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王盘山小学四年级语文科导学稿
执笔人:张毓 时间:2021-3-17
集体备课
教学随笔
一、课题:?中彩那天? 〔第一课时〕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写作顺序。
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活拮据父亲,中彩那天神情消沉,为奖品归属伤脑筋,最终把奖品一辆梦寐以求奔驰车交还给同事,课文表现了父亲老实有信高尚品德。是不是把汽车给库伯,成了父亲面对道德难题。抓住这一矛盾作为整堂课教学突破口,可以引导学生从通过品读文中一些关键语句,深入探究,解决疑问,从而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体会人物诚信可贵品质。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读读有关彩票知识。
2、“中彩〞意味着什么?
【释疑解难】
1、字词局部〔能掌握这些词说明你真很棒!〕
这些词语我会读,还能加上拼音呢!〔认识它们可有一定难度,你要仔细哟!〕
〔 〕 〔 〕 〔 〕 〔 〕 〔 〕
维 持 精 湛 安 慰 教 诲 迷 惑
2、这些词语我会写〔能记住这些字说明你真很棒,加油!〕
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 抚慰、道德、号码、橡皮、教导、拨 、
闷闷不乐、迷惑不解、梦寐以求
有几个字容易写错,我要告诉同伴注意:
3、师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借助填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父亲买彩票时,帮▁▁▁▁▁▁▁▁▁▁,事后,大家都▁▁▁▁▁▁▁▁▁▁ 。后来库柏先生那张彩票▁▁▁▁▁▁▁▁▁▁ ,得到了▁▁▁▁▁▁▁▁▁▁ 。父亲面临着▁▁▁▁▁▁▁▁▁▁ ,最终▁▁▁▁▁▁▁▁▁▁ 。
5、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
6、仔细研读课文 ,弄清下面问题
〔1〕、勾出全文中 “我〞心情变化语句,体会为什么我会有这样心理变化?
〔2〕、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用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来。
【稳固提升】
结合课文,想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可以是内容感悟,也可以是写作方法启示。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检测反应】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诗句中意思。
wéi chí cái fù shǔ yú
bǎi huò dào dé mí huò
2、在括号里填上适宜量词。
一〔 〕汽车 一〔 〕彩票
一〔 〕橡皮 一〔 〕财富
六〔 〕之家 一〔 〕百货公司
五、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
教学随笔
一、课题:?中彩那天? 〔第二课时〕
二、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诚信是人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三、教材分析〔略〕
四、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听写生字。
2、试述课文主要内容。
【探究新知】
1、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方式朗读课文。
2、自主学习。
〔1〕父亲面临道德难题指是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难〞。 你怎样看这个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2〕他是怎样面对与处理这个难题?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3〕谈谈你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老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体会。
3、“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 时候,是我那贫困家最富有时刻。〞
贫困是指什么?
富有指什么?
4、小组合作
父亲品质是高尚,它具有哪些品质呢?
【拓展延伸】
当我们面临类似道德难题时,我们该如何面对。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想法。
【检测反应】
1、根据意思选词语。
拮据 面黄肌瘦 闷闷不乐 梦寐以求 教导 迷惑不解
〔1〕.心事重重,烦闷不快样子。〔 〕
〔2〕.缺少钱。〔 〕
〔3〕.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强烈、迫切。〔 〕
〔4〕.教导。〔 〕
〔5〕.辨不清是非,让人很难理解。〔 〕
〔6〕.面色发黄,身体瘦弱,形容不安康样子。〔 〕
2、读一读,写一写
中彩那天父亲打 时候,是我家最富有时刻.
星期五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候,是我最________________时刻。
_______ 那天________________时候,是全中国人最________________时刻。
【主题阅读】
诚信力量
尼泊尔生活条件很落后,商业也不兴旺,摄影队在哪连吃喝都很困难。有一次,几位摄影师想喝啤酒,就找到了村子里一个男孩,让他去替他们买啤酒。买啤酒得去很远地方,孩子走了3个多小时才买到啤酒。第二天,摄影队又让男孩去买啤酒,这次给了他很多钱。整整一天过去了,男孩一直没有回来。摄影师们都说,男孩肯定把钱骗走不回来了。
后半夜,摄影师们已经睡下了,突然听到了男孩敲门声。他们翻开门,只见浑身是泥男孩抱着几瓶啤酒走了进来。原来,男孩那天走了几个小时,只买到了4瓶啤酒,他翻过了一座大山又趟过了一条大河,才终于买够了10瓶啤酒。可是在返回路上,因为路远山陡,累极了男孩连摔了几跤,谁碎了几瓶啤酒。
男孩哭着向摄影师们抱歉,并且完整交还了找回零钱。摄影师们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为自己对男孩猜想感到十分惭愧。他们回国后,到处向人讲述这个故事,日本许多报刊对此作了报道。许多日本人不仅被摄影师拍摄自然风光所吸引,更被男孩淳朴老实深深打动了。从那以后,到尼泊尔观光旅游日本游客越来越多。
1、为了买到10瓶啤酒,你知道男孩客服了哪些困难吗?
2、日本摄影师们为自己对男孩猜想感到惭愧,这是为什么?
3、在文中用“——〞画出表示到尼泊尔观光旅游日本游客越来越多原因句子。
【知识链接】
关于诚信名人名言,选自己喜欢背一背。
言必信,行必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老实与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伴侣。
没有老实,何来尊严?
生命不可能从谎话中开出灿烂鲜花。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五、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虽然注重学生朗读,但在指导时候还是觉得不够到位,学生在表演“父亲〞开着车回家后与“母亲〞对话时,显得有些拘谨,所以表达不是很流畅,对人物内心理解不透彻,今后在教学此课时还应多指导学生揣摩人物内心。同时还要多锻炼自己,注意课堂生成,各种缺乏一定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改善!
集体备课
教学随笔
一、课题:?万年牢? 〔一课时〕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
2、学习作者表达清楚、有条理表达方式。
3、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道理。
三、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为人、做事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局部讲父亲做事认真与实在。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材料,讲究制作工艺、手艺高超与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行为而辞掉工作。从中让人们悟出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道理。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冰糖葫芦大家熟悉吧!好不好吃?在解放前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人,他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了解这个故事吗?
【释疑解难】
1、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方式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那几件事?
2、自主学习
读课文,并从中找出自己最喜欢地方,反复吟诵,体会作者表达清楚、有条理表达方式及其悟出道理。〔可参考下面问题思考品味。〕
(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2〕、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
3、小组合作
把自己喜欢句子或段落读给其他同学听,探讨交流上述问题。
【稳固提升】
在你身边,哪些人像父亲那样?那些人又不像父亲那样?试举例说一说。结合课文,谈谈你观点。
【检测反应】
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tiān jīn liàng shài dān wù
( ) ( ) ( )
zhuàn qián zhú qiān
( ) ( )
2、 请给以下字选择正确读音。
〔1〕闷闷不乐 〔mēn mèn〕 〔2〕拮据 〔jū jù〕
〔3〕教导 〔huǐ huì〕 〔4〕精湛 〔zhàn zàn〕
3、课文链接
做大买卖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行为也看不下去。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也不马虎。老板嫌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儿、掺点假,他不听。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2〕、文中“一点儿也不马虎〞说明了什么?
【主题阅读】
?彭德怀与他大黑骡子?片断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便把目光〔盯、落、〕在自己坐骑大黑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来就跟随彭德怀大黑骡子,一〔yī yí yì 〕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与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啊!〔ya na wa〕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说着,就把自己干粮〔分、取〕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嘴里,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1〕、选择你认为更准确字下画“___〞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3〕、从画线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
教学随笔
一、课题:?尊严? 〔第一课时〕
二、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三、教材分析
?尊严?这篇课文写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冬天,在逃难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东西,只能在帮助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财富;只要有了做人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讲一讲成语故事?嗟来之食?。
同学们,假设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精疲力尽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是如何做呢?
【释疑解难】
1、联系实际,初识“尊严〞
齐读课题,说说你理解“尊严〞是什么意思?
2、 字词闯关
尊严 沃尔逊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善良 朴实 款待 狼吞虎咽 例外 骨瘦如柴 杰克逊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逃难
3、 整体感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4、 默读课文,看看那几个自然段是交代故事起因〔背景〕,那几个自然段是用来表达与表现年轻人有尊严,那几个自然段是写年轻人之后开展情况。
5、小组交流。
6、班内展示
【检测反应】
1、看拼音,写词语。
pí bèi kuǎn dài shàn liáng
pèi hé jié chū hoú jié
láng tūn hǔ yàn
gǔ shoù rǔ chái
2、辨字组词。
尊〔 〕 例 〔 〕 僵〔 〕
遵〔 〕 列 〔 〕 疆〔 〕
3、读课文,填空。
课文以“尊严〞为题,一方面概括了 是一个自爱、自强、 人,同时也反映了 是一个 长者。
【知识链接】
嗟来之食 有一年,齐国遭遇一场大饥荒。有一个叫黔敖大地主在路上摆放了一些食物,等待那些饥饿人来乞讨。有个用布蒙着头人贸然前来。黔敖左手拿着吃,右手拿着喝,傲慢无礼地说:“ 喂!来吃。〞那个人抬眼看了一下黔敖,说:“ 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后世用“嗟来之食〞这个成语来比喻带有侮辱性施舍。那个人不承受“嗟来之食〞表现了他强烈自尊心,他用自己骨气保卫了他人格尊严。
五、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教学过程中暴露了我对于教材挖掘不深,缺乏教学机智、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表达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以及缺乏学法指导等方面问题。
王盘山小学四年级语文科导学稿
集体备课
教学随笔
一、课题:?尊严? 〔第二课时〕
二、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尊严,树立学生自尊自爱意识。
2、复述课文。
三、教材分析〔略〕
四、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听写词语。
2、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释疑解难】
1、 整体感知
边读边勾画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与语言句子,想一想,从年轻人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2、 自主学习
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在这些逃难人中,小伙子与其他逃难者有什么一样与不同之处?
(2) 、年轻人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3〕、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都羡慕财富呢?
〔4〕、讨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5〕结合自身感想谈谈感想。
【拓展延伸】
搜集几条有关“尊严〞与做人方面格言。
【检测反应】
1、 找出一些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与语言句子,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外貌:
动作:
语言:
2、 选词填空。
欣赏 欣赏 赞赏
(1) 杰克逊大叔十分〔 〕地望着这位年轻人,知道他是一个有尊严人。
(2) 教师很〔 〕我绘画作品,还鼓励我要继续加油。
(3) 昆明花博会展出奇花吸引了国内为众多游客前来〔 〕。
【知识链接】
亚蒙·哈默 1898年生于美国纽约市,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人物。在西方,他被称为点石成金万能富豪,而在苏联与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红色资本家〞。1956年,哈默用他在商战中积累财富,投资濒临破产西方石油公司,开场建立一个石油王国。到1982年,他石油公司已排名世界第八。1979年,应邓小平邀请,81岁哈默成为第一个乘私人飞机访问中国西方企业家,被邓小平称为“勇敢人〞。此后,西方石油公司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1988年,他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款2万美元。
五、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
教学随笔
一、课题:?将心比心? 〔一课时〕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活拮据父亲,中彩那天神情消沉,为奖品归属伤脑筋,最终把奖品一辆梦寐以求奔驰车交还给同事,课文表现了父亲老实有信高尚品德。是不是把汽车给库伯,成了父亲面对道德难题。抓住这一矛盾作为整堂课教学突破口,可以引导学生从通过品读文中一些关键语句,深入探究,解决疑问,从而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体会人物诚信可贵品质。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读读有关彩票知识。
2、“中彩〞意味着什么?
【释疑解难】
1、字词闯关
〔1〕、我能读。
沉重 涌 到 输液 尊 重 患者 宽容 增加
眼神 道谢 温暖 抱怨 鼓励 实习 将心比心
〔2〕、我能读准下面多音字。
扎针 不禁 差不多
〔3〕、我能说出以下词语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抱怨——〔 〕 平静——〔 〕
鼓励——〔 〕
反义词: 沉重——〔 〕 宽容——〔 〕
希望——( )
2、初读课文,思考:
〔1〕、找出“我〞经历了哪两件令人感到温暖与幸福事? (同桌相互口述)
〔2〕、默读课文,课文中哪些句子使你最感动,画出来,〔反复读读,同桌互读体会〕。
3、自主学习
〔1〕、要是你是文中那位阿姨,你会怎么做?
〔2〕、如果你是文中那位被扎母亲,你会这样做吗?〔分角色朗读〕
〔3〕、如果对那位护士进展责怪,甚至责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你对“将心比心〞这个成语是怎么理解?
4、班内展示
【拓展延伸】
说一说自己生活中遇到或是自己亲身经历将心比心事。
【检测反应】
1、多音字组词。
chā ( ) zhā ( ) jǐn( )
差 chà ( )扎 zha ( ) 禁
chāi( ) zā ( ) jìn(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试着背下来。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 〕,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 〕对孩子增加一份〔 〕,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 〕与〔 〕。
3、学完课文,我想对课文中阿姨与母亲说:
我知道“将心比心〞指是。
4、我要把有关“将心比心〞名言背下来。
a.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b.一个伟大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
c.不会宽容别人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
d.帮助他人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e.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五、教学反思
王盘山小学四年级语文科导学稿
集体备课
教学随笔
一、课题:?口语交际二 以诚待人?〔第一课时〕
二、学习目标:
1、学习以诚恳态度、真诚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思想情感。
三、教材分析〔略〕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事情,例如: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释疑解难】
1、 谈看法:应不应该以诚待人?并举例称赞身边人所表现出来真诚待人美德。
2、运用文中列举“场景〞与学生进展无拘束谈话。
别人有事来找你父母,当时父母不在家,假设是熟人,你会怎么做?假设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做?
3、情境体验
一位同学一时忘了卫生公约,在校园里扔了纸屑,还吐了一口痰。〔让一学生扮演这一角色〕面对这样情况,你是简单、粗暴地批评他几句,还是用更好方法去说服他?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请几位同学扮演这一角色,把自己认为该怎么处理情景表演出来。
3、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五、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上下来,〔公开课〕自己感觉到没有以往课堂那么累。整节课,都是引导学生去表达与评价。自己话语并不是显得啰嗦。应该是非常成功一节口语交际课。
一、课题:?习作二? 〔四课时〕
二、学习目标:
1、写出自己心里话,要真实,要有自己想法。
2、写出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
三、教材分析〔略〕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课
同学们,最近有些同学找教师谈心,说了自己心里话。有说自己学习成绩提高不快;有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有说作业太多等等。我很感谢同学们对教师信任。今天教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时机,诚恳希望大家把藏在心里话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你快乐、分担你苦恼,大家说好不好?
明确目标
1、 读读习作要求。
2、 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 习作要求告诉了我们可以从哪方面说?向谁说?除外还有哪些要求?
范文引路 指导写作
1、 读范文?教师,我真想对您说?
2、 具体方案,形成腹稿。
(1) 确定心里话向谁说。
(2) 内容要真实可信。
(3) 确定人称。〔“我〞“你〞或“您〞〕
(4) 确定体裁。〔书信、日记、其他〕
第二课时
实践练习
学生进展习作练习。
指导修改
1、 选取对象与内容相不相符。
2、 体裁合不适宜。
3、 语句、标点是否正确标准。
第三课时
誊写作文:干净、整齐,标点符号准确。
第四课时
明确目标
赏析优秀作文,褒优析劣。帮助学生总结经历,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习作讲评
1、 筛选优秀习作,点评其“优秀〞之处。
2、 针对“劣〞处,剖析失误在哪里,该如何改良。
五、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让学生联系本单元课文,理解以诚待人方式很广泛,不仅仅是老实,它还包含有尊重、宽容、理解等。有了这样铺垫学生在后来交际情境中更入情入境,更会去处理一些事情。
学生生活在农村,他们见识与阅历有限,距离他们生活很近内容似乎有话可说,但有些内容便无话可说,常常课堂上会出现冷场情况,怎样有效地去实施口语交际课堂教学?
第 28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