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商家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表演几个魔术,咱看哪一个同学看出破绽。
二 新课讲授
(一)、大气压的存在
教师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实验①: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提出问题: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问: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两种情况的结果,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实验②: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上,浇上冷水,瓶子被压扁。
实验③: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塑料瓶装适量的水,通过控制瓶盖上的小孔控制水的流或不流
提出问题:硬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水为什么会流不下来呢?
学生讨论、回答:①硬纸片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②空气对塑料瓶有压力;
③水受到一个向上托的力。
[说明: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教师:谁能解释一下我们刚做的三个实验的现象呢?
学生回答:①这些现象都是由大气压引起的;
②硬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
③瓶子被压扁,说明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学生思考,口答,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二).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教师投影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图片,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
提出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
学生回答:①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大气压强很大,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
学生纷纷猜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但是都不知道大气压究竟有多大。
(三).怎样测量大气压?教师指导学生用塑料挂钩的吸盘或注射器下挂钩码来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感受大气的压力,估测大气压的值。用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测出吸盘的面积,可以估算出大气压的值。
教师: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估算大气压的值。但是我们怎样才可以确切地测定大气压的值呢?
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教师多媒体展示托里拆利实验并进行讲解。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
托里拆利实验
小组讨论:
(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
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P0=ρ汞gh=13.6×103kg/m3×9.8N/kg×0.76m =1.013×105Pa
引导学生讨论:
①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②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学生讨论得出:
①因为p=ρgh,液体压强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而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无关。
②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银槽成了连通器,管内的水银将向下落回水银槽。
拓展:究竟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
学生根据大气压强等于水柱产生的压强,即p0=ρ水gh进行计算。
教师向学生讲解,大气压可以支持的水柱高达10m以上。
(四)、大气压与高度、天气的关系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图,向学生讲解: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让学生知道: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说明:关注社会和生活,思考大气压怎样服务于人类,并形成对知识进行应用的意识]
(五) 气压计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
三 本节小结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做哪些实验来证明?你还可以列举哪些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你会估测大气压吗?有哪些方法?说一说。
(3)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4)大气压有什么应用?
教学反思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
课题:大气压强 课型:新授 教法:实验
备时 审时 上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1、下列现象与大气压存在无关的是()
A、堵住茶壶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流出来
B、用注射器将药水推入肌肉中
C、用一张纸可托住一杯水
D、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很难将它们
分开
2、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用离心泵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帕斯卡用口杯水就撑裂了木桶
C、夏天我们用吸管喝饮料
D、在茶壶盖上做了一个小孔
3、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毫米水银柱,
用一根足够长的细管来吸水,最高能把水吸
到_____米高处。
4、高压锅是利用增大_______,液体的______
升高的原理。
5、将牛奶制成奶粉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
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
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
的水不到100 o C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
• 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堵上茶壶盖的小孔,里面的水不易被倒出来。
• 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 C、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 D、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
• 2、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大。
• C、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住变长
D、玻璃管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 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而管外水银面上受——的作用,管外水银面上的——支持着管内水银柱不落下,所以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
6.大气压很大,但没有把屋面压坏,为什么?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