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预测试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16655 上传时间:2025-04-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预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预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5 浙江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模仿卷(十二) 地 理 本试卷分选用题和非选用题两某些,共4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用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是(  ) A.银河系   B.地月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B [银河系是庞大恒星集团,级别高于以太阳为中心天体太阳系,与河外星系属于同一级别,而地月系是以行星为中心天体系统,级别最低,故选B。] 2.藏族姑娘脸上呈紫红色,被称之为“高原红”,影响其形成重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气压 A [高原红重要是由于气候环境导致面部皮肤角质层过薄,毛细血管扩张显露于表层,所体现出红血丝症状,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烈,故选A。] 3.上海人口容量大,因素组合对旳是(  ) ①能源丰富 ②经济发达 ③科技水平高 ④消费水平高 ⑤开放限度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D [上海市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开放限度高,人口容量大,上海能源缺少,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低,故选D。] 4.下列自然带所在地区风化壳最厚是(  ) A.热带荒漠带 B.苔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D [风化壳厚度与气温、降水量成正有关,越是高温多雨地方,风化壳越厚。因此选项中自然带风化壳最厚是热带雨林带,D对。其她自然带水分或是热量条件差,风化壳薄,A、B、C错。] 5.下列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D.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D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强调人对环境改造作用,是人定胜天思想,A、B错。“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属于天人有关论,“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体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故选D。] 6.下图漫画倡导人们应当(  ) A.节省用水,从我做起 B.保护植被,克制全球变暖 C.治理污水,人人有责 D.保护海洋,维持生物多样性 A [读图可知,图中水资源挥霍导致地球悲哀,而节省用水,地球快乐,从而提示人们应当节省运用水资源,故选A。] 7.地区专门化是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特性,其重要目是(  ) A.保护生态环境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追求经济效益 D.实行集约化经营 C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可以充足运用各地优越条件发展大规模生产,从而提高产量,获得最大利润,故选C。]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气候变化现象之一。21世纪以来,北极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下图为北极海冰范畴(106km2)与年平均CO2浓度(PPM)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完毕8~9题。 8.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  ) A.逐年减少 B.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正有关 C.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D.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呈负有关 9.“北极放大”现象因素,最也许是海冰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 A.海洋对太阳辐射吸取增强 B.海洋对太阳辐射反射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吸取增长 D.大气对地面辐射吸取削弱 8.D 9.A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以减少趋势为主,但呈波动减少趋势,非逐年减少,A错。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变慢,C错;北极年海冰面积波动减少,年平均CO2浓度呈增长趋势,大体成负有关,B错、D对。第9题,北极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2倍,重要因素是海冰减少也许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吸取增强,海洋冰面减少,对太阳辐射反射削弱,与大气作用关系不大,故选A。] “瑶琳仙境”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是典型喀斯特地貌。图1为“钟乳石”景观图,图2是三大类岩石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过程互有关系示意图。完毕10~11题。 图1 图2 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 10.图1“钟乳石”景观形成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沉积 C.流水搬运 D.流水溶蚀 11.本地岩石形成环境及过程,与图2中数码相应对旳是(  ) A.Ⅰ-① B.Ⅱ-④ C.Ⅲ-⑥ D.Ⅰ-② 10.B 11.D [第10题,钟乳石是喀斯特溶洞景观,含石灰质水顺着岩石小裂隙向下渗流时,水中石灰质分离出来沉积形成,故选B。第11题,根据图2提示“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和箭头方向,推测出Ⅰ-②为沉积岩,Ⅱ-④为岩浆岩,Ⅲ-⑥为变质岩。本地岩石由沉积形成,故选D。] 12.青藏高原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地势较低河谷地带重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B [青藏高原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地势较低河谷地带,重要因素是热量。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其她地区海拔高,热量局限性,B对。光照、水分、土壤不是分布在河谷地区重要因素,A、C、D错。] 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出行模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完毕13~14题。 13.与该模式有关度较低行业是(  ) ①汽车维修 ②商业地产 ③电子商务 ④交通运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互联网+交通”经济模式将带来(  ) A.都市拥堵加剧 B.尾气排放减少 C.人口迁移加快 D.失业人口增长 13.A 14.B [第13题,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与该模式有关度高是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③错。交通运送,是车辆行驶必要条件,④错。有关度较低行业是汽车维修,与网络或交通关联较少,①对。商业地产与打车软件关联不大,②对。第14题,“互联网+交通”经济模式使行驶道路更合理,将带来尾气排放减少,B对。有助于减少都市拥堵,A错。与人口迁移无关,C错。没有导致行业减少,不会浮现失业人口增长现象,D错。] 全球共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通过国内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也是鸟类面临威胁最大路线。下图为全球候鸟迁徙路线图,完毕15~16题。 15.鸟类学家拟定候鸟迁徙路线最高效地理技术是(  )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16.在候鸟迁徙路线中,东亚—澳大利亚路线是候鸟面临威胁最大一条线路,其重要因素是(  ) A.都市热岛效应 B.气候变迁 C.栖息地破坏 D.水土流失 15.A 16.C [第15题,鸟类学家拟定候鸟迁徙路线最高效地理技术是GPS,对候鸟迁徙路线进行定位跟踪,A对。GIS重要功能是分析、解决信息,RS重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数字地球重要是将信息数字化,实现网络上传播、共享,不能拟定路线,B、C、D错。第16题,在候鸟迁徙路线中,东亚—澳大利亚路线是候鸟面临威胁最大一条线路,其重要因素是人类活动频繁,栖息地破坏,C对。迁徙路线不通过都市,与都市热岛效应关系不大,A错。气候没有明显变化,B错。水土流失不是影响鸟类迁徙线路重要因素,D错。] (·武汉市某些高中月考)下图为世界及国内某矿产资源产量分布图。读图完毕17~18题。 17.该矿产资源最有也许是(  ) A.铝土 B.铁矿 C.石油 D.天然气 18.以该矿产资源为原料工业,影响其区位选用主导因素是(  ) A.丰富动力 B.便宜劳动力 C.发达科技 D.广阔消费市场 17.A 18.A [第3题,根据国内山西省和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可知该矿产资源为铝土矿。第4题,以该矿产资源为原料工业是炼铝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下图示意某地区重要农作物分布。读图,完毕19~20题。 19.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小 B.科技水平高 C.商品率高 D.精耕细作 20.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重要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 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 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19.C 20.A [第19题,该地区南部重要农作物是油棕、可可等热带作物,属热带种植园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技术水平低、经营比较粗放等特点。第20题,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大规模种植花生、橡胶等作物,会使草原退化,浮现荒漠化、次生盐碱化等问题。] 读下图,完毕21~22题。 2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似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便宜劳动力多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2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导致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构造调节应采用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送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1.A 22.B [第21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国内辽中南工业区。鲁尔区没有铁矿;国内有便宜劳动力,但德国劳动力不便宜。第22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构造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影响,因而东北工业基地产业构造调节应采用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既有国有公司进行整合,增进经济构造多样化。] 下图示意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别大,由于b河(  ) A.流域面积不不不小于d河 B.流域降水少于d河 C.含沙量不不小于d河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4.四河流域中开发措施合理是(  ) A.a河开发水运,增长通航里程和时间 B.b河上游河源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 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 23.B 24.D [第23题,长江是国内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大,流量最大,相应c河;黄河是国内第二长河,流域面积大,但流量小,相应b河;珠江流程较短,流域面积不及黄河,但流量不不不小于黄河,相应d河;a河是松花江。黄河重要流经北方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流域内降水较少,且蒸发量较大,流量小;珠江地处国内华南和西南,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丰富,流量大。第24题,a河是松花江,纬度高,冬季结冰期长,不利于通航。b河是黄河,上游河源地区是青藏高原,应保护湿地,不是植树造林。c河是长江,其下游河口三角洲是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地势平坦,水域宽阔,不适合建水电站,应发展航运等。d河是珠江,其上游是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地势起伏大,水量丰富,可进行梯级开发;流域内喀斯特地貌广布,旅游资源丰富。] 25.下图示意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上一种群岛。该群岛年内最高均温9 ℃,最低均温3 ℃,平均降水量625毫米,一年中雨雪天气多达250天。完毕下题。 该群岛自然地理特性论述,对旳有(  ) ①多低山丘陵 ②阴凉多风,多雨雪天气 ③河流短小,有结冰期 ④植被茂密,高大阔叶林广布 ⑤海岸线曲折,沿海低地多沼泽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D [从图中山峰高度及位置判断出该群岛多低山丘陵,①对。根据纬度判断,该群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四周环海,海洋性突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阴凉,多雨雪天气,②对。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岛“最低均温3℃”阐明河流无结冰期,③错。该岛气候寒湿、降水多,光照局限性、多大风,岛上无法生长高大森林,应为低矮浓密草原,④错。阴冷湿润气候,蒸发单薄,沿海低地多沼泽,⑤对。] 二、非选用题(共20分) 26.读美国西部区域略图(图甲)及图中①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乙),完毕下列问题。(10分) 图甲 图乙 (1)图中海岸山脉是美洲板块与________板块挤压而成,死亡谷地质构造类型是________。 (2)图中①地降水特性是________,其形成因素是________控制强。 (3)图中M洋流性质是________,对沿岸气候影响是________。 (4)“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重要特性是________。简析该地区进行水果生产有利气候条件。 【解析】 第(1)题,读图,图示区域是北美洲,图中海岸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而成,死亡谷地质构造类型是地堑或断层。第(2)题,结合图乙分析,图中①地降水量数值少,降水特性是长年少雨,其形成因素是副热带高压或“副高”控制强,控制时间长。第(3)题,图中M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性质是寒流,对沿岸气候影响是降温减湿。第(4)题,“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重要特性是地区专门化。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助于养分积累。热量充足,合适作物生长。 【答案】 (1)太平洋 地堑(或断层) (2)长年少雨 副热带高压 (3)寒流 降温减湿 (4)地区专门化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热量充足。 27.读国内局部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毕下列问题。(10分) (1)西安所在地形区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该区域周边地区生态保护重点是________。 (2)此时武汉风向________,将来几天,武汉天气特性将是________。 (3)图中A资源调配过程郑州到上海沿线自然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重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图中C是世界上最大水利工程,库区移民大某些就地“后靠”安顿,别旳外迁安顿到上海、浙江等11省市,影响外迁移民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 (5)说出图中B资源调配过程也许对汉江下游河段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解析】 第(1)题,考察重要地质构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西安位于渭河谷地,属于有名地堑区,黄土高原上最突出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应保护植被,保持水土。第(2)题,考察风向判读、天气系统特性及判断。武汉此时位于高压天气系统,根据风向画法,可判断出吹偏南风。武汉即将受冷锋影响,即将浮现降温、大风、降水天气。第(3)题,考察水平地辨别异规律形成影响因素。A资源为天然气,从郑州到上海,都在国内季风区,阐明不是东西更替;但跨越了淮河,即自然带从南到北更替,为纬度地带性,产生这种差别因素是纬度不同导致热量差别。第(4)题,考察人口迁移重要因素。提取信息“别旳外迁安顿到上海、浙江等”,上海、浙江为国内发达地区,阐明移民考虑重要因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等。第(5)题,考察水库建设不利影响。B资源为水资源,需要建设大型水库会减少汉江下游水量,使流水更新变慢,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同步,沿江地带生态被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水量减少,流速变慢,泥沙淤积,航运价值减小。 【答案】 (1)地堑(或断层);水土保持(或植树种草,植被),(单写“森林”、“植树造林”、“水土流失”不给分)。 (2)偏南风(或东南风);大风、降温、阴雨(雨雪)(只回答气温、降水、风不给分) (3)纬度 热量 (4)经济 (5)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削弱;水生生物(鱼类)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泥沙淤积河流,航运能力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