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贵州省人民医院
普外科各种预案汇编
目录
普外科安全管理预案 1
普外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
普外科乳甲病区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5
普外科胃肠病区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7
普外科火险应急流程 9
普外科停水或突然停水应急预案 10
普外科停水或突然停水应急流程 10
普通外科中心供氧突然停止的应急预案 11
普外科病人坠床/摔倒的应急预案 12
普外科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3
普外科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14
普外科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 15
普外科地震的应急预案 16
普外科消防安全演练工作总结 17
普外科肿瘤化疗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20
普外科肿瘤化疗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21
输血反应处理预案 27
输血反应处理预案 28
编码:
YYGL-PW-GL-043-1.1
版本:
1.1
生效日期:
2012-7-1
替代版本:
修订原因:
普外科安全管理预案
起草部门(印刷体):
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起草人姓名(印刷体):
张东兴
职位(印刷体):
主治医师
起草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
2012-7-1
审核部门(印刷体):
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审核人姓名(印刷体):
张忠民
职位(印刷体):
科主任
审核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
2012-7-12
批准部门(印刷体):
批准姓名(印刷体):
王元林
职位(印刷体):
医务处处长
批准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
2012-7-20
普外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目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加强我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能力,保证抢救工作正常、有序、迅速、有效地实施,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科突然发生,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此外还适用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事件接到上级主管部门指示所需要的应急处理工作。
内容
1 应急准备:
1.1 确保各类应急设施、抢救设备、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储备、供应正常运转。
1.2 人员配备:总指挥:张忠民主任。对医疗抢救小组进行确认,确保医疗队员在节假日期间的人员配备及通讯的畅通。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医疗组并按排值班。
2 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张忠民
副组长:潘扬 倪青 郝朗松 袁平
成员:见抢救小组成员
3 定期对医疗小组成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4 工作原则
4.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科室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4.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积极服从医院领导各项指示及医务处工作安排,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事件实行具体管理。
5 应急处理:
5.1 科主任接通知后,在应急预案启动前先做好应急处理准备,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通知应急医疗小组成员即刻到位。科主任到场指挥协调抢救工作,第一时间上报院长、医务处处长、院办主任及相关处室负责人。
5.2 由科主任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负责应急处理的指挥工作,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抢救设备、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
5.3 医疗队员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对病人的转归作出判断。如果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归属问题存在不能得到解决时,请医务处判定病人的归属问题。
5.4 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立即通知医务处及院感科,指导隔离等相关措施。
6 报告制度:
6.1 当病人转入我科后,当天值班医师须每天向科主任通报病人病情。
6.2 科主任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向医务处或分管院长汇报。
6.3 对于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应立即报院感科,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上报。对于职业性中毒及疑似职业病的病人,立即报预防保健科,由预防保健科按《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抢救领导小组
组 长
张忠民
科主任,主任医师
副组长
倪 青
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潘 扬
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郝朗松
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袁 平
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 员
陈华健
副主任医师
徐开胜
副主任医师
王润华
副主任医师
王少勇
副主任医师
高宇哲
副主任医师
李 杨
副主任医师
魏 娜
主治医师
丁 杰
主治医师
杜葵英
护士长
韩 杉
护士长
文 琪
主管护师
张龙凤
副主任护师
刘金香
主管护士
顾 丽
主管护士
贾 鹰
主管护士
班 莹
主管护士
李 桃
护师
刘 丽
护师
徐丽
护师
辜永芹
主管护师
杨 娟
护师
普外科乳甲病区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发生火灾时快速反应能力,迅速有效开展报警、疏散、扑救工作,以人为本,最大减少人员伤员和财产损失,特制定以下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1 位置及房屋结构:贵阳市中山东路83号贵州省人民医院外科大楼10层。钢混结构,消防通道为2个楼道,分别在病区的两侧;火警报警按钮7个(分别在楼道门口旁边及5个消防栓内个1个);消防栓5个(两侧楼道门口旁边各1个,污物及消防电梯旁1个,检查室及住院医师办公室门口过道旁各1个);病房电闸在各个房间入口处,走廊电闸在护士站旁;干粉灭火器在走廊两头及护士站。
2 现场总指挥:
2.1现场总指挥按以下顺序担任:行政主任﹥行政副主任﹥当日三值班﹥当日二值班﹥当日总住院医师;
2.2职责:负责对现场人员组织、分工、协调,向上级领导和院办汇报情况。
3 报警组
3.1人员:袁平、杜葵英
3.2职责:发现“着火”后,向院总值班(内线268)和市火警 “119”电话报警;报警必须镇静,讲清发生火灾的具体位置:贵阳市中山东路83号贵州省人民医院外科大楼10层ⅩⅩ房,何种物质燃烧,着火面积,现场附近是否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现场是否有人员被困等基本情况,报警人联系电话 。并按下火警报警按钮。报警完成后,迅速补充到疏散引导组。
4 初期火灾扑救组
4.1人员:贾英、贾琦、姜庆、卜迟斌、陈源、戴民
4.2职责:发现“起火“后,贾英迅速将本楼层电源切断, 贾琦、姜庆迅速就近取用灭火器形成第一灭火力量初期火灾灭火组(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取提灭火器迅速到着火点;2、拔掉灭火器保险插销;3、人距火源3-5米,右手按压灭火器压把,左手紧握喷管对准火焰根部进行喷射)。对起火部位进行初期火灾扑救,防止火势的蔓延。协助院扑救组和专业消救援队工作。
打开病区内消火栓,卜迟斌、陈源宇负责取出水带将水枪接上,将有水枪一头拉至着火部位,握紧(最好两人)枪头,准备对火源进行喷水灭火;戴民将水带另一端接上消火栓内接口上, 拧开水阀。
5 疏散引导组
5.1人员:齐珺、徐丽、何英、文琪、班莹
5.2职责:疏散引导组成员要充分使用各种方式通知住院病人并指导、协助患者疏散。人员在疏散中,可用水打湿毛巾并拧掉多余水,对叠成三次(8层)后捂住口鼻,低腰(0.7-1米位置)有序按疏散引导员指引从安全出口行疏散,防止发生碰撞和踩压情况,注意避免乘坐电梯。
6 其它
6.1第二灭火力量和专业救援队到达后,协助他们开展灭火、疏散工作。
6.2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6.3协助火灾事故调查处理。
6.4如上述人员不在现场,由现场总指挥安排其他人员接替其职责,科室所有在场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普外科胃肠病区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发生火灾时快速反应能力,迅速有效开展报警、疏散、扑救工作,以人为本,最大减少人员伤员和财产损失,特制定以下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1 位置及房屋结构:
贵阳市中山东路83号贵州省人民医院外科大楼9层。钢混结构,消防通道为2个楼道,分别在病区的两侧;火警报警按钮7个(分别在楼道门口旁边及5个消防栓内个1个);消防栓5个(两侧楼道门口旁边各1个,污物及消防电梯旁1个,检查室及住院医师办公室门口过道旁各1个);病房电闸在各个房间入口处,走廊电闸在护士站旁;干粉灭火器在住院医师办公室门口、走廊两头及护士站。
2 现场总指挥
2.1现场总指挥按以下顺序担任:行政主任﹥行政副主任﹥当日三值班﹥当日二值班﹥当日总住院医师
2.2职责:负责对现场人员组织、分工、协调,向上级领导和院办汇报情况。
3 报警组
3.1人员:郝朗松、张龙风
3.2职责:发现“着火”后,向院总值班(内线268)和市火警 “119”电话报警;报警必须镇静,讲清发生火灾的具体位置:贵阳市中山东路83号贵州省人民医院外科大楼9层ⅩⅩ房,何种物质燃烧,着火面积,现场附近是否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现场是否有人员被困等基本情况,报警人联系电话 。并按下火警报警按钮。报警完成后,迅速补充到疏散引导组。
4 初期火灾扑救组
4.1人员:韩杉、朱昕、张东兴、王华、王超宇、 宋璇
4.2职责:发现“起火“后,韩杉迅速将本楼层电源切断, 朱昕、宋璇迅速就近取用灭火器形成第一灭火力量初期火灾灭火组(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取提灭火器迅速到着火点;2、拔掉灭火器保险插销;3、人距火源3-5米,右手按压灭火器压把,左手紧握喷管对准火焰根部进行喷射)。对起火部位进行初期火灾扑救,防止火势的蔓延。协助院扑救组和专业消救援队工作。
打开病区内消火栓,王华、王超宇负责取出水带将水枪接上,将有水枪一头拉至着火部位,握紧(最好两人)枪头,准备对火源进行喷水灭火;张东兴将水带另一端接上消火栓内接口上, 拧开水阀。
5 疏散引导组
5.1人员:辜永芹、姚宇、杨婷、杨迎、徐媚、郑丹
5.2职责:疏散引导组成员要充分使用各种方式通知住院病人并指导、协助患者疏散。人员在疏散中,可用水打湿毛巾并拧掉多余水,对叠成三次(8层)后捂住口鼻,低腰(0.7-1米位置)有序按疏散引导员指引从安全出口行疏散,防止发生碰撞和踩压情况,注意避免乘坐电梯。
6 其它
6.1第二灭火力量和专业救援队到达后,协助他们开展灭火、疏散工作。
6.2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6.3协助火灾事故调查处理。
6.4如上述人员不在现场,由现场总指挥安排其他人员接替其职责,科室所有在场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普外科火险应急流程
发现火险
报告医院公安科、行政总值班
立即通知总指挥
立即拨打“119”,报警,准确报告方位、火情,留下联系电话
积极组织自救
立即切断电源
协助转移患者,尽可能转移易燃、易爆以及重要资料、物品
火势
严重
普外科停水或突然停水应急预案
内容
一、停水背景
1.有储备用水
2.出现意外,做出以下停水预案
二、立即拨打应急电话
水电维修: 357 外科大楼楼管中心: 439 院总值班:268
护士站:302(9楼)、433(10楼)
护士长:杜葵英 韩杉
普外科停水或突然停水应急流程发现停水
评估
1停水的原因、范围
↓
2现有的储备用水
一般停水
1 接到停水通知,及时报告护士长和值班人员
2 了解停水原因及取水途径,在护理交班和备忘录注明停水的时间
3 组织人员做好停水准备,尽可能多的备水
突然停水
1通知护士长、水电维修科和行政总值班
2寻找替代水源或方法
普通外科中心供氧突然停止的应急预案
内容
1 根据患者需要提供供氧数和停止供氧意外情况发生率等实际情况来配置备用的氧气筒,氧气枕、氧气表。备用氧气筒位于处置室内,氧气表位于治疗室,停止供氧后备用氧气筒可进行临时供氧,氧气枕充满氧气处于备用状态。
2 我科由护士张龙风(负责胃肠病区),杜葵英(负责乳腺病区)负责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普外科病人坠床/摔倒的应急预案
内容
1. 病人不慎坠床,摔倒,立即奔赴现场,马上通知其他医护人员及家属协助处理。
2. 首先判断病人意识,并立即测血压、心率、呼吸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医生到场后,协助进行检查,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 如病情允许,将病人移至座位或病床上。
5. 遵医嘱开始必须的检查及治疗。
6. 排除病床质量问题或地面湿滑问题。
7. 向上级领导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室)。
8. 认真记录坠床/摔倒病人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普外科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内容
1 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所输液体,更换输液器,并维持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
2 情况严重时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3 建立护理记录,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4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和药剂科。
5 输液器和药液及时封存以备检验。
普外科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内容
1 接到停电通知后,了解停电时间,根据情况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筒、氧气枕、吸引器(蓄电池)等。
2 突然停电后,并立即寻找抢救病人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任何人员不得离开手术间及病人。护士长或值班室人员立即与电工组联系,了解停电的原因及时间,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
3 如有使用床旁呼吸机的患者,改为使用简单呼吸器维持呼吸。连硬麻醉及麻醉清醒病人,应做好心理安慰工作,不得在病区内大声喧哗,以免引起病人恐慌。
4 设备维修员与护士长要加强巡视,了解各手术间手术进行情况及应急照明情况。特殊情况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普外科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
内容
1 遇到暴徒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头脑冷静,正确分析和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
2 设法报告保卫处,夜间通知院总值班室,寻求在场其他人员的帮助。
3 安抚病人家属,减少在场人员的焦虑、恐惧情绪、尽力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安全。
4 暴徒逃走后,注意其走向,为保卫人员提供线索。
5 主动协助保卫人员的调查工作。
6 尽快恢复正常医疗护理工作,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普外科地震的应急预案
内容
1 地震来临,值班人员应冷静面对,关闭电源、水源、气源、热源,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
2 发生强烈地震时,需将病人撤离病房,疏散至广场、空地。撤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维护好秩序,安慰患者,减少病人的恐惧。
3 紧急情况不能撤离时,叮嘱在场人员及病人寻找有支撑的地方蹲下或坐下,保护好头颈、眼镜,捂住口鼻。
4 维持秩序,防止混乱发生。
5 注意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普外科消防安全演练工作总结
-------加强消防安全演练、防患火灾于未然
2012年12月3日下午三点,普外科胃肠病区走廊突然发生“火灾”,只见医护人员在现场指挥郝朗松副主任的带领下,由消防科的同事做指导,有序的进行报警、断电、初期扑救及安全转移等工作,不少患者及家属认真仔细的观看着,原来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消防演练!冬季已经悄然来临,外科大楼的用电负荷在逐步的增加,为了保障消防安全、提高医务人员的消防意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普外科的医护人员在科领导的安排部署下,集中于胃肠外科病区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特邀我院消防员进行现场消防知识的培训指导,内容包括灭火器及消火栓的使用、发现火灾的报告及抢救流程、安全撤离的要点、火灾扑救的方法及顺序等,消防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每一个操作细节都进行了演示,医护人员及在院的部分患者、家属认真听取了消防员的讲解,并尝试操作消防器材。最后,按照医院及科室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由消防员做指导,进行了一次消防灭火的实战演习。通过这次培训演习,我科医护人员及患者对消防灭火知识有了直观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消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演习让我们明白了平常对消防灭火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对于今后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类似的突发事件打下了基础,应该加强演习教育,让更多的人明白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尽量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
编码:
YYGL-PW-GL-044-1.1
版本:
1.1
生效日期:
2012-7-1
替代版本:
修订原因:
普外科肿瘤化疗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起草部门(印刷体):
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起草人姓名(印刷体):
张东兴
职位(印刷体):
主治医师
起草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
2012-7-1
审核部门(印刷体):
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审核人姓名(印刷体):
张忠民
职位(印刷体):
科主任
审核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
2012-7-14
批准部门(印刷体):
批准姓名(印刷体):
王元林
职位(印刷体):
医务处处长
批准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
2012-7-28
普外科肿瘤化疗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1.局部反应
有些刺激性较强的抗肿瘤药,如长春碱类、葸环类、MMc和HN:等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使用时应予重视,预防为主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
1.1栓塞性静脉炎:其表现为注入化疗药所用的静脉部位疼痛、皮肤发红,以后沿静脉皮肤色素沉着、脉管呈索条状变硬和导致静脉栓塞。
处理: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应避免直接推注药物,而将化疗药物稀释后静注或静滴,然后用采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充分冲洗输液血管,以减轻药物对静脉的刺激。如需多次用药或病人静脉过细,均可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则不会引起静脉炎,并可保留导管,使病人减少多次穿刺之痛苦,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1.2局部组织坏死:当刺激性强的化疗药漏人皮下时,即可引起局部皮下组织的化学性炎症,表现为漏药局部红肿、疼痛严重,可持续2-3周。如漏药当时未作处理,则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形成溃疡,需待数月溃疡才能愈合。
处理:①及时发现:当化疗药漏于皮下时病人即刻感到局部明显疼痛,此时应立即停注药物,用生理盐水冲洗完输液管道内的化疗药物,拔出针头,重新选择其他血管穿刺输液;②及时处理:用生理盐水作局部皮下注入,以稀释化疗药的浓度,并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然后根据化疗药物的特性予以冷敷或热敷。
1.3抗肿瘤药静脉外渗的处理
静脉滴注或推注化疗药物时,如果使用不当,可使药物外渗到皮下组织,轻者引起红肿、疼痛和炎症,严重时可致组织坏死和溃疡,较长时间不愈合,给病人带来痛苦。因此,医务人员应了解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而后两项十分重要。
⑴药物外渗的预防,具体措施如下:
² 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性还是非发疱性药物。
² 输注化疗药的人员应受过专门训练或取得从事化疗的证明,按制定的方案进行化疗。
² 以适量稀释液稀释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² 为保证外周静脉畅通,最好取近心端静脉给药,避开手背和关节部{部位静脉靠近动脉和肌腱,易引起永久性损伤。理论上应按以下次序选择注射臂、手背、手腕、肘窝。对强刺激性和发疱性药物,一般采用前臂静脉给药。
² 在注射发疱性药物前,应抽回血来证实静脉是否通畅。给药速度自5ml/min,每给2ml左右液体应抽回血一次,以确定针头位置未变,并反复询问病人有无疼痛或烧灼感。也可通过莫菲管给药。
² 必要时可将发疱性药物经输注皮管侧面注入,与畅流的溶液融合在—输入。
² 静注发疱性药物,如发现生理盐水或葡萄糖外渗明显,则应另选注射部位(或另侧上肢,或外渗部位侧面或近端),避免使用同一静脉的远端。
² 如果需要用多种药物,应先注人非发疱性的;如果均为发疱性,则应先注入稀释量最少的那一种。两次给药之间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冲洗管道。
² 合并使用止吐剂时,因部分止吐剂有镇静作用,使病人不能诉说输注部位出现的任何感觉,此时应特别注意观察给药部位有无红肿等征象。
² 对腋窝手术后或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病人,不应选择患肢静脉给药。
² 注射化疗药物后,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冲洗管道和针头后再拔管。
⑵药物外渗的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限制发疱扩散和减少永久性损伤,处理的策略须简便有效。如果疑有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按以下程序处理:
① 在静注给药部位尽量抽吸,以清除残留针头及皮管内的药液,吸
取皮下水疱液,以尽可能除去残留液体;
② 输注部位使用适宜的解毒剂(静脉或局部;
③ 抬高患肢,注射部位宜用冷敷(植物碱类药物除外),一般冷敷时间为24小时左右;
④ 如无解毒剂,可立即拔去针头,及时用生理盐水在漏药部位作皮下注射,以稀释药物,或再用0.25%-0.5%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并作局部冷敷;
⑤ 必要时也可选用静脉炎软膏或如意金黄散等中药外敷;
⑥ 对注射部位应观察若干天并做记录,包括发生的时间、静脉进针部位和针头大小、估算药物外渗量、处理外渗的方法、病人的主诉及局部体征等;
⑦ 如有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可考虑局部切除和整形外科治疗。
2、胃肠道反应
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对DDP引起的胃肠道反应,部分病人反可使化疗难以进行,也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这就要求经治医生认真负责,做好事前的解释工作,用药后经常巡视病人,密切观察反应情况。根据病情状况、病人心]理状态和药物反应程度,给予适时和恰当的处理,常可取得良好效果,减轻病人的烦恼。
2.1恶心呕吐:应用胃复安、皮质激素或/和5-HT3拮抗剂防治。
2.2食欲减退:是仅次于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因病人不思饮食,影响营使病人身体衰弱,降低对化疗的耐受性,而影响治疗的进行。
处理:①给合适的止吐药物,使恶心呕吐减少到最低程度,相应改善病人的食欲;②必要时于化疗同时给予甲地孕酮或甲孕酮,以增进食欲,减少化疗反应,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③少吃多餐,给病人所喜欢的食物;④给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要少而精,多变换品种,以提提高病人的食欲,增加热量,改善营养状况;⑤提供有利于进餐的环境,避免接触烹调异味;⑥调整电解质平
衡;⑦检测血浆蛋白水平;⑧营养不良病人宜适当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⑨必要时给予经肠道内(口服或鼻饲全营养素)或肠道外(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经静脉)补充营养。
2.3便秘 因化疗药所致的神经毒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使之蠕动减弱,出现肠麻痹。
处理:①让病人进高纤维素食物,多饮水;②鼓励病人适当活动;③给缓泻剂软化大便;④控制使用5-HT3拮抗剂止吐药的次数;⑤需要时作腹部X线检查,以了解肠道功能状况;⑥减少化疗药的剂量或停用引起便秘的化疗药物。
2.4腹泻 因化疗药使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损伤,增加肠管蠕动,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发生腹泻。
处理:①进低纤维素、高蛋白食物和补充足够液体的食物;②避免进食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食物;③多休息;④给止泻药,严重者用洛哌丁胺;⑤需要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2.5口腔炎 因化疗药损伤口腔粘膜细胞,引起口腔和口腔内软组织炎症,口腔溃疡和感染。
处理:①作好口腔护理;②对口腔溃疡给保护粘膜药物和局部止痛药;③维持营养,多饮水;④口唇涂油膏,保持滑润;⑤不使用不合适的牙托或假牙;⑥不吃对口腔粘膜有刺激性的食物;⑦不吸烟,不饮酒;⑧需要时应用抗炎、抗真菌药物。
3、骨髓抑制
大多数化疗药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成为化疗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常因骨髓抑制而被迫中断化疗,或调整剂量。首先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总数减少,继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全血减少,应及时处理。
3.1贫血:化疗引起的严重骨髓抑制可产生贫血,有的抗癌药亦可抑制红细胞生成。
处理:①化疗期间定期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细胞比容;②贫血明显时应予以纠正,输注红细胞成分血;③有出血倾向者予以处理;④必要时给促红细
胞生长素;⑤必要时吸氧;⑥有明显眩晕、乏力者适当休息。
3.2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的处理:①化疗前后检查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计数,每周1~2次,明显减少时隔日查1次,直至恢复正常;②必要时给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③白细胞减少时应减少化疗药的剂量或停药;④清除感染源,注意观察感染的产生;⑤必要时给予抗生素。
3.3血小板减少的处理:①化疗前后检查血小板计数,一般每周查1次,必要时每周检查2次,直至恢复正常;②注意观察出血倾向;③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和含阿司匹林的药物;④用软毛牙刷刷牙;⑤用电动剃须刀剃胡须;⑥避免挤压鼻子;⑦静脉穿刺拔针时,应压迫局部3-5分钟,以防皮下出血;⑧妇女月经期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用药推迟月经期;⑨给止血药防止出血;⑩必要时输血小板成分血;⑾给白介素- 11(1L-11),使血小板增加。
4、肾脏毒性
引起氮质血症的药物有MTX、DDP、亚硝脲类、MMC、MTH等。引起肾小管损伤的药物有DDP、STZ和CTX等。
处理:①为预防肾损伤的发生,MTX主要采用大量输液和尿液碱化;DDP主要为水化利尿;CTX则为大量摄取水分;亚硝脲类为限制药物剂量或停药。②尿素增高时,可口服包醛氧淀粉(尿素氮吸附剂),每次5-10g,每日2-3次;③尿毒症时则需作肾透析;④肾功能异常时应调整抗肿瘤药剂量或停药。
5、肝脏毒性
由于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在肝内代谢,从而或多或少会损伤肝脏,尤其是肝功能异常者,更是如此。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者可出现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重者可有明显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减低、黄疽等表现。肝功检查除血清转氨酶增高外,血清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可增高,表现为肝细胞黄疸或同时伴有肝内梗阻性黄疸,个别严重时表现为中毒性重症肝炎,胆汁郁滞,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或肝脂肪变性等。因此,化疗期间要密切监测肝脏功能之变化,必要时时积极予以处理。
处理;(1)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前、中、后都应定期作肝功检查,根据化
验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对肝功重度异常者禁用化疗;(2)对轻度肝功异常、脂肪肝或轻度肝硬化者,在必须化疗的情况下同时应用护肝药物;(3)对化疗过程中出现轻度单项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应同时应用护肝药物;(4)严重肝损害尤其是发生药物性黄疸者应停止使用化疗药物,积极进行护肝排毒治疗:(5)可选用1-2种保肝药
6、心脏毒性
蒽环类抗肿瘤药可引起心肌病,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其发生率与药物的总剂量有关。大剂量环磷酰胺和5-FU也可使少数病人发生心肌损伤。临床表现为无力、活动性或发作性呼吸困难,心衰时可有脉快、呼吸快、肝大、心脏扩大、肺水肿、浮肿和胸水等。心衰出现的时间在ADM给药后第9— 192天(平均34天)。心电图改变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室内传导障碍、非特异ST-T改变和QRS降低,心电图异常的出现率为14%。
处理:(1)主要以预防为主,限制ADM的累积剂量在450~550mg/m2,如与VCR、BLM、CTX合并使用或纵隔放疗,应减量到300-450mg/m2;(2)与洋地黄并用可提高使用ADM的安全性;(3)延长ADM的滴注时间也可降低心毒性;(4)发生心肌病时,可给洋地黄、利尿剂、少盐饮食和卧床休息等措施。
7、肺脏毒性
少数抗肿瘤药物可引起肺毒性,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样变,主要为BLM、BUS、CTX,MTX和亚硝脲类药等。肺毒性是BLM的重要不良反应,可出现肺炎样症状或肺纤维样变。
处理:(1)主要为预防,并及早诊断;(2)当诊为抗肿瘤药引起的肺毒性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抗肿瘤药,积极对症治疗,给予吸氧、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处理措施;(3)BLM总量限制在300mg以下。
8、神经毒性
长春碱类、鬼臼类药物和大剂量顺铂、草酸铂常发生周围神经炎,表现为指(趾)端麻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异常,少数可发生感觉消失、垂足、肌肉萎缩和麻痹、直立性低血压、膀胱张力减弱、便秘或麻痹性肠梗阻。一般指(趾)
端麻木可不停药,如出现末消感觉消失则为停药指征,以避免发生运动性神经病。停药后可慢慢恢复,一般需1-2个月或更长。年龄大或伴有肝损伤的病人具有高危险性。多可自行恢复。对症处理,无特殊治疗。
9、脱发
有些抗肿瘤药,尤其蒽环类药物常发生严重的脱发或全秃。化疗药作用于毛囊,引起暂时性脱发,表现为头发减少、稀疏、部分脱发或全秃、体毛脱落。停药后月均可恢复再生,并恢复至原来头发的质地、密度和颜色,再生的头发可更黑。
处理:①化疗前告诉病人脱发是暂时的,可以恢复;②脱发前让病人准备假发、头巾或帽子;③用药后避免过分洗发和用力梳头;④使用温和的洗发液和护发液;用电吹风过分吹干头发;⑥避免在头发上使用不适当的化学用品;⑦在注药前戴冰帽,使头皮冷却,血管痉挛,减少药物到达毛囊而减轻脱发,或用头皮止血带,减少药液进入头皮。
10、放射反应重现
放疗后或与放疗同时,某些化疗药可引起原放射区皮肤产生反应重现或增加反射反应。皮肤反应包括红斑、干性剥脱、水泡、湿性剥脱、色素沉着等。
处理:①观察皮肤反应,保护皮肤,避免感染;②用无刺激性肥皂擦洗皮肤;③避免使用香水、防臭剂;④不要用对皮肤有粘合性的带子。
11、对性腺的影响
某些烷化剂等药物可影响睾丸和卵巢功能,引起不育。男性表现为阳痿、精子减少、活力减低;女性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等。但许多病人在停用化疗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恢复正常生育能力。
编码:
YYGL-PW-GL-045-1.1
版本:
1.1
生效日期:
2012-7-1
替代版本:
修订原因:
输血反应处理预案
起草部门(印刷体):
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起草人姓名(印刷体):
张东兴
职位(印刷体):
主治医师
起草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
2012-7-1
审核部门(印刷体):
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审核人姓名(印刷体):
张忠民
职位(印刷体):
科主任
审核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
2012-7-14
批准部门(印刷体):
批准姓名(印刷体):
王元林
职位(印刷体):
医务处处长
批准人(签名或盖章):
日期:
2012-7-28
输血反应处理预案
1 过敏反应
轻者可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口服抗组胺药或肌注异丙嗪;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即用1/1000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扑尔敏静脉注射;严重喉头水肿者作喉头插管,吸氧等。
2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出现应立即处理,首先要除外输血引起的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反应,还要考虑有无药物反应或感染性疾病。反应发生时应立即暂停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寒战时给以保暖、镇静剂,发热时可用退热药,如扑热息痛,出血患者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类退热药。
3 溶血性输血反应
应立即停止输血,但必须保留静脉输液,以便救治。寒战时应保暖,发高热时应降温。用输液、升压药、地塞米松等抗休克;用支气管扩张剂防治痉挛;用利尿剂以防止急性尿少性肾功能衰竭;用碱性药物或乳酸钠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可用肝素防治出血特别是DIC。严重病例可用治疗性置换输血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