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6*、万年牢
主备人
李娟
执教人
李娟
课时安排
1
总课时
教材
简析
《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第八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与实在的。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从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结合生活实践用于生活。既回顾父亲做人做事的认真实在,又贯穿三处“万年牢”之间的内在联系于其间,最后给学生一个平台展示他们的视角、他们的情感,从课文中受到的崇高的人格美的熏陶、感染,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预设
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主题思想。
2、难点:体会“万年牢”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ppt
教法
学法
1、教法:导引法
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 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冰糖葫芦大家熟悉吧?好不好吃?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板书课题:《万年牢》
2、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带着疑问,我们走进课文《万年牢》。
二、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 、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出现的地方,思考 “万年牢” 是什么意思?
3、课件出示词语,并检查。
4、读一读“万年牢”有关的句子。
三、合作学习
1、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深刻含义?
2 、小组合作研讨。
3 、重点指导理解问题: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 、为什么叫万年牢?
B 、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找出有关动词?
C 、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这是万年牢。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 、什么叫正道?
B 、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父亲是怎么样做万年牢的?从中反映出父亲怎样的品格?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来读一读。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三个万年牢,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思考拓展,升华主题
同学们,你觉得三个万年牢中哪个是排第一位的?
你们认为,现代社会,还需要万年牢吗? 是的,无论在哪个时代,万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丢。让我们都来做“万年牢” !让我们以这样的名言来激励自己吧!(出示名言)
板书
设计
作业
抄写与诚信有关的名言。
教学反思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