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华建1街区12#楼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经图纸审查办审查同意的施工图纸;
2、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规范》
JGJ80-19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3、本公司《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试行)》;
4、施工手册《脚手架工程与垂直运输设施》的相关内容。
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华建1街区11#、12#住宅楼工程 ,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开发区中华路以东,淮河路以南;由山东华建置地筹建,山东同圆筑设计集团设计,由聊城市大地工程勘察设计勘察,山东天柱建设监理咨询监理,山东鲁建工程集团承包施工。11#楼地上22层,地下1、2层均为储藏室,层高分别为3.15m、2.85m;层高均为3.00m;机房层高3.90m。本楼总长度54.80m,总宽度19.90m,总高度为66.45m,12#楼地上22层,地下1、2层均为储藏室,层高分别为3.15m、2.85m;层高均为3.00m;机房层高4.90m。本楼总长度54.20m,总宽度17.80m,总高度为66.45m,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11#建筑面积18432.36㎡,12# 15412.78m2,室内外高差0.45。本工程嵌固于±0.000标高处(地下一层顶板),剪力墙底部加强区为地上一层至三层,在地上一层到四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基础型式素混凝土刚性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为C20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均采用C30混凝土;基础、地下室外墙、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水池侧壁采用P6抗渗混凝土;砌体中构造柱、圈梁、现浇过梁均为C20,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三、悬挑脚手架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12#楼、11#楼分别悬挑3次,分别在4层、10层、16层搭设悬挑式脚手架。挑架的悬挑梁采用16号工字钢,工字钢悬挑端长度m,锚固段长度为悬挑长度的2φ16螺栓固定件,前端在梁位置埋设一个,用以固定工字钢。在工字钢悬挑端点上一层梁内预埋φ20钢吊环,用以斜拉钢丝绳。在工字钢上侧外端焊2根Φ25钢筋,长度20cm,间距为1m,用于钢管的插入,以保证钢管不移位。
脚手架采用φ48.3×3.6钢管,玛钢扣件搭设。由大小横杆、竖向立杆、安全栏杆、斜杆、挡脚板、剪刀撑等组成。立杆的纵距,立杆的横距,内排架距离结构米,步距。
脚手架作业面上、下共两步距内满铺脚手板,脚手架外排内侧挂绿色密目安全网,操作层底部满挂大眼网一道,挑架底部设置一道硬封闭,刷红白油漆。
四、脚手架材料:
1、钢管:
外径48.3mm、壁厚mm的焊接钢管,材质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相应规定,力学性能符合Q235碳素结构钢的规定。新管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与钢管材质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得有变形、裂纹、分层、压痕,端面平整,锈蚀的钢管,不得使用,脚手架钢管必须统一着色,刷好防锈油漆。
2、扣件:
脚手架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脚手板:
脚手板:脚手板采用竹笆脚手板,自重不超过0.3KN/M2。
4、工字钢:
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5、 安全网(密目网与平网)、平网选用经聊城市建委许可生产厂家的产品。
6、 钢丝绳:
钢丝绳采用14#钢丝绳,需是经聊城市建委许可生产厂家的产品。
7、钢管、扣件、钢丝绳进场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等资料,项目部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搭设时由搭设人员对钢管、扣件进行检查。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
五、脚手架的搭设:
1、脚手架结构形成:
1.1将脚手架内立杆搭设在悬挑出的工字钢防滑点上,结构尺寸为立杆横距m,纵距1.5m,脚手架步距m.
1.2立杆使用6m钢管连接,使内外、左右立杆的接头错开,不在同一步距内。
1.3大横杆采用4m与6m钢管,双排立杆均加设扫地杆,内外、上下大横杆用4m钢管调节,使其接头错开,不在同一跨间。
1200mm钢管,用十字扣件与大横杆连接,靠近立杆可紧固于立杆上,小横杆距墙一端离墙面150mm,操作层上满铺脚手板。
1.5剪刀撑,剪刀撑应取4根立杆跨间,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剪刀撑应沿架高由底到顶连续布置。剪刀撑的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剪刀撑斜杆接长应采用搭接,长度不小于1m,搭接范围内用三个扣件等间距固定。
连墙杆按2步3跨设置,连墙杆应设置在外围框架梁内附近,具有较好抗水平力作用的结构部位。
防雷保护:本工程位于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脚手架高度未超过施工塔吊(已设置避雷保护),故结构脚手架的防雷不再设置。
2、悬挑架搭设:
在外墙外侧处悬挑双排脚手架。为了增强挑架的稳定性,下层楼面浇筑砼前预埋工字钢固定件(如图所示)。在工字钢尽端0.2米位置焊制钢丝绳固定点,上层楼板内预埋直径20的一级钢筋制作的吊环,用以拉紧工字钢。外架与墙连接采用刚性连接,按二步三跨设置。沿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高度与长度上设连续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倾角为45~60度,剪刀撑采用四跨间隔搭设。脚手架步距1.5m,立杆横距m,纵距。操作层的外侧必须同落地脚手架一样设置护栏、挡脚板。外架的外侧立杆要高出层顶操作面1200mm高度,底部满铺脚手板一层,并用尼龙平网兜底包住,外侧挂好密目安全网。
每层脚手板外应设置180高度的踢脚挡板,并刷黄黑或红白相间油漆,挑架上双排钢管扣件脚手架其他搭设要求同落地脚手架。
挑架的底层的工字钢上应满铺木跳板,并在挑架外搭设水平挑网。
位于转角阳台斜道处的悬挑工字钢梁其外端纵向用钢管焊接固定,防止因超长受荷后,工字钢梁扭曲变形。悬挑脚手架底层封堵措施:用木方及模板由专业木工严格按照楼层平台板操作方法制作,木方应立方,上铺15mm厚多层板,封堵侧面刷红白警戒色油漆,须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如下图所示:
3、防护通道搭设:
4.1、斜道平台作业层及进楼层通道必须搭设安全通道,确保人员进出上下安全,凡斜道平台进楼层外架与结构上部有空隙处,必须采用硬隔离措施。
4.2、在人货电梯的入口,每栋楼的入口位置搭设防护通道。防护通道与结构脚手架分别搭设,所用材料与脚手架相同,防护通道高3m,宽4m,长6m。立杆间距,每排四根立杆,步距1.5m,每排架设剪力撑,外排架设扫地杆与斜支撑,防护通道顶设两道,其上满铺双层木脚手板,每排架立挂密目安全网。
六、交底与验收:
1、脚手架搭设前,项目经理按经监理审批同意的施工方案,结合现场作业条件向操作人员做详细的交底,指定转人指挥,项目专职安全员跟班作业,确保安全搭设。
2、脚手架搭设完毕,经自检合格后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会同项目总监与搭设人员联合验收。每搭设6—8m按方案与规范分段逐次检查,并报分公司环境安全设备科验收通过、报监理验收同意后投入使用。
3、检验标准:
3.1主杆纵距偏差:±50mm;
3.2主杆垂直偏差:≤H/100,且不大于100mm;
·m,抽查数量为安装数的5%,其中不合格数≤10%抽查数。
的规定进行。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并将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按规定进行记录,经检查人员签字后保存。
七、脚手架的使用:
1、脚手架作业层架面上的荷载不得超过3KN/M。
2、在装修阶段架板上堆放的标准砖不得多于单排立码3批。在架面上的材料要码放整齐稳固,堆物重量不得超过2.5KN(250kg)。
3、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应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
4、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连接紧固件与连墙件。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5、工人在脚手架上作业时,避免发生碰撞与落物,严禁在架上嬉戏与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6、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走设有安全防护的出入通道,严禁攀援脚手架上下。
7、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首先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与解决后方可开始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的情况与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解决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发现有异常与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员撤离。
8、在每步架的作业完成后,必须将架上剩余的材料物品移至室内或下一作业层,每日收工前应清理架面,将架面上的材料物品堆放整齐,在楼层内垃圾及时清运出去;在作业期间,及时清理落入安全网的材料与物品。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物品与倾倒垃圾。严禁把短钢筋,凿子、细钢管穿放在不横杆内。
八、脚手架的拆除:
1、拆除前将脚手架上杂物与地面障碍物清理干净,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确认后方可拆除,拆除前由项目专职安全员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拆除前必须检查清除大小水平杆中是否有存放易落物体,拆除由上而下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进行,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得大于2步,每段内先拆除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立杆拆开最后两个扣前应抱住,拆除大横杆、剪刀撑时先拆中间扣,抱住后面再拆端头扣;立杆、大横杆上不得有未拆除扣件。
4、连墙杆随进度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5、拆除时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防止坠落,项目专职安全员在现场跟班巡视,发现不安全苗头及时制止。
6、拆除过程中严禁碰撞架空输电线。
7、拆下的材料严禁直接向下抛掷,拆至地面的材料及时检查、修正与保养,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及时归还。
8、脚手架体搭拆过程中,如有中断施工,应在尽头设封头小横杆,以确保安全。
九、安全交底:
1、脚手架搭设人员全部为经过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所有操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后持证上岗。进场后证件报监理审批同意后搭设。
2、严格要求搭拆人员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在经按标准检查合格后使用。
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不超载。不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砼的输送管固定在脚手架上;不在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
5、当有六级与六级以上大风、雾、雪、雨天气时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雨雪后上架作业有防滑措施,并扫除积雪。
6、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连墙件与主节点处的纵横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7、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8、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有防火措施与专人看守。
9、搭拆脚手架时,地面设围栏与警戒标志,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十、落地式脚手架搭设:
落地式脚手架
在4层以下设置落地式脚手架。
一、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浇筑垫层→定位设置通长木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定距定位。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其余按下构造要求搭设。
1.主杆基础
基础内立杆坐落在筏板顶板上面,外立杆底座下设置通长脚手板垫板,长度不少于两跨,布设必须平稳,不得悬空。
2.立杆间距
立杆顶端高出结构栏杆至少1.2m。立杆接头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错开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立杆在顶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必须等间距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
(1) 脚手架采用φ48.3×3.6钢管,钢扣件搭设。由大小横杆、竖向立杆、安全栏杆、斜杆、挡脚板、剪力撑等组成。立杆的纵距1.5M,立杆的横距M,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步距M。连墙杆间距竖直3m,水平4.5m(即两步三跨)。
(2) 脚手架的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00m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
(3) 立杆应设置垫木,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接于立脚点杆上,离底座20cm左右。
(4) 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5) 立杆及纵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求:
3.大横杆、小横杆设置
(1) 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1.5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0mm。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采用至少6m 且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柱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大横杆在同一步架内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全长的1/300,局部高差不超过5cm。
(2)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不大于15cm。小横杆间距与立杆纵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在两立柱之间等距离设置1 根小横杆,最大间距不超过90cm。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 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离结构外边缘15 cm。上下层小横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邻小横杆在立杆处相向布置。
4、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20cm 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对于双立杆脚手架,在单立杆与双立杆接点距离20mm的位置,增加一道纵、横向扫地杆。
5.剪刀撑
本工程双排落地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全部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 个扣节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距离不大于15cm。最下端的剪刀撑的底部要插到垫板处。为保证剪刀撑的顺直,同时充分考虑剪刀撑的安全作用,剪刀撑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保证钢管与对接扣件的质量与必要日常检查)。
本工程除在每一拐角处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每隔4 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斜杆采用通长杆件,使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5.脚手板的铺设要求
(1) 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木板或竹脚手板:板宽为200mm,里外立杆间应满铺筑坝竹笆。
(2) 脚手板须用12-14#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板,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6.防护栏杆
(1) 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
(2)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
(3) 脚手架外侧必须设高的防护栏杆与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65m与。
(4) 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的防护栏杆与30cm高踢脚杆。
7.连墙件
(1) 脚手架与建筑物按计算书中连墙件布置要求设拉结点。楼层高度超过4m,则在水平方向加密。
(2) 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与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l米以内范围增设一拉结点。
(3) 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4) 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点,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8.架体内封闭
(1) 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净距最多为300mm,如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大于300mm的必须铺设站人板,站人板设置平整牢固。
(2) 脚手架施工层里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采用竹笆进行封闭。
(3) 施工层以下外架每隔2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
1、构造要求
1.1悬挑式槽钢卸料平台应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其结构构造应能防止左右晃动,计算书及图纸应编入施工方案。
1.2悬挑式槽钢卸料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接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1.3 钢丝绳构造上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每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
1.4应设置4个经过验算的吊环。吊运平台时应使用卡环,不得使用吊钩直接钩挂吊环。吊环应用一级钢20制作。
1.5平台吊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他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3个。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平台吊装,需待横梁支撑点电焊固定,接好钢丝绳,调整完毕,经过检查验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钩,上下操作。
1.8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1.9平台上应显著的标明容许荷载值。操作平台上人员与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应配备专人加以监督。
2、 槽钢悬挑式卸料平台标准做法图
见附图
3、计算书见。
悬挑式卸料平台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悬挂式卸料平台的计算参照连续梁的计算进行。平台主梁的悬挑长度,平台宽度。次梁采用[10号槽钢U口水平,主梁采用[20a号槽钢U口水平,次梁间距。容许承载力均布荷载2kN/m2。
一、次梁的计算
次梁选择[10号槽钢U口水平槽钢,间距,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2,惯性距4,转动惯量3,回转半径
截面尺寸
1.荷载计算
(1)面板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2;
Q1 ×
(2)最大容许均布荷载为2;
Q2 = 2×1.00=2kN/m
(3)槽钢自重荷载 Q3
经计算得到,荷载计算值
×(Q1+Q3)+×Q2×(0.35+0.10)+×
2.内力计算
内力按照集中荷载P与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最大弯矩M的计算公式为
M=ql2/84×2
3.抗弯强度计算
其中 x ——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f] ——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2;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106×2;
次梁槽钢的抗弯强度计算 < [f],满足要求!
4.整体稳定性计算
其中 b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b=570×××××
由于b大于,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为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106×2;
次梁槽钢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二、主梁的计算
卸料平台的内钢绳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作为安全储备不参与内力的计算。
主梁选择[20a号槽钢U口水平槽钢,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2, 惯性距Ix4, 转动惯量Wx3,
回转半径ix,截面尺寸 b=73.0mm,
1.荷载计算
(1)栏杆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
Q1
(2)槽钢自重荷载 Q2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计算值×(Q1+Q2×
经计算得到,各次梁集中荷载取次梁支座力,分别为
P1×0.35+×2)××××
P2×0.35+×2)××××
P3×0.35+×2)××××
P4×0.35+×2)××××
P5×0.35+×2)××××
P6×0.35+×2)××××
2.内力计算
悬挑卸料平台示意图
悬挑卸料平台水平钢梁计算简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
R1=15.194kN,R2
最大弯矩 Mmax
3.抗弯强度计算
其中 x ——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
[f] ——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2;
N=R1/ctgα°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106×2
主梁的抗弯强度计算强度小于[f],满足要求!
4.整体稳定性计算
其中 b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b=570×××××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106×2;
主梁槽钢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三、钢丝拉绳的内力计算:
拉钢绳的轴力RUi按照下面计算
Rui=R1/cosα°kN
四、钢丝拉绳的强度计算: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Fg] ——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
Fg —— 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与(kN);
计算中可以近似计算Fg2,d为钢丝绳直径(mm);
—— 钢丝绳之间的荷载不均匀系数,对6×19、6×37、6×61钢丝绳分别取、与;
K ——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取10。
选择拉钢丝绳的破断拉力要大于10×1/0.850=kN。
选择6×19+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400MPamm。
五、钢丝拉绳吊环的强度计算:
吊环选用Φ25一级钢筋,面积A mm2
F=Rui/cos°kN
吊环的最小截面面积计算(每个吊环按2个受拉截面积计算):
KtF/2×50=2××103/(2×50mm2mm2,选用Φ25钢筋满足要求。
式中 Kt――工作条件系数,取。
六、焊缝计算:
1.在通过焊缝形心的拉力,压力或剪力作用下的焊缝强度按下式计算:
正应力
=N×sinγ/(lw×he)=19779×sin°/(150×2;
剪应力
=N×cosγ /(lw×he)=19779×cos°/(150×2;
2.在其它力或各种综合力作用下,f,f共同作用处。
综合应力 [(f/t)2+τf2]1/2=N/mm2<160 N/mm2
式中 N──构件轴心拉力或轴心压力,取 N=19779N;
lw──对接焊缝或角焊缝的计算强度,取lw=150mm;
──作用力与焊缝方向的角度 °;
f──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应力;
t──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取,
τf──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剪应力;
──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160N/mm2
hf──较小焊脚尺寸,取 hf=10mm;
he──角焊缝的有效厚度, hef=7mm
结论:计算得出的综合应力小于焊缝强度设计值=160N/mm2,所以满足要求!
十一、计算书:
普通悬挑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等规范。
一、参数信息: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0米,立杆的横距为米,立杆的步距为0 米;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米;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 2;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Φ48.3×3.6;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0.80;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 米,水平间距米,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施工荷载均布参数(kN/m2):3.000;脚手架用途:结构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2;
山东省聊城市区,基本风压为0.450,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0.74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649;
考虑风荷载;
每米立杆数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kN/m2):0.1161;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2):0.11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4;
脚手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冲压钢;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a号工字钢] ,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 0 米。
与楼板连接的螺栓直径(mm):16.00;
楼板混凝土标号:C30;
支撑数量为:1;
悬挑水平钢梁上面采用钢丝绳建筑物拉结。
钢丝绳安全系数为:10.000;
钢丝绳与墙距离为(m):1.200;
二、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与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与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与变形。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 kN/m ;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1.050/(2+1)=0.105 kN/m ;
×1.050/(2+1)=1.050 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0.105=0.172 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050=1.470 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与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2××2 =0.232 kN.m;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距为 M2max××2××2 =-0.272 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与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Max(0.232×106,0.272×106)/5080.0=53.543 N/mm2;
大横杆的抗弯强度:σ= 53.543 N/mm2 小于 [f]=205.0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 q1= P1+P2=0.038+0.105=0.143 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Q =1.050 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4/(100××105××1.050
×4/(100××105×121900.0) = 0.939 mm;
脚手板,纵向、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为 l/150与10 mm 请参考规范表。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 1200.0/150 mm 或者 10 mm,满足要求!
三、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与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与变形。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1.200 = 0.046 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1.200/(2+1)=0.126 kN;
××1.200/(2+1) =1.260 kN;
×(0.046+0.126)+1.4 ×1.260 = 1.970 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与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qmax××2/8 = 0.006 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1.050/3 = 0.690 kN.m ;
最大弯矩 M= Mqmax + Mpmax = 0.696 kN.m;
σ = M / W = 0.696×106/5080.000=137.013 N/mm2 ;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与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qmax=5××4/(384××105×121900.000) = 0.024 mm ;
P2 = p1 + p2 + Q = 0.046+0.126+1.260 = 1.432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pmax××(3×2-4×2/9 ) /(72××105
×121900.0) = 2.343 mm;
最大挠度与 V = Vqmax + Vpmax = 0.024+2.343 = 2.367 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 (1050.000/150)=7.000 与 10 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1.050=0.040 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1.200/2=0.189 kN;
××1.200 /2 = 1.890 kN;
××1.890=2.921 kN;
R < 6.40 kN ,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与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NG1×18.000 = 2.090 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
NG2×4××(1.050+0.3)/2 = 0.972 kN;
NG3×4×1.200/2 = 0.264 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18.000 = 0.108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NG1+NG2+NG3+NG4 = 3.434 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与,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与的1/2
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2/2 = 3.780 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o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采用:
Wo = 0.450 kN/m2;
U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采用:
Uz= 0.740 ;
Us --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0.649 ;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 = 0.7 ×××0.649 = 0.151 kN/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GQ××3.780= 9.413 kN;
考虑风荷载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