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汉语拼音
1、声母
b pmf dt nl ɡk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注:“ zh ch sh r ”属于翘舌音,“ z c s ” 属于平舌音
2、韵母表
(1)单韵母:ɑ o e i u ü
(2)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ua uo iao uei(3)鼻韵母:
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ɑnɡ enɡ inɡ onɡ
3、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ɑn
yin yun yinɡ
4、字母表(26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二、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一般在知道该字读音的情况下使用该法)
注:填写音序时要大写,填写音节时要填写该字的读音。
2、部首查字法(一般在知道该字部首而不知道起读音时用)
注:数笔画时要注意是要求数整个字的笔画,还是要求数除偏旁外的笔画。
3、数笔画查字法(遇到不知读音,也不知道部首时使用)
注:需到“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查找。
三、字的结构、笔顺
(一)结构
结构名称
例字
结构名称
例字
左右结构
按、抬、你、加
上下结构
忠、秀、罗、忘
半包围结构
匠、历、迫、同
全包围结构
回、国、固、因
左中右结构
谢、做、班、街
上中下结构
喜、意、鼻、翼
品字结构
晶、森、磊、众
独体字
子、氏、天、木
(二)笔顺规律:
先横后竖,如:十、于 ; 先撇后捺,如:人、八 ;
先上后下,如:主、三 ; 先左后右,如:川、做 ;
先外后内再封口,如:日、国、回 ;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求 ;从外到内,如:向、同。
注:“之”“辶”作偏旁的字,和一些下包上的半包围结构,一般先内后外,如:“过”,先写“寸”,再写“辶”。
四:词语
(一)按意义归类
(1)表示人物性格:神经兮兮、古灵精怪、固执己见、乐天达观、成熟稳重、温柔体贴、活泼可爱、内向害羞、聪明伶俐、善解人意、风趣幽默;
(2)表示人物态度:小心谨慎、好吃懒做、疑神疑鬼、患得患失、异想天开、淡泊名利、见利忘义、豪放不羁、见异思迁、聪明好学、实事求是;
(3)表示人与人的关系:相依为命、互敬互爱、肝胆相照、情同手足、手足情深、唇亡齿寒、和睦相处、团结奋进、感同身受、心有灵犀;
(4)表示春天的成语:春色满园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暖花开、万紫千红、花红柳绿、柳暗花明、桃红柳绿、桃李争妍、百花吐艳;
(5)表示夏天的成语:赤日炎炎、绿树成荫、挥汗如雨、蝉声阵阵、烈日当空、电闪雷鸣、暑气逼人、酷暑难耐、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汗流浃背。
(6)表示秋天的成语: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风习习;
(7)表示冬天的成语: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鹅毛大雪、风雪交加、白雪茫茫、银装素裹、万里雪飘、千里冰封、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冰清玉洁 、漫天飞雪、寒气逼人、雪上加霜;
(8)表示“看”的成语:走马观花、望眼欲穿、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极目远眺、望穿秋水、白眼相看、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目不转睛;
补充:
表示一般地看的:见、瞧、视、睹
表示已看到的:看见、见到、看到
表示向远处看的:眺、望、眺望、瞭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的:仰望、仰视
表示向下看的:鸟瞰、俯瞰、俯视、俯望
表示向周围看的:环顾、张望、环视、巡视
表示看全身的:打量
表示偷看的:窥、窥视、窥测、窥探
表示亲自看的:目睹、目击、目测
表示集中精力看的:盯、注视、凝视、凝望、端详、察、察看、观察、检查、查看
表示斜着眼看的:瞟、斜视
表示愤怒地看的:瞪、怒视、怒目
表示迅速的阅读:浏览、查阅
表示恭敬地看的:瞻仰
表示上级看下级的:检阅、视察
(9)表示“说”的成语: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唇枪舌剑、巧舌如簧、能言善辩、能说会道、道听途说、流言蜚语、强词夺理、胡说八道、说三道四、花言巧语、夸夸其谈;
(10)表示“想”的成语:深思熟虑、想入非非、浮想连篇、日思夜想、奇思妙想、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痴心妄想、前思后想、朝思暮想、异想天开;
(11)表示高兴的成语: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喜气洋洋、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花怒放、乐以忘忧、乐不可支、欣喜若狂;
(12)表示难过的成语:呼天抢地、泣不成声、悲痛莫名、愁云惨雾、老泪纵横心如刀割、椎心泣血、痛心疾首、痛不欲生、悲痛欲绝;
(13)表示人物品质的成语: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重、忠心耿耿、堂堂正正、深明大义、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词类
1、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如:来、去、想、重视、要、过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
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如:"个、张、架、辆、头、间、把、扇、吨、升、立方米、次、下、回"。
6、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如:我、你、您、他、、您们、他们、她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
7、副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
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8、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
9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10、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11、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12、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13、 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
14、祈使语气:吧、了、啊。
15、感叹语气:啊、呀、哇。
五、句子
(一)句式
1、陈述句:指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
如:下个星期,我们要举行毕业考试。
2、疑问句:指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的句子。(包括:反问句、设问句)
如:你明天能到我家来吗?可以。(设问:有问也有答)
难道今天不是星期一吗?(反问:问中有答案)
3、祈使句:指要求或者希望别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表示其实与其的句子。
如:把你的铅笔接我用一下。
4、感叹句:指表达浓厚感情,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
如:学校的环境真美啊!
(二)复句关联词
1、并列关系,关联词如:一边…一边…;既…又(也)…;一会儿…一会儿…。
2、选择关系,关联词如:与其…不如…;不是…就是…。
3、转折关系,关联词如:虽然…但是…;…可是…;虽然…却…;不是…而是…。
4、因果关系,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5、递进关系,关联词如:不但(不仅)…而且(还)…;即是…更是…;
6、假设关系,关联词如:即使…也…;如果…就…;假如…就…;宁可…也不…。
7、条件关系,关联词如:只要…就…;只有…才…。
(三)缩句
要点和技巧:
1、在句子中找到句子的主干:谁干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
2、去掉带“的”、或者能加上“的”的词语或短句。
(四)扩句
至少扩充两个地方
(五)句式变换
1、“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
2、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
(1)反问句变陈述句
方法:在句子中找到反问词(如:难道会、怎么可以……),将其去掉;将句子中的肯定词变成否定词,否定词变成肯定词;再去掉语气词(如:呢、吗)和问号。
(2)陈述句变反问句
方法:选择适合的访问词(如:难道会、怎么能、怎么可以……);将句子中的肯定词变成否定词,否定词变成肯定词;加上语气词(如:呢、吗)和问号。
3、引述句与转述句
(1)引述句换转述句
方法:先将冒号换成逗号,双引号去掉;再将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转换成第三人称(他,他们),当句子不通顺时,可尝试加上祈使词(让/请)。
(2)转述句换引述句
方法:先将逗号换成冒号,加上双引号;再将第三人称(他,他们)转换成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二人称(你,你们),当句子不通顺时。
4、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之间的转换
方法: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时,可以在句前加上“谁也不能否认”或在句中加上“没有一个不、不得不、不能不、非…不可…”等双重否定词,其余内容不变。
5、陈述句和感叹句之间的转换
方法:将陈述句转换成感叹句时,可以在句中加上“多么、太、真”等词语,句末加上“啊、呀”等于其助词,并将句末的句号改成感叹号。
(六)修改病句
1、病句的种类: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前后矛盾; (4)重复啰嗦;
(5)不合事理; (6)词的顺序颠倒; (7)用词不当; (8)无用关联词;
2、修改符号:
(七)修辞手法:
1、比喻(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
2、拟人:把物当人来写,赋以物人的言语或思想感情;
3、排比:结构相同或相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词或并列词组构成的句子;
4、夸张:把描写的事物过分的夸大;
5、反问句和设问句;
6、对偶:字数相等,词类相同。
备注:当题目要求仿写时,其实是模仿其修辞手法。
(八)标点符号
1、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后的停顿;
2、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3、顿号( 、)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4、分号(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5、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
6、问号( ?)表示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7、叹号( !)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8、书名号(《 》)比奥斯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的名称。
9、引号(“”)
(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的一段话;
(2)表示反义或否定意思的词语;
(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10、破折号(-------)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示声音的延长。
11、省略号:
(1)表示重复词语或例举的省略;
(2)表示说话未完或语意未尽;
(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九)诗句积累:
1、描写泰山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描写庐山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苏轼 《题西林壁》
3、描写黄山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描写长江的诗句: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描写黄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描写西湖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7、描写月亮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8、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表达友人离别之情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描写花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洗砚池头树,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11、描写雪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描写春天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3、描写夏天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描写秋天的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5、描写冬天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6、描写秦淮河的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7、描写母亲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8、赞颂老师或对事业无私奉献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