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主题,由识字2和《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4篇主题课文及《语文园地》二组成。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展示了多姿多彩、充满情趣的学校生活和国家领导人关心下一代的真实情景。
单元教学目标:
1.认会“棋、弹”等57个生字,会写“胡、棋”等4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一株紫丁香》;积累词语,体会诗句的节奏感。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4.通过对主题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激发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引导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5.引导学生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学习部首查字法。
6.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教学。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从中感悟主题课文的内涵。
3.引导学生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学习部首查字法。
单元教学措施及手段:
1.结合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进行教学,注意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美好的情操。
2.汉字部首的教学不可忽视,教学中须引导学生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体会汉字的部首具有表义功能。
3.重视朗读、背诵。主题课文的教学,应以情感为纽带,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染,从中受益。
《识字二》教学,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朗读词语时在头脑中以放小电影的形式形成画面;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节奏读出课文的韵味;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
《一株紫丁香》一课教学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朗读。一要读实,一步一步将课文读通顺;二要读活,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朗读,声情并茂。
《我选我》一课的教学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朗读、交流,在朗读中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一分钟》一课可将故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对比教,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资料袋应好好利用。生字书写重点指导“包”“迟”字。
《难忘的一天》一课思想性比较强,为国家领导人做计算机表演,我们的学生没有这样的经验,也难以体会别人在经历这种事时的心情。因此,教学前要让学生回顾上学期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并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了解关于计算机的知识。对于课文的思想,学生有所领悟即可,不必过多的分析,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识字(本课识字最多)、词语教学与朗读上。
《语文园地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及字词规律,指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提供舞台让学生“露一手”,激发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拓展视野。
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安排13——14课时。
《识字二》安排2课时。
5.《一株紫丁香》安排2课时。
6.《我选我》安排2课时。
7.《一分钟》安排2课时。
8.《难忘的一天》安排2课时。
《语文园地二》安排3——4课时。
识字二(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识字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会写“胡、戏”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节奏读出课文的韵味,体会词语的节奏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会写“胡、戏”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搜集“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做航模、观天气”等图片。
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要求: (1)遇上不认识的字,可以请课文下面的“苹果”帮忙或请教同学与老师。(2)遇上不懂的地方,先打个“?”。
2.大声读课文,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字。(结合识字方法识字)
3.你们能打打节奏,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得更好听吗?
4.小组选代表展示。
5.组长评议。
活动二:生字我写得好
1.自由读一读“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占格位置,说一说该怎么写。
2.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出错,提醒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
3.自己试着写一写。
4.小组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5.展示。
【检测反馈】
比一比,组词语。
胡( ) 棋( )
湖( ) 期( )
钢( ) 弹( )
刚( ) 张( )
观( ) 琴( )
现( ) 瑟( )
一、激趣引入
1.小朋友们,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谁能来说说你在课间都玩了些什么游戏呢?(在学生说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活动概括成三字词组。)
2.哇,这么多有趣的活动呀!那你最喜欢哪项活动呢?用“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说话(说话由词到句)
3.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有趣的课外活动,想参加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二》(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出示生字卡片),你会读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吧!
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3.看,这些生字宝宝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去掉拼音),你还能准确地读出这些词语吗?
4.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5.生字宝宝想跟你们做个游戏,名字叫“做做猜猜”。(游戏规则: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小演员,用动作来表演这些词语,会的同学猜一猜,如果猜对了,其他同学跟着读一遍)
6.打节奏的方式:可以拍手、可以跺脚······
活动二:生字我写的好
1.观察:认真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看清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比较:
(1)差异比较:在比较中探究相同结构的字在写法上的差异。如,“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并且都是左窄右宽。不同的是:“棋、弹”,左右一样高;“钢”,左高右低下对齐;“观”,左短右长。
(2)优劣比较:把握字的结构的密与疏,笔画的收与放,如,“琴、养”中间的撇、捺要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老师可出示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的字,进行比较。
3.分析:
字的结构、笔画特殊,学生把握有困难时,老师可帮助分析,示范指导。如“琴”字,上下紧凑,中间舒展,撇与捺是整个字的灵魂,书写时既要注意笔画的舒展,又要注意组合时撇尾低,捺脚高。
三、检测反馈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生字,积累了词语,收获可真不少啊!
五、 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识字二 ( 第二课时 )
教学内容:识字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留心观察校园生活,模仿课文中的词组说说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通过留心观察校园生活,模仿课文中的词组说说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留心观察校园生活,模仿课文中的词组说说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
【活动方案】
活动一:朗读课文,发现规律
1.填空:
( )二胡 ( )钢琴 ( )电脑 ( )天气
( )鸽子 ( )京戏 ( )花草 ( )象棋
2.现在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括号里填的字都表示___________。
3.趣味读,读出节奏。
4.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远不止这些,你也能模仿课文中词语的形式来说一说其他活动吗?(除了学校生活,还可以说一说其他的。)
5.小组选代表展示。
6.组长评议。
活动二:学以致用
1.学了这么多词语,在生活中你能用上吗?我们来试试。
出示句式练习:
下课了,校园里真热闹呀!同学们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可我最喜欢___________。
2.小朋友,你还可以根据上面的句子仿写一句话吗?
3.小组选代表展示。
4.组长评议。
【检测反馈】
填一填。
( )西瓜 ( )生字
( )衣服 ( )故事
( )课文 ( )手帕
( )国旗 ( )香蕉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出示课后“读读说说”,先读,然后再扩词。(可以开火车就一个字组词,亦可自由选择字进行组词。)
3.指名读课文,让会背诵的同学进行展示。
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活动一:朗读课文,发现规律
1.填空: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人物的神态、动作、衣着、物体、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分别在干什么?
根据自己所观察的填一填:(拉)二胡 (弹)钢琴 (学)电脑 (观)天气(喂)鸽子 (唱)京戏 ( 栽)花草 ( 下 )象棋
2.括号里填的字都表示动作。也就是说这些词语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3.边拍手边读这些三字词语,读出节奏感。(边跺脚边读、边拍桌子边读······)
4.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打篮球、擦黑板、摆桌子、踢足球、做手工、搭积木、练舞蹈、升国旗、踩草坪……)
其他:推车子、抓小鸡、挖土豆、抬木头、看电视、摘苹果······
活动二:学以致用
此活动是对动词词组的应用以及排比句的练习。
1.下课了,校园里真热闹呀!同学们有的打篮球_,有的踢足球,还有的搭积木。可我最喜欢打篮球。
2.动物园里,猴子可调皮了,有的猴子在挠痒痒,有的猴子在荡秋千,还有的猴子在散步呢!
3.大扫除活动中,二年级同学干得可卖力了,马成岭在擦窗户,单丽在抬板凳,范磊在揽垃圾。
4.同学们的爱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欢听音乐,有的喜欢下跳棋,有的喜欢练书法。
三、检测反馈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
四、课堂小结:
本课的12个词语,展示了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描绘了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这些词语表现的都是同学们熟悉的校园生活,读起来亲切而有趣!
五、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还有哪些精彩的活动?说说这些活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5.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5.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株、院”等8个生字。会写“休、伸”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押韵。
3.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1.会认“株、院”等8个生字。会写“休、伸”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押韵。
教学难点:
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株、院”等8个生字。会写“休、伸”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1. 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搜集有关“紫丁香”的资料。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同时画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读2遍。
2.大声读课文,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字?(结合识字方法识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说一说整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4.这是一首情感丰富而又意境优美的小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为什么我们读起来会朗朗上口呢?
5.小组选代表展示。
6.组长评议。
活动二:生字我写得好
1.自由读一读“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占格位置,说一说该怎么写。
2.自己试着写一写。
3.小组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检测反馈】
一、比一比,组词语。
休( )歌( )
体( )哥( )
院( )困( )
浣( )圆( )
二、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院 ( )的花儿
( )疲倦 ( )窗口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这首歌好听吗?你知道它是写给谁的吗?(老师)
3.是呀,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了学生的成长,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但值得欣慰的是,学生们在成长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老师,当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老师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小朋友们想看看吗?(出示挂图)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一株紫丁香)
4.教师板书课题,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
5.学生结合挂图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紫丁香,师补充。
二、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设如下交流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
指名读或小组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教师随意抽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株、除”都读翘舌音;“踮”的读音是三声。“困”是前鼻音)
小老师领读。
④小组比赛读。
3.这首儿童诗写的是几个孩子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让它陪老师工作、入睡。
4.教师介绍押韵并出示文中词语让学生拼读,引导学生自己找出相同的韵母。
5.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押韵。结合《古诗两首》进一步感知押韵的作用。
活动二:生字我写的好
1.小黑板出示10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占格位置,学生提示书写时注意的笔画,师补充。
2.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进行书写示范。重点指导“伸、除、牵、困”。
伸:左窄右宽,最后一笔竖要写的长。
牵:上中下结构,每一部分写得比较扁而宽,大的点三笔捺变成了点。
除:右上方的“人”撇捺要写的长一些,舒展开来。
困:四四方方一个框,木字一捺变成点。
3.学生练写,教师指导。教师提醒学生写字姿势是否端正,书写的字是否正确。
三、检测反馈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的是学生在老师窗前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让它陪老师工作、入睡。全诗运用了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五、 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5.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5.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感悟诗歌语言的优美。
2.抓住重点诗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启发学生想象,体会师生之间的浓厚情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感悟诗歌语言的优美。
2.抓住重点诗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启发学生想象,体会师生之间的浓厚情感。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诗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启发学生想象,体会师生之间的浓厚情感。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感悟诗歌语言的优美。
2.抓住重点诗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启发学生想象,体会师生之间的浓厚情感。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搜集赞美老师的诗歌。
活动一:全心品读,体会情感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第1小节,说一说是谁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他们又是怎么栽下的?
2.自由大声地朗读2—4小节诗歌,说一说同学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第5小节,思考:夜深了,连星星都困的眨眼,可老师还在干什么呢?此时此刻,我们应该对老师说些什么呢?该用什么语气劝老师休息呢?
4.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5.小组交流并展示。
6.评价。
活动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 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现师生情的诗歌,在小组里有感情的朗读。
2.填空练习:
愿绿色的枝叶夜夜____________,
愿绿叶的歌声消除____________,
愿盛开的花儿感谢____________,
愿花香给老师带来____________。
3.小组交流并展示。
4.评价。
【检测反馈】
同学们在老师窗前栽下的仅仅是一株紫丁香吗?不,同学们栽下的是自己对老师的尊敬,是自己对老师的一份爱,此时此刻,我想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复习导入
1.全班齐读诗歌,要读出感情来。
2.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词语,学生认读。
3.鼓励学生向书上的“学习伙伴”学习,抄写会写的词语。
二、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活动一:全心品读,体会情感
1.指导学习第1小节。
(1)全班学生齐读第1小节。
是谁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
谁能想象出来,“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的?(学生展开联想:可能种了许多树、草、蔬菜……)
踮起脚尖怎么走路呢?谁给大家表演一下?(指名表演)我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去载紫丁香呢?
(2) 那么这一小节应该怎样读呢?指导朗读:读得慢一些,轻一些,读出学生对老师的爱。
2. 指导学习第2—4小节。
(1)“夜夜”什么意思?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什么工作?指导读好“夜夜”,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2)“绿叶儿”指谁?老师一天都要做哪些工作?假如你是一片绿叶,你会为老师唱什么歌帮老师消除疲倦?
(3) 什么是“挂牵”呢?(老师举例:这几天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我们班有许多小朋友都生病请假了,老师心里就非常着急,挂念着他们,害怕他们落下功课.所以等他们病好以后,老师就利用中午时间为他们补习,这就叫挂牵。)谁能举一个老师挂牵你的例子?
(4) 有感情的朗读2—4小节。
3.指导学习第5小节。
(1)夜深了,连星星都困的眨眼,可老师还在干什么呢?此时此刻,我们应该对老师说些什么呢?该用什么语气劝老师休息呢?
(2)指导朗读:轻柔地、缓慢地、祝愿地语气读。
活动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 表现师生情的诗歌推荐《天空像老师的胸膛》、《师恩随月牙布满胸臆》、《思念是夜色里的路》等。
2.愿绿色的枝叶夜夜(陪伴您)或(守护您),愿绿叶的歌声消除(您一天的疲劳)或(您的烦恼与忧伤),愿盛开的花儿感谢(您的辛勤付出)或(您对我们的关爱),愿花香给老师带来(美好心情)或(美好的祝愿)。(符合题意即可)
三、检测反馈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
四、课堂小结:
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孩子为老师栽下一株紫丁香,那绿叶和花香,代表了学生对老师真诚的爱,这样的情意真让人感动。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以“老师,我爱你”为题,通过绘画、做手工、讲故事、朗读诗歌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
教学反思:
6.我选我(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6.我选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 会认“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方案】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同时勾画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读2遍。
2.大声读课文,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字?(结合识字方法识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我”是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选代表展示。
5.组长评议。
活动二:生字我写得好
1. 自由读一读“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占结合格位置。
2. 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注意哪一笔,提醒提醒其他小朋友。
3.自己试着写一写。
4.小组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5.展示。
【检测反馈】
一、 看拼音,写词语。
xué xiào lĭ xiǎo qīng
( ) ( )
wáng níng jí tí
( ) ( )
二、想一想,填空。
校:是( )和( )组成,共有( )画。
宁:是( )部首,第五笔是( )。
班:有( )画,部首是( ),组词( )。
一、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我选我》,学生齐读课题,理解“选”的意思。(选:选举、推选)。
2.教师提问: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不选别人?)
3.教师:同学们脑袋里的“?”可真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解决这些问题吧!
二、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设如下交流点:
1. 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2)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室”、“掌”是翘舌音,“宁”、“愣”是后鼻音,“切”是多音字,读“qiè”。
(3)摘掉拼音小帽子,继续认读生字。(小组读、个别读)
2.结合识字方法认字。如:
熟字+熟字 :委
字谜:补(萝卜穿衣服)
熟字+偏旁:室、宁、愣、掌
3.课文主要内容:王宁主动选自己当劳动委员,诚心诚意为同学服务。
活动二:生字我写的好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占格位置,学生提示书写时注意的笔画,师补充。
2.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进行书写示范。重点指导“青、校、室、切”四个字。
“青”下边的“月”第一笔为撇变成了竖。
“校”:右边是“交”,不是“文”,撇捺要舒展。
“室”要写紧凑点,防止拉长。
“切”的第二笔是竖提。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三、检测反馈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生字,积累了词语,了解了课文内容,收获可真不少啊!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6.我选我(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6.我选我(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体会王宁“我选我”的理由。
2.能转化“是”字句句式。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体会王宁“我选我”的理由。
2.能转化“是”字句句式。
教学难点:
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为他人服务。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体会王宁“我选我”的理由。
2.能转化“是”字句句式。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为他人服务。
【活动方案】
活动一: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们班为什么要选劳动委员?
3.王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我选我的呢?
4.听了王宁的话,大家都——愣住了。 愣住的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大家会愣住呢?王宁选自己的原因是什么?
5.教室里为什么想起了一片掌声?
6.你觉得王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7.小组交流并展示。
8.评价。
活动二:拓展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的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1)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2)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是刘爽。
2. 思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3.照样子写一写。
(1)王老师是二年级的班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班的班长是马成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交流并展示。
5.评价。
【检测反馈】
假如你是王宁,当选劳动委员后你会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听写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选我》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板书课题,继续学习课文《我选我》。
二、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活动一: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1自然段讲明我们班选劳动委员的原因。
2.王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我选我的呢?
句子: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你看,当时教室里怎么样?(静悄悄)能把这个词读好吗?读出静的味道来。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干什么?指导读好这句话(声音低缓)。
就在大家认真思考的时候,突然,王宁说了句“我选我”,谁来当当王宁说好这句话?(王宁说话的语气自信、坚定)。个别说,随机评价:你的声音真响亮。你很有自信。你真勇敢。你这么坚定,看来一定得选你了。齐读。
3. 听了王宁的话,大家都——愣住了。 愣住的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大家会愣住呢?王宁又是怎么说的?
(1) 大家都没有想到王宁会自己选自己,所以,同学们愣住了,林老师愣住了。
(2) 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提醒学生,读书的时候,要留心提示语,就能帮助我们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情感,读好句子)
(3) 指名学生用亲切的语气读。
(4) 王宁的话让我们体会到他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同时我们也佩服他的勇气和自信。
4.教室里为什么想起了一片掌声?
(1)这事一片热烈的掌声,这事一片敬佩的掌声,这也是一片欣赏的掌声。
(2)指导朗读,读出同学们对王宁的敬佩、赞扬。
活动二:拓展练习
“是”字句的转换
1.思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句子的意思相同)
2.方法:在给出的原句当中找出“是”字,把“是”前面的句子当做1,把“是”后面的句子当做2,转换句子时,“是”的位置不变,交换1和2的位置即可。
3.(1)王老师是二年级的班主任。
二年级的班主任是王老师。
(2)我们班的班长是马成岭。
马成岭是我们班的班长。
(强调练习过程,读中感悟,加强引导,学用结合,提高能力。)
三、检测反馈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
四、 课堂小结:
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一开始大家感到吃惊,但后来大家又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大家欣赏他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精神,同时也佩服他的勇气和自信。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你想成为班干部的一员吗?如果你被选上,你会怎么做呢?请以“假如我当上了······”为题写一写。
教学反思:
7.一分钟(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7.一分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1.认识钟表,大致了解一分钟。
2.通过书籍查找资料,了解人们一分钟能做什么事。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同时勾画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读一读。
2.大声读一读红苹果和绿树叶中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并说一说你都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结合识字方法识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选代表展示。
5.组长评议。
活动二:生字我写得好
1.自由读一读“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占结合格位置。
2.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注意哪一笔,提醒提醒其他小朋友。
3.自己试着写一写。
4.小组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检测反馈】
一、连一连。
零 闹 哈 迟 叹 决 元
定 钟 息 分 元 欠 到
二、想一想,填空。
叹:是( )和( )组成,共有( )画。
包:是( )部首,除部首外有( )画,组词( )。
迟:有( )画,部首是( ),音节是( ),组词( )。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是《一分钟》。
“钟”是本课要学的生字,谁会读?(你的翘舌音读得很准);齐读。
你有好方法记住它吗?(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
组词。(钟表、闹钟、分钟)
2、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节课有(40)分钟,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却是(1)分钟,1分钟和40分钟相比感觉时间很短。课文中的主人公也认为一分钟很短,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就是因为这一分钟,却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设如下交流点: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读一读。
(2)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谁知道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六个)下面老师就请六位小朋友合作朗读,其他的小朋友要仔细听。(师随机纠正学生的错误)
2. 认识生字:把你认字的方法教给其他同学。
(1)零:后鼻音;在本课中读“līng”,丁零零是闹钟的声音,谁能模仿闹钟的声音?(你的声音真清脆)除了闹钟的声音是丁零零的,还有什么声音是丁零零的?(门铃、自行车铃、上课铃等)课文中说“丁零零,闹钟响了。”请你仿照这个句式说一说:“丁零零,_________响了。”
(2)哈欠:“欠”本音读第四声,齐读,和“哈”组成词语时就变成了轻声。你平时怎么打哈欠的?嘴巴张的大大的,所以“哈”是口字旁。(齐读)
(3)闹:字谜“大门里面是市场。”你能给“闹”组个词吗?(热闹、闹腾)
(4)小朋友们生字学的真不错,下面老师把拼音去掉,看看大家是否还能读准。(开火车读)
3.课文主要讲了元元多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20分钟的事。
活动二:生字我写的好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占格位置,学生提示书写时注意的笔画,师补充。
2.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进行书写示范。重点指导“包、迟、闹、叹、哈”五个字。
“包”:里面的“巳”要封口。
“迟”:“尺”末笔捺变成了点,是个长点。
“闹”:门字框一点要写的大,把“市”包在里面。
“叹”和“哈”: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字旁要写的小一些,第三笔横正好写在横中线上。
3.翻开本子,拿出铅笔,头正,身直,脚放平,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在本子上练写生字。(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4.小组选出各组的“小小书法家”展示。(师进行评价)
三、检测反馈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点拨。
四、课堂小结:小朋友们,刚才你们抓紧了一分钟的时间写了这么多字,而且有的小朋友还写的特别漂亮。由此可见这一分钟多么重要啊!如果大家每天都能像这样抓紧每一分钟练习写字,相信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位大书法家。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利用课间时间比赛:1分钟跳绳、1分钟写字、1分钟读书等活动,初步感受1分钟所做的事。
教学反思:
7.一分钟(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7.一分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认识时间的宝贵。
2.懂得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认识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
懂得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元元迟到20分钟的原因,认识时间的宝贵。
2.懂得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
活动一: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思考:元元只多睡了1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他后悔什么,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的?
3.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4.看来1分钟真的很重要,交流交流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时间的名言。
5.小组交流并展示。
6.评价。
活动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分钟重要吗?
2.通过上节课课间的实践活动,你一分钟都能做哪些事情?
1分钟我能跳绳:________个。
1分钟我能读书:________行。
1分钟我能写字:________个。
1分钟我能拍皮球:________个。
······
3.小组交流并展示。
4.评价。
【检测反馈】
根据课文内容,想一想,填一填。
1、 “丁零零”闹钟响了,你猜猜这小闹钟好像在说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