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微生物培训试题有答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793269 上传时间:2025-04-0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培训试题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微生物培训试题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专业试题 一、判断题 1.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2.路易·巴斯德年轻时完成的实验证实了肉变酸的缘由。 〔 √ 〕 3.病原菌学说最初是由科学家柯赫提出来的。 〔 √ 〕 4.病原菌学说建立之后,阻断流行病的发生成为可能。 〔 √ 〕 5.真菌是遗传工程中最喜欢使用的工具。 〔 × 〕 6.微生物与其他各界生物中共有的特征是都有细胞器。 〔 × 〕 7.真菌、原生动物与单细胞藻类都属于原核生物界。 〔 × 〕 8.病毒是由一团缠绕的核酸与碳水化合物外壳所包围构成的。 〔 × 〕 9.微生物的双名法是由属名加上种的加词构成。 〔 √ 〕 10.蘑菇、霉菌与酵母菌都属于原生动物界。 〔 × 〕 11.细菌是缺少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 〕 12.藻类是一群有点类似动物的微生物。 〔 × 〕 13.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与鼠疫都是由病毒造成的疾病。 〔 √ 〕 14.虎克用微动体这个术语,特指他所观察到的微生物。〔 √ 〕 15.现公共安康事业中对付病毒已采用抗生素。 〔 × 〕 16. 酵母菌进展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有性孢子是孢囊孢子。〔 × 〕 17. 大多数嗜热菌的G-C含量高于中温菌。〔 √ 〕 18. 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DNA,不存在DNA高级构造。〔 × 〕 19. 当菌体生长、氧吸收与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到达最高值。〔 √ 〕 20. 病毒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21. 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 〕 22. 渗透酶属于诱导酶,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 〕 23. 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培养物群体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 × 〕 24. 将HR病毒的外壳蛋白与TMV病毒的RNA混合,去感染烟草,那么会出现TMV型病灶。假设在感染前,用TMV抗体处理,那么会钝化病毒,不出现TMV型病灶。〔 × 〕 25. 细菌常以杆状、螺旋状等多种形态出现。〔√〕 26. 营养物跨膜的主动运输必需依靠载体与能量,而被动扩散不需要载体与能量。〔 × 〕  27. 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 〕 28. 遗传型一样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 〕 29. 低剂量照射紫外线,对微生物几乎没有影响,但以超过某一阈值剂量的紫外线照射,那么会导致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 〕 30. 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 〕 31. 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 〕  32. O-特异侧链决定G+菌细胞壁抗原特异性。〔 √ 〕 33. 芽孢形成过程中,芽孢衣形成在前,前芽孢形成在后〔 ×    〕 34. 衣原体是古生菌。〔 × 〕 35.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芽殖。〔 × 〕 36. 一种细菌的学名是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中aureus属名,是拉丁文的名词,Staphyloccus是种名,是拉丁文的形容词。〔×〕 37. 发酵与呼吸一样都需要O2。〔  × 〕 38. 青霉素可抑制肽尾与肽桥间的转肽作用,从而杀死细菌。〔 ×    〕 39.  湿热灭菌时间要比干热灭菌时间短。〔 √     〕 40. 微生物从一个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该微生物的纯培养〔√〕 41. 微波、超声波、紫外线都可用于杀菌。〔√〕 42.  细胞壁自溶素与细胞的感受态无关。〔 × 〕 43. 稀释平板测数法可进展细菌总数的测定〔 × 〕 44. 酒精是常用的外表消毒剂,其100%浓度消毒效果优于70%浓度。〔 × 〕 45.  青霉素可抑制肽尾与肽桥间的转肽作用,从而杀死细菌。〔 × 〕   46. 除在光合细菌以外,水并不参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 〕 47. 所有的碳源物质既可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也可以提供能源〔 × 〕 48. 被动运输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 〕 49. 根底培养基可用来培养所有的微生物。〔 × 〕 50. 对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进展高压灭菌时在℃加热20分钟即可。〔 × 〕 51. 反硝化作用是化能自养微生物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展的无氧呼吸。〔 × 〕 52. 目前所知道的所有固氮微生物都属于原核微生物与古生菌类。〔 √ 〕 53.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 54. 大肠杆菌及其它原核微生物编码信使RNA的基因RRN多拷贝及构造基因的单拷贝,也反映了他们基因组经济而有效的构造。〔 √ 〕 55. 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完全可以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 √ 〕 56. 磷壁酸只在G+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而LPS那么仅在G—细胞壁上存在。〔 √ 〕 57. 核仁的生理功能是合成信使RNA与装配核糖体。〔 √ 〕 58. 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无核〔 √ 〕 59. 细菌芽孢的生成是细菌繁殖的表现〔 × 〕 60. 细菌与放线菌最适的pH为中性-微碱性〔 √ 〕 61. 甲烷细菌属于厌氧性的微生物〔 √ 〕 62. 好氧微生物进展有氧呼吸、厌氧微生物进展无氧呼吸〔 × 〕 63. 虽然一般认为光合作用是植物的特征,但某些微生物如病毒与甲藻属〔腰鞭毛藻〕也进展光合作用。〔 × 〕 64. 由于微生物活动引起的疾病,正确称之为生理的疾病。〔 × 〕 65. 仅原核微生物中的某些属种可进氧。〔 × 〕 66. 所有基因工程中用的工具酶都是微生物来源的。〔 × 〕 67. 间歇灭菌不能够到达完全灭菌的目的。〔√〕 68. 任何一种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细胞都可以作为克隆宿主。〔 × 〕 69.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原核微生物。〔 × 〕 70. 细菌间的识别作用为细菌体内所含有的核酸所完成。〔 × 〕 71. 培养真菌最好是碱性的环境。〔 × 〕 72. 微生物构成了自然界许多食物链的根底。〔 √ 〕 73. 病毒通过在生活细胞中复制,使组织遭受伤害与恶化。〔 √ 〕 74. 微生物名称常用斜体字或用黑体字表示。〔 × 〕 75. 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的一种途径是通过产生能干扰全身系统的强的毒素。〔 √ 〕 二、选择题 1.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A 〕。 2.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A 〕。 A. 驳斥自然发生说 B. 证明微生物致病 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构造 D. 提出细菌与原生动物分类系统 3. 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 A 〕。 A. 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 B. 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 C. 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 D. 病毒是从细菌退化的 4. 人类通过微生物生产的食品有〔 C 〕。 A.牛奶 B.火腿 C.酸乳酪 D.黄瓜 5. 微生物学中铭记柯赫是由于〔 A 〕。 A. 证实病原菌学说 B. 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培养了病毒 C. 开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 D. 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 6. 路易.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奉献在于他〔 D 〕。 A. 发现了病毒 B. 提出了自然发生说理论 C. 抨击了进化论 D. 号召人们关注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7. 说明微生物是传染病原因的概念称为〔 B 〕。 A. 进化论 B. 病原菌学说 C. 生物学细胞论 D. 报酬递减论 8. 在微生物学中提出采用化学治疗剂治疗传染病是由于〔 D 〕。 A. Hooke的工作 B. 开展了遗传工程 C. 说明了DNA的构造 D. 发现了抗生素 9. 细菌细胞的根本构造中不包括〔 D 〕。 A. 细胞质 B. 鞭毛 C. 荚膜 D. 菌毛 10. 属于细菌细胞根本构造的为〔 B 〕。 A. 荚膜 B. 细胞壁 C. 芽胞 D. 鞭毛 11. 微生物细胞的特殊构造中没有〔 B 〕。 A. 荚膜 B. 细胞质膜 C. 芽孢 D. 伴胞晶体 12. 属于细菌细胞特殊构造的为〔 A 〕。 A. 荚膜 B. 细胞壁 C. 细胞膜 D. 核质体 13. 关于细菌细胞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 〕。 A. 细胞壁常含肽聚糖 B. 是微生物鉴别的唯一证据 C. 细胞壁上有纤毛 D. 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与噬菌体的敏感性 14. G-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是〔 D 〕。 A. 肽聚糖 B. 磷壁酸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15. 致病性G-细菌细胞壁组成中具有(   C   ) 。 A.核心多糖侧链    C.类脂A     D.脂蛋白 16. G+细菌细胞壁的构造为一层,含有的特有成分是〔 C 〕。 A. 脂多糖 B. 脂蛋白 C. 磷壁酸 D. 核蛋白 17. G+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D 〕。 A. 萄聚糖       B.脂多糖          C.几丁质         D.肽聚糖 18. Bacillus subtilis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 B 〕。 A.孢囊 B. 芽孢 C. 伴孢晶体 D. 子实体 19. 以下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 〕。 A. 细菌 B. 霉菌 C. 酵母菌 D. 单细胞藻类 20. 通常链霉菌可通过以下方式进展繁殖〔 B 〕。 A. 出芽繁殖 B. 分生孢子 C. 孢囊孢子 D. 芽孢子 21. 自然界中别离到的细菌,形态各种各样,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D 〕。 A. 球菌 B. 螺旋菌 C. 放线菌 D. 杆菌 22. 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A 〕。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核蛋白体 D. 质粒 23. 细菌的鞭毛是〔 B 〕。 A. 细菌运动的唯一器官 B. 细菌的一种运动器官 C. 细菌的一种交配器官 D. 细菌的繁殖器官 24. 以下微生物中能通过细菌滤器,并专性寄生的是〔 C 〕。 A. 苏云金杆菌 B. 蛭弧菌 C. 衣原体 D. 类菌体 25. 下述不是磷壁酸的功能的是〔 A 〕。 A. 内毒素              B. 细胞壁抗原特异性 C. 噬菌体的吸附位点    D. 调节阳离子进出细胞 26. 放线菌属于〔 B 〕。 A. 病毒界 B. 原核原生生物界 C. 真菌界 D. 真核原生生界 27. 趋化性是指微生物能够〔 C 〕  。 A. 与土壤外表粘着 B. 逃避噬菌作用 C. 向着化学刺激运动或避开 D. 在不利条件下求生存 28. 鞭毛的化学组成主要是〔 C 〕 。 A. 多糖   B. 脂类   C. 蛋白质   D. 核酸 29. 原核微生物细胞核糖体大小为〔 C 〕。 A. 30S B. 50S C. 70S D. 80S 30. 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与营养的器官为〔 A 〕。 A. 基质菌丝 B. 气生菌丝 C. 孢子丝 D. 孢子 31. 微生物名称由两个组成局部,是〔 C 〕。 A. 目名与科名 B. 属名与种名 C. 属名与种名加词 D. 属名与多样化的词 32. 以下哪项不在微生物的共性范畴内〔 C 〕。 A. 分布广种类多,体积小,面积大 B. 适应强,易变异 C. 生态类型多 D. 生长旺盛,繁殖快 33. 以下细菌中能产芽孢的种是〔 A 〕。 A. Bacillus subtilis B. Staphlococcus aureus C.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D. E. coli 34. 细菌的细胞核是〔 A 〕。 A. 裸露的DNA分子 B. D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C. 裸露的RNA分子 D. R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35. 在以下原核生物分类中,属古细菌类的细菌是〔 D 〕。 A. 大肠杆菌 B. 枝原体 C. 放线菌 D. 产甲烷细菌 36. 芽孢细菌的繁殖主要依靠〔 B 〕。 A. 芽孢      B. 裂殖          C. 出芽         D. 藻殖 37.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的共同特征是〔  C  〕。 A. 通过细菌滤器     B. 缺少产生的酶系统 C. 二分裂            D. 对干扰素敏感 38. 细菌的鞭毛着生位置是〔 D 〕。 A. 偏端单生    B. 两端单生   C. 偏端丛生    D. 周生鞭毛 39. 细菌细胞的〔 A 〕构造与其抗原性相关。 A. 鞭毛      B. 荚膜    C. 芽孢      D. 液泡 40. 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是〔 B 〕。 A. 立克次氏体    B. 支原体    C. 衣原体     D. 螺旋体 41. 下面关于芽孢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D 〕。 A. 所有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B. 所有细菌在其生长的全部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C. 所有芽孢细菌在其生长的全部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D. 所有芽孢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42. 细菌的芽孢是〔 B 〕。 A. 一种繁殖方式 B. 细菌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 C. 一种运动器官 D. 一种细菌接合的通道 43. 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 A 〕。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44. 以下微生物中鞭毛着生类型为周生的是〔 C 〕。 A 红螺菌 B 蛭弧菌 C 大肠杆菌 D 反刍月形单胞菌 45. 苏云金杆菌所产芽孢的类型是〔 C 〕。 A 膨大型,芽孢中生   B 膨大型,芽孢端生  C 正常型,有伴孢晶体 D 正常型,无伴孢晶体 46. 蓝细菌的光合作用部位是〔 B 〕。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 47. 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 C 〕。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 48. 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 C 〕。 A.美蓝与刚果红  B.苯胺黑与碳酸品红   C.结晶紫与番红      D.刚果红与番红 49.细菌的繁殖主要靠〔 A 〕。 A. 二分分裂 B. 纵裂 C. 出芽 D.三分裂 50. 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因此它是一种〔 C 〕。 A. 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51. 细菌芽孢抗热性强是因为含有〔 B 〕。 A. 聚–ß-羟基丁酸 B. 2,6-吡啶二羧酸 C. 氨基酸 D. 胞壁酸 52. 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形成芽孢同时,还能形成一种菱形或正方形的物质,称之为〔 B 〕。 A. 孢囊 B. 伴孢晶体 C. 核蛋白质 D. 附加体 53. 枝原体的细胞特点是〔 C 〕。 A. 去除细胞壁后的细菌 B. 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C. 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D. 呈分枝丝状体的原核微生物 54. 酵母菌细胞壁中含有〔 D 〕。 A.甘露聚糖 B.葡聚糖与B D.几丁质 55. 指出错误的答复,真核微生物包括有〔 A 〕。 A.真菌 B.粘菌 C.枝原体 D.原生动物 56. 酿酒酵母菌的有性孢子是〔 B 〕。 A.卵孢子 B.子囊孢子 C.担孢子 D.无有性孢子 57. 以下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B 〕。 A. 子囊孢子 B. 孢囊孢子 C. 卵孢子 D. 接合孢子 58. 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 B 〕。 A. 细菌 B. 酵母菌 C. 霉菌 D. 病毒 59. 霉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C 〕。 A. 中性 B. 中性偏碱性 C. 中性偏酸性 D. 酸性 60. 根霉与毛霉在形态上的不同点是〔 D 〕。 A. 菌丝无横隔 B. 多核 C. 蓬松絮状 D. 假根 61. 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 B 〕。 A. 乳酸 B. 乙醇 C. 丁酸 D. 乙酸 62. 真菌界中发现的两个类群生物是〔 B 〕。 A. 病毒与酵母菌 B. 酵母菌与霉菌 C. 霉菌与细菌 D. 细菌与原生动物 63. 能产生大型肉质实体的真菌又称为〔 A 〕。 A. 蕈菌 B. 霉菌 C. 根霉 D. 链球菌 64. 酵母菌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C 〕。 A. 只能进展无性繁殖      B. 常生活在极端环境里     C. 能发酵糖类产能        D. 菌落透明,圆形 65. 蘑菇的有性孢子是〔 A 〕。 A. 外生的担孢子        B. 外生的分生孢子     C. 内生的子囊孢子       D. 内生的接合孢子 66. 酵母菌属于哪类微生物〔 C 〕。 A. 好氧型 B. 厌氧型 C.兼性厌氧型 D.微厌氧型 67. 在生物界分类中食用菌属于〔 B 〕。 A.病毒界 B.真菌界 C.原核原生生物界 D.真核原生生物界 68. 毛霉与根霉的无性繁殖产生〔 A 〕。 A. 内生的孢囊孢子 B. 外生的厚垣孢子 C. 内生的游动孢子 D. 外生的节孢子 69. 青霉与曲霉的无性繁殖产生〔 B〕。 A.外生的孢囊孢子 B.外生的分生孢子 C.外生的节孢子 D.外生的游动孢子 70. 指出错误的答复,真菌的无性孢子有〔 B 〕。 A.分生孢子 B.接合孢子 C.游动孢子 D.节孢子 71. 指出错误的答复,真菌的有性孢子有〔 B 〕。 A.卵孢子 B.孢囊孢子 C.子囊孢子 D.担孢子 72. 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 A 〕 A.烟草花叶病毒 B.痘苗病毒 C.疱疹病毒 D.流感病毒 73. 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C 〕。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74. 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B 〕。 与或 75. 组成病毒粒子衣壳的化学物质是〔 B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核酸 D. 脂肪 76. 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 A 〕。 A. 微生物病毒 B. 昆虫病毒 C. 植物病毒 D. 动物病毒 77. 以下的所有特征均与病毒相联系,除了〔 B 〕之外。 A. 它们很少有或没有其他的化学物质 B. 用抗生素干扰病毒的活性 C. 病毒引起麻疹、腮腺炎与〔病毒性〕风疹 D. 它们不是细菌的类型 78. 病毒研究工作的迅猛开展取决于〔 D 〕。 A. 光学显微镜 B. 暗视野显微镜 C. 紫外线显微镜 D. 电子显微镜 79. 一步生长曲线的三个重要特征参数是〔 B 〕。 A. 潜伏期,对数期,稳定期 B. 潜伏期,裂解期,裂解量 C. 潜伏期,裂解期,衰败期 D. 潜伏期,对数期,裂解期 80. 组成病毒粒子核髓的化学物质是〔 B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核酸 D. 脂肪 81.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 B 〕。 A.球形 B.蝌蚪形 C.杆状 D.丝状 82. 防腐的盐浓度是〔 B 〕。 A. 5%-10%        B. 10%-15%           C. 15%-20%         D. 1%-10% 83. 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 D 〕。 A.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 B. 高温使核酸变性 C. 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 D. A、B与C 84. 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 〕。 A.50% B.70% C.90% D. 100% 85. 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C 〕。 A. 0 %-%-2.0% D. 5% 86. 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B 〕。 A. 0 B. 0.2%-0.7% C. 1.5%-2.0% D. 5% 87. 某生物在有氧与无氧时均可生长,并可利用氧,它属于〔 D 〕 A.微好氧   B. 好氧    C. 厌氧     D. 兼性厌氧 88. 一个细菌每10min繁殖一代,经1h将会有多少个细菌〔 A 〕 A. 64      B. 32      C. 9      D. 1 89.下述哪个时期细菌群体倍增时间最快〔 C 〕。 A. 稳定期    B. 衰亡期    C. 对数期      D. 延滞期 90.下面关于连续培养的说法中,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 〕。 A. 恒化连续培养的控制对象是菌体密度 B. 恒浊连续培养中微生物菌体以最高生长速率生长 C. 恒化连续培养的产物是不同生长速率的菌体 D. 恒浊连续培养无生长限制因子 91. 常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为〔 C 〕  。  A. 99.8% B. 30% C. 70% D. 50% 92. 只在液体外表出现菌膜的微生物属〔 B 〕。 A. 厌氧型微生物 B. 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C. 好氧型微生物 D. 微需氧型微生物 93. 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A 〕。 A. 火焰灭菌 B. 干热灭菌 C. 高压蒸汽灭菌 D. 间歇灭菌 94. 单纯扩散的特点描述有误的是〔 D 〕。 A. 扩散速度取决于浓度差 B. 取决于膜性质 C. 扩散过程不耗能 D. 传递速度快 95. 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C 〕。 A.被动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运转 96. 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异是〔 〕。 A. 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 所需碳源不同 C. 所需氮源不同 D. 所需无机盐不同 97. 基团转位与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异是〔 C 〕。 A. 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 需要消耗能量 C. 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构造 D. 运送速度 98. 单纯扩散与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C 〕。 A. 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 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C. 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D.溶质运送方向 99.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是〔 D 〕。 A. 微量元素 B. 氨基酸与碱基 C. 维生素 D. B,C二者 100.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 D 〕。 A. 生长因素 B. C 源 C. N 源 D. A,B,C 都提供 101. 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D 〕。 A. C 源 B. N 源 C. 生长因素 D. A,B,C 都提供 102. 巴氏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 〕。 -63℃,-72℃,30min -70℃,30min D. 765-70℃,30min 103. 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B 〕。 A.消毒 B.灭菌 C.防腐 D. 杀菌 104. 嗜温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D 〕。 -40℃-37℃-40℃-45℃ 105. 链霉素抑菌机制是〔 C 〕。 A. 破坏膜的构造 B. 阻碍细胞壁的合成 C. 阻碍70S核糖体对蛋白质的合成 D. 阻碍核酸的合成 106. 微生物的别离方法中不包括〔 B 〕。 A. 稀释平板法 B. 影印法 C. 划线法 D. 单细胞挑取法 107. 促进扩散的特点中不含〔 C 〕。 A. 有专一性   B. 传递酶诱导产生     C. 取决于膜性质    D. 不需要能量 108. 不同微生物在生长过程对pH的要求不同,放线菌对pH值的要求是〔 A 〕。 A. 偏碱性      B. 中性     C. 偏酸性     D. 酸碱都可 109. 以下那种生物是兼厌氧菌〔 C 〕。 A.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B.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C.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D.  好氧生长-,厌氧生长-,接触酶+ 110. 下面关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 A. 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速度最快的温度 B. 发酵的最适温度 C. 积累某一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 D. 无法判断 111. 常用于饮水消毒的消毒剂是〔 D 〕。 A. 石灰 B.  CuSO4 C.  KMnO4 D. 漂白粉 112. 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 B 〕。 A. 加富培养基 B. 选择培养基 C. 鉴别培养基 D. 普通培养基 113. 制备培养基的最常用的凝固剂为〔 C 〕。 A. 硅胶 B. 明胶 C. 琼脂 D. 纤维素 114. 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与时间为〔 C 〕。 A. 105℃,2h B. 121℃,30min C. 160℃,2h D. 160℃,4h 115. 常用于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C 〕。 A. PDA B. 麦牙汁培养基 C. 牛肉膏蛋白胨 D. 以上都不是 116. 通过有氧代谢,下述那个反响产生的ATP最多〔 B 〕。 A.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   B. 葡萄糖→丙酮酸   C. 琥珀酸→延胡索酸  117. 以下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B 〕。 A. 纤维素 B. 木质素 C. 半纤维素 D. 淀粉 118.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是〔  A   〕。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样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119. 以下微生物中不能利用分子氮的是 〔 A 〕。 A. 霉菌 B. 弗兰克氏菌 C. 根瘤菌 D. 圆褐固氮菌 120.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的根本条件中无〔 D 〕。 A. ATP B. 简单的无机物或有机物 C. 复原力 D. 严格厌氧环境 121. 以下哪种菌是共生固氮菌〔 B 〕。 A. 酵母菌 B. 地衣 C. 芽孢杆菌 D. 霉菌 122. 根瘤菌的功能中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 〕。 A. 利用光能合成ATP B. 产生豆血红蛋白起调节氧的缓冲作用 C. 能量的供给 D. 固氮产物的同化与转运 123. 化能自养微生物不包括〔 D 〕。 A. 硫细菌     B. 氢细菌     C. 硝化细菌     D.  产甲烷菌 124. 关于生物固氮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B 〕。 A. 需要传递体     B. 不需要 ATP   C. 须在严格厌氧环境中   D. 须固氮酶 125. 以下属于化能自养微生物的是〔 A 〕。 A. 亚硝化细菌    B. 光合细菌     C. 蓝细菌      D. 霉菌 126. 在原核微生物细胞中单糖主要靠〔 A 〕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 A. EMP B. HMP C. ED D. PK 127. 在以下微生物中〔 B 〕能进展产氧的光合作用 A. 链霉菌 B. 蓝细菌 C. 紫硫细菌 D. 紫细菌 128. 下述诱变剂中常引起移码突变的是〔 D 〕。 A. 亚硝酸    B. 烷化剂    C. 碱基类似物    D. 丫啶类染料 129. 与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三类遗传型个体是〔 B 〕。 A. 野生型,营养缺陷型,突变型      B. 野生型,营养缺陷型,原养型 C. 野生型,突变型,原养型          D. 野生型,突变型,营养缺陷型 130. 所有微生物细胞的遗传物质是〔 C 〕。 A. ATP B. DPN C. DNA D. AMP 131. 突变结果与原因不相对应的实验中都符合的是〔 C 〕。 A. 变量实验,涂布实验,紫外照射实验B. 涂布实验,紫外照射实验,变量实验 C. 涂布实验,影印实验,变量实验 D. 紫外照射实验,影印实验,变量实验 132. 微生物中的三致不包括〔 A 〕。 A. 致霉变 B. 致突变 C. 致畸变 D. 致癌变 133. 衰退的原因是发生了〔 C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自发突变 D. 细胞衰老 134. 转化现象不包括〔 D 〕。 的吸收     B. 感受态细胞   C. 限制修饰系统   D. 细胞与细胞的接触 135. 当F+×F-杂交是以下说法对的是〔 B 〕。 A. F因子几乎总不转移到F+细胞中    B. F-菌株几乎总成为F+ C. 基因重组的发生频率较高          D. F因子经常插入到F-细胞染色体上 136. 下述那个最可能产生一个重组细胞〔 C 〕。 A. F+×F-    B. Hfr×F+    C. Hfr×F-   D. F+×F- 137. 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 D 〕的菌株 A. 有营养不良症的菌株   B. 培养基中缺少某种成分才能生长良好的菌株 C. 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缺少时获得的菌株 D. 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能力的菌株 138. DNA的碱基序列为CATCATCA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产生如下碱基序列的改变:CACCATCAT?〔 D 〕 A.缺失 B.插入 C.颠换 D.转换 139. 将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用于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优点是〔 D 〕。 A.生长速度快 B.易得菌体 C.细菌中有多种代谢类型 D.所有以上特点 140. 在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中,基因调节主要发生在〔 C 〕水平上。 A.转化 B.转导 C.转录 D.翻译 141. 转座子〔 A 〕。 A.能从DNA分子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的DNA片段 B.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质粒 C.是一种碱基类似物 D.可引起嘌呤与嘧啶的化学修饰 142. 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 C 〕。 A. 细菌>放线菌>真菌 B. 细菌>真菌>放线菌 C. 放线菌>真菌>细菌 D. 真菌>细菌>放线菌 143. 加大接种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 C 〕。 A. 互生关系 B. 共生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寄生关系 144. 大局部微生物〔 B 〕。 A. 是原生动物 B. 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C. 生活在海洋的底层 D. 发现于外层空间 145. 人类通过微生物生产的食品有〔 C 〕。 A. 牛奶 B. 火腿 C. 酸乳酪 D. 黄瓜 146. 泡菜食品中乳酸细菌与好氧菌的关系是〔 B 〕 A. 共生 B. 拮抗 C. 互生 D. 捕食 147. 生化需氧量用〔 A 〕来表示 A. BOD     B. COD     C. TOD      D. TOC 148. 自然界氮素循环过程中,进展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C 〕。 A. 异养微生物与自养微生物 B. 都是自养微生物 C. 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   D. 都是异养微生物 149. 沼气发酵中产甲烷细菌是〔 A 〕 。 A. 专性厌氧菌        B. 兼性厌氧菌   C. 好氧菌   D. 微好氧菌  150. 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生物最大的影响是通过〔 B 〕。 A. 植物遮荫   B. 根系分泌各种有机物   C. 根系富集水分  D. 根系伸长过程式中造成土壤通气 151. 沼气发酵的主要产物为〔 B 〕。 A. CO2 B. CH4 C. NH3 D. H2S 152. 以下属于微生物学研究范围的是〔 B 〕。 A.土壤质地 B.微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 C.湖泊水文 D.地球化学 153. 空气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因为〔 A 〕。 A.缺乏营养 B.高pH C.夏季高温 D.无固定场所。 154. 生长于以下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 C 〕。 A.近海海水微生物。 B.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 C.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 D.外表海水微生物。 155. 地衣中的藻类〔或蓝细菌〕为真菌提供碳源,能源与O2,而真菌那么为藻类提供矿质营养,CO2与水分,它们之间构成了〔 B 〕。 A.互利共栖关系 B.共生关系 C.偏利共栖关系 D.竞争关系 156. 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D 〕。 A.嗜酸 B.嗜碱 C.嗜热 D.嗜盐 157.纤维分解菌与自生固氮菌之间由于前者为后者提供碳源,后者为前者提供氮源而构成了〔 B 〕。 A.偏利共栖关系 B.互生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158. 甲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