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项18 溶解度及其应用
1.【 广东省深圳市】既有t2 ℃时溶液Ⅰ、Ⅱ各100 g,溶液Ⅰ中含物质甲50 g,溶液Ⅱ是物质乙饱和溶液。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图所示。下列说法对旳是
A.t2 ℃时,溶液Ⅰ是甲饱和溶液
B.t2 ℃时,溶液Ⅰ中甲质量分数为50%
C.t2 ℃时,溶液Ⅱ中含乙37 g
D.从t2 ℃降温至t1 ℃时,乙不会从溶液Ⅱ中析出
【答案】B
【解析】A、t2 ℃时,甲物质溶解度是137 g,因此50 g水中能溶解68.5 g甲,因此Ⅰ是甲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t2 ℃时,甲物质溶解度是137 g,100 g溶液Ⅰ中含物质甲50 g,因此溶液Ⅰ中甲质量分数为×100%=50%,故B对旳;C、t2 ℃时,乙物质溶解度是137 g,因此100 g溶液Ⅱ中含乙质量为100 g××100%=57.8 g,故C错误;D、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减少而减小,从t2 ℃降温至t1 ℃时,乙饱和溶液会有溶质析出,故D错误。故选B。
2.【 四川省成都市】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鉴定下列说法对旳是
A.无法鉴定a中溶液与否为饱和溶液
B.c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3.3%
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措施获得氯化钠晶体
【答案】C
【解析】A、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 g,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7.2 g,因此a中溶液是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10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40 g,因此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8 g,因此c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故B错误;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因此始终为饱和溶液,故C对旳;D、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因此常用降温结晶措施获得氯化钠晶体,故D错误。故选C。
3.【 安徽省】压强为101 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样温度下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对旳是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20
A.两种物质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C.60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
D.NH3溶解度和压强大小无关
【答案】C
【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氨气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20 ℃时,KNO3溶解度是31.6 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4%,故B错误;C、由于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60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故C对旳;D、NH3是气体,NH3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故D错误。故选C。
4.【 广西省梧州市】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物质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对旳是
A.a溶解度不小于b溶解度
B.将a溶液由t2 ℃降温到t1 ℃,一定有晶体析出
C.t2 ℃时,50 ga溶于50 g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0%
D.c饱和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在比较物质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将a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液状态不能拟定,因此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t2 ℃时,a物质溶解度是50 g,因此50 ga溶于50 g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00%=33.3%,故C错误;D、c饱和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剂质量也不变,因此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故D对旳。故选D。
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分析下图溶解度曲线,鉴定下列说法错误是
A.t2 ℃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10 g
B.硝酸钾中具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措施提纯硝酸钾
C.将t2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一定会析出(110-a)g晶体
D.t2 ℃时,等质量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质量大
【答案】C
【解析】A、通过度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 ℃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10 g,故A对旳;B、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因此硝酸钾中具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措施提纯硝酸钾,故B对旳;C、将t2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 ℃,饱和溶液质量不能拟定,因此析出晶体质量也不能拟定,故C错误;D、t2 ℃时,硝酸钾溶解度不小于氯化钠溶解度,因此等质量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质量大,故D对旳。故选C。
6.【 重庆市A】甲、乙溶解度曲线图所示(不考虑水变化)。下列说法对旳是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鉴定,甲溶解度比乙大
B.t2 ℃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t2 ℃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別降温到t1 ℃,析出晶体甲质量大
D.t1 ℃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A、在比较物质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2 ℃时,甲物质溶解度是40 g,因此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40%,故B错误;C、t2 ℃时,甲、乙饱和溶液质量不能拟定,因此分別降温到t1 ℃,析出晶体质量不能拟定,故C错误;D、t1 ℃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两物质溶解度增大,溶质、溶剂质量所有不会变化,因此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D对旳。故选D。
7.【 海南省】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对旳是
A.甲物质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B.t2 ℃时,a g甲溶于100 g水形成甲不饱和溶液
C.t1 ℃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所有是25%
D.将t1 ℃时甲和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仍然所有是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A、在比较物质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2 ℃时,甲物质溶解度不小于a g,因此a g甲溶于100 g水形成甲不饱和溶液,故B对旳;C、t1 ℃时,甲、乙物质溶解度是25 g,因此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所有是×100%=20%,故C错误;D、将t1 ℃时甲和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 ℃,甲物质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乙物质溶解度减小,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B。
8.【 河南省】图是甲、乙固体溶解度曲线。甲、乙溶解度相等时温度为___________℃;将a1 ℃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a2 ℃,溶质质量为甲____________乙(填“不小于”“不不小于”或“等于”);a2 ℃时,65 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______________g。
【答案】a1 等于 10
【解析】通过度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溶解度相等时温度为a1 ℃;将a1 ℃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a2 ℃,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因此溶质质量为甲等于乙;a2 ℃时,甲物质溶解度是30 g,因此65 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65 g=10 g。
9.【 天津市】溶液和人类生产、生活密切有关。
(1)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图所示。
①t1 ℃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是____________。
③t2 ℃时,完全溶解a g A物质至少需要水质量是____________g。
④t2 ℃时,相似质量A、B饱和溶液中,A饱和溶液中所含水质量____________B饱和溶液中所含水质量(填“不小于”、“等于”或“不不小于”)。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具有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实验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____________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溶液45 g,需要氯化钠固体质量是________g。将45 g 10%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0.9%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_g。
【答案】(1)①C>B>A ②C ③100 g ④不不小于
(2)漏斗
(3)4.5 500
【解析】(1)①通过度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C>B>A;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是C;③t2℃时,A物质溶解度是a g,因此完全溶解a g A物质至少需要水质量是100 g;④t2℃时,A物质溶解度不小于B物质溶解度,因此相似质量A、B饱和溶液中,A饱和溶液中所含水质量不不小于B饱和溶液中所含水质量。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具有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实验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漏斗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溶液45 g,需要氯化钠固体质量是10%×45 g=4.5 g,将45 g 10%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0.9%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质量是=500 g。
10.【 广东省】图所示是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请答复: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是____________;30 ℃时溶解度最大是____________。
(2)80 ℃时硝酸钠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硝酸钾饱和溶液、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1)硫酸铈 硝酸钠
(2)60% 增长溶质或减少溶剂或减少温度
(3)降温结晶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是硫酸铈;30 ℃溶解度最大是硝酸钠。
(2)80 ℃时硝酸钠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60%;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措施有:增长溶质、减少溶剂、减少温度。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11.【 青海省西宁市】图所示为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请答复如下问题:
(1)P点是a、c两条曲线交点,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 ℃时,将a物质20 g加入到50 g水中,充足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_g。
(3)t2 ℃时,将a、b、c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
【答案】(1)在t1 ℃时,a、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2)65
(3)b>a>c
【解析】(1)P点是a、c两条曲线交点,其含义是:在t1 ℃时,a、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2)t2 ℃时,a物质溶解度是30 g,将a物质20 g加入到50 g水中,充足搅拌后最多溶解15 g,所得溶液质量=15 g+50 g=65 g。
(3)t2 ℃时,将a、b、c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b>a>c,由于降温后b溶解度不小于a,c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
12.【 广西省贵港市】已知甲物质溶解度和温度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
按图环节进行操作:
(1)甲属于___________(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
(2)在A~E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和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似是____________。
(3)要使E中未溶甲物质所有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 ℃水____________g。
【答案】(1)易 增大
(2)C、D A
(3)50
【解析】(1)20 ℃时,甲物质溶解度是18 g,因此甲属于易溶性物质,它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20 ℃时,甲物质溶解度是18 g,40 ℃时,甲物质溶解度是56 g,30 ℃时,甲物质溶解度是36 g,因此在A~E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是A、C、D;和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似是A,所有是×100%。
(3)30 ℃时,甲物质溶解度是36 g,100 g水中加入54 g甲物质,因此要使E中未溶甲物质所有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 ℃水50 g。
14.【 甘肃省平凉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__℃时,A、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是___________。
(3)要使A物质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措施是____________(填“升高”或“减少”)温度。
(4)温度为t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满足“C<A<B”条件,则t取值范畴是__________。
【答案】(1)t1
(2)B
(3)减少
(4)t1<t<t2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是B。
(3)要使A物质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措施是:减少温度,增长溶质,蒸发水。
(4)温度为t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满足“C<A<B”条件,则t取值范畴是:t1<t<t2。
15.【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1)水和人类生活密切有关。
①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诸多麻烦,一般可用____________来辨别硬水和软水。
②可运用活性炭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活性炭吸附性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下表是KNO3和Ca(OH)2在不同样温度时溶解度。答复有关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Ca(OH)2
0.19
0.17
0.16
0.14
0.13
0.11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60 ℃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C中析出固体质量是____________g。
③图,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固体,此时试管中氢氧化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①肥皂水 ②物理
(2)①Ca(OH)2
②不饱和 3.16 ③不变
【解析】(1)①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诸多麻烦,一般可用肥皂水来辨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是软水。
②可运用活性炭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活性炭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是Ca(OH)2。
②由于在60 ℃时硝酸钾溶解度是110 g,在此温度时在100 g水中加入31.6 g硝酸钾,形成A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20 ℃时硝酸钾溶解度是31.6 g,形成B溶液是饱和溶液,在蒸发10 g水时析出晶体是3.16 g。
③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减少,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减少而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不饱和,此时试管中氢氧化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
16.【 辽宁省葫芦岛市】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请答复下列问题。
(1)t1 ℃时,A物质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
(2)保持温度不变将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3)将t2 ℃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至少是____________。
(4)t1 ℃时将A、B、C三种物质各5 g分别加入20 g水中充足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0
(2)增长溶质
(3)A
(4)B>A=C
【解析】(1)通过度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A物质溶解度是20 g。
(2)保持温度不变将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一种措施是增长溶质。
(3)t2 ℃时,A物质溶解度最大,等质量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中,A物质中溶剂至少,降温至t1 ℃,不会影响溶剂质量,因此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至少是A。
(4)t1 ℃时,B物质溶解度最大,A、C物质溶解度相等,因此将A、B、C三种物质各5 g分别加入20 g水中充足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B>A=C。
17.【 辽宁省辽阳市】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样温度下溶解度如下表,请答复。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
(1)60 ℃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 ℃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 g分别加入盛有100 g水烧杯中,充足溶解后可观测到图所示现象。
①烧杯A中溶解物质是____________。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水使剩余固体刚好所有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将A、B烧杯中物质同步升温至80 ℃,则A、B中溶质质量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答案】(1)110
(2)降温结晶
(3)①硝酸钾 ②不变 ③一定
【解析】(1)通过度析表格可知,60 ℃时硝酸钾溶解度是110 g。
(2)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因此若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则提纯硝酸钾可采用措施是降温结晶。
(3)①20 ℃时,氯化钠溶解度不小于硝酸钾溶解度,因此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 g分别放入20 ℃时100 g水中充足溶解,20 ℃时有图所示实验现象,烧杯A中溶解物质是硝酸钾,烧杯B中溶解物质氯化钠。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水使剩余固体刚好所有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③若将A、B烧杯中物质同步升温至80 ℃,物质所有溶解,则A、B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