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QB-╳╳-╳╳╳-╳╳╳╳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GSM/TD-SCDMA/TD-LTE OMC系统功能测试规范
China Mobile OMC System Function Test Specification
for GSM/TD-SCDMA/TD-LTE
版本号:V1.0.3
╳╳╳╳-╳╳-╳╳实施
╳╳╳╳-╳╳-╳╳发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60 / 61
目 次
目 次 I
1 范围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6
3.1 术语和定义 6
3.2 缩略语 6
4 系统管理功能 6
4.1 界面友好 6
4.2 在线帮助 7
4.3 界面锁定和激活 7
4.4 OMC系统维护 8
4.5 OMC/网元稳定性事件列表 8
4.6 OMC/网元稳定性统计报告 9
4.7 OMC软件管理 10
4.8 系统高可用性(可选) 11
4.9 系统备份 11
4.10 系统可扩展性 12
5 故障管理 12
5.1 告警信息字段 12
5.2 告警状态 13
5.3 告警级别 14
5.4 告警呈现 14
5.5 告警显示过滤 15
5.6 活动告警查询显示 15
5.7 告警自动同步 16
5.8 告警手动同步 16
5.9 告警定时同步 17
5.10 历史告警查询显示 17
5.11 历史告警存储时间 17
5.12 告警前转支持接口 18
5.13 告警视图 18
6 配置管理 19
6.1 系统可管理的OMC网元对象 19
6.2 创建网元 19
6.3 删除网元 20
6.4 修改网元 20
6.5 导出网元 20
6.6 导入网元 21
6.7 网元软件管理 21
6.8 配置数据的查询 22
6.9 配置数据的同步 22
6.10 配置数据下载和激活 22
6.11 配置数据的回卷 23
6.12 配置数据的比较 23
6.13 系统可管理的网元割接工具对象 23
6.14 系统可管理的无线网网元对象 24
6.15 系统可管理的核心网网元对象 24
6.16 网元资源状态管理 25
7 性能管理 25
7.1 测量任务的定义 26
7.2 测量任务的查询 26
7.3 测量任务的修改 27
7.4 测量任务的删除 27
7.5 测量任务的激活 27
7.6 测量任务的挂起 28
7.7 性能数据的采集 28
7.8 性能测量数据的存储 29
7.9 性能测量数据的补采 29
7.10 性能测量数据的查询 29
7.11 性能测量数据的完整率 30
7.12 OMC北向接口文件保存 30
7.13 OMC北向接口压缩合并 31
7.14 性能门限创建 31
7.15 性能门限查询 32
7.16 性能门限修改 32
7.17 性能门限删除 32
7.18 性能门限的挂起与恢复 33
7.19 自定义指标的创建 33
7.20 自定义指标的查询、修改 33
7.21 自定义指标的删除 34
7.22 对象模板的创建 34
7.23 对象模板的查询、修改 35
7.24 对象模板的删除 35
7.25 自定义测量数据采集 35
7.26 自定义测量数据存储 36
7.27 自定义测量数据查询 36
7.28 自定义性能测量数据监视 36
7.29 OMC北向接口性能测量数据时延 37
7.30 OMC北向接口性能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7
8 拓扑管理 38
8.1 版面布局 38
8.2 地图显示 39
8.3 状态显示 39
8.4 告警概现 40
8.5 性能测量数据显示 40
8.6 应用程序链接 40
8.7 自动关联网元连接 41
9 安全管理 41
9.1 OMC用户与网元用户 41
9.2 用户管理 42
9.3 用户组管理 42
9.4 安全管控平台接口 43
10 日志管理 44
10.1 网元/OMC操作日志 44
10.2 安全日志 44
10.3 日志导出功能 44
10.4 日志的设置 45
10.5 日志的查询 45
10.6 日志的备份 45
10.7 日志远程输出 46
11 操作维护支持 46
11.1 操作终端功能 46
11.2 命令群发功能 47
11.3 脚本语言功能 47
11.4 时间同步功能 48
11.5 核心网池维护管理 48
12 呼叫分析 49
12.1 呼叫跟踪(仅适用于TD-LTE网络) 49
12.2 用户和接口跟踪(仅适用于GSM/TD-SCDMA网络) 49
12.3 跟踪结果显示 49
12.4 信令码流展示 50
12.5 信令消息过滤 50
12.6 网元实时观测事件显示 51
12.7 呼叫日志存储 51
12.8 呼叫日志分析 51
12.9 呼叫重现输出 52
13 SON功能要求 52
13.1 基站自启动 52
13.2 PCI自优化 52
13.3 自动邻区关系建立 53
14 无线测量报告(MR)采集任务管理 53
14.1 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定义 53
14.2 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修改 54
14.3 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删除 54
14.4 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查询 55
14.5 无线测量报告北向接口 55
15 OMC北向接口 55
15.1 OMC北向接口 55
16 报表管理 56
16.1 报表模板管理 56
16.2 报表任务管理 56
16.3 历史告警统计与报表生成 57
16.4 性能测量数据报表生成 57
17 多模基站管理 58
17.1 多模基站的配置管理 58
17.2 多模基站的告警管理 58
17.3 多模基站的拓扑管理 58
17.4 多模基站的软件管理 59
18 修订历史 6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志毅、霍筱宁、梁双春。
本标准解释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XXX号文发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GSM、TD-SCDMA、TD-LTE网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书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书,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书。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书: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规范书:
缩略语
英文解释
中文解释
NE
Network Element
网元
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网络管理系统
MML
Man Machine Language
人机命令接口
OMC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Center
操作维护中心
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网络管理系统
4 系统管理功能
4.1 界面友好
测试项编号:H.4.1
测试内容: 界面友好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界面直观,对用户透明,用户接触软件后对界面上对应的功能一目了然,界面简洁,线索清晰。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遵循一致性的原则。操作方式的一致性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误操作的产生。删除子网等危险操作都应有确认提示。图形用户界面应该对操作结果提供必要的图形或声音的提示,提示信息可以使用户了解目前系统所处的状态,明白命令执行的结果是否正确,以及操作的进行情况,举例来说,当一个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超过7~10秒钟时,一个带有进度条的信息框应该提示当前任务的进行情况。
测试记录:
(1) 界面简洁清晰,文字、图形和布局能让用户很好的理解操作功能
(2) 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一致
(3) 操作方式一致
(4) 删除子网对象时,界面有危险操作的确认提示,提示用户确认是否要继续进行该操作,提供确认界面截图
(5) 如果用户确认删除子网操作,则删除子网对象,提供子网被删除的界面截图
(6) 如果用户放弃删除操作,则不删除子网对象,提供子网保留的界面截图
(7) 图形用户界面应该对操作结果提供必要的图形或声音的提示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4.2 在线帮助
测试项编号:H.4.2
测试内容: 在线帮助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OMC应为用户提供在线帮助,提供详细的在线操作指南,可以对操作方式,操作步骤,输入的格式等信息进行帮助提示,指导用户完成需要的操作任务。同时,对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答,用户可以打印帮助信息。
测试记录:
(1) OMC应为用户提供在线帮助,提供详细的在线操作指南,可以对操作方式,操作步骤,输入的格式等信息进行帮助提示,指导用户完成需要的操作任务 ;
(2) 对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答,用户可以打印帮助信息 。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4.3 界面锁定和激活
测试项编号:H.4.3
测试内容: 界面锁定和激活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为防止在用户离开时,未授权人员对网管系统的操作,系统应提供界面锁定的功能。被锁定的界面只有当前用户或系统管理员级别用户才能激活。
测试记录:
(1) 系统提供了界面锁定的功能,锁定后当前界面不可见,提供界面截图
(2) 被锁定的界面可由当前用户激活,提供当前用户激活成功的界面截图
(3) 被锁定的界面可由超级用户组中的用户激活,提供超级用户组中的用户激活成功的界面截图(多幅)
(4) 被锁定的界面除当前用户和系统管理员级别用户外,不能由其他用户激活,提供其他用户无法激活的界面截图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4.4 OMC系统维护
测试项编号:H. 4.4
测试内容: OMC系统维护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OMC系统维护功能主要是对相关的文件系统资源、内存、CPU资源、数据存储空间、数据库空间等系统指标进行监控管理,指标的采样时间和阈值可由用户设定,超过阈值将产生不同级别的告警。能够方便的查询数据库连接情况;并可手工干预数据库的连接,能方便的终结非法的数据库连接;用户能方便的查看系统进程、应用进程等的进程名、运行状态、开始时间、运行主机、进程类型等信息,并能对某些进程做中断或启动操作。OMC对网元的维护操作提供图形与命令行两种操作方式。
测试记录:
(1) OMC能够对相关的文件系统资源、内存、CPU资源、数据存储空间、数据库空间等系统指标进行监控管理,提供界面截图 ;
(2) 系统监控指标的采样时间和阈值可由用户设定,超过阈值将产生不同级别的告警,提供界面截图 ;
(3) OMC能够方便的查询数据库连接情况;并可手工干预数据库的连接,能方便的终结非法的数据库连接 ;
(4) 用户能方便的查询系统进程、应用进程等的进程名,提供界面截图
(5) 用户能方便的查询系统进程、应用进程等的运行状态,提供界面截图
(6) 用户能方便的查询系统进程、应用进程等的开始时间,提供界面截图
(7) 用户能方便的查询系统进程、应用进程等的运行主机,进程类型,提供界面截图
(8) 用户能方便的对系统进程、应用进程等做中断或者启动操作,提供界面截图
(9) OMC对网元的维护操作提供图形与命令行两种操作方式 。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4.5 OMC/网元稳定性事件列表
测试项编号:H. 4.5
测试内容:用户可以看到OMC/网元在指定时间内的不稳定事件信息列表
输入参数: 时间区间
预期结果: OMC稳定性统计资源包括:网卡、IP、数据库实例、数据库监听、磁阵存储、OMC应用程序进程。OMC稳定性事件包括:资源重启、资源健康度变化、资源上下线、资源初始化、服务切换、服务重启和恢复。
支持查询OMC/网元在指定时间段的稳定性影响事件列表,包括事件对应的OMC/网元资源类型、资源名称、事件类型、事件起始结束时间等。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了解OMC/网元自身在指定区间内具体发生过哪些影响事件。
支持用户手工维护稳定性事件记录。
测试记录:
(1) 网卡禁用后恢复,OMC能统计网卡发生的不稳定事件,提供查询结果的界面截图
(2) IP地址删除后重建,OMC能查询IP地址发生的不稳定事件,提供查询结果的界面截图
(3) 数据库实例故障后重启,OMC能查询数据库实例的不稳定事件,提供查询结果的界面截图
(4) 数据库监听故障后恢复,OMC能查询数据库监听的不稳定事件,提供查询结果的界面截图
(5) 磁阵存储下线后上线,OMC能查询磁阵存储的不稳定事件,提供查询结果的界面截图
(6) OMC应用进程故障后恢复,OMC能查询OMC应用程序进程的不稳定事件,提供查询结果的界面截图
(7) 稳定性统计资源发生故障后,OMC能够监控到故障发生的消息,提供监控的界面截图
(8) 稳定性统计资源故障恢复后,OMC能够监控到故障恢复的消息,提供监控的界面截图
(9) OMC支持查询所有稳定性监控资源发生的资源故障恢复事件,提供查询结果的界面截图_____
(10) 用户指定时间段,可以查询OMC/网元在该时间段内的不稳定事件信息,提供信息的界面截图
(11) 在查询结果中,用户可以看到事件对应的OMC资源类型,提供OMC资源类型的界面截图
(12) 在查询结果中,用户可以看到事件对应的OMC资源名称,提供资源名称的界面截图
(13) 在查询结果中,用户可以看到事件对应的事件类型,提供事件类型的界面截图
(14) 在查询结果中,用户可以看到事件对应的事件起始、结束时间,提供时间的界面截图_
(15) 在查询结果中,用户可以看到事件对应的网元的单板类型,提供单板类型的界面截图_
(16) 在查询结果中,用户可以看到事件对应的网元的单板位置,提供单板位置的界面截图_
(17) 支持用户手工维护稳定性事件记录,提供手工维护的界面截图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4.6 OMC/网元稳定性统计报告
测试项编号:H. 4.6
测试内容: OMC/网元稳定性统计报告
输入参数: 时间区间
预期结果: OMC统计出OMC各资源的不稳定事件平均发生次数和平均影响时间,平均发生次数=统计时间段内发生总次数/统计天数,平均影响时间=统计时间段内的总实际影响时间/统计天数。
OMC推算出OMC/网元稳定性百分比和年平均故障时间,可靠性百分比=1-实际影响时间秒数/(统计天数*24*3600)%,年平均故障时间=统计时间段内的实际影响时间秒数*365/(统计天数*60)。
OMC各类资源的不稳定事件的实际影响时间:实际影响时间(单位:秒)=OMC根据构成OMC的各类资源的影响时间,扣除各类资源的重叠影响时间,合并归一汇总得到针对OMC整体的实际影响时间。举例:在10点00分00秒到10点00分30秒的30秒时间内,IP和数据库实例两种资源,相继发生了不稳定事件,IP的不稳定事件的起始时间是10点00分03秒,持续到10点00分10秒,数据库的不稳定事件的起始时间是10点00分05秒,持续到10点00分15秒,则整个OMC在这30秒的时间内,总的不稳定事件的实际影响时间为 (10-3)+(15-10)=12秒,05秒到10秒这5秒钟,IP和数据库都在不稳定事件中,不稳定的影响时间只计算一次。
统计结果可以导出文件,文件格式为excel。
测试记录:
(1) OMC统计出OMC各资源的不稳定事件平均发生次数(平均发生次数=统计时间段内发生总次数/统计天数),提供统计结果显示的界面截图
(2) OMC统计出OMC各资源的不稳定事件平均影响时间(平均影响时间=统计时间段内的总实际影响时间/统计天数),提供统计结果显示的界面截图
(3) OMC推算出OMC/网元的可靠性百分比(可靠性百分比=1-实际影响时间秒数/(统计天数*24*3600)%),提供推算结果显示的界面截图
(4) OMC推算出OMC/网元的年平均故障时间(年平均故障时间=统计时间段内的实际影响时间秒数*365/(统计天数*60)),提供推算结果显示的界面截图
(5) 统计结果可以导出excel文件,提供导出结果文档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4.7 OMC软件管理
测试项编号:H. 4.7
测试内容: OMC软件管理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系统应详细记载OMC上运行的各软件模块及补丁的版本号,功能备注。
测试记录:
(1) 系统应详细记载OMC上运行的各软件模块及补丁的版本号
(2) 系统应详细记载OMC上运行的各软件模块及补丁的功能备注
(3) 提供系统记载信息显示的界面截图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4.8 系统高可用性
测试项编号:H. 4.8
测试内容: 系统高可用性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OMC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连接应提供物理双机热备机制,在发生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连接的单点故障时,OMC应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如告警和性能测量数据能够及时上报;OMC系统升级期间应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且升级后应能保留原有个性化配置信息和任务,包括:告警同步、已定制性能统计任务、北向接口的消息格式、数据库结构、消息和数据库接口、已创建的用户组和用户。所谓不间断地提供业务指在发生故障或系统升级过程中由于系统倒换发生的业务暂时中断时间不超过5分钟。
测试记录:
(1) OMC的服务器应提供物理双机热备机制,在发生服务器的单点故障时,OMC应用软件应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
(2) OMC的存储应提供物理双机热备机制,在发生存储的单点故障时,OMC应用软件应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
(3) OMC的网络连接应提供物理双机热备机制,在发生网络连接的单点故障时,OMC应用软件应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
(4) OMC系统升级期间应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
(5) OMC系统升级后应能保留原有个性化配置信息和任务,包括:告警同步、已定制统计任务、北向接口的消息格式、数据库结构、消息和数据库接口、已创建的用户组和用户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4.9 系统备份
测试项编号:H. 4.9
测试内容: 系统备份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系统备份包括文件系统备份与数据库备份,要求提供的备份方式包括:手动方式与周期性自动备份方式,或在线备份与离线备份方式,或完全备份与增量备份方式。
测试记录:
(1) 系统备份包括文件系统备份与数据库备份,要求提供的备份方式包括:手动方式与周期性自动备份方式,或在线备份与离线备份方式,或完全备份与增量备份方式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4.10 系统可扩展性
测试项编号:H. 4.10
测试内容: 系统可扩展性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为了适应网元的不断增加和处理信息量的不断变化,OMC系统的软硬件必须有一定的可扩展性。比如:增加网元时,应和OMC上已存同类网元的统计任务保持一致。
测试记录:
(1) 增加网元时,应和OMC上已存同类网元的性能统计任务保持一致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 故障管理
5.1 告警信息字段
测试项编号:H.5.1
测试内容: 告警信息字段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OMC提供的告警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 产生告警的设备类型及标识符(ObjectClass,ObjectInstance):应为设备的名称及唯一标识符。
● 告警产生时间(eventTime):应为OMC或网元产生告警的时间。
● 告警清除时间:应为OMC或网元清除告警的时间。
● 告警对象:告警正文中告警的对象。例如TD-LTE网络中的eNodeB会产生告警,该告警的告警对象为eNodeB。
● 定位信息或者故障源:产生告警的故障点,例如:逻辑定位:信令点故障可以定位到信令点,中继故障可以定位到中继。小区故障可以定位到小区。物理定位:具体到板卡以及端口级,增加这个字段的目的在于故障的快速定位以及告警的关联分析.
● 告警编号::OMC管理范围内区别不同类别告警的唯一数字标识,例如不同的基站退服,均显示为相同的告警编号。
● 告警类型(alarmType): 取值可为:
• 通信告警(CommunicationAlarm)
• 设备告警(EquipmentAlarm)
• 处理错误告警(ProcessingFailure)
• 环境告警(EnvironmentalAlarm)
• 服务质量告警(QualityOfServiceAlarm)
● 告警级别(perceived Severity):按告警的严重程序依次将告警分为严重告警(Critical)、主要告警(Major)、次要告警(Minor)、警告告警(Warning)。
● 告警确认时间(ackTime):告警被确认的时间。
● 告警确认状态(ackState):取值可为:
• 已确认(acked);
• 未确认(unacked)。
● 告警确认用户标识(ackUserId):对告警进行确认操作的用户标识符。
测试记录:
(1) 产生告警的设备类型及标识符(ObjectClass,ObjectInstance),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2) 告警产生时间(eventTime),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3) 告警清除时间,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4) 告警对象,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5) 告警定位信息,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6) 告警编号,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7) 告警类型(alarmType),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8) 告警级别(perceived Severity),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9) 告警确认时间(ackTime),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10) 告警确认状态(ackState),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11) 告警确认用户标识(ackUserId),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2 告警状态
测试项编号:H.5.2
测试内容: 告警状态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OMC支持如下告警状态:
● 未确认当前告警: 用户尚未确认且未被清除的告警;
● 已确认当前告警: 用户已确认且未被清除的告警;
● 未确认历史告警: 用户尚未确认而已被清除的告警;
● 已确认历史告警: 用户已确认且已被清除的告警。
测试记录:
(1) 未确认当前告警,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2) 已确认当前告警,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3) 未确认历史告警,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4) 已确认历史告警,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3 告警级别
测试项编号:H.5.3
测试内容: 告警级别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OMC支持如下告警级别:
● 严重告警(CRITICAL):使业务中断并需要立即进行故障检修的告警;
● 主要告警(MAJOR):影响业务并需要立即进行故障检修的告警;
● 次要告警(MINOR):不影响现有业务,但需进行检修以阻止恶化的告警;
● 警告告警(WARNING):不影响现有业务,但发展下去有可能影响业务,可视需要采取措施的告警;
测试记录:
(1) 严重告警(CRITICAL),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2) 主要告警(MAJOR),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3) 次要告警(MINOR),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4) 警告告警(WARNING),提供告警信息的界面截图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4 告警呈现
测试项编号:H.5.4
测试内容: 告警呈现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网元产生的告警须在10秒之内在 OMC上呈现出来。(这里的时间范围指系统发生故障到OMC呈现之间的时间,包括网元发现故障的时间在内);OMC应至少支持告警的颜色显示和声音提示,OMC应针对不同级别的告警用不同的颜色显示,颜色可自定义,对于同一网络资源有多个告警同时发生时,告警颜色应与当前最高级别告警相同;当较高等级告警清除后,再显示相应低等级的告警颜色。对于新接收的告警,OMC应产生声音提示。该声音可自定义、可修改。OMC应提供通过告警方便地查找到相关帮助文档的功能,并可以连接到告警知识库。
测试记录:
(1) 网元产生的告警须在10秒之内在 OMC上呈现出来
(2) OMC应针对不同级别的告警用不同的颜色显示,颜色可自定义,对于同一网络资源有多个告警同时发生时,告警颜色应与当前最高级别告警相同;当较高等级告警清除后,再显示相应低等级的告警颜色 ;
(3) 对于新接收的告警,OMC应产生声音提示。该声音可自定义、可修改 ;
(4) OMC应提供通过告警方便地查找到相关帮助文档的功能,并可以连接到告警知识库 。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5 告警显示过滤
测试项编号:H.5.5
测试内容: 告警显示过滤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OMC支持对网元上报的告警进行显示过滤的功能,符合过滤条件的告警将不在活动告警窗口呈现出来,但并不影响告警的上报和入库;OMC应提供相应的功能模块,使操作维护人员能够方便地设置过滤条件从而实现对告警呈现的控制。可被过滤的告警属性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条件或下列条件的组合:告警设备、告警产生时间、告警类型、告警级别。
测试记录:
(1) 符合告警显示过滤条件的告警不在界面显示
(2) 不显示的告警正常上报和入库
(3) 过滤条件设置方便,提供告警过滤条件设置的界面截图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6 活动告警查询显示
测试项编号:H.5.6
测试内容: 活动告警查询显示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在故障管理界面上,可以显示被查询告警的详细信息,并且支持打印和导出功能。
测试记录:
(1) 在故障管理界面上,可以显示被查询告警的详细信息,提供告警详细信息的界面截图
(2) 支持定制活动告警查询结果的显示列,提供定制列的界面截图
(3) 支持对显示的告警进行排序,提供告警排序的界面截图
(4) 支持在查询结果界面上,按照告警级别进行过滤显示,提供过滤后的界面截图
(5) 支持在查询结果界面上,按照告警确认状态进行过滤显示,提供过滤后的界面截图
(6) 支持打印功能
(7) 支持导出功能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7 告警自动同步
测试项编号:H.5.7
测试内容: 告警自动同步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OMC能够自动同步网元的告警,适用于下列情况:
● 当OMC与网元建立管理连接时;
● 当OMC与网元出现通信失败并且恢复后;
● 当OMC出现系统故障并且恢复后。
● 当主用OMC与备用OMC发生倒换时。
测试记录:
(1) 当OMC与网元建立管理连接时能够自动同步
(2) 当OMC与网元出现通信失败并且恢复后能够自动同步
(3) 当OMC出现系统故障并且恢复后能够自动同步
(4) 当主用OMC与备用OMC发生倒换时能够自动同步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8 告警手动同步
测试项编号:H.5.8
测试内容: 告警手动同步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OMC支持操作维护人员需要时手动同步网元告警
测试记录:
(1) OMC支持操作维护人员需要时手动同步网元告警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9 告警定时同步
测试项编号:H.5.9
测试内容: 告警定时同步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OMC支持定时自动同步网元告警,同步周期可自定义为天或小时。
测试记录:
(1) OMC能够定时自动同步网元告警
(2) 同步周期可自定义为天或小时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10 历史告警查询显示
测试项编号:H.5.10
测试内容: 历史告警查询显示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在故障管理界面上,可以显示被查询历史告警的详细信息,并且支持打印和导出功能。
测试记录:
(1) 支持告警计数显示功能,显示不同级别(严重、主要、次要、警告)和全部告警的数目,提供计数显示的界面截图
(2) 支持定制查询结果的显示列,提供定制列的界面截图
(3) 支持对显示的告警进行排序,提供告警排序的界面截图
(4) 支持打印功能
(5) 支持导出功能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11 历史告警存储时间
测试项编号:H.5.11
测试内容: 历史告警存储时间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 OMC应支持保存历史告警至少3个月,历史告警保存时间可自定义;提供自动删除超时限告警的功能。
测试记录:
(1) OMC保存历史告警至少3个月
(2) 历史告警保存时间可自定义,提供设置保存时间的界面截图
(3) 提供自动删除超时限告警的功能
输出结果: □和预期结果相同 □和预期结果不同,结果如下:
测试结论: □通过 □未通过
5.12 告警前转支持接口
测试项编号:H.5.12
测试内容: 告警前转支持接口
输入参数: 无
预期结果:OMC应提供对外接口,可被扩展支持告警前转功能。OMC应支持至少2个通道的告警转发,各通道之间的告警转发能力相互独立。
应能对告警转发通道及转发情况进行监控并生成日志记录,告警通道堵塞或转发不成功应能生成相应提示信息。同时应提供告警前传的日志,应包含告警转出的时间记录信息,以便与上层网管接收告警的日志相核对。
测试记录:
(1) OMC应提供至少2个对外接口,各接口可被独立扩展支持告警前转功能
(2) OMC可以监控告警转发通道及转发情况并生成日志记录,提供监控日志的界面截图
(3) 告警通道堵塞或转发不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