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洺悦汇).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55668 上传时间:2025-04-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洺悦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洺悦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洺悦汇一期工程 施工测量方案 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洺悦汇一期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四月 武汉洺悦汇一期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文件编号: 实施日期:2016年4月29日 受控状态 状态识别: 修改状态:第 0 次修改 分 发 号: 持有部门:工程管理部 持 有 人: 江西省水电工程局 武汉洺悦汇一期工程施测量工方案 编、审、批签字栏 公 司 编审批 姓 名 签 名 日 期 部门/职务 批准 局总(副)工程师 审核 局技术部门/副主任 会审 局安监部门/副主任 建 筑 工 程 处 审核 专业处/技术负责人 会审 专业处/职能部门 专业处/职能部门 项 目 部 审核 项目部/项目经理 编制 项目部/技术总工 项目部技术部/主任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1.1测量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测量部署 4 四、测量工艺及施工准备 4 4.1、操作工艺: 4 4.2、施工前技术准备工作: 4 4.3、测量仪器及误差估计 4 4.4、测量人员配备 5 五、平面定位控制 5 六、高程控制 6 七、工程控制网要求: 6 八、现场控制点分布图 7 九、测量方法及误差: 8 十、结构工程测量: 10 10.1基础开挖放线: 8 10.2基础施工测量: 8 10.3 ±0.000以上结构施工测量 10 十一、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10 11.1地面工程施工测量 10 十二、沉降观测 11 12.1沉降观测点的平面位置 11 12.2非周期性观测 11 十三、验线制度及放线准则: 13 13.1验线制度 11 13.2放线准则 12 13.3施工测量管理措施 13 一、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50026--2007) 1.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91) 1.3《全站仪检定规程》(414——2011) 1.4《水准仪检定规程》(425——2003) 1.5《钢尺检定规程》(4——2015) 1.6市勘测院提供的定位点 1.7设计施工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洺悦汇一期项目 工程地点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谷大道以西、雄楚大道以北、鲁林路以东 建设单位 武汉熙悦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中基三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纵横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 江西省水电工程局 工程规模 1#~5#为多层(6~8层)、6#~23#为联排别墅(3层)、24#~26#为高层(34层)。售楼部纳入一期施工范围(2层)其中高层为框剪结构;多层为框架结构。 工程主要功能 住宅 总建筑面积 172680 ㎡ 地上建筑面积 110303㎡ 地下建筑面积 62377 ㎡ 最大建筑高度 99.99m(26#、25#、24#) 本工程占地面积大且分段施工集高层丶多层丶别墅一体化住宅楼,施工范围广,基础为复合及筏板基础且高差过大测量是本工程一大难点。 2.3 合同范围内坐标介绍 建设方提供控制点:1234#四点 1#:375577.858539719.612 2#:375597.764,539623.824,41.480M 3#:375787.914,539571.693 4#: 375784.060, 539611.00740.430M 三、测量部署 3.1测量目标:测量放线做到工程的定位准确,平面几何形状及尺寸正确,层高标高正确,竖向垂直,满足顺利施工的需要。 3.2先建立一级控制坐标点,再测设二级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络,建立高程控制网。 3.3测量放线的要求是:“快、准、严、高”即放线快、点线准、要求严、标准高。 四、测量工艺及施工准备 4.1、操作工艺: 1.1 平面尺寸定位放线施工流程: 测量准备 引测控制桩至单体建筑物控制点 引桩,加密控制桩 检测校核单体建筑物引桩 细部平面尺寸放线 1.2高程控制放线施工流程: 测量准备 引测高程控制桩至单体建筑物附近 对单体建筑物引测的高程控制点检测、校核 细部高程控制放线 4.2、施工前技术准备工作: 2.1 熟悉施工图纸、测量内容。 2.2 熟悉测量方案、掌握必要的施工方法。 4.3、测量仪器及误差估计 3.1. 电子全站仪: 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多功能测量仪器,它集测角、测距、坐标测量、放样、后方交会等功能于一身,并能直接计算出坐标和高程。苏州一光612B全站仪,测角误差为±20”,测距、放样误差为±2、后方交会误差为±5 。根据场地范围,测距长度不得超过250m,当测距长度超过250m时需要转点。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50026—2007)建筑物的定位误差要求小于3,全站仪满足技术要求。 3.2 水准仪 水准仪是用来测量高程和计算高差的测量仪器,本工程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2控制。 水准测量仪施测,每公里往返高差为±2,满足本工程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准仪进行抄平,测设标高。 各测量仪器准备一览表: 序号 测量器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子全站仪 612B 台 1 检测合格 2 电子经纬仪 2 台 1 检测合格 2 台 1 检测合格 2 台 1 检测合格 3 激光垂准仪 300A 台 1 检测合格 4 水准仪 3-1 台 1 检测合格 790P 台 4 检测合格 132 台 1 检测合格 5 钢卷尺 50m 把 2 检测合格 5m 把 10 检测合格 6 水准标尺 5m 根 3 检测合格 4.4、测量人员配备: 前期开挖预备测量人员3人,负责将坐标高程交于主施工员。坐标点不少于3个,高程点不少于2个,(分区域作为复合校点)后期测量放线根据生产进度进行人员调配。 五、平面定位控制 5.1定位测量方案 5.1.1定位依据的选择 根据我局同类工程定位经验,本工程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四个城市导线点1#、2#、3#、4#点为依据使用全站仪在施工现场测设一道闭合控制网,作为一级控制;再以此精密导线为依据测设二级导线控制网。 5.1.2作业依据 放线依据:本工程的起算导线点为建设单位提供的城市导线点。 定位条件:根据最终施工总平面图,选取一点和一方向作为定位条件。 校核:根据甲方所确定的放线依据和设计图纸确定的定位条件使用全站仪来校核导线点的坐标是否正确,同时确认定位条件是否满足四周边界尺寸不矛盾、且唯一。 5.1.3建立平面控制网 一级导线控制网:根据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选择易于通视和保护的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量出所有导线点间的距离和角度,并做成一闭合图形 二级导线加密控制网:按建筑物四角轴线交点坐标建立控制点,并根据施工的需要加密控制点,要求导线的闭合差小于3;再根据施工需要在建筑周围建立二级控制网,并加密观测点。 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网 二级导线加密控制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观测要求建立。 六、高程控制 6.1 高程控制网的测设:根据甲方提供的两处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利用水准仪进行往返复核测量,调整误差到允许范围内,作为施工标高控制点,然后将高程引至建筑物范围内,在建筑物四周和场地内埋设高程控制网点,点位应互相通视,间距不超过100m,组成闭合控制网,精度闭合差±6。 七、工程控制网要求: 7.1控制桩具体作法及保护:轴线桩点用钢筋端面上刻十字丝控制,周围用砖砌筑,(见下图) 顶面略高于地面,并埋于土层以下,上搭钢管栏杆保护。水准控制点同样可采用此钢筋桩面。各桩作醒目标识以利保护。 7.2控制网周期性校测: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每年校测2次,分别在雨季后和冬期结束之后,将校测结果记录,以保证控制网精度。 如图所示: (1) 图中绿色线条为基坑坡顶线,图中所有控制点均离基坑坡顶线大于1米,方便架仪器,不容易被破坏,红色线条为各控制点控制房屋区域。 (2) 图中5#点375801.477,539592.893、6#点375830.398,539566.458、7#点375887.147,539622.300控制1#、2#、3#、4#楼,,8 #点375784.060,539611.007、9#点375874.693,539788.136、10#点375714.043,539777.328控制825#楼,11#点375694.043,539690.813,12#点375678.714,539641.097,13#点375781.959,539640.207控制5#、6#、7#楼。 九、测量使用方法及误差: (1)因本工程场地较大施工范围广,为保证提高生产效率,土方阶段测量以后方交会法为主,后方交会误差为5,满足规范和实际要求。 十、结构工程测量: 10.1基础开挖放线: (1)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基坑支护图设计边坡及地面高程,分别用白灰洒出基槽下口(坡角)及基槽上口线。 (2)垫层上基础放线:用全站仪投射出轴线两个方向控制线,再用经纬仪正倒镜法以轴线控制线为准将各轴线直接投测在垫层上。 10.2基础施工测量: 8.2.1. 标高控制:根据场地高程控制网,分三处向基坑内引测标高,引到坑底后校测其高差,误差应小于3㎜。在坑底四角钉上小木桩,在木桩上抄水平线,以控制桩基,下步清土高度。 8.2.2 基础测设与控制:由控制桩向基坑内投测主轴线,校核其间距,角度后测设各轴轴线,根据轴线与基础位置关系测设出基础中心,并固定位置。 8.2.3 基础开挖放线: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基坑支护图设计边坡及地面高程,用全站仪放样法投射出坡顶线和坡底线,用白灰洒出。 8.2.4 垫层放线:垫层打好后,由全站仪将主轴线控制线投射至垫层面,在垫层上校测其间距,角度符合要求后,根据主轴线加密细部轴线,放柱、墙细部尺寸等。 8.2.5 建筑物达到±0.000后,在建筑四大角测设主轴线,并标示于结构表面上,作为外控轴线。 10.3 ±0.000以上结构施工测量 1)平面位置确定: (1)结构竖向投测: 工程采用激光经纬仪天顶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在每个流水段内设三个内控点,控制点设在首层楼面上。二层以上结构施工时,均在控制点上方预留200×200方孔,采用十字丝接收靶。预留洞四周宜设50㎜高的阻水圈,防止投测轴线时施工用水溅落到仪器上及浸泡测量控制点。 激光经纬仪设在首层控制点上对准接收靶,照准部进行水平向360°回转,当回转圆心同接收靶某圆心轨道重合时即确定了轴线投测点位置。并采用正倒镜法校核。 (3)平面细部放线 <1>内控点校核无误,依据内控点,按照施工图及有关设计变更提供的尺寸数据,进行主轴线的测放。而后木工依据主轴线测放细部轴线,依次测放墙体边线、门窗洞口、梁、柱位置线及控制线。 <2>细部放样采用直角坐标法,各细部放线允许误差详见下表: <3> 结构施工过程中,每层或每个流水段完成平面测量放线后,经自检、专检合格,均应填写“楼层放线记录”,同时附“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报请监理验线。 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 外廓主轴线 长度 (L) L≤30m ±5 30m< H≤60m ±10 60m< H≤90m ±15 90m< L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 2)各层高程传递: (1) 传递位置应选择上下贯通,竖直量尺的条件,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以便校核使用。待首层墙、柱模板拆除后,及时向上引测高程点,一般为建筑50线并用红三角标注。 (2)传递到施工层上的标高点,其高差在≤3㎜之内。传递高程所用50m钢尺应尺身铅直,并应按照检定值计算尺长改正、温差改正。尺下端悬挂5的物体。传递高程高程时应避开大风天气,以免影响标高传递精度及工程质量。 (3)高程竖向传递的误差详见高程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表。 项 目 允许误差() 每 层 ±3 标高竖向传递 (H) H≤30m ±5 30m< H≤60m ±10 60m< H≤90m ±15 90m< H ±20 (4)根据施工进度,及时抄测每层的建筑50控制线,闭合后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同时附“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报请监理验线。详见高程传递示意图: (5)传递方法详见示意图: 计算公式为:b20+ a1-(b12) 尺长改正公式:Δ 温差改正公式:Δ0.000012×()×D’ 十一、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11.1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11.1.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 11.1.2测设50 水平控制线:50 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室内的50 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 1 。防止误差扩大。 测表1: 项 目 精 度 要 求 水平线(室内、室外) 1 每3 m两端高差小于±1 。 2 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 。 铅垂线 室内 经纬仪两次投测校差小于2 室外 高于1/3000 11.1.3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大厅应小于5 m、房间应小于2 m。 十二、沉降观测: 12.1沉降观测点的平面位置 按设计图纸,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专人定期观测,每施工二层观测一次。施工完毕后一年内,每隔三至六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六至十二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12.2非周期性观测: 12.2.1基础混凝土浇筑、回填土施工后观测一次。 12.2.2大量降水、积水后观测一次。 12.2.3出现特殊情况时,依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12.2.4施工期间因故停工三个月以上,停工前和复工前进行观测。 12.2.5塔吊沉降观测: 1)在雨季来临前观测一次。 2)雨季后观测一次。 3)雨季中及雨后观测一次。 12.3 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12.3.1 结构按二等变形观测等级,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或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其精度要求见表: 项目 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 往返较差、附和或闭合差() 二等 ±0.30 0.6 三等 ±0.70 1.4 12.3.1塔吊观测按三等精度考虑。 十三、验线制度及放线准则 13.1验线制度 验线工作是发现测量放线错误和评定放线精度是否合格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经自检、专检合格后,再报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验线工作的工作制度。 13.1.1验线前放线人员准备好有关测量资料,供验线部门核验。 13.1.2验线过程中,验线人员应对有关图纸、变更洽商和测量依据点位等原始资料进行核实,保证验线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13.1.3验线完成后应记录验线数据,填写测量复核记录并签字齐全。 13.1.4未经过验线或验线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13.2放线准则 为了及时准确地作好施工测量工作,测量放线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准则: 13.2.1对工程认真负责的准则。 13.2.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准则(既先测设精度较高的场地整体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1.2.3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准则。 11.2.4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准则。 13.3施工测量管理措施 13.3.1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测量技术人员,明确职责、严格岗位责任制,搞好施工测量工作。 13.3.2项目经理部应配备足够精度和数量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各仪器和设备应具备年检合格证书。 13.3.3施工测量前,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和设计图纸与设计资料,对于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必须进行复核。 13.3.4所有测量放样数据必须进行复核,放样的点位必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检核。 13.3.5对施测的轴线控制点、中线控制点、施工水准点等定期进行复测,并对控制点、线进行保护。 13.3.6测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在使用仪器施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雨天或强阳光下测量应打伞避免仪器受震、碰撞及倾倒。 13.3.7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员保管。仪器存放在通风、干燥、常温的 室内,并要放入防潮、防盗的柜中。 13.3.8各项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测量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和损 坏,对于测量原始资料和成果要坚持签字制度,建立测量资料台帐,归档 保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