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八大政变.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9822300 上传时间:2025-04-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八大政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八大政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01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发生在春秋时期,这场政变宣告了春秋的结束,战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 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此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赵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赵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 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 2 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 此时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管理诏书的宦官赵高却发动了阴谋,威胁丞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矫诏处死扶苏与蒙恬。隐瞒秦始皇死讯,以咸鱼放到秦始皇车上,遮挡秦始皇尸体发出的臭味。回到咸阳后,他们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就是秦二世。 此次政变直接导致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的灭亡,秦始皇的基业结束,也拉开了四年的楚汉之争。 3 王莽篡汉 王莽御王冠即天子位,国号新,称始建国元年(公元九年),莽年五十四岁。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 此次政变宣告西汉的结束,王莽失败之后,刘秀开创东汉。 4 杨坚代周 580年5月,周宣帝病死,8岁的字文阐(周静帝)继承皇位。周宣帝的岳父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 581年3月3日(北周静帝大定元年二月十四日)杨坚废周静帝为介公,北周亡。同时,杨坚自立为皇帝,筑大兴城(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为国都,改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建元开皇。隋文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一方面继承周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和一些措施,另一方面又取消前朝的一些弊政,稳定了局势,加强了国力,为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此次政变开创了大隋王朝,杨坚和杨广为后来的一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科举制度、天朝体系等等。 5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府集团在唐朝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李世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成为皇太子并掌握实权,旋于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9月4日)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 此次政变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意义最为重大的,李世民即位之后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6 神龙政变 705年,武则天改年号为“神龙”,这一年就被称为神龙元年。此年正月,武则天病重,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们抓住时机,联合羽林军,发动了政变,杀死了武则天宠幸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拥戴时为太子的李显即唐中宗复位。 同年十二月,武则天去世。神龙二年(706年),为唐中宗复位立下大功的张柬之、敬晖、崔玄暐、袁恕己、桓彦范等人被武三思陷害,流放远州,后被杀害。后人称其中的变故为“神龙政变”。 此次政变正式结束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女皇帝的通知,还政李唐。 7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七岁的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史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 此次政变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两宋时期,两宋以来,昏君辈出,奸臣当道,军力积弱,但经济发达。 8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间发生的内战。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战争持续三年。建文帝缺乏谋略,任用主帅不当,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以燕京(今北京)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1402年7月13日)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