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698117 上传时间:2025-04-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 1、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完善标准化考核体系,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基础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2、建立和保持 通过科学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行为、优化设计、控制质量、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培训与监督等方面的连续改善与完善,达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本规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目的与计划 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分解到相关部门并严格执行和考核。 4、组织机构与职责设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重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职责明确。 5、安全质量标准化投入 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6、法律法规导入及制度完善 及时辨认和获取合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结合法定规定及时修订和完善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执行情况检查,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7、技术保障 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开展技术创新;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符合规定;各种规程审批手续完备,贯彻、考核和签字记录齐全;积极参与国家或行业技术、经济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 8、生产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加强各生产环节的过程控制,生产布局合理,接续正常;定期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自检工作,并记录齐全;对于高危作业实行作业许可、监护管理,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管理。 9、设备设施 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综合管理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设备设施管理;安全生产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0、工程质量 各项工程应制定质量标准和规定,按照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 11、作业环境 作业场合空气质量、温度、噪声、辐射及照明等符合相关规定;物料分类摆放整齐,环境整洁;各类图牌板齐全,安设合理;管线吊挂整齐;按照GB 2894及公司规定设立标志。 12、隐患排查和风险预控 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开展风险预控工作,采用信息化手段对隐患分级、分类建立档案,限期整改,闭环管理。 13、变化点管理 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变化点,建立防止机制及应急反映机制。通过防止机制尽量减少突发性的变化;通过应急反映机制,按预案对突发性的变化采用相应的措施。 14、教育培训 建立完善全员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机构,制定培训计划,保证资金投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从业人员按规定进行教育培训后持证上岗。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 1、井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 (1)通风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2部分 通风》。 (2)地测防治水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3部分 地测防治水》。 (3)采煤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4部分 采煤》。 (4)掘进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5部分 掘进》。 (5)机电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6部分 机电》。 (6)运送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7部分 运送》。 (7)安全管理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8部分 安全管理》。 (8)职业卫生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9部分 职业卫生》。 (9)应急救援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10部分 应急救援》。 (10)调度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11部分 调度》。 (11)地面设施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12部分 地面设施》。 2、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 (1)穿孔、爆破、采装、运送、排土、机电、边坡、疏干排水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4部分 》。 (2)安全管理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8部分 安全管理》。 (3)职业卫生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9部分 职业卫生》。 (4)应急救援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10部分 应急救援》。 (5)调度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11部分 调度》。 (6)地面设施考核内容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第12部分 地面设施》。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方法 1、井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方法 (1)井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满分为100分,采用各部分得分乘以权重计算。 (2)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对各部分进行打分。 2、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方法 (1)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满分为100分,采用各项得分乘以权重计算。 (2)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规定及评分方法》对各部分进行打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通风基本规定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通风部分 1、通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机械通风,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重要通风机,实现双回路供电; (2)按规定进行通风能力核定,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3)矿井内各地点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局部通风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使用、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使用抗静电、抗阻燃风筒,风筒吊挂平、直、稳,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和出风口的风量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3、通风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永久风门、永久密闭、临时风门、临时密闭等通风设施位置合理; (2)帮、顶、底掏槽深度符合规定,墙面平整; (3)通风设施前后5m范围内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等。 4、瓦斯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立防治瓦斯领导机构,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瓦斯防治专业队伍; (2)按规定进行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工作; (3)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4)按规定测定煤层的瓦斯赋存参数,并绘制瓦斯地质图; (5)瓦斯检查员持证上岗,井下瓦斯检查地点、瓦斯检查次数及瓦斯检查员交接班等符合相关规定。 5、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有规范的专项设计; (2)突出矿井应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设立防突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满足防突工作需要的专业防突队伍和装备; (3)区域预测结果、区域防突措施应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并严格执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查结果经矿技术负责人和重要负责人审批; (4)采掘工作面贯彻区域及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5)防突装备、仪器、仪表的管理、检定符合相关规定。 6、瓦斯抽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规定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井下临时抽采系统; (2)抽采瓦斯安全设施、参数监测符合相关规定; (3)瓦斯抽采矿井建立专门的瓦斯抽采队伍; (4)瓦斯抽采工作符合《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 7、安全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立安全监控管理机构,配足各类专业人员; (2)安全监控系统应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规定》、《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等的规定; (3)各类安全监控设备、仪器仪表应按规定进行调校、检定或实验。 8、防灭火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立防灭火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建立管理制度; (2)按规定建立防灭火系统,设立井上、下消防材料库; (3)按规定建立监测系统,开展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制定防治自然发火的专门措施。 9、综合防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立综合防尘管理制度,配足防尘专业技术人员; (2)按规定制定综合防尘措施,建立防尘供水系统,完善综合防尘设施; (3)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规定测定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分散度等; (4)测尘仪器、仪表齐全,并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10、井下爆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爆炸材料的贮存、运送和爆炸材料库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建立和执行电雷管编号制度、爆炸材料丢失及销毁制度、爆炸材料领退制度、“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爆破等制度; (3)矿井配有足够的爆破专业人员,且持证上岗; (4)按规定编制爆破说明书,并按其进行爆破作业; (5)采用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并做好综合防尘工作; (6)特殊情况下的爆破作业执行相关规定。 11、管理制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规定建立通风管理机构,配足专职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 (2)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通风隐患排查、至少召开一次通风工作例会; (3)矿井各类图纸齐全、报表数据准确; (4)各类人员按规定参与培训、持证上岗; (5)通风措施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并严格贯彻。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通风系统 1、矿井应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涉及一翼或一个水平等)应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按规定审批;巷道贯通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井下爆炸材料库、充电硐室、采区变电所应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2、实行分区通风,通风系统中没有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和采煤工作面运用局部通风机通风。 3.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有自燃煤层的采区应设立至少一条专用回风巷;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应设立1条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不应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应有独立的回风系统。 4.矿技术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通风系统审查、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反风设施检查;防爆门应符合规定,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反风演习计划应按规定审批,反风效果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通风系统风量配置 1、新安装的重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一次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五年至少进行一次性能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2.矿井应按规定进行通风能力核定,不应超通风能力生产;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巷道的供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3、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5%。 4.回风巷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重要进回风巷道、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应满足《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的规定;矿井内各地点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5.矿井重要通风机装置外部漏风率每年至少测定一次,外部漏风率在无提高设备时不得超过5%,有提高设备时不得超过15%。 6.矿井(采区)重要通风机应安设监测系统,以监测重要通风机及电机的运转情况,并按规定安装正压计、负压计和全压计等监测仪器仪表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局部通风装备和措施 1、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使用、最低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发生循环风;两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的,两台局部通风机应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 2.瓦斯喷出区域和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设备齐全,应装消音器(低噪声局部通风机和除尘风机除外),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位有衬垫;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应安设在进风巷道中,地点距回风口10m以上,且支护完好、无淋水、无积水、无杂物的地点;局部通风机离地面高度应大于0.3 m;瓦斯浓度不应超过0.5%。 3.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地点应安设两台同等能力的局部通风机,实现“三专两闭锁”,具有互相独立的两回路电源,并能实现自动切换。 4.局部通风机应安装开停传感器,且与监测系统联网;专人负责,实行挂牌管理;定期进行自动切换实验和风电闭锁实验,并有记录;不应出现无计划停风,有计划停风前应制定专项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局部通风风筒敷设 1、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和出风口的风量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巷道中风速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并保证工作面和回风流的瓦斯浓度不超限。 2、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接头严密,无破口(末端20m除外),无反接头,软质风筒接头应反压边。硬质风筒接头应加垫并拧紧螺钉。 3、风筒吊挂应平、直、稳,软质风筒逢环必挂,硬质风筒每节至少吊挂两点;风筒不得被摩擦、挤压。 4.风筒拐弯处应用弯头或骨架风筒缓慢拐弯,不应拐死弯;异径风筒接头应用过渡节,不准花接。 通风设施密闭 1、用不燃性材料构筑,严密不漏风,墙体厚度不小于0.5m。 2、密闭前无瓦斯积聚。 3、设有统一规格的瓦斯检查牌板、施工说明牌板、栅栏和警标。 4、密闭前5m内支护完好,无片帮、漏顶、杂物、积水和淤泥。所有导电体不应进入密闭(正常的瓦斯抽采管路应采用绝缘措施进行解决)。 5、密闭内有水时应设反水池或反水管,有自然发火煤层的采空区密闭应设观测孔、措施孔,且孔口设立阀门。 6、密闭周边掏槽(岩巷、锚喷、砌碹巷道除外),应掏至硬帮、硬底、硬顶,并与煤岩接实,四周要有不少于0.1m的裙边。 7.墙面要平整、无裂缝、重缝和空缝,并进行勾缝或抹面,每平方米内凸凹深度不应大于10mm(抹面的除外)。 通风设施风门 1、每组风门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一列车长度,行人风门间距不少于5m,重要进回风之间的风门应设反向风门,其数量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前要设立防撞装置,并正常使用。风门墙上设有规格、字体统一的施工说明牌;防突风门安设地点、质量须符合规定规定。 2、风门能自动关闭,并进行连锁,保证两道风门不能同时打开,重要风门应设立风门开关传感器。 3、风门墙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低于0.5m(防突风门不小于0.8m),周边应掏槽,掏槽深度符合规定规定,严密不漏风。墙面要平整、无裂缝、重缝和空缝,并进行勾缝或抹面,每平方米内凸凹深度不大于10mm 。 4、门框应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门扇平整不漏风。 5、风门水沟应设反水池或挡风帘,通车风门应设底槛,电缆、管路孔应堵严。 6、局部通风风筒穿过风门墙体时,应在墙上安装与胶质风筒直径匹配的硬质风筒。 7、风门前后5m范围内巷道支护完好,无淋水、杂物、积水和淤泥。 通风设施风桥 1、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2、桥面平整不漏风。 3、风桥前后各5m范围内巷道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淤泥。 4、风桥通风断面不小于原巷道断面的4/5,呈流线型,坡度宜小于30°。 5、风桥两端接口严密,四周为实帮、实底,且用混凝土浇灌填实;风桥底部与下部巷道顶板的垂距不小于1.5m。 6、风桥上、下不准设风门、调节风窗等。 瓦斯防治机构设立 矿井应设立瓦斯工作防治领导小组和满足工作需要的瓦斯防治专业队伍,配备一名专职通风副总工程师;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配备地测专职副总工程师。 瓦斯防治瓦斯管理 1、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瓦斯超限,应立即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按照事故解决,查明瓦斯超限因素,贯彻防治措施。 2、矿井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测定煤层的瓦斯、二氧化碳赋存参数,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瓦斯等级鉴定。 3、矿井应编制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安全措施计划,按规定备案并严格执行;高瓦斯和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制定瓦斯治理专项措施并严格贯彻,瓦斯治理效果符合相关规定。 4、爆破应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爆破制度,并有记录。 5、井下瓦斯检查地点、瓦斯检查次数及瓦斯检查员交接班等瓦斯检查及管理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无空班、漏检和假检;每月应编制瓦斯检查地点设立计划,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采掘工作面按规定配备瓦斯检查员。 6、临时停风地点,应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设立栅栏和警示标志;长期停风区应在24h内封闭完毕。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成3.0%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不能立即解决时,应在24h内予以封闭,并切断通往封闭区的电源、管路和轨道等。 7、瓦斯排放,应有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的专门措施,并严格执行,且有记录。 8、瓦斯检查员应持证上岗,瓦斯检查做到井下记录牌、瓦检手册、瓦斯调度台账“三统一”;通风瓦斯日报、瓦斯监测日报每日上报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审阅签字,并有记录。 瓦斯防治仪器仪表 瓦斯检查仪器、仪表应完好,并按照规定进行校正和检定。 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机构设立 突出矿井应按规定设立防突工作领导小组和满足防突工作需要的专业防突队伍。 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回风系统 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应设立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应有独立的回风系统。 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管理 1、矿井应按规定对煤层的突出危险性进行鉴定。突出矿井应绘制矿井(采区)瓦斯地质图和工作面瓦斯地质图。 2、突出矿井(采区)应编制专项防突设计、措施计划和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相关规定审批。 3、区域预测结果、区域防突措施应按规定审批,并严格执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查结果应经矿技术负责人和重要负责人审批。 4、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应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批,并严格执行。 5、石门、立井、斜井等揭穿突出煤层前应编制专项防突设计、区域及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应按规定审批,并严格执行。 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设备设施 压风自救装置、自救器、防突风门等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符合相关规定。 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资料台账 防突装备、仪器、仪表的管理、检定符合相关规定;防突资料(各种记录、台账、牌板、效果检查报告等)管理应符合规定。 瓦斯抽采机构设立 瓦斯抽采矿井应有专门的瓦斯抽采队伍,人员配备满足瓦斯抽采规定。 瓦斯抽采系统 1、瓦斯抽采设施、抽采泵站应符合相关规定。 2、瓦斯抽采工程(涉及钻场、钻孔、管路、抽采巷等)应编制设计并按计划施工。 瓦斯抽采效果 1、定期对瓦斯抽采系统瓦斯的浓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测定。泵站每小时测定一次;主、干、支管及抽采钻场每周至少测定一次,并根据实际测定情况对抽采系统及时进行调节。 2、定期检查抽采系统,并有记录可查。保证抽采管路无破损、漏气、积水;抽采管路离地面高度不小于0.3m(采面留管除外)。抽采检测装置、仪器、仪表齐全,定期校正,台账、记录齐全。 3、抽采钻场及钻孔应按规定设立管理牌板,数据填写须及时、准确,并有记录和台账。 4、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计划开采的煤量不应超过瓦斯抽采的达标煤量,生产安排应与瓦斯抽采的达标煤量相匹配,生产准备及回采煤量和抽采达标煤量保持平衡。 5、瓦斯抽采与运用考核指标应符合《煤矿瓦斯抽放规范》、《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等相关规定。 安全监控机构人员和制度 1、矿井应建立安全监控管理机构,配足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2、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建立健全安全监控人员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 安全监控装备 1、矿井应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规定》、《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且系统应具有“风电、瓦斯电、故障”闭锁和手动控制断电闭锁功能;传感器、分站等安全监控设备备用量不少于应配备数量的20%;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实行联网,并能正常运营。 2、安全监控系统安全装置的种类、数量、位置、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复电点、电缆敷设等都应符合相关规定,各种监控设备性能、仪器精度符合规定,井下分站实行挂牌管理。 3、安全监控系统的主机应双机或多机备份,24 h不间断运营。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应在5min内投入工作。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h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中心站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中心站应使用录音电话。井下分站应能实现地面中心站遥控断电。 4、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安全监测工下井时,应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数字式甲烷检测报警矿灯。瓦斯检查工下井时应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光学甲烷检测仪。有自然发火的矿井,按规定配备一氧化碳、氧气、温度等便携式检定仪。 5、分站、传感器等装置在井下连续使用6~12个月应升井全面检修,井下装置的完好率应为100%,装置的待修率不超过20%,并有检修记录。 安全监控检测实验 1、安全监测设备每月至少调试、校正一次。 2、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应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进行调校,并有调校记录。 3、每7天应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实验,并有实验签字记录。 4、安全监测仪器仪表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检定。 安全监控监测装置 1、安全系统监测装置运营正常,性能完好,系统中断或出现异常情况,应查明因素,采用措施及时解决。 2、传感器不能正常显示或中断期间,该范围应停止作业,并有记录可查。 安全监控资料管理 1、地面中心站值班应设立在矿调度室内,实行24h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具体记录系统运营状态,接受上一级网络中心下达的指令并及时进行解决,填写运营日记,打印安全监控日报表,报矿重要负责人和重要技术负责人审阅;建立监测系统、瓦斯抽采系统数据库,并有备份,其中安全监测、瓦斯抽采系统数据要保存二年以上,人员管理数据要保存一年以上。 2、安全监控系统报表、账卡、图纸资料应符合相关规定。 防灭火制度规程 矿井应建立、健全防灭火管理制度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并建立火灾应急预案。 防灭火措施 1、按规定进行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并制定防灭火措施。 2、开采自燃、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应按相关规定建立防灭火系统和制定防治自然发火的专门措施;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应有防治自然发火的专项措施,并严格执行。 3、每一处火区都应建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火区管理卡片,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并制定火区管理制度;启封火区应有计划和经批准的安全措施。 防灭火设施设备 1、井上、下应设立消防材料库,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且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 2、井下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耦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配备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及存放地点,应在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中明确规定。 3、矿井应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每隔100m设立专用支管和阀门;在安装带式输送机的巷道中应每隔50m设立支管和阀门,并保证使用。地面消防水池应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 4、凡开采自然发火的煤层,均要开展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并建立监测系统。按规定观测预报,并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在开采设计中应明确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观测点。发现异常,采用措施,立即解决。 防灭火控制指标 无CO超限作业和内、外因火灾事故。消除采空区密闭内及其它地点超过35℃的高温点(因地温和水温影响除外)。 防灭火封闭时限 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应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防治粉尘制度措施 1、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管理制度,配足防尘专业技术人员。 2、按规定开展煤尘爆炸性鉴定。 3、制定年度综合防尘措施,建立完善综合防尘系统,并有相关图纸、记录、台账。 防治粉尘设备设施 1、按照《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建立防尘供水系统;防尘管路吊挂平直,不漏水。 2、所有运煤转载点应有完善的喷雾装置,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及掘进工作面回风流应按规定至少设立两道净化水幕,其它地点的喷雾装置和净化水幕按规定设立。 3、按规定安设隔爆设施,且每周至少检查1次;隔爆设施安装的地点、数量、水量及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4、采掘工作面的采掘机应有内外喷雾装置,喷雾压力符合规定,且能正常使用;实行爆破作业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湿式打眼和水炮泥,爆破前后要洒水和冲洗巷帮,爆破时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水幕应启动;综采工作面和放顶煤采煤工作面放煤口应安设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时设自动同步喷雾,喷雾压力符合规定;破碎机应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 防治粉尘消尘措施 1、采煤工作面应采用煤层注水防尘措施,注水设计及效果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2、矿井应编制洗尘计划,定期冲刷巷道积尘。重要大巷、重要进回风巷每月至少冲刷一次积尘,其他巷道清扫积尘周期由各矿技术负责人拟定,并有记录可查。井下巷道不应有连续长度5m厚度超过2mm的煤尘堆积。 3、矿井应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测定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分散度等。 防治粉尘仪器仪表 测尘仪器、仪表齐全,并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井下爆破爆炸材料管理 1、井下爆炸材料库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2、爆炸材料领退、电雷管编号、材料丢失及材料销毁等制度健全,贮存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3、电雷管在发放前应进行导通实验。 4、爆炸材料运送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井下爆破管理 1、爆破作业地点应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爆破制度。 2、爆破作业应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现场设立爆破图牌板,并按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 3、采掘工作面爆破应按规定执行停送电制度及撤人、设岗警戒制度。 4、实行爆破作业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湿式打眼(由于地质构造条件所限不能湿式打眼的,要制定专门措施)和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洒水和冲洗巷帮。炮掘工作面应安设移动喷雾装置。 5、矿井配有满足生产需要的爆破专业人员,且持证上岗;现场爆炸材料存放、引药制作应符合有关规定。 6、特殊情况下爆破作业,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管理制度(机构设立) 矿井通风管理机构设立及人员配备满足安全需要,并符合有关规定。 管理制度(工作职责) 1、矿井应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通风管理工作责任制,并严格贯彻。 2、每月由矿技术负责人至少组织一次通风隐患排查,并有排查记录;由矿长主持召开至少一次通风工作例会,并有记录可查。 管理制度(制度资料) 1、通风区(队)应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各工种要有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矿井应编制年、季、月通风工作计划及总结;建立健全矿、区领导值班记录。 3、矿井应编制无计划停电、停风等应急救援预案;贯彻贯彻通风相关措施,并有贯彻签字记录。 4、矿井有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通风系统图、分层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瓦斯抽采系统示意图、安全监控系统示意图、防尘系统示意图、防灭火系统示意图等图纸;有通风调度值班记录、通风(反风)设施检查及维修记录、防灭火检查记录、测风记录;有瓦斯调度台账、密闭管理台账、煤尘注水台账、瓦斯抽采台账等,并与现场实际相符。 管理制度(仪器仪表) 制定通风仪器、仪表保管、维修和保养制度。 管理制度(职工培训) 瓦斯检查员、防突工、通风监测工、瓦斯抽采工、瓦斯抽采泵司机等人员应按规定定期培训(每次培训应考核,有记录可查),证件应准时复审,做到持证上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