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工艺流程 1
三、施工方法 1
四、施工保证措施 4
1、组织机构的建立 4
2、技术保证措施 7
3、针对性施工防护措施 7
4安全文明及环境保护措施 10
5、水上作业安全措施 14
6、围堰突发事件的抢险措施 15
五、应急预案建立 15
六、应急预案的响应 17
七、防洪防汛重点检查监控内容 18
八、劳动力、设备需求计划及人员名单附表 19
闸门检修工程围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围堰工程位于二里河箱涵入南淝河出口,因二里河箱涵出口处卧倒门损坏无法启闭需要现场检修,此围堰主要为检修卧倒门提供施工环境。根据现场实际勘测情况可知目前南淝河水深4.5米河床淤泥层厚0.4-0.8m,水流平顺.据业主及现场查勘情况可知此卧倒门在此之前已维修多次,为确保新填筑围堰基础稳定,本次围堰在老围堰基础上进行施工(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现场情况本围堰设计采用5级土石围堰标准,安全超高值取0.5m、波浪爬高取0.2m即围堰高度H=4.5+0.5+0.2=5.2m,此处已按相关规定最小值计算)。同时鉴于内河侧围堰施工较简单,下述内容方案主要针对外河侧围堰进行设计施工。填筑时采用袋装粘土心墙围堰堰顶宽3.5m,心墙上宽2.0m,坡比1:0.3;心墙两侧袋装粘土,迎水坡比1:4、背水坡比1:3,设计坡脚采用袋装小卵石或粗砂固脚压面(围堰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附后)。
二、工艺流程
现场勘察→材料准备→放样定位→河道清淤开挖→编织袋投放、堆码 →筑土夯土→围堰加固→闸门检修→围堰拆除。
三、施工方法
1、进行现场勘察,查看现场水文地质情况,选择好围堰用取土场地、准备好编织袋及其他有关工具、材料。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开挖放坡程度及留出工作面,并采用全站仪定出围堰的具体施工位置,利用船挖(加长臂挖机)配合人工打设钢桩定出围堰的圆弧施工轮廓线。受静水总压力及受力中心的影响,结合经济适用的设计原则,围堰的中心部位常采用圆弧形。以减少水的侧 压力,据多年施工实践来看,该处往往成为整个围堰工程安全的关键。
3、编织袋装土为袋容量的75%左右,并用麻绳或绑扎丝缝好袋口。首先利用驳船安装水下雷达探测出河床水下断面以便为后期围堰拆除断面测量做准备,同时将装好的土袋运送至预先打设的钢桩部位在钢桩外侧进行填筑(钢桩之间回填粘土心墙)。土袋填筑前先利用船挖尽可能清除堰底河床上的淤泥、块石、树根、杂草等,以减少基础渗漏;投放土袋时不宜采用抛投,应由水下潜水员协助机械将土袋顺坡滑溜到指定位置回填,回填时要上下层互相错缝,尽可能堆码整齐,以增强围堰的整体稳固性。为确保水下边坡填筑质量,边坡编织袋的投放,潜水员可用一对带钩子的杆子顺坡钩送就位,坡脚外侧采用袋装小卵石或粗石子以避免流水冲刷(详见剖面图)。编织袋应顺波送入水中,以免离析,造成渗漏。为了增强土袋抗水流冲刷,防止土袋随水流滑移,必要时可在土袋外侧间隔一定距离打入几钢桩或预埋好用于加固土袋的拉结铁丝网或插入钢筋等拉结件。堰堤的宽度、坡度应视水的深度和流速而定,考虑后期加固及拆除方便,本堰顶上口宽度保持在3.5米的宽度,堰堤外侧放坡1:4内侧边坡1:3。
4、编织袋堆码到一定长度、高度时,要及时填筑抗渗性能较好的粘土心墙。在填筑(粘土)时不要直接向水中倒土,而应将土倒在已露出水面的堰头上,采用上游向下游进占合龙的方法进行填筑压实。合龙点应尽量选在下游段,合龙时可在合龙点位置抛填石块已减少水流对围堰基础处河床的冲刷,便于围堰合龙。施工中避免堰堤坍塌是围堰成败的关键,为此筑土时,应同步进行压实,以减少渗漏,加强堰堤的强度和稳定性。
5、待围堰结束后,视水流的流速大小,由2-4名潜水员用彩条布将围堰外侧进行整体包封,彩条布要保证一定量的搭接长度,以减少渗漏,避免编织袋、筑土被水流冲刷流失。彩条布的河床端和堰顶端,要用土袋压牢,以免被流水冲刷走或被风吹跑。
6、水位观测。为保证围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围堰施工期间应派专人加强对南淝河水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7、抽水。土方筑出水面0.7m后,即可安排水泵进行排水。这里需根据总水量及出水量安排动力,同时,需特别注意的是,围堰内排水不可一次性到底,必须阶段性地进行,在水位下降30~50cm左右时停顿一下,以逐步使围堰稳定。同时,在抽水过程中,必须加强观察,一发现异常,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8、加固及保护。抽水结束后,可根据围堰的实际情况进行加高或内、外侧加固,直至成形,考虑到南淝河水位可能出现变化的影响,必须加强巡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9、围堰接头处理。对于本袋装土围堰施工与岸坡的接头处理,主要通过扩大接触面积和嵌入岸坡的方式。首先利用挖机挖除岸坡老浆砌石护面,并将与围堰结合点处岸坡挖成缺口状,延长围堰粘土心墙,穿插到预先开挖留有的岸坡缺口回填粘土分层压实形成扩大接触面,防止集中绕渗破坏。堰堤的断面及其构造详见附图。
10、围堰加固。当围堰施工超出水面一定高度时,应再次进行一次整体未定检查加固处理确保围堰的安全稳定。
11、围堰拆除。闸门维修结束后,首先关闭维修好的闸门在外河围堰利用挖机挖开已缺口,待内外水位持平时对外围堰拆除,外围堰拆除采用船挖挖除装船运送至指定弃土场弃土,挖除后再次利用水下雷达进行水下断面测量和围堰填筑前测得断面进行比对,检查围堰是否清理到位。
四、施工保证措施
组织机构的建立
现场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对工程施工安全负有全面领导责任。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组织机构管理网络,设立安全科配备专职安全员,建立工地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资料,形成有力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其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图如下(后附联系方式表)。
施工组织机构管理图(根据情况填写)
总经理:
公
司
项目经理:
终检工程师:
项
常务副经理:
副经理:
项目总工:
目
施工调度:
财务科长:
综
合
办:
韩
伟
试验负责人:
施
工
负
责
人
:
质
检
负
责
人
:
材料设备科长:
安
全
负
责
人
:
部
钢管施工负责人:
普工负责人:马怀彬
土方组负责人:勤
起重吊装负责人:吴同安
运输组负责人:
作
业
层
项目部主要施工人员表
机构
拟任职务
姓名
职务
职称
备 注
总
公司
谢兴文
总经理
工程师
项
目
部
项目经理
工程师
副经理
高 工
副经理
工程师
终检工程师
高 工
项目总工
高 工
施工负责人
工程师
质检负责人
工程师
施工调度
工程师
试验负责人
助工
安全负责人
工程师
财务负责人
助会
材料设备负责人
工程师
计划合同科负责人
工程师
9 / 219
技术保证措施
1、根据国家颁布的各种安全规程,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开工前,公司会同项目部认真编制适合本工程的《安全防护手册》,发给员工,做到项目部员工人手一册。
2、项目部建立定期每周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安全设施机械设备验收制度。
3、项目部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三级(公司、项目部、班组)”安全知识素质教育,并实行安全考核,考核不及格的不准上岗。
4、安全管理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省劳动部门培训考核发证,分别持有《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上岗。
5、该工程为闸门检修临时围堰工程,根据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文件要求,项目部认真编制该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书,做到编、审、批签字。项目部施工技术负责人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单项工程开始前,须重复交代单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书》,并实行班组交底签字制,责任到人。
6、专职安全员每日巡回检查、监督。一旦发现违章作业或异常情况,立即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罚款、停工和退岗等处罚。
7、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资料记录及时、完整、建档。
8、现场临时用电依据建设部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采用“TN-S”系统,实行三相五线制,做到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主要线路采用架空敷设。配电箱采用标准铁制配电柜、配电箱。重复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4欧。施工现场动力设备和照明线路按规定分开设置。现场一切用电设备、照明、送电线路的安装、维护和拆除,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
针对性施工防护措施
1、危险源辨识及危险评价
项目部根据工程中具体工作内容,对工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和评价,具体见本公司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总
序号
作业活动
辨 识 内 容
可能导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GB/T28001-2001(I-V)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备 注
NO
具 体 方 面
原因分析
L
E
C
D
01
(一)
现
场
施
工
作
业
1
无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
I
6
6
15
540
重大
按规定审核把关
02
2
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未经审批、审核就采用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
V
3
2
15
90
一般
按规定审核把关
03
3
设备设施未经验收
管理缺陷
起重机械伤害倒塌等
I
6
6
7
252
重大
按《项目安全设备管理》审核把关
04
4
无安全技术交底
管理缺陷
触电等
V
3
2
15
90
一般
按规定审核把关
05
5
未按要求进行安全检查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
V
3
2
15
90
一般
按规定检查把关
06
6
允许无证人员操作(特种作业)
违章指挥
起重伤害/触电等
V
3
2
15
90
一般
按规定审核把关
07
7
违反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违章作业
起重伤害等
V
3
1
15
45
一般
按规定审核把关
08
8
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
V
3
2
15
90
一般
按规定审核把关
09
9
施工人员无证上岗操作(特种作业)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等
V
3
2
15
90
一般
按规定检查审核把关
10
(二)土
方
开
挖
施
工
作
业
1
土方施工时放坡不符合规定
防护缺陷
坍 塌
V
3
6
7
126
一般
按方案进行检查把关
11
2
开挖深度超过2m的沟槽,未按标准设围栏防护和密目安全网封档
防护缺陷
坍塌/高处坠落
V
3
6
3
54
一般
现场检查把关
12
3
超过2m的沟槽,未搭设上下通道,危险处未设红色标志灯
防护缺陷/信号缺陷
坍 塌
V
3
6
1
18
一般
现场检查把关
13
4
在沟、坑、槽边沿1m内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违章操作
坍 塌
V
1
1
7
7
一般
现场检查把关
14
5
深坑基础护壁不符合规定
管理缺陷
坍 塌
I
6
10
15
900
重大
现场检查把关
15
6
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又无措施
违章指挥
坍 塌
V
3
1
15
45
一般
现场检查把关
16
7
未设置有效的排水挡水措施
管理缺陷
坍 塌
V
3
6
1
18
一般
现场检查把关
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总
序号
作业活动
辨 识 内 容
可能导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GB/T28001-2001(I-V)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备 注
NO
具 体 方 面
原因分析
L
E
C
D
17
(三)
施
工
现
场
临
时
用
电
8
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违章作业
触 电
V
3
2
7
42
一般
按规范检查把关
18
9
保护零线未按规定在配电线路做重复接地
违章作业
触 电
V
1
2
7
14
一般
按规范检查把关
19
10
电力变压器的工作接地电阻大于4欧姆
防护缺陷
触 电
V
3
1
7
21
一般
按规范检查把关
20
11
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大于10欧姆
防护缺陷
触 电
V
3
1
7
21
一般
按规范检查把关
21
12
塔式起重机(含外用电梯、高大架子)的防雷冲击接地电阻值大于30欧姆
防护缺陷
触 电
V
3
1
7
21
一般
按规范检查把关
22
13
漏电保护装置未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检验
管理缺陷
触 电
V
3
2
1
6
一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3
14
开关箱无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灵
防护缺陷
触 电
V
6
2
7
84
一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4
15
固定式设备未使用专用开关箱,未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触 电
V
3
3
7
63
一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5
16
用铝导体、螺纹钢做接地体或垂直接地体
违章作业
触电/机械伤害
V
3
2
3
18
一般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26
17
闸具、熔制器参数与设备容易不匹配,安装不符合要求
违章作业
触 电
V
3
2
7
42
一般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27
18
配电箱的箱门内无系统图和开关箱未标明用途,未设专人负责
管理缺陷/标志缺陷
触 电
V
3
2
7
42
一般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28
19
电箱安装位置不当,周围杂物多,没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标志缺陷
触 电
V
3
2
3
18
一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29
20
电箱内的电器和导线有带电明露部分,相线使用端子板连接
电危害-漏电
触 电
V
3
2
15
90
一般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30
21
电箱未设总分路隔离开关、引出配电箱的回路未用单独的分路开关控制
违章作业
触 电
V
3
2
15
90
一般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31
22
电箱内多路配电标记,引出线混乱
违章作业
触 电
V
3
2
7
42
一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32
23
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设施
违章作业
触 电
V
1
2
3
6
一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33
24
电箱内有杂物
违章作业
触 电
V
3
2
3
18
一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34
25
配电线路的电线老化,破皮未包扎
违章作业
触 电
V
3
3
15
135
一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安全文明及环境保护措施
1)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是企业信誉的窗口,质量的依托,安全的保证,效益的源泉。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编制本工程创建文明建设工地实施方案。项目部成立文明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同安全组织机构管理网络),由一名副经理分管定期组织监督检查评比。具体措施如下:
施工现场
1、封闭管理施工
入口处迎面砖砌2.5m高围墙,出入口设置材料进场、人员入场专用大门,设置门卫值班室制定门卫管理制度,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统一着装,佩带安全帽和证明其身份的胸卡上岗证。
2、现场门楼标牌
进口处搭设规范灯箱门楼。门楼上方书写横幅标牌,印制公司统一标识。门楼两边书写竖联。大门两侧砖墙粉白,一边设置镶有不锈钢管边框的“一图五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安全生产十项措施、文明施工十条标准、消防保卫措施、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牌),一边是工程透视效果图、墙面美化图。施工现场设置广播室、安全文明宣传橱窗,明显处悬挂大幅安全文明标语牌,各作业场所、通道口、危险区悬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牌及警示标牌。
3、现场道路
现场路面平整,修筑主干施工道路硬化地坪。便道保持通畅,陡坡处砌筑砼台阶踏步,料场必建砼地坪。现场无大面积积水,设置施工废水二次沉淀排水设施,不得随意排放造成污染。
4、材料堆放
现场工具、构件、材料的堆放必须按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放置。不同材料分类堆码整齐,挂上产品标识牌。砂石场砌筑块石分隔墙,机械设备分区停置。机电设备有防雨设施并有接地(避雷)装置。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混放,垃圾、废料实行“袋装化”集中外运指定地点。
5、现场消防
按照不同作业场所如木工房、配电房、仓库、易燃易爆处合理配置消防器材,购置灭火器、消防砂池、消防水池、消防桶等。根据安全管理消防要求,对施工现场实施动火审批制度,严格遵守政府关于森林防火方面法规、条例,并按规定设监护人员。
6、治安保卫
施工现场建立治安保卫制度,协调好周边群众关系,并有专人负责进行检查落实情况,创造良好的施工和生活环境。
办公区
1、办公区与施工现场隔离。搭设二层彩钢板楼房作为办公活动用房。
2、项目部配置电话、电脑、复印机、传真机、饮水机、空调、会议桌椅、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
3、各办公室墙上悬挂铝合金镜框中用电脑打印的《各级岗位职责》、《有关工作图表》。
4、会议室墙面设置悬挂规范的项目部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图、安全文明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图、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设置工程总体效果图、工程总进度计划、公司简介、工程简介、工程承诺等有关宣传内容牌。
生活区
1、生活区与办公区、施工现场严格分开设置。生活区砌筑2.5m高砖体周边围墙,生活区道路硬化畅通,环境加以绿化。
2、住宿。搭设二层活动楼房供职工和施工人员住宿。宿舍符合卫生通风、照明要求。项目部统一购置高低铁床、蚊帐,不断改善员工住宿环境。建立宿舍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宿舍内床铺及各种生活用品放置整齐干净。
3、生活设施。
——盖建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含施工现场),厕所地、墙、槽面贴瓷砖,均为水冲式,有专人负责管理。
——食堂配“三纱”(纱门、纱窗、纱罩),购置锅炉、蒸饭车、冰箱等设施,炊事员有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体检合格证,统一穿白色工作服,生熟食应分别存放,食堂卫生符合要求定期检查。
——淋浴室设置合理适用,寒冷季节应有暖气、热水,有专人管理。
——职工学习、文体活动室配有彩电、书刊杂志、棋牌;设置乒乓球室,在生活区修建小型篮球场等文体娱乐设施。
——备有保健药箱及一般常用药品和急救器材(如担架等)。在流行病发季节及平时定期开展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教育职工洁身自爱,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设置必要的室外照明、排水设施,消防设施固定布置在较醒目地点。
——生活垃圾及时清理,集中运送装入容器至指定地点,并设专人管理。
2)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的现场指导,并积极主动与所在地(乡、镇、村)联成环境保护网络。
定期联系听取意见,接受监督检查,对合理意见处理及时,工作有记录。
项目部确立一名副经理负责抓环保工作,根据本工程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环保措施:
1、严格按业主征地范围布置生产、生活设施,保持征地范围外的环境原样,若需增加征地范围,需经业主及环保部门同意后,方可在新增施工区施工。
2、针对施工工艺,积极采取消声、防震措施,使噪音和振动达到环保标准。
3、做到施工不扰民。按合肥市环保规定,在允许的施工时间外必须夜间施工时,做到先申报取得主管部门(或环保部门)批准,并张贴安民告示,做好周边市民思想工作,取得他们谅解与支持后方可继续夜间施工。
4、施工现场不得焚烧有毒有害物质,机械使用过的润滑油及其他废油、废物要装在容器中,按有关规定集中处理。
5、施工现场与生活区的污水需经二次沉淀后,排放到专门设置的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等),防止污水直接排入下水管道,污染环境。
6、在生产、生活区等产生的所有生活垃圾、施工弃渣,袋装后集运至弃渣区堆放,严禁倒入河流、水塘等水域内,造成环境污染。
7、施工机械车辆施工时要慢行,不准鸣高音喇叭,施工土路要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避免和减少粉尘污染。
8、工程完工后,立即拆除施工临时设施和生活设施,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并按合同要求进行植被或土地的有效恢复。
水上作业安全措施
1)由于本工程位于河上,施工期间严禁施工人员在河内游泳、洗衣服、洗澡等,有足够的水上救生设备措施,包括水上救生圈和救生衣等,并专门成立应急救生小组和现场全天候监视小组等人员,如有人员不慎落水时做到救援及时。
2)水上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穿救生衣,佩戴安全帽。
3)严禁单人水上独自作业,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事故时,首先由工地附近的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
围堰突发事件的抢险措施
1)立即停止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紧急将现场施工人员集合。分为2队,一对进行围堰的加固,另一队调动机械、物资等。
2)现场医药器具到位,随时用于伤员的临时抢救。
3)如有较重伤员现场无法救治,立刻拨打120抢救电话。
五、应急预案建立
针对围堰的坍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做出具体措施如下:
A、建立现场应急小组(具体人员名单附后)
组 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气象预报组
成 员
施工队成员
通讯联络组
成 员
安全科
物质保障组
成 员
材料员
应急抢险组
成 员
机械设备负责人
善后处理组
成 员
现场负责人
B、现场应急小组主要职责
1)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2)成立现场通讯联络组、物质保障组、应急抢险组、善后处理组、原因调查组等险情水毁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明确责任人、联络人。
3)接报险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协调水毁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4)险情事故发生后,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险情水毁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5)及时落实应急处理指挥部及上级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
6)对于已经报告的险情水毁抢修进展情况,要随时续报。险情水毁抢修完成24小时内,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报应急指挥部。
7)水文气象组每天密切关注气象局预报的天气的实际情况,及时汇报。
8)通讯联络组工作人员应当坚持昼夜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记录,负责内外的通讯联络,要配备通讯联络工具,随时保持联系畅通。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及重大安全隐患,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实施抢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9)应急抢险组工作人员要配备抢险装备,在汛期要确保保持随时待命状态,各类抢险车辆保持油料充足、运行良好。一旦汛情到来,确保人员、设备及时到位,本着“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积极救治受伤人员,解救水困人员。 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伤人数的损失,千方百计地做好防止和减轻本次产生损失工作。
10)物质保障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处理工作需要,负责抢险防汛物资的保管、发放。配足雨衣、雨鞋、水泵、照明、镐铲、草袋、绳索、沙石等抢险用品及绷带、担架等医护用品;预先设置紧急疏散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场所,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现场人员能得到及时疏散和安置。
六、应急预案的响应
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四部分组成。它的形式为从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见下图)。
行业主管
上级部门
政府部门
(项目部)应急指挥部
社会救援
社会救援
现场应急小组
事 故 点
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项目部),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项目部)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应急小组应拉响反应警报,通过电话、手机通知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指挥部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险情水毁应急与救援
1)当得知发生险情水毁或收到水灾险情水毁呼救后,应急指挥部按照应急处理险情水毁的基本程序,迅速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险情水毁发生后,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应当立即到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3)到达现场后,各险情水毁应急救援处理工作组在现场应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立即开展工作。
险情水毁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发生险情水毁的时间、部位和长度;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水毁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险情水毁原因、性质和初步判断;险情水毁抢修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险情水毁抢修和处理的有关事宜;险情水毁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七、防洪防汛重点检查监控内容
各现场应急小组要实行严格的汛前检查、汛期监控、汛后复查的检查监控制度。安排专人分工负责,对现场的临建设施、围堰状态、施工用电等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
1)临建设施 临建设施包括:职工驻地、办公用房、加工场地、库房等。 监控人的责任:全面检查临建设施的安全状况,如有裂缝、倾斜、变形现象,及时采取加固、翻修,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拆除重建;暴雨天气必须安排专人进行不间断巡查;随时观察风雨对临建设施的影响、损害情况,及其起重设备等可能对临建造成的破坏,如有危险立即将临建内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
2) 围堰状态 围堰状态包括:围堰堰身位移、沉降、裂缝坍塌等。监控人的责任:随时观察施工处有无出现裂缝、坍塌等现象,毗临建筑物、结构物的变化情况;对毗邻建筑物、临建设施要重点检查监护;如若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立即对危险区域进行封闭,撤离人员停止施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派专人值班,严禁无关人员接近危险区域,并立即上报;汛期过后对明渠、泵站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
3)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包括:施工用电、生活用电等。 监控人的责任: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各类临时用电设施、配电线路,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确保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类配电设施的防雨设施防护完好;暴雨天气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并准备好应急照明器材。汛情过后,对配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送电施工。
八、劳动力、设备需求计划及人员名单附表
本工程闸门围堰为前后闸门前后两道,高峰期间预计每日需要劳动力40人左右。
1)主要材料设备表:
序号
材料设备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供应时间
备注
1
工程运输车
16T
部
4
实际进场时间
2
吊车
5T
台
1
实际进场时间
3
污水泵
台
4
实际进场时间
2台备用
4
钢管
8m
根
300
实际进场时间
5
柴油发电机
60kw
台
1
实际进场时间
6
测量仪器
套
1
实际进场时间
7
抓斗船
450
台
1
实际进场时间
8
挖机
小松200
台
1
实际进场时间
9
鼓风机
30kw
台
1
实际进场时间
10
运输船
台
1
实际进场时间
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名单表:(根据现场补充)
序号
职位
姓名
电话
备注
1
项目负责人
2
技术负责人
3
质量负责人
4
安全科长
5
材料负责人
6
土方施工负责人
7
施工队负责人
8
机械设备负责人
9
气象预报观察员
10
应急抢险组组长
九、附图
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