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盘古开天地》教学案例
单位:第六小学
姓名:王 丽 娟
《盘古开天地》教学案例
【标题】:《盘古开天地》
【导言】: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但是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不是天生的。想象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依赖于教师的启导诱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让他们的头脑里储存各种各样的表象,并且努力创造出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为此,我们的教学应帮助学生找到具体事物和想象的契合点,正确发挥想象,让想象变得合理。因此,我特意选择《盘古开天地》这篇极赋想象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如我让学生想象盘古当时开天地的艰辛和不易;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很具体,我从书中省略号引导到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想象,学生也都说得比较生动。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想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案例】:
片段一:顶天立地
师:同学们多会读书啊!将一个自然段读成一个成语,那么我要告诉大家,课文第三自然段还隐藏着一个成语,快速浏览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位同学能概括出来。
师:通过刚刚的浏览你能说说这段中盘古是怎样做的吗?
生:盘古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瞪着地。
师:看,这就是盘古。(相机展示图片)
师:哪位同学能概括出这个成语呢?
生:顶天立地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概括的多准确呀!那么你能做一做这个动作吗?
生:举手、头顶、脚蹬做这个动作。
师: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下当时盘古是怎样顶天立地的?
生:想。
师:那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踏着地。
师:十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
生:他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踏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
师:一千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
生:他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踏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
师:十万年过去了,一百万年过去了,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
生:仍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瞪着地。
师:好了,请座下,同学们什么感觉?
生1:累。
生2:手酸:。
生3:麻,困。
师:是呀!同学们才顶这么十几秒,手就酸了,就感到累了,盘古这样顶了不知多少年?是啊!盘古多么的辛苦啊!他是多么的累啊!
(学生通过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踏着地这一动作贴切的体会盘古的辛苦,在这样反复诵读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节中想象,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情感,从而深深体会到盘古顶天蹬地的艰辛和他那坚持不懈的毅力。)
片段二:化作万物
师: 到底盘古倒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自由读课文后汇报
生1: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漂动的云;
生2:他发出的声音,化作隆隆的雷声;
生3: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
师把学生的汇报结果一一课件对应出示,请同学大声朗读。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觉得画面美不美?
那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相机播放音乐)
生1:我仿佛看到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在天空翻滚着。
生2:我仿佛看到奔流不息的江河勇往直前。
生3:我仿佛看到一大片一大片茂盛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
……
师:是呀!多美的画面啊!正是有了这样的用词才使得画面更加的美了。
师: 那么盘古身上仅仅只有这么些变化吗?从哪里知道不仅是这些变化?(出示幻灯片)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生:省略号。
师:是啊!找的非常正确,真的是拥有一双慧眼啊!省略号,它他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省略了盘古还有许许多多的变化。
师:那你能说说还有哪些变化吗?(出示句式)
他的___,变成了______。
生1:他的鼻子变成了山峰。
生2:他的牙齿变成了石林。
生3:他的目光变成了闪电。
生4:他的骨头变成了宝藏。
生5:他的头发变成了森林。
生6:他的经络变成了道路。
师:盘古将它的一切都化作万物,这就是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的盘古。此时此刻,我们有太多的话要对盘古说,就让我们化作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充,课文中一些片段言虽尽而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这个空白,如果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散他们的想象潜能,同时进一步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我让学生在了解文章作者的想象手法后,让学生继续延续文章思路拓展想象。刚开始学生找不到盘古全身还有什么可变之处,于是提供给学生想象的源头,如:盘古的头发会边成什么?之类的引导,学生便很容易学会如此想象了。)
【反思】: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心得:
1、 创设情境,加强体会;
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我创设了一定情景。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这句话 “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我请全体同学表演“顶天蹬地”这个动作,并让学生联想盘古的神情(咬紧牙关),我就势将这个词加入文中让同学们读“盘古(咬紧牙关)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 同时有意让表演的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表演。然后采访表演者:你累了吗?(累)盘古顶天蹬地持续了多久?(好多年)他累吗?(那一定更累)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十年过去了,生接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果“盘古累得倒了下去。”在这样反复诵读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节中想象,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情感,从而深深体会到盘古顶天蹬地的艰辛和他那坚持不懈的毅力。
2、激发想象,感受魅力;
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采用了引读,配乐范读的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把话变成画”。在音乐的渲染中,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体会美好的画面。这样这美丽的宇宙于是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读文后,我问:“那么盘古身上仅仅只有这么些变化吗?从哪里知道不仅是这些变化?”从一个省略号入手,引导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先自己思考,接着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仿写:“他的____,变成了____。”最后汇报、交流,学生说得比较生动。有的学生说:“他的鼻子变成了山峰。”有的学生说:“他的牙齿变成了石林。”有的学生说:“他的头发变成了森林”有的学生说:“他的目光变成了闪电。”有的学生说:“他的经络变成了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们的想象途径和方法。但要注意在学习他人的想象方法时切勿局限孩子们的思维,在阅读的基础上适当提升想象训练。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手法,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
8 /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