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梯安装维修人员理论知识理论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10922 上传时间:2025-04-0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安装维修人员理论知识理论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梯安装维修人员理论知识理论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安装维修人员理论知识(物业协会培训) E1 基础知识 E1.1 电梯机械安装维修基础知识(适用于机械安装维修人员) E1.1.1 了解电梯常用金属材料和润滑材料基础知识; E1.1.2 了解机械传动基础知识; E1.1.3 熟悉(掌握)脚手架的架设和验收要求; E1.1.4 掌握电梯安装维修中的常用测量技术; E1.1.5 电梯安装维修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E1.2 电梯电气安装维修基础知识(适用于电气安装、维修人员) E1.2.1 电气基础知识 E1.2.1.1 电流、电压、电阻和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 E1.2.1.2 电功和电功率的基本概念; E1.2.1.3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特点; E1.2.1.4 电源电路基础知识; E1.2.1.5 简单电梯用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E1.2.1.6 电梯常用器件基础知识。 E1.2.2 电梯常用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E1.2.2.1 万用表; E1.2.2.2 钳形电流表; E1.2.2.3 绝缘电阻测试仪; E1.2.2.4 接地电阻测试仪; E1.2.3 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E2 专业知识 E2.1 电梯的分类和名词术语; E2.2 基本结构 E2.2.1 电梯基本结构; E2.2.1.1 曳引系统; E2.2.1.2 导向系统; E2.2.1.3 重量平衡系统; E2.2.1.4 轿厢和门系统; E2.2.1.5 控制系统; E2.2.1.6 驱动系统; E2.2.1.7 安全保护系统和部件。 E2.2.2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基本结构 E2.2.2.1 梯路系统; E2.2.2.2 扶手系统; E2.2.2.3 驱动系统; E2.2.2.4 安全保护系统。 E2.2.3 无机房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等的基本特点。 E2.3 施工工艺要求 E2.3.1 电梯机械安装维修施工工艺(适用于机械安装维修人员); E2.3.1.1 井道测量和样板制作安装; E2.3.1.2 曳引机; E2.3.1.3 导轨支架和导轨; E2.3.1.4 轿厢和对重; E2.3.1.5 层门; E2.3.1.6 机械安全装置; E2.3.1.7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吊装和扶手装置。 E2.3.2 电梯电气安装、维修施工工艺要求(适用于电气安装、维修人员) E2.3.2.1 电气系统部件; E2.3.2.2 电气系统布线; E2.3.2.3 电气安全装置; E2.3.2.4 接地保护系统; E2.3.2.5 了解调试的程序和要求(不适用于电气维修施工人员)。 E3 安全知识 E3.1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E3.1.1 三角钥匙等专用钥匙的管理和安全使用; E3.1.2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E3.1.3 用电安全操作; E3.1.4 防火安全操作; E3.1.5 机房、轿顶、井道和底坑作业安全操作; E3.1.6 电梯故障排除的安全操作; E3.1.7 吊装作业安全操作; E3.1.8 常用工具设备安全操作; E3.1.9 乘客被困在轿厢里的救援方法 E3.1.9.1 有机房电梯; E3.1.9.2 无机房电梯; E3.1.9.3 液压电梯; E3.1.10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现场作业安全操作。 E3.2 电梯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和现场急救。 E3.3 事故案例分析。 E4 法规知识 E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E4.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E4.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E4.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E4.5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及使用管理规则》 E4.6 《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 E4.7 各种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E4.8 GB7588《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 E4.9 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 E4.10 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E4.11 GB/T10058-1988《电梯技术条件》; E4.12 GB/T10059-1988《电梯试验方法》; E4.13 GB/T18775-2002《电梯维修规范》; E4.14 GB/T135-2000《杂物电梯》; E4.14 JG5071-1990《液压电梯》; E4.15 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Z001.减速箱的润滑所用的润滑油,取决于以下哪个性能?( D ) A、 湿度 B、 密度 C、重量 D、 粘度 Y002.浇灌巴氏合金时,为了保证质量,必须做到( D )浇灌而成。 A、分二次 B、看情况 C、加热 D、一次 Z003.电梯的曳引绳端接装置,有锥形套筒式、绳卡式和( B)等。 A、焊接式 B、自锁紧楔形式 C、绞接式 D、插接式 Z004.热轧型导轨只能用在( D )。 A、对重 B、货梯 C、速度不大于2.5m/s的电梯 D、速度不大于0.4m/s的电梯 Z005.焊接作业时,必须使用( B)。 A、墨镜 B、电焊面罩、手套、脚套 C、安全带和安全帽 D、手提电焊机 N006.常用的弹性元件的材料是( D )。 A、铅锡合金 B、铜 C、铜的合金 D、铁 Y007.钢丝绳头浇灌巴氏合金时,锥套应( A )。 A、加热到100℃后浇灌 B、加温到40~50℃ C、在常温下浇灌 D、不用加热 N008.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断裂的现象称为( B ) A、塑性变形 B、金属疲劳 C、冲击韧性 D、屈服变形 Z009.电梯曳引钢丝绳及曳引轮绳槽之间切忌有过分的润滑,可在钢丝绳表面( D )。 A、加润滑脂 B、加机械油 C、加其他润滑剂 D、加适量的薄质防锈油 N010.减速箱蜗杆轴向游隙增大,会导致( D )而产生颤动。 A、啮合不良 B、串轴过大 C、摆动 D、冲击 N011.电动机轴及减速器轴由联轴器连接,弹性连接的,其同心度应不超过( B )mm。 A、0.02 B、0.1 C、0.5 D、0.01 Z012.曳引机减速箱的蜗杆蜗轮啮合部分,应使用( B )润滑。 A、机油 B、齿轮油 C、黄油 D、以上都不对 N013.在蜗轮齿数不变的情况下,蜗杆头数( D ),则传动比越大。 A、都不对 B、不变 C、增多 D、减少 N014.带传动的中心距及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 D )。 A、增大 B、不变 C、不确定 D、减小 Z015.曳引轮绳槽形状中,( B )产生的曳引力最大。 A、带切口的半圆槽 B、V型槽 C、半圆槽 D、带切口的V形槽 Y016.带传动是依靠( C )来传递运动的。 A、主轴的动力 B、主动轮转速 C、带及带轮间的磨擦力 D、主动轮的转矩 Z017.当发现多根曳引钢丝绳中某一根断股时,应该( C )。 A、不作任何处理 B、拆除继续运行 C、全部更换钢丝绳 D、局部更换钢丝绳 Y018.起吊用钢丝绳用轧头紧固时,轧头压板应放在( A )。 A、受力绳一边 B、非受力绳一边 C、交替放置 Z019.曳引轮是曳引机动力输出部分,利用钢丝绳及绳槽的( B )传递动力。 A、结合力 B、摩擦力 C、正压力 Z020.曳引轮常见的绳槽形状有半圆槽、V形槽和( C )、带切口的V形槽四种。 A、带V形的半圆槽 B、带切口的V形槽 C、带切口的半圆形槽 D。带半园的V形槽 Z021.曳引轮是曳引机的工作部分,安装在( A )输出轴上。 A、减速箱 B、制动器 C、电动机 D、曳引机 Y022.在电梯曳引机中,一个重要的安全装置,给它通入电流则松闸、断电则制动,它就( B )。 A、刹车 B、制动器 C、减速器 D、极限开关 Z023.当轿厢超速下行时,一种能够制停轿厢的机械装置是( D )。 A、门锁 B、缓冲器 C、限速器 D、安全钳 N024.高速电梯上使用的导靴是( B )。 A、滑动导靴 B、滚动导靴 C、固定导靴 Z025.单绕式1∶1绕法的电梯,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一般取:( A )。 A、≥135° B、<135° C、>360° Z026.调整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和轿厢及对重的相对位置而设置的滑轮称为:( B )。 A、轿顶轮 B、导向轮 C、对重轮 N027.在1∶1绕法的电梯中,轿厢的速度及曳引轮线速度( A )。 A、相同 B、为2∶1 C、为1∶2 Z028.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通常有单绕式和复绕式两种,采用复绕式时绳槽应( B )。 A、采用凹形槽 B、采用半圆槽 C、用带半园的V形槽 Z029.安装电梯放样时,应先确定( C )样线的位置。 A、对重 B、导轨 C、厅门地坎 D、轿厢 Z030.采用钢管材质的脚手架,要做好接地保护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A )Ω。 A、4 B、2.5 C、6 D、10 Z031.井道脚手架底笆受力每平方米不小于( C )。 A、200公斤 B、150公斤 C、250公斤 Y032.井道脚手架横杆间距应保持( C )。 A、2.5米左右 B、1.0米左右 C、1.8米左右 Z033.搭设脚手架的材料一般有竹、木和( C )三种,但不可以混合使用。 A、角钢 B、塑料管 C、钢管 Z034.电梯安装前,应进行井道测量,主要包括净平面尺寸、底坑深度、顶层高度( B )等。 A、提升高度 B、垂直度 C、水平度 Z035.样板架是根据电梯轿厢、层门地坎、对重和( C )等部件的位置尺寸而制作的放样样板。 A、限速器 C、导轨 D、缓冲器 N036.电梯井道总高在20米以上,样板架所用木料的截面积应是( B ) A、40×80毫米 B、50×100毫米 C、80×100毫米 Y037.称重装置应准确可靠。一般在载重达到电梯额定载重量的( C )时,切断电梯关门电路,使电梯不能启动。 A、90% B、100% C、110% Z038.能检测轿厢内荷载值,并发出信号的装置叫( A )。 A、称量装置 B、轿底测量装置 C、满载装置 Y039.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的人们在劳动中所应遵循的( C )规范。 A、标准 B、准则 C、行为 D、约束 Z040.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思想( D )好坏的表现。 A、作风 B、感情 C、内涵 D、品质 Z041.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的关系是( D )。 A、两者一回事 B、规章制度是职业道德具体化 C、职业道德蕴含在规章制度中 D、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Y042.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个人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称为( B )。 A、职业道德 B、道德 C、品德 D、行为规范 Z043.电梯驾驶员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称为电梯驾驶员的:( A )。 A、职业道德 B、道德 C、品德 D、社会公德 N044.两个电阻串联,将使总电阻值( B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N045.两个电阻并联,将使总电阻值( A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Z046.整流是把( A )的一种转换方法。 A、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B、直流电变为交流电 Z047.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电功率,用P表示,P=( A )。 A、U×I B、U2×I C、U2/I Y048.接地保护线的颜色应选用( C )。 A、红色 B、黑色 C、黄绿双色 Z049.动力电路和安全装置的绝缘电阻必须不小于( B )Ω。 A、0.25M B、0.5M C、2M Y050.相线及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 B )。 A、相电压 B、线电压 C、交流电压 Z051.导线截面的选择,及( B )有关。 A、电压高低 B、电流大小 C、使用时间 Z052.交流双速梯的起动方式是( B ) A、变频起动 B、串电阻降压起动 C、Y-△起动 Z053.安装施工临时照明应采用不高于( A )的安全电压. A、50V B、110V C、220V Z054.电梯的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小于( B )。. A、±5% B、±7% C、±10% Y055.电梯的主开关应切断电梯的( A )。 A、动力电路 B、照明电路 C、动力和照明电路 Z056.我国电梯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是( A )Hz。 A、50 B、60 C、70 Z057.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保持良好接地,它及总接地端子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 A )Ω。 A、0.5 B、2 C、4 Z058.我国标准规定,安全电压是指电压不高于( C )伏的交流电压。 A、220 B、110 C、50 D、36 Z059.电梯总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A )Ω。 A、4 B、5 C、6 Y060.电梯电器设备接地线的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 A )mm²。 A、1.50 B、2.00 C、2.50 Z061.三VF(VVVF)电梯是通过( B )进行调速的。 A、调频 B、调频、调压 C、调压 Z062.在直流电路中,电流流经某一电阻,用万用表测量其电压,应( A )。 A、流进端为正,流出端为负 B、流进端为负,流出端为正 C、无极性 Y063.在交流电压中,电流流经某一电阻,用万用表测量其两端电压,应( C )。 A、流进端为正,流出端为负 B、流进端为负,流出端为正 C、无极性 Z064.数字式万用表在测量电压时有( C )和测量精度,适用于微机控制电梯电子线路的测量。 A、较低的输入阻抗 B、较宽的测量范围 C、较高的输入阻抗 Y065.兆欧表专门用来测量绝缘电阻,因为其测量电压( A )。 A、较高 B、较低 C、高低均可 Z066.用钳形表测量电流时,应把导线放在( A )。 A、钳口中央 B、靠近钳口边缘 C、钳口外面 Y067.使用的电工工具和移动电具必须绝缘良好,绝缘电阻必须不小于( C )Ω。 A、0.25m B、0.5m C、2m N068.移动电具必须有良好接地,引线外皮不能破损,引线的长度不超过( B )m。 A、3 B、5 C、10 Z069.兆欧表是用来测量( C )。 A、电源电压 B、交直流电流 C、绝缘电阻 Z070.用万用表测量信号,当被测信号大小不清楚时,应将量程放在( A )。 A、最大档 B、最小档 C、任意档 Z071.在变压器中,匝数多的一端电压( A )。 A、高 B、低 C、及匝数少一端一样 Y072.在变压器中,匝数多的一端流经电流( B )。 A、大 B、小 C、及匝数少一端一样 Z073.制动器的松闸间隙应不大于( A ),且四周均匀。 A、0.7mm B、0.8 mm C、0.9mm Y074.曳引电动机运转时轴承温度不应超过( C )。 A、60℃ B、70℃ C、80℃ Z075.曳引电动机不得在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值( B )的电源下长期运转,此时输出转矩下降较多,在电机超负荷运转时,有烧坏电机的可能。 A、5% B、7% C、10% N076.交流双速梯的制动器制动力矩过大会使制动过度,影响电梯的平层平稳性;过小又会使平层精度超差,应通过调节( C )使之调整适当。 A、可动铁芯的间隙 B、制动线圈的电压 C、制动弹簧的压缩量 Z077.制动器必须灵活可靠,制动闸瓦应紧密地帖合在制动轮的工作表面上,新换装闸带,要求闸带及制动轮的接触面应不小于闸带面积的( B )。 A、70% B、80% C、90% Z078.曳引式电梯是利用( A )及曳引轮绳槽的摩擦而传递曳引力的。 A、钢丝绳 B、制动带 C、蜗轮 D、蜗杆 Y079.曳引式电梯端接装置及钢丝绳的结合(浇灌合金锥套型和自锁楔形)处的强度,至小能承受钢丝绳最小破断负荷的( D )%。 A、 5 0 B、60 C、70 D 、80 Z080.电梯的曳引系统,包括曳引机、曳引钢丝绳、轿厢和(  A  )等。 A、对重 B、安全钳 C、控制柜 D、操纵箱 N081.曳引机铭牌上的额定速度是 1 m/s ;安装时用2∶1绕绳.轿厢的速度是( B )m/s。 A、0.25 B、0.5 C、0.75 D、1 N082.2∶1绕绳时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通常为( C ) 。 A、90° B、120° C、180° D、220° Z083.电梯曳引机用的电动机,标准规定每小时起动次数分为120;180和( C )次。 A、200 B、220 C、240 D、260 Z084.电梯曳引钢丝绳的最小公称直径不应小于( B ) mm 。 A、6 B、8 C、10 D、12 Y085.一台曳引机上的曳引钢丝绳数,最少不得少于( B )根。 A、1 B、2 C、3 D、4 Z086.曳引式电梯是由轿厢和对重构成互相平衡的工作状态,它的最佳工况是( B )。 A、空载 B、半载 C、满载 D、超载 Z087.轿厢、对重各自应至少由( B )根刚性的钢质导轨导向。 A、1 B、2 C、3 D、4 Y088.标准长度5 m的导轨,上、下两档支(撑)架的垂直距离应不超过( C )m。 A、1.5 B、2.0 C、2.5 D、3.0 Z089.导轨对接安装,两根导轨的工作面对接不平,需修正刨平时其修刨的长度应不小于(C)mm。 A、100 B、200 C、300 D、400 Z090.导轨安装完工后,检测其不直线度,每5 m长应不大于( B )mm。 A、1.0 B、1.2 C、1.5 D、1.8 Z091.中、低速电梯可用滑动式导靴,高速电梯应用( C )式导靴。 A、弹性 B、浮动 C、滚轮 D、滚动 N092.我国常用的电梯导轨有( C )型导轨和空心型导轨两种。 A、K B、L C、T D、S Z093.对重和轿厢的重量相等时,电梯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轿厢内的载荷应为( B )。 A、空载 B、半载 C、满载 D、超载 Z094.曳引式电梯的平衡系数应为( B )。 A、0.2-0.25 B、0.4-0.50 C、0.5-0.75 D、0.75-1.00 Y095.电梯常用的补偿装置有补偿链、补偿绳和( C )三种。 A、补偿块 B、补偿线 C、补偿缆 D、补偿环 N096.一台载货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000kg;轿厢自重为1200kg;平衡系数设为0.5;对重的总重量应为( B )kg。 A、1500 B、1700 C、2000 D、2200 Z097.轿厢超载的定义是:超过额定载重量的( B )%且至少为75kg。 A、5 B、10 C、15 D、20 Y098.新安装病床电梯的轿门周边运动间隙应不大于( B )mm。 A、5 B、6 C、7 D、8 Z099.新安装载货电梯的轿门周边运动间隙应不大于( D )mm。 A、5 B、6 C、7 D、8 Y100.新安装乘客电梯的层门周边运动间隙应不大于( B )mm。 A、5 B、6 C、7 D、8 Z101.新安装载货电梯的层门周边运动间隙应不大于( D )mm。 A、5 B、6 C、7 D、8 Z102.层门门扇已挂在门导轨上,在门导轨下边的挡轮及导轨底边的间隙应为( C )mm。 A、0.1 B、0.3 C、0.5 D、0.7 Z103.乘客电梯的乘载人数及载重量,我国标准是( D )公斤/人。(KG严谨) A、60 B、65 C、70 D、75 Z104.层门自闭装置是防坠落保护的重要部件,有( B )式和重锤式两种。 A、铰链 B、弹簧 C、杠杆 D、电磁 N105.轿顶外侧边缘至井道内壁的水平距离为0.8 m,轿顶护栏的高度应为( C )m。 A、0.5 B、0.6 C、0.7 D、0.8 N106.轿顶外侧边缘至井道内壁的水平距离超过( C ) m,应装设轿顶护栏。 A、0.1 B、0.2 C、0.3 D、0.4 Y107.无论是低速电梯或高速电梯,检修运行速度均不得超过( B )m/s。 A、0.50 B、0.63 C、0.75 D、0.85 Z108.交流双速电梯轿厢上、下运行方向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源( C )实现的。 A、电压 B、电流 C、相序 D、相数 N109.制动器线圈的控制电路,至少用( B )个独立的触点串连控制。 A、1 B、2 C、3 D、4 Z110.装有温度监控的曳引电动机过热时,应最近站停靠,不应把乘客困在( D )中。 A、层站 B、机房 C、底坑 D、井道 Z111.交流双速电梯的“双速”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 B )数而达到双速的。 A、相序 B、磁极 C、电流 D电压 Y112.电梯的驱动方式有:( A )式驱动和强制式驱动。 A、曳引 B、调速 C、变频 D、变极 Z113.为了防止驱动电动机起动失败和曳引绳在曳引轮上长时间打滑,曳引驱动式电梯应设有电动机运行( C )限制。 A、电流 B、温度 C、时间 D、转速 N114.由交流电源直接供电的驱动电动机,必须用( B )个独立的接触器串连切断电源,电梯运行停止时,如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头未分断则下一次反向不能起动。 A、1 B、2 C、3 D、4 Z115.电梯必须设置停止装置(急停开关)的部位是;轿顶、滑轮间和( B )。 A、机房 B、底坑 C、操纵葙 D、控制柜 Z116.电梯的终端(最高和最低两端)保护开关之一是( C )。 A、限速器开关 B、安全钳开关 C、极限开关 D、急停开关 Y117.电梯的终端(最高和最低两端)保护开关之一的限位开关,应在轿厢越过平层位置后( B )mm动作。 A、10-30 B、30-100 C、100-150 D、150-200、 Z118.轿顶停止装置(急停开关),应装在离层门口不超过( B )m 的位置。 A、0.5 B、1.0 C、1.5 D、2.0 Y119.每一层门应设一个用于紧急救援时手动开门的三角形( A )装置。 A、开锁 B、开门 C、关门 D、触板 N120.限速器动作时,钢丝绳的张力应不小于;抽动安全钳动作力的( B )倍和300N两者中的大者。 A、1 B、2 C、3 D、4 Z121.轿厢的额定速度不超过( B ) m/s ,可选用瞬时式安全钳, A、0.50 B、0.63 C、0.75 D、1.00 Z122.蓄能型缓冲器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 D ) m/s 的电梯。 A、0.50 B、0.63 C、0.75 D、1.00 Z123.自动扶梯的梯级至少用( B )根钢质链条驱动,梯级的每侧至少有一根。 A、1 B、2 C、3 D、4 Z124.自动扶梯扶手带的运行速度应及梯级同步,允许误差为( D )%。 A、±1 B、±2 C、+1 D、+2 Y125.自动扶梯的倾斜角α大于30°不大于35°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 A )m/s。 A、0.50 B、0.60 C、0.70 D、0.80 Z126.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驱动主机上,必须设置工作制动器和速度监控装置,当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 B )倍时,速度监控装置动作使制动器把驱动主机制停。 A、1.1 B、1.2 C、1.3 D、1.4 Z12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梯级踏板两端,及对应的裙板的水平间隙,单边测量应不大于 ( D )mm。 A、1 B、2 C、3 D、4 Z128.自动扶梯应有便携式检修控制装置,其连接电缆的长度应不小于( C )m。 A、1 B、2 C、3 D、4 Z129.无机房电梯的机器设备安装在井道内时,除了在轿顶和底坑安装停止装置(急停开关)外,还应在( C )旁安装一个停止装置。 A、工作台 B、限速器 C、主机 D、层门口 Y130.无机房电梯的机器设备安装在井道内时,应能满足电梯交付使用前检验中的动态试验的要求和( A )时能让乘客安全离开电梯的规范。 A、紧急救援 B、设备维修 C、发生火灾 D、发生地震 Z131.标准规定:液压电梯每小时起动次数为( B )次。 A、50 B、60 C、75 D、100 Z132.液压电梯沉降试验的规范是:轿厢满载,在最高站平层位置,停留10分钟,轿厢下沉应不超过( B ) mm 。 A、5 B、10 C、15 D、20 Y133.杂物电梯轿厢的宽度、深度和高度均不得大于1。40 m:额定载重量不大于( D )kg 。 A、200 B、3000 C、400 D、500 Z134.杂物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大于( D )kg应在轿厢上设置瞬时式安全钳。 A、100 B、150 C、200 D、250 Z135.井道照明的光照度标准是:在所有的门关闭,在轿顶面和底坑地面以上1m处的照度均至少为( A )lx。 A、50 B、60 C、70 D、80 Y136.机房地面高低不平,高低相差大于( B )m,应在高侧设置护栏。 A、0.3 B、0.5 C、0.75 D、1.0 Z137.机房地面如有通向井道的开孔,(如曳引绳向下的孔)需用凸出地平面不少于 ( C )mm的围框围住。 A、30 B、40 C、50 D、60 Y138.机房必须安装永久性人工照 明,光照度应不小于 ( D )lx 。 A、50 B、100 C、150 D、200 Z139.当相邻两层站地坎的距离大于( D )m ,其间应设井道安全门。 A、5 B、6 C、10 D、11 Z140.底坑中对重的运行区域应设刚性隔障,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m处一直延伸到至少2.5m的高度。宽度至少等于对重宽两边各加( A )m。 A、0.1 B、0.2 C、0.3 D、0.4 N141.底坑中对重的运行区域应设刚性隔障,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m处一直延伸到至少( D )m的高度。 A、1.0 B、1.5 C、2.0 D、2.5 N142.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应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m×0.6m×( B )m的长方体,任一面朝下均可。 A、0.6 B、0.8 C、1.0 D、1.2 Z143.机房应安装维修用电源插座,该插座应为交流( D )V。 A、36 B、50 C、110 D、220 Z144.电梯曳引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少于( C )m垂直净空的距离。 A、0.1 B、0.2 C、0.3 D、0.4 N145.一台电梯的曳引钢丝绳根数为2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D )。 A、10 B、12 C、14 D、16 N146.一台电梯的曳引钢丝绳根数为4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B )。 A、10 B、12 C、14 D、16 Y147.一台电梯的曳引钢丝绳根数不能少于( A )根。 A、2 B、3 C、4 D、5 Z148.曳引机制动器的调整,以制动瓦及制动轮不相摩擦为原则,间隙越小越好,一般不应大于( C )mm。 A、0.5 B、0.6 C、0.7 D、0.8 Y149.安装T形导轨时,两根导轨对接的接缝应尽可能小,允许缝隙应不大于( D )mm。 A、0.2 B、0.3 C、0.4 D、0.5 Z150.电梯导轨安装,是用( B )把导轨固定在导轨支架上的。 A、螺栓 B、压码 C、梢钉 D、铆钉 Z151.中、低速电梯,轿厢左、右两根导轨工作顶面的水平距离,安装施工的偏差为( B )。 A、+1mm B、+2 mm C、+3mm D、+4mm Z152.中、低速电梯,对重左、右两根导轨工作顶面的水平距离,安装施工的偏差为( C )mm。 A、+1 B、+2 C、+3 D、+4 Y153.轿厢及其相关联部件及对重及其相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B )mm。 A、30 B、50 C、75 D、100 Z154.轿厢额定速度为1.75m/s时,其下行保护安全钳应选用( C )式安全钳。 A、瞬时 B、弹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