坡坡度i=5%, 均采用M7.5浆砌石砌筑, 厚度0.2m, 面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cm,碎石垫层, 厚度6cm。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 要求分析, 设计排水沟长度为45m。
( 三) 施工注意事项
1、 排水沟的平面形态及排水坡度可根据现场地形、 地质条件进行调整。矿山道路靠山一侧排水沟的排水方向和排水坡度应与矿山道路的坡度方向一致。 排水坡度i均应≥2%。
2、 根据设计排水沟的布置路线进行施工放样, 定好施工线。
3、 根据排水沟的设计断面尺寸, 沿施工线进行挖沟和筑埂。筑埂填方部分应将地面清理耙毛后均匀铺土, 每层厚约20cm, 用杵夯实后厚约15cm, 沟底或沟埂薄弱环节处应加固处理。
4、 在截水沟和排水沟的出口衔接处, 铺草皮或作石料衬砌防冲。在每一道跌水处,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专项施工。
5、 竣工后, 及时检查断面尺寸与沟底比降, 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
三、 植被复绿治理工程设计
( 一) 矿山植被复绿
根据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可采用边坡加固、 植树种草或挂网客土喷播等工程措施, 以修复生态; 平原区可采用清理废石( 渣) 、 采矿场回填、 整平、 覆土、 复绿、 造景等工程措施进行生态重建。
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山工业场区包括附属设施及其堆渣场等均复垦为林地, 结合当地气候、 水文、 地形条件, 根据工程特点, 拟在工业场地及堆渣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造林同时, 要设好排水沟, 以保水流通畅。复绿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 树种的选择规格与复垦工程相似, 选择植物品种的原则有: 适应性强、 病虫害少、 耐粗放管理的植物; 及具有吸尘、 CO2功能的植物。选择深根性树种, 具有保持水土能力强, 生长快速优点的树种, 推荐3树种: 桦木、 杉木、 柳杉。
造林密度: 乔木栽植密度 株/hm2, 株距为2.5m, 行距2m。
综上所述, 工业场地破坏土地与植被资源11099.89m2, 绿化面积按20﹪计算为2219.98m2。复绿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 树种的选择规格与复垦工程相似, 树种推荐香樟, 荚竹桃和女贞3种。乔木种植间距为4m/株, 灌木种植间距1m/株。为保证复绿效果, 复绿施工后养护期至少为一年。预计种植乔木110株, 灌木800株。
矿区道路两侧均为灌木林或乔木林, 不在设计矿山道路两侧种植乔、 灌木。对矿区内运输道路开挖形成的边坡同时进行喷播草皮树种绿化。预计种植草籽5kg。
集中解决、 治理矿山闭坑后, 对遗留的所有因采矿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后果, 特别是对被占用、 破坏的土地、 植被资源、 生态环境进行彻底整治。以达到被破坏区土地复垦为主要目的, 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标, 提高现有耕地质量, 恢复原有地形地貌景观。具体的土地复垦实施将按照矿山编制的《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要求进行土地复垦。
( 二) 施工注意事项
1、 建设单位委托具有从事土地复垦规划设计业绩的单位承担复垦方案设计, 而且复垦方案经多方面比较, 选择技术成熟、 效果优异的复垦方案。
2、 在复垦方案实施阶段, 选择施工经验丰富, 技术力量强的土地整理或具有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
3、 建设中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和合理的施工工序, 加强复垦技术培训, 提高复垦的管理能力。
4、 在复垦方案实施后, 要加强其后期的管理工作, 充分体现复垦后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果用地单位自己参与土地复垦的, 则单位需组织专门技术人员, 认真学习, 并在实践中运用。在绿化过程中将质量、 成活率分解到各部门, 要求各部门保证成活率, 同时技术人员要及时监督、 指导。
四、 主要工程量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挡土墙治理工程
挡土墙1
土方开挖
m3
371
石方开挖
m3
118
M7.5浆砌石
m3
551.7
M7.5浆砌石块
m3
551.7
挡土墙2
土方开挖
m3
320
石方开挖
m3
75
M7.5浆砌石块
m3
122.5
M10水泥抹面
m2
122.5
挡土墙3
土方开挖
m3
227.2
石方开挖
m3
62.8
M7.5浆砌石
m3
180.2
M7.5浆砌石块
m3
180.2
碎石反滤层
m2
13.25
排水沟工程
排水沟
土方开挖
m3
29.30
M7.5浆砌石块
m3
19.44
C15砼垫层
m3
2.43
植被复绿工程
植被重建
种植乔木
株
110
种植灌木
株
800
散播草种
kg
5
第四章 资金预算与进度安排
一、 经费预算
预算以国家、 省( 部) 预算定额为依据, 暂时无标准的, 参考市场中等价格计算。
本方案主要参照预算依据如下:
1、 国家物价局、 建设部联合颁发的[1992]价费字375号文有关规定;
2、 《贵州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3、 《贵州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4、 《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中有关部分;
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定额》中有关部分;
6、 林业部门有关林业工程的现行参考价格;
7、 贵阳市现行市场价格或实际工程价格;
8、 勘查设计费用按国家发改委、 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修改版》估算;
9、 工程监理服务费用按国家发改委、 建设部【 】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估算;
10、 预备费用按工程费的10%计算;
8、 价格水平年与主体工程一致, 以 1季度市场价格为准。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矿山治理实施方案经费预算为58.77万元。具体投资概算结果如表4-1所示:
表4-1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工程经费预算
工程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单价
总价( 万元)
备注
挡土墙治理工程
挡土墙1
土方开挖
m3
371
15.5元/m3
0.58
石方开挖
m3
118
45.2元/m3
0.53
M7.5浆砌石
m3
551.7
160元/m3
20.06
M7.5浆砌石块
m3
551.7
202元/m3
11.14
挡土墙2
土方开挖
m3
320
15.5元/m3
0.50
石方开挖
m3
75
45.2元/m3
0.34
M7.5浆砌石块
m3
122.5
160元/m3
1.96
M10水泥抹面
m2
122.5
202元/m3
2.47
挡土墙3
土方开挖
m3
227.2
15.5元/m3
0.35
石方开挖
m3
62.8
45.2元/m3
0.28
M7.5浆砌石
m3
180.2
160元/m3
3.39
M7.5浆砌石块
m3
180.2
202元/m3
3.64
碎石反滤层
m2
3.25
16.5元/m3
0.02
排水沟工程
排水沟
土方开挖
m3
29.30
15.5元/m3
0.05
M7.5浆砌石块
m3
19.44
202元/m3
0.39
C15砼垫层
m3
2.43
434.86元/m3
0.11
植被复绿工程
植被重建
种植乔木
株
110
50元/株
0.55
种植灌木
株
800
30元/株
2.4
散播草种
kg
5
20元/kg
0.01
合计
48.77
勘察设计费用
6.5%
3.17
工程监理服务费用
4.0%
1.95
预备费用
10.0%
4.88
总计
58.77
二、 工期进度安排
根据矿山开采现状和资金筹措情况, 制定方案实施进度计划表, 见表4-2。
表4-2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工期进度安排表
工程名称
工期进度安排
备注
.10— .10
挡土墙
治理工程
挡土墙1
挡土墙2
挡土墙3
植被复绿工程
植被重建
第五章 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
根据投资预算, 开阳县南龙乡高新硅矿工程项目费用为58.77万元, 主要包括挡土墙治理工程、 植被复绿工程。
资金主要来源:
1、 列入矿山生产成本
2、 申请使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费用。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 组织保障
( 一) 管理措施
1、 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程作为矿山管理工作的重点。
2、 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岗位责任制。
3、 组织管理人员, 特别是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主要管理人员, 认真学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法律、 法规, 矿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公文, 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进行划分和界定, 并责成各部门制定完成任务的工作计划。
( 二) 组织措施
1、 矿山企业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行政领导机构,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行政领导机构要求是企业内独立的、 行政管理能力强的机构, 由其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行使行政权利。
2、 加强职能部门的管理, 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要求, 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的职责和工作目标。
3、 根据实际要求, 设立主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部门, 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进行宣传, 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 负责具体创立措施的落实工作。
二、 技术保障
1、 由主管国土资源局、 矿山主要领导以及设计单位代表, 共同组成本项目工程质量监管组, 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2、 委托具有地质灾害及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 负责施工阶段的现场质量监管。
3、 施工单位应具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资质, 建立相应的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专项工程质量检查员, 从源头上保证施工质量。
第七章 效益分析
一、 社会效益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当地社会发展目标为依据, 分析评价项目投资引发的各项社会效益与影响, 以及当地社区及人民对项目的不同反映, 促进项目与当地社区、 人民相互适应, 共同发展, 污水、 粉尘和废气的治理改进了矿山范围内的人居环境, 矿区内居民和矿山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二、 环境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程对已有的一些环境资源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新增加了环境资源。
经过本《方案》的实施, 对矿山占用和破坏植被资源起到了恢复作用, 污水、 粉尘、 废气、 噪音的治理对矿山大气环境、 声环境和水资源、 水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对矿区范围内村寨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