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墩柱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内容
大沽南路立交二期工程C、D线主线桥,北起地铁一号线陈塘庄高架车站以南,南与地铁一号线复兴门高架车站毗邻。
本线共有墩柱74个,其形式为:1.4m×1.2m的矩形抹圆角墩,墩柱最高的为:19#16.087m,最低的为:4.55m,高度变化较大。
2、气象特性
天津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全年以冬季最长。
全年平均气温为13.10C,全年最冷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3.90C ~5.70C,夏季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为25.60C ~26.40C,最热高达39.60C。
二、墩柱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划配备2个施工班组,一台吊车及其它小型机械设备,2套模板进行施工。模板采用自行设计加工的大块定型钢模板组拼,方木加固。分段平行施工,计划10月12日~11月15日完毕10个墩柱,其余墩柱于2023年竣工。
三、施工方案
为保证墩身及盖梁混凝土表面质量,墩身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块定型钢模板一次拼装成型,盖梁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竹胶板。墩身均采用模板一次支立成型,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法。盖梁与墩柱采用分两次浇注的方法施工。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送,墩身及盖梁混凝土采用吊车配合串筒或溜槽的方式进行灌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四、墩身施工
1、墩身施工工艺
为保证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墩身采用定型模板整体拼装成型。墩身混凝土采用一次成型的浇筑方法。
(1)墩柱钢筋绑扎
墩柱主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墩柱钢筋在承台浇筑前按照设计规定预埋定位。墩柱施工前,应对墩柱范围内的承台混凝土面进行凿毛解决,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为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绑扎墩柱钢筋,安设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墩柱钢筋较高时,搭设支架避免其倾斜;同时在绑扎钢筋时,要避免产生钢筋扭曲的情况。
墩柱钢筋绑扎完后进行自检和隐蔽检查。然后根据所放的墩柱轴线,弹出墩柱轮廓线。
(2)模板支立
墩身采用自行设计的定型模板,一次拼装成型,然后用汽车吊一次吊装就位。
模板拼装前,对每块模板进行打磨,达成表面光洁、平整。模板接缝夹双面胶密封条。小错台打腻子刮平,刷清漆两道,防止漏浆、粘结。规定拼装成型的模板无错台、接缝紧密、装饰缝平直,脱模剂涂刷均匀。
模型按放设好的位置,一次支立到位,并调整好位置、垂直度。墩柱加固底部用方木使模板与承台预埋筋间形成顶撑,圆形墩采用抱箍加固,矩形墩采用角钢、方木肋加固,墩柱模板四角用缆风绳加固。施工前,模板内采用方木进行内撑,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随灌随撤。
(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送,吊车配合串筒或溜槽的方式进行灌注,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插入式振动器捣固。振捣时要仔细、快插慢拔,不得过振、漏振、欠振,并避免碰触模板,每层振捣时须插入下层10cm,振动棒振动范围每次应压半圆,且避免碰触钢筋及预埋件。
墩身混凝土一次浇注,不留任何施工接缝;当灌注高度大于2m时,采用漏斗、串筒或其它下料措施配合工作。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检查模板及墩顶预埋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待混凝土初凝后对墩顶进行收光。
墩身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要及时覆盖塑料布,并洒水保证其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当混凝土的强度达成规范规定,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要轻吊轻放,以防模板变形。
墩柱结构允许偏差值(mm)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混凝土抗压强度
符合GBJ107—87标准
2
断面尺寸
长:0、+10;宽、高:+5、-8
3
顶面高程
±10
4
纵横轴线
8
5
垂直度
0.15%H且≯10
6
间距
±10
7
平整度
5
2、墩柱外观质量控制
墩身的重要外观质量控制要点涉及墩身的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错台、涨模,蜂窝麻面、缺棱吊角、露筋、裂纹等质量缺陷情况。
为了保证墩柱的外观质量,使工程结构物达成内实外美,采用各种措施,提高工程质量,重要措施有:
(1)、墩柱所有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保证模板的整体刚度满足施工规定,不产生受力变形。
(2)、模板表面平整度,光滑度均符合规定,无坑洼、锈蚀、麻点或划痕等情况。拼接时紧贴密合。
(3)、墩柱模板缝在加工过程中要保证紧密、平整、不漏浆,使用过程中加强保护,以防连接处变形。
(4)、模板采用在地面组装,整体吊装,一次到位的方法支立,以减小模板的拼装错台,板缝间夹双面胶条,防止漏浆。
(5)、模板每次使用前须对内部进行打磨、除锈,由于采用的是新模板,第一次使用前先用水泥粉进行反复涂刷4—5遍,避免模板与混凝土表面的粘连,以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光洁度。
(6)、模板支立前应在内部涂脱模剂,涂刷要均匀,由一侧向另一侧均匀进行,防止漏涂,厚薄不均。
(7)、模板支立好后应立即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如有推迟需对模板进行覆盖,再灌注时需重新进行检查,清理模板面,然后才允许进行施工。
(8)、模板支立要保证其垂直度满足规范规定,在四角采用吊锤控制。
(9)、严格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10)、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控制在7—10之间,并保证其有良好的和易性。
(1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送,一次浇注,不留任何施工接缝;当灌注高度大于2m时,采用漏斗串筒或其它下料措施配合工作。
(12)、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振捣时要仔细、快插慢拔,不得过振、漏振、欠振,并避免碰触模板,每层振捣时须插入下层10cm,振动棒振动范围每次应压半圆,且避免碰触钢筋及预埋件。对于边角处要加强控制,避免出现露骨情况。
(13)、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检查模板及墩柱顶预埋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待混凝土初凝后对墩柱顶面进行收光。
(14)、墩身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要及时进行养护,覆盖,气温低时要采用保温措施。
(15)、当混凝土的强度达成规范规定,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拆模时要轻吊轻放,以防模板变形。
(16)、拆除模板时要加强对混凝土面的保护,防止碰坏、划伤混凝土面。
(17)、拆模后立即采用塑料布包裹并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
(18)、模板每次用完均须进行表面平整度的检查、拼装密合度的检查,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19)、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对接缝处进行清理,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渣,保证接缝处平整。
3、墩身的拆模与养护
墩身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要及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混凝土表面。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成规范和设计的规定,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时而受损时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要轻吊轻放,以防模板变形。拆模后对墩身立即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保证混凝土质量。
4、回填
墩柱施工完毕后,回填基坑至原地面,回填方法及规定同承台基坑回填规定一致,回填填料采用石灰土(12%)进行。
五、盖梁、墩帽的施工
本桥部分矩形墩上带牛角墩帽,墩帽采用与墩身分两次施工的方法。
1、地基解决
墩柱混凝土强度达成设计规范和设计规定后即可进行盖梁的施工,盖梁施工前先对地基进行解决。基坑回填完毕后对盖梁支架范围内的地基基础进行整平压实解决。然后进行承载力的实验,根据所得数据与设计承载力判断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规定。假如满足规定,可直接进行支架的搭设,假如不满足施工规定,采用石灰土进行填筑,填筑厚度30cm左右,压实直到满足规定为止。
同时为了保证地基承载力的稳定,必须将地基作成人字坡,以利地面排水,场地水直接引入场地排水系统中。避免基础受水浸泡软化,影响承载力。基础填筑时每边要加宽1.0m,并保证 碾压密实,在施工中严禁侵入。
2、模板支立
墩身混凝土强度达成设计强度后,凿除混凝土表面浮浆至新鲜混凝土面,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盖梁、墩帽模板的支立。盖梁、墩帽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竹胶板组合而成,支撑采用可调碗扣式脚手架。
3、钢筋绑扎
模板支立完毕后进行盖梁、墩帽钢筋的绑扎。钢筋绑扎时,由于竹胶板有易划伤、易燃烧等缺陷,因此绑扎钢筋时底部应先用小方木垫高,避免拖拉钢筋时划伤板面;钢筋焊接时,应在局部采用衬垫铁皮隔离的措施,避免焊渣灼坏板面。
钢筋绑扎过程中加垫塑料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送,混凝土输送泵灌注。灌注时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一次连续灌筑,灌注顺序为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推动。工艺斜度以30°~45°度为宜,水平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检查模板及墩顶预埋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待混凝土初凝后对墩台顶面进行收光。
模板拆除遵循先拆非承重部分,再拆承重部分的原则,承重模板和支架的拆除,按规范规定达成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六、常见问题的防止措施
1. 混凝土离析
因素:混凝土搅拌不均或拌制时间局限性;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变性;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过大;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设计规定;混凝土过振。
防止办法:混凝土应充足搅拌,并保证足够的拌制时间,拌好的混凝土应均匀,颜色一致;混凝土运送车运送混凝土时,运送车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卸料前应以常速再次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能超过2.0m,超过时采用溜槽、串筒或通过模板上预留孔洞解决。人工翻运混凝土时,应用铁锨反扣在模板上,不能随意抛洒;混凝土按照设计规定的坍落度进行拌制,混凝土在现场使用前,需做坍落度实验,不满足设计规定期,严禁使用。
混凝土机械振捣时不应过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20—30s为宜,以混凝土不再出现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2. 混凝土蜂窝、麻面
因素:模板表面不干净,粘有硬性水泥浆块等杂物;混凝土过振、漏振、欠振;拆模时间过早。
防止办法:模板在使用前,须进行打磨、刨光,不能粘有硬性水泥浆块等杂物,并涂刷脱模剂,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涂。
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振捣密实,不应过振、漏振、欠振,振捣以混凝土不再出现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振动深度宜为5—1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20—30s为宜。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否则引起麻面。
3.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
因素:模板表面不干净;混凝土搅拌不均、拌和料计量不准确;混凝土表面污染;振捣时,振动棒碰触模板。
防止办法:模板在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打磨、刨光,并涂刷脱模剂,保证模板表面干净,不污染混凝土面;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拌合料计量准确,并采用同批号或同厂家的水泥;混凝土应充足搅拌,保证足够的拌制时间,拌好的混凝土应均匀,颜色一致;混凝土在养护等情况下,要注意对混凝土的保护,防止污染;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不能碰触模板,以防止混凝土面出现斑点。
4.混凝土露筋
因素:钢筋自身加工尺寸过大;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施工过程中钢筋移位。
防止办法: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在下料前应调直,并充足考虑弯曲伸长率;钢筋弯起时,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钢筋的下料尺寸要准确,在焊接时要保证焊缝有足够的长度,结构的模板安装尺寸应准确,钢筋的安装位置对的,并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可用与结构同等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进行控制。
为防止钢筋位移,在施工时,严禁振动棒撞击钢筋。
5.混凝土错台
因素:模板拼装不平整;扣件安装不整齐;模型刚度不够。
防止办法:
采用大块钢模板,挂线拼装,木模板内贴的宝丽板要保证平贴,不起鼓,并防止受潮或雨淋,模板缝采用玻璃钢腻子涂平。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统一调平。
模型连接扣件安装齐全,不允许间隔连接或乱安。
墩身钢模板采用5mm厚钢板定做而成,桥台采用木模板厚度为6cm,其它涵渠采用的钢模板厚度均为3mm,不允许采用低于标准规定的模板。
6.混凝土出现不妥施工缝
因素: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施工安排不妥。
防止办法:当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混凝土及时供应。因故间歇时,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当气温达成30℃,不宜超过1.5小时,当气温在10℃左右时,可延长到2.5小时。当超过允许时间时,不允许继续浇注混凝土,应按施工中断解决,按规定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施工前须进行充足的准备及安排,保证人员、机具、水、电充足,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因素,在施工前均应安排解决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