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
年 级
六
主备人
陆慧
所在学校
竹西小学
单 元
七
课 题
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3、能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难点:根据福楼拜教给莫泊桑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习作。
教学准备
课前充分预习,搜集关于莫泊桑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解读、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课文有关背景。 了解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梅兰芳学艺》,我们感动于他学戏时的刻苦与认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莫泊桑是如何拜师的。
二、检查预习
(一)、通过预习课文,你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
1、汇报对莫泊桑的了解,师相机补充介绍。
(简介莫泊桑: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1880年发表著名短篇小说《羊脂球》,还写有《一生》,《俊友》,《温泉》等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游记和许多政论文章。)
2、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抓住课题进行指导。
(二)、检查预习课文情况。
1、指名读课文段落,其余生认真听,读错的地方予以纠正。
2、根据学生读课文情况,出示容易读错的词语。(小黑板出示)
孜孜不倦,酷爱 ,揣摩,烙印,
一无所获,万般无奈,
富丽堂皇,滔滔不绝
(1)、指名读。
(2)、齐读。
(三)、再选择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写了莫泊桑几次拜访福楼拜。(板书:三次拜访)
(五)、三读课文,把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两遍。指名读。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那么,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呢?
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原因。
(二)、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莫泊桑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三)、面对自己平平常常的作品,莫泊桑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所以,他去拜福楼拜为师。
(四)、了解福楼拜。(可生介绍或老师介绍)
(五)、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板书:热爱写作)
(六)、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
(一)、齐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二)、这些词语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师重点指导“陋”。
(三)、学生书写钢笔字,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板书:
莫泊桑拜师
热爱写作 三次拜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一些词语。
2、说说莫泊桑为什么要拜福楼拜为师。
3、课文中写了莫泊桑几次拜访福楼拜?
二、一次拜访,感悟“勤奋”。
(一)、莫泊桑三次拜访了福楼拜,让我们走进课文,先来看看莫泊桑第一次来到老师家里是怎样的情况。这是课文的几到几小节?(2——5)
(二)、这一部分重点写了莫泊桑和老师之间的对话,(指名两人分角色读对话)注意他们两人说话的语气,要读得恰如其分!
(三)、 对于莫泊桑的困惑,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问题之所在,你们知道他的问题在哪儿吗?
(功夫还不到家)
课件出示: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齐读)
(四)、 老师所说的功夫(板书:功夫)指的是什么?
板书:肯吃苦,勤练习
(五)、怎么肯吃苦,勤练习,举例说来就是——(指名读例子)
三、二次拜访,感悟“仔细观察”
(一)、 那么莫泊桑有没有按老师说的去下功夫了呢?这次他的功夫下到家了吗?自己读一读写莫泊桑第二次拜访老师的部分。
(二)、他下功夫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生交流相关句子)
(三)、 他这次功夫下到家了吗?又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他明明已经按老师说的话做了,为什么你们还认为他的功夫还没下到家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老师说的话,看看这功夫还没有更深的意思。(生读老师说的话)
(五)、老师看到的马车和莫泊桑看到的一样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六)、 师小结:老师不仅是看马车,他还看到了不同样子的马车,不同天气下的马车,走不同的路的马车,甚至还看到了驾车的人,你看和学生相比较而言,老师看得是更加仔细。
(七)、现在你能体会到这功夫里还有怎样的意思?
板书:仔细观察
(八)、 指导朗读
这么精辟的道理,老师可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举了一连串的例子,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让学生自己感悟到的,那么你们能试着用老师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吗?
(九)、引读第八自然段
老师说的话像烙印一样深深印在莫泊桑的心上,从此以后他就按老师说的那样去下功夫,(引读|)从此他天天——全神贯注地——从中获得了——写了——于是——
四、三次拜访,感悟“用心揣摩”
(一)、看来莫泊桑对自己的“功夫”还不满意,所以才会又来请老师指导,请大家默读第九自然段,看看福楼拜是怎么教莫泊桑继续下功夫的,你读了他的话对功夫有没有更深的理解。
(二)、“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课件出示)
先请学生说自己的体会,师联系前文进行小结。
指导读句子。
(三)、“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先请学生自己谈体会。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老师还举了一些例子,指名读例子,并联系例子体会什么是别人没有发现的特点。
师小结:
是呀,正像大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仅要仔细,还要用心揣摩,体会他们的独特之处,抓住他们的精神本质。
指导读句子。
(四)、 现在你知道老师所说的“功夫”究竟还含有怎样的意思吗?
板书:用心揣摩
五、小结
从三次拜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福楼拜是个( )的老师,莫泊桑是个( )的人。”(出示填空题)
六、拓展延伸
(一)、 在老师这样的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指导下,最后莫泊桑的功夫到家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二)、是呀,“功到自然成”,最终莫泊桑成了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于世,例如《项链》就是一篇举世闻名的名作。(随机欣赏《项链》精彩片段)
七、总结全文
现在你知道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该怎样下“功夫”了吗?就是要像莫泊桑那样(说板书内容)
八、布置作业:
1、拜在教导莫泊桑注意仔细观察时,举例说“不同场景下的马车”是不一样的。我们同学见到过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表现吗?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写一段文字,让我们领略到你的细致观察力吗?试试看—
2、阅读莫泊桑的有关作品。
板书设计:
21、莫泊桑拜师
肯吃苦,勤练习
功夫: 仔细观察
用心揣摩
“课前预习、查找资料”是高年级学生应有的学习能力,在对课文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学习、讨论、交流,资源共享,针对性强,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读一遍,学生都有目标,使读书真正落到实处。
围绕“拜访”,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收获,层次清晰,线索分明。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板块式探究性研读法”,讲课文中三次拜访分为三个板块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式研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思维,重在感悟。
安排这个小练笔意在不让学生停留于对内容的感悟,还应拓展下去,将课中所得运用于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