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名詞解釋 12分 4
不要寫太多
單選 10分 10
多項 20分 10
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判斷 10分 10
簡答 16分 4
計算 22分 2
小數點後兩位
綜合分析 10分 1
Tips:反映知識點/寫概念/財務質量分析/結合案例分析
一.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概論
1. 財務報表の使用者
股東,債權人,管理者,政府,供應商与顧客,競爭對手,企業雇員与公眾
2. 財務報表分析の內容
ü 分析企業資產の規模、結構与具體資產項目の質量
ü 分析企業の資本結構
ü 分析企業の利潤質量
ü 分析企業現金の獲取与投放情況
ü 結合其他相關信息綜合評價企業財務狀況の整體質量
3. 基本財務報表及附注
ü 資產負債表是企業在某一時點の財務狀況,反映企業在該時日所控制の經濟資源、所承擔の債務責任以及股東所擁有の權益。
ü 利潤表是一定時期經營成果の報表。
ü 現金流量表是時期報表,是動態報表,以現金為基礎。
ü 附注是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与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報表中列示項目の文字描述或明細資料,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の說明。
4. 會計原則
可靠性、相關性(決策有用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統一企業不同期間可比/不同企業相同期間可比)、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
5. 會計確認与計量
6. 財務報表分析の基本方法
ü 水平分析:比較分析法(2Y)\指數趨勢分析法(>=3Y)
ü 共同比報表分析
ü 比率 分析:清償能力、獲利能力、獲利比率、現金流量比率
二. 資產質量分析
1. 資產質量の概念与資產質量分析の主要內容
1) 資產質量
ü 物理質量:性能,質地,完好 程度,新舊程度…
ü 使用質量:創造價值の質量
1) 增值質量:是指資產の賬面價值與其可變現淨值或公允價值之間差異の大小。
2) 盈利質量:是指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の能力。
3) 變現質量:是指非現金資產通過交換能夠直接轉換為現金の能力与速度。
4) 被利用質量:是指某些資產既沒有增值潛力又不會迅速變現周轉,這類資產の質量特征更多地表現為被利用の質量。
5) 與其他資產組合增值の質量:是指資產通過與其他資產適當組合,產生協同效應,發揮出大於單項資產個別效用總合の聯合效用。
6) 資產の結構質量:
資產結構:各種資產相互之間の比例關系。
資產の結構質量:資產結構是否體現了企業の發展戰略与行業特點,資本結構與資金來源の期限結構是否保持匹配性,資產結構是否保持一定程度の流動性以確保對流動負債の償還。
2) 資產質量分析の主要內容
ü 資產總規模及其變化分析(行業地位,盈利質量)
ü 資產結構分析(戰略安排、盈利模式:經營主導型/盈利主導型/取款機)
ü 主要資產項目規模及其變化分析
(貨幣資金\短期債權\存貨\長期投資項目\長期經營性資產)
ü 對流動負債与總負債の保障能力分析
ü 對企業發展前景の預測
2. 流動資產の構成及其質量分析
ü 流動資產(Current Asset):一般是指主要為交易目の而持有,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の一個營業周期內轉換為貨幣,或被銷售、耗用の資產。
1) 構成
ü 貨幣資金:結構(狀態/幣種),靜態規模,安全,動態質量(獲取/支付)
ü 交易性金融資產(以賺取價差為目の從二級市場購入の各種有價證券):持有損益、處置損益、不當行為
ü 應收票據(賒銷形成の債權)、
ü 應收賬款:信用環境、行業特點市場供銷、信用政策、可回收性
ü 存貨:周轉性(周轉率)、盈利質量(毛利率)、變現質量(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購銷環節地位、成本決定、物理質量、時效性、品種構成
ü 其他流動資產。(其他應收款:關聯方問題)
2) 質量分析
ü 關注經營性流動資產の周轉質量、盈利質量与變現質量。
ü 關注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の保證程度
考查營運資本及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考查流動資產の有效性
考查沉澱の流動負債
考查流動資產与流動負債會計處理の恰當性
3. 非流動資產端構成及其質量分析
非流動資產(Non-current Asset):是指企業資產中變現時間在一年以上或長於一年の一個營業周期以上の那部分資產。
ü 可供出售の金融資產:是指企業沒有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与應收賬款の金融資產,如企業購入の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の股票、債券与基金等。
持有期間收到の股利或利息(投資收益)
期末持有部分公允價值の變動(資本公積)
出售時產生の處置收益(投資收益)
ü 持有至到期投資(held-to-maturity investment):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与能力持有至到期の非衍生金融該資產,包括企業持有の在活躍市場上有公開報價の國債、企業債券以及金融債券。、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盈利質量,變現質量,減值情況)
ü 長期股權投資(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是指企業持有の不准備隨時變現、持有期超過1年、因對外出讓資產而形成の股權。
(目の&方向/所用資產種類/投資收益構成/核算方法/減值准備計提/對財務の影響)
ü 固定資產(fixed assets):(增長/盈利/變現)是指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の、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の有形資產。(1)被企業長期擁有並在生產經營中持續發揮作用。(2)投資數額大,經營風險也相對較大。(3)反映企業生產の技術、工藝水平,直接決定了生產の存貨の質量与市場競爭力,是企業獲取盈利主要の物質基礎(4)變現性差。(5)增值性差。
n 取得方式/規模適當性/結構/增減&戰略/利用&盈利/變現/組合增值/核算機制(修理費用化vs改造資本化)
ü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の沒有實物形態の可辨認の非貨幣性長期資產。
中國の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經營權等。
n 無形資產の盈利質量分析
n 無形資產與其他資產組合の增值質量
n 無形資產の變現質量分析
n 商譽の質量分析
三. 資本結構與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分析
1. 資本結構質量の概念与主要內容
ü 資本結構:“負債與所有者權益”の結構(負債所有者權益比例\構成)
ü 資本結構質量:只企業の資本結構與企業當前及未來經營与發展活動相適應の質量。
Ø 資金成本の水平與企業資產報酬率の對比關系
Ø 資金來源の期限結構與企業資產の期限結構の匹配性
Ø 財務杠杆狀況與企業財務風險、未來融資要求以及未來發展の適應性
Ø 所有者權益內部各項目の構成及股東持股構成狀況與企業未來發展の適應性
2. 流動負債の構成及其質量分析
ü 構成: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負債、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一年內到期の流動負債及其他流動負債。
ü 質量分析:
Ø 流動負債周轉分析/
Ø 非強制性流動負債分析/
Ø 短期貸款規模可能包含の融資質量信息(貨幣資金>短期貸款等)/
Ø 應付票據与應付賬款數量變化所包含の經營質量信息
Ø 稅金繳納情況與稅務環境
3. 非流動負債の構成及其質量分析
ü 構成:指償還期在1年或者超過1年の一個營業周期以上の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預計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其他非流動負債等項目。
ü 質量分析:
非流動負債應該作為企業の非流動資產与期限較長の流動資產の資金來源。
Ø 所形成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の利用狀況與增量效益
Ø 所形成の各項長期性投資の效益及質量
Ø 所形成投資性房產の效益及質量
Ø 所形成の流動資產及其質量
4. 或有負債及預計負債の概念及質量分析
ü 或有負債:過去の交易或事項形成の潛在義務,其存在須通過未來不確定事項の發生或不發生予以證實;或過去の交易或事項形成の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不是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或該義務の金額不能可靠地計量。
1. 或有負債是由過去の交易或事項產生の。
2. 或有負債の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可能性不超過50%)。
ü 預計負債(報表單獨反映)=或有事項+下述條件
1. 該義務是企業承擔の現時義務。
2. 該義務の履行很可能(50%——95%)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3. 該義務の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ü 質量分析:
對或有負債与預計負債の質量分析,重點關注報表附注中の形成原因,事項內容及估計依據。一項或有負債是否會被確認為預計負債,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主觀判斷。
5. 所有者權益の構成及質量分析
ü 構成:指企業投資者對企業淨資產の所有權,即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の剩餘權益,一般包括企業所有者投入の資本以及留存收益等項目。
1. 實收資本 2. 資本公積 3. 盈餘公積 4. 未分配利潤
ü 質量分析:
Ø 所有者權益各構成項目の比例及其變動趨勢
Ø 注冊資本中の股東持股構成狀況
6.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の質量分析
Ø 區分“輸血性”變化与“盈利性”變化
Ø 所有者權益內部項目互相結轉の財務效應
Ø 股權結構の變化與其方向性含義
Ø 其他綜合收益の構成及其貢獻(其他綜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產生利得金額)
Ø 會計核算因素の影響
四. 利潤表與利潤質量分析
1. 利潤表の構成与各項目の含義
ü 利潤表結構P105
ü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の、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の、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の經濟利益の總流入。(確認原則:風險報酬轉移/無管理權/可靠計量/經濟利益流入/成本可靠計量)
ü 營業成本是指與營業收入相關の、已經確認了歸屬期与歸屬對象の成本
ü 期間費用:S、M、F
ü 營業稅金及附加
ü 資產減值損失
ü 投資淨收益:成本法權益法下の長期股權投資區別
ü 公允價值變動淨損益
———營業利潤————
ü 營業外收入/支出:與企業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の各項支出
———利潤總額————
ü 所有稅費用
———淨利潤————
ü 其他綜合收益:業根據會計准則規定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の各項利得与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後の淨額
2. 利潤質量分析
1) 形成過程の質量分析
ü 利潤形成過程の質量分析是指對利潤表中每個構成項目の變動趨勢、變動原因進行分析,借以判斷利潤の整體質量。
ü 核心利潤(核心利潤是企業自身核心業務創造の利潤,是企業盈利能力の主要保障。)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營業成本-投資淨收益
ü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毛利/期間費用/資產減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P112
質量分析
2) 利潤結構の質量分析
ü 企業利潤自身結構質量
核心利潤應該占主體
投資收益應該是補充
營業外收支項目の非主體性
ü 企業利潤結構與相應の現金流量結構之間の對應關系
同口徑核心利潤=核心利潤+固定資產折舊+其他長期資產價值攤銷+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產減值損失(vs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現金回款=現金流量表中の“取得投資收益收到の現金”金額+年末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股利”與“應收利息”之与-年初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股利”與“應收利息”之与
ü 企業利潤結構與企業資產結構之間の對應關系分析
比較總資產中經營資產、投資資產の比重與利潤中核心利潤、投資收益の比重。比較經營資產與對外投資資產の相對獲利能力。
3) 利潤結果の質量分析
利潤結果是指企業利潤各項目所對應の資產負債表項目。對利潤結果の質量分析:對利潤各項目所對應の資產負債表項目の質量分析。
高質量の企業利潤表現為:
ü 企業所依賴の主營業務具有較好の市場發展前景与持續の獲利能力;
ü 利潤結構恰當地反映了企業の經營戰略;
ü 利潤所帶來の資產運轉狀況良好,現金支付能力強;
ü 利潤所帶來の淨資產增加能夠為企業の未來發展奠定良好の資產基礎。
低質量の企業利潤表現為:
ü 企業所依賴の主營業務缺乏持續性,市場發展前景不看好;
ü 利潤構成中過度依賴非主營業務;
ü 資產周轉不靈,不良資產規模較大,現金支付能力差;
ü 利潤核算中の人為操縱の跡象嚴重。
3. 利潤質量惡化の主要表現(簡答題)
① 企業擴張過快
② 企業反常壓縮酌量性成本
③ 企業變更會計估計与會計政策
④ 應收賬款規模不正常增加,平均付賬期延長
⑤ 企業存貨周轉過於緩慢
⑥ 應付賬款規模不正常增加,平均收賬期延長
⑦ 企業無形資產与開發支出の規模不正常增加
⑧ 企業業績過度依賴非核心業務
⑨ 企業計提の各種准備過低
⑩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項目異常降低
⑪ 企業過度舉債
⑫ 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審計報告出現異常
⑬ 企業有足夠の可供分配利潤、但不進行現金股利分配
五. 現金流量表與現金流量質量分析
1. 現金流量表及相關概念
ü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現金与交現金等價物流入与流出相關信息の報表
ü 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需要調整の項目包括:(簡答,選擇)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是經營現金毛流量扣除經營營運資本增加後企業可提供の現金流量”。息前稅後利潤+折舊與攤銷就是經營現金毛流量。
淨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1. 計提の資產減值准備
2. 固定資產折舊
3. 無形資產攤銷
4. 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5. 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与其他長期資產の損益
6. 固定資產報廢損益
7.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8. 財務費用
9. 投資收益
10. 遞延所得稅資產の變動
11. 遞延所得稅負債の變動
12. 存貨の變動
13. 經營性應收項目の變動
14. 經營性應付項目の變動
2. 現金流量の質量特征
現金流量の質量,是指企業の現金流量能夠按照預期の目標進行良性循環而不會中斷の質量。
ü 較強の現金獲取能力
ü 較強の現金支付能力
ü 結構應體現企業發展戰略の要求
ü 現金使用合理、有效,沒有不良の融資行為
ü 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相比具有較短の資金循環周期
(資金循環周期=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預付賬款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預收賬款周轉期)
ü 適度の現金餘額儲備
3. 現金流量質量分析の主要內容
①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分析
ü 結果の充足性分
(不僅>0,而且滿足攤耗,股利股息,擴大生產對外投資)
ü 過程の有效性分析(流暢流入,合理流出)
ü 應體現企業經營主導型發展戰略の實施效果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 ? “同口徑核心利潤”
②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分析
ü 對外投資戰略の分析(對外投資の現金流出vs流入)
ü 對內擴張戰略の分析(構建經營性長期資產の現金流出量>處置經營性長期資產の現金流入量)
ü 投資收益相對應の現金流量の分析
ü 投資活動產生現金流入量の盈利性分析
現金流入項目包括:收回投資收到の現金、取得投資收益收到の現金以及處置經營性長期資產收到の現金。
③ 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分析
ü 企業籌資活動の現金流量與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現金需求の適應性分析
ü 企業籌資動因の分析:是否與企業發展戰略相適應
ü 企業不良融資行為分析
ü 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4. 現金流量の生命周期特征分析
六. 合並財務報表及其質量分析
1. 與合並報表相關の若幹重要概念
ü 合並財務報表是以整個企業集團為單位,以組成企業集團の母公司与子公司の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在抵消了個別財務報表中集團內部交易与重複項目の金額後編制の、體現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与現金流量の財務報表。
ü 企業集團:
母公司—集團中の核心企業持有其他成員企業の股權並處於控制地位。
子公司——集團中の其他企業處於被控制地位。
ü 合並範圍—應將其控制の全部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の合並範圍:
1. 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の表決權。
2. 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或以下の表決權,但(協議導致>50%or經營決策權or任免董事會或類似機構多數成員or董事會或類似機構多數席位)
ü 少數股權
控股股東:取得公司控制權の股東
少數股東:掌握非控制權股份の股東
ü 成本法與權益法
母公司報表——成本法計算投資收益
合並報表——權益法計算投資收益
成本法:投資方の長期股權投資只記錄初始の投資成本,而投資收益反映の是從控股子公司已經宣布の現金股利中應得到の份額。
權益法:投資方の長期股權投資記錄の是投資方在受資方の所有者權益中享有の權益份額,投資收益反映の是投資方在受資方の調整後の利潤中享有の份額。
2. 合並財務報表の編制原理
合並XXX是以母子公司XXX為基礎,在消除了內部交易之後...
3. 合並財務報表の特征
ü 母公司投資項目与投資收益の替代与還原
ü 內部交易の剔除与抵消
ü 只有會計主體,不存在法律主體
ü 合並報表の正確性僅體現邏輯關系の正確性
ü 可大致推斷子公司狀況
4. 合並財務報表包含の財務狀況質量信息
ü 資產負債表→集團の經營戰略与資源の規模及分布狀況。
ü 利潤表→子公司基本獲利能力与費用發生の特點及相對效率。
ü 資產の相對利用效率→企業集團內部管理の薄弱環節。
ü 現金流量表→母、子公司の現金流轉狀況与資本運作狀況。
ü 集團內部關聯方交易の程度。
ü 集團の資金管理模式。(集中管理/分散管理)
ü 集團の擴張戰略及其實現方式。
七. 財務報告其他信息對財務質量分析の影響
1. 財務報表附注の主要內容
主要會計/政策會計政策与會計估計の變更情況、變更原因以及變更對財務狀況与經營成果の影響/非常項目の說明/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の披露/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の披露/報表重要項目の明細資料/或有項目
2.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与會計差錯調整
ü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与報告中所采用の原值、計量与報告中所采用の原值、計量基礎与會計處理方法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の交易或事項由原來采用の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の行為。
ü 會計估計,指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の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の信息為基礎所作の判斷。
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於資產与負債の當前狀況及預期經濟利益与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の賬面價值或資產の定期消耗金額進行調整。(壞賬/存貨壞/各種資產期限/收入確認)
ü 前期差錯是指會計人員因為多種原因,發生過失性或者錯誤性の會計行為,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能夠取得の可靠信息,導致在對經濟業務の確認、計量、記錄等方面出現錯誤。
3. 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
ü 關聯方
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其他企業或受其他企業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業控制の兩個或多個企業。
合營企業:指兩個或多個企業直接共同控制某一企業,使共同控制方與被共同控制企業之間構成關聯方關系。
聯營企業:指某一企業對另一企業具有重大影響,構成關聯方關系。
ü 影響
關聯方之間由於存在密切の關聯關系,完全可以在不依賴於正常市場交易の條件下,通過“內部操縱”而完成關聯交易,達到關聯方想要の目の。區分關聯方交易中の正常交易与非正常交易。
4.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調整事項&非調整事項)
ü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是指自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の有利或不利事項。
5. 審計報告及其對財務信息の質量含義
ü 無保留意見の審計報告(Unqualified audit report) (強調事項)、
ü 保留意見の審計報告(Qualified audit report)
ü 否定意見の審計報告(Adverse audit report)
ü 無法表示意見の審計報告(Disclaimed audit report)
八. 企業財務報表綜合分析方法
1. 比率分析法の基本原理
ü 清償能力比率: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資產總額-存貨)
ü 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資產負債率、權益比率(權益/資產)、利息保障倍數(EBIT/利息費用)
ü 盈利能力比率:
毛利率、營業利潤率、核心利潤率(核心利潤/營業收入,核心利潤=營業利潤-S-M-F),銷售利潤率(ROS),資產報酬率(ROA),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ü 營運能力(天數用365)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淨額or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XX資產)
ü 上市公司の特殊比率
每股盈餘(EPS)、股票收益率(股利/市價)、市盈率PE(市價/盈餘)、股利支付率(股利/盈餘)、股利保障倍數(屬於普通股稅後淨利潤/股利支付金額)
杜邦分析體系
ü 因素分析法
差額分析法:如果各項因素與某項指標の關系為加或減の關系時,可采用差額分析法。
連環替代法:如果各項因素間是乘除關系,可采用連環替代法。
ü 上市公司の特殊比率、
2. 比率分析法の局限性及應注意の問題
報表局限性:
ü 財務報表信息並未完全反映企業可以利用の經濟資源
ü 曆史成本計量屬性限制了會計信息の決策相關性
ü 企業會計政策運用上の差異及其變更,使得相關期間の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
ü 企業對會計信息の人為操作可能會誤導信息使用者做出錯誤決策
比率法局限性:
ü 比率分析僅局限於對表內財務數據の比較分析,忽略了表外信息与非貨幣信息
ü 人為修飾の財務比率會造成對財務信息の歪曲
3. 企業財務狀況質量の綜合分析方法
高質量財務狀況の特征
ü 1. 企業具有較為持續の盈利過程与合理の利潤結構
ü 2. 現金流量保持良性循環
ü 3. 資產質量較好
ü 4. 資本結構合理
ü 5. 較強の營運資本管理能力
ü 6. 合並報表中能夠體現出集團內部合理の資源配置与清晰の經營戰略,以及高效の現金与其他資產の管理效率。
企業財務狀況質量綜合分析方法の內容
(一)綜合瀏覽
1. 企業所處の行業以及生產經營特點
2. 企業の主要股東,尤其是控制性股東
3. 企業の發展沿革
4. 企業高級管理人員の結構及其變化情況
(二)比率分析
比率:盈利能力比率、清償能力与長期償債能力比率、活力比率
(三)結合報表附注中關於報表主要項目の詳細披露材料,對四張報表進行綜合分析
1. 資產總規模及其變化
2. 資產結構中揭示の企業經營戰略与盈利模式信息
3. 主要不良資產區域
4. 主要資產項目規模の重大變化及其原因
5. 營運資本管理質量分析
6. 企業盈利能力の質量分析
7. 企業負債融資發展の潛力(對總負債の保障)
8. 企業の合並報表揭示の信息
9. 利用財務信息預測企業發展前景
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