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秀山326国道下穿渝怀铁路K423+117桥梁工程
线路检查维护专项方案
编制: 刘肖
复核:
审核:
秀山326国道下穿渝怀铁路K423+117桥梁工程
项目部
二O一七年五月
15 / 16
一、编制依据
(一)、依据《秀山县城市道路下穿渝怀铁路K423+117交叉工程设计图》;
(二)、依据《326国道下穿铁路方案审查意见》审查批复(施工函[2016]98号);
(三)、依据《成都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成铁施工【2014】598号);
(四)、《铁路线路维修规则》(铁运[2006]146号)
二、工程概况
(一)、穿越处场地位置、地形地貌
本工程位于渝怀线K423+117处,秀山站重庆端进站信号机外方,场地地貌属于低山溶蚀槽谷地貌,地面高程370.03—375.50m,相对高差2—6m,多为旱地,沟槽及平缓地段覆粘性土,现场场地较为平坦,线路以路堤形式通过,穿越处地处秀山火车站重庆端,公路中心线与铁路线路中心线斜交,交叉角度81.468°,交点里程K423+117。
(二)、穿越铁路设备状况
下穿框架段线路为电气化铁路,无缝线路Ⅱ型混凝土枕;线路坡度为平坡;线路左侧为既有危化品专用线(P50普通线路),右侧为预留渝怀二线,线间距5.0m,本框架需下穿渝怀正线和危化品专用线2条线路。
线路两侧为封闭网,施工期间需将施工区域内封闭网临时拆除80m(双侧),24小时派人看守,施工结束后沿框架栏杆进行恢复。
(三)、下穿铁路框架桥概况
新建框架桥采用2孔对称布置,框架桥底板厚度为1.3m,顶板厚度为1.2m,边墙厚度为1.3m。每孔为3车道的车行道,车行道净宽8.0m,人行道宽8.0m,桥下净空大于5.0m,中分带宽1.0m,框架桥斜长27.5m,垂直长度27.19m,采用D型施工便梁架空线路,顶进施工。
右侧框架(靠站内侧)下方需新建一座长40m,内空为3.5m×3.0m的排污框架涵。
(四)、检查维护的线路区段
如下图:
三、线路维护方案
(一)材料及主要作业机具
1、橡胶胶垫:2mm、5mm、10mm、15mm各50个
2、钢轨温度计:1个
3、轨距块:各类型号50个
4、铁路轨距尺:1把
5、捣镐:3把
6、拉铲 :2把
7、箩筐:1个
8、小蜜蜂:2台
9、威克:1台
10、弦线:50m
(二)、主要技术人员
根据线路状况和技术规范,结合施工管理和进度要求,项目部安排专人的铁路线路工进行保道,确保线路设备正常运行,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主要人员如下:
施工负责人:张洪云
安全负责人:邓朝明
线路检查负责人:蔡华、许富瑞
技术员:刘肖、李言
驻站联络员:曾晓兰
现场防护:梁本忠、黎世强
(三)、作业内容
1、在挖孔桩作业前,应对线路的几何尺寸进行检查记录,了解线路设备状况,制定养护方案;
2、挖孔桩作业期间,每天于8:00、11:30,14:30、18:00四个时间对线路几何尺寸和轨温进行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
3、扣D梁 后的线路架空期间,便梁线路轨道,刚开通时每趟列车通过都要监测,客车每趟检查1次,正常情况下2小时/次,24小时派人巡视;
4、线路轨道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以V≤120km/h正线到发线经常保养标准掌握,具体数据按下表: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单位:mm)
轨距
水平
高低
轨向
三角坑
+7
-4
6
6
6
6
5、线路温度达到50℃时,应对线路进行浇水降温处理;
6、对施工范围内的线路水平、轨距进行设点控制,确保每个点的水平、轨距不发生大的超保养标准的变化,保障整个线路的框架稳定性细化到点;
7、检查出线路几何尺寸有超限范围,线路检查人员首先向施工负责人汇报,在施工负责人的安排下按路局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果需要动用机械,必须在封锁点内作业;
8、线路在检查和维修时必须设置驻站防护和现场防护,在确保无列车、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五、作业标准
(一)、养路作业一日作业标准
(1)、出工前
准备好机具、备品和材料。
(2)、作业中
1、听从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按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则及时上道作业,做到不简化、不留病害。
2、随时注意了望列车,听从安全员指挥,带好工具及时按规定下道避车。
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杜绝违章作业。中间休息,人员机具必须撤离轨道。
4、执行作业自检和随时抽查,保证质量,杜绝无效劳动。
5、结束施工,认真执行回检制,不合质量要求,应返工重做。
(3)、作业后
1、按照规定撤除防护
2、整理机具材料入库,对号定位,堆码整齐。
(二)、单项作业标准:
1、手工扒道床
(1)、人员组织:单人作业,间隔工具:爬镐。
(2)、手工捣固:应先将轨枕盒内道碴扒出一半后,再扒镐窝。扒碴时,应尽量扒出大道碴,留下小道碴作为捣固用碴,以免大道碴堵门。道碴扒出一半后,开始先扒右手镐窝,道碴堆在轨枕盒内对面左手镐窝处。打完右手镐后,再把堆在左手镐窝处的道碴扒到,再打左手镐。
(3)、技术要求:
(1)长度:自轨底中心向两侧各扒开400—450mm,同时轨底应扒清、扒通,以便加强轨底镐。
(2)深度:不起道手工捣固时,一般扒至轨底以下10—20mm;起道10mm时,扒至轨枕底平;起道超过10mm时,应有留碴量,留碴量应为起道高度的两倍;机械捣固时,起道量在20mm以内,扒出轨枕盒内1/2道碴;起道量在20—40mm时,扒出轨枕盒1/3道碴;
(3)宽度:手工捣固扒至距被捣固轨枕侧面约100mm。
2、起道作业
挖孔桩施工期间,发现超限需要起道作业的及时处理,线路架空之后则使用胶垫找平。
(1)、人员组织:1人负责看道,2人负责起道、打塞、整治起道处的空掉问题、并按捣固人员工作量的一半进行捣固作业。
(2)、作业方法:
准备:打浮起道或拧紧螺栓,消灭空掉板。确定标准股,直线上以水平高的一股为标准股,普遍起道时则以左股为标准股;曲线地段,则以下股为标准股,以免因反超高而造成下股落道或上股超高不足的缺点。
看道:看道者俯身在标准股上,距起道机20—30m处,看轨头外侧下颚水平线,找出坑洼,指挥起道机放置位置和起道高度。当起平和起顺一段线路后,必须以三点作依据,根据前标准点和后标准点起平中间点。
起道:操作起道机的人,要密切注视看道者的指挥,正确放置起道机,动作要敏捷。全起全捣时,起道机的放置位置,一般在接头中间放一次,两端距接头八根轨枕处各放一次,并顺次向前;重起全捣或重起重捣时,陡坑在坑底处放一次,暗坑则要放置2—3次。起道机必须放平放稳,直线放在钢轨里口,曲线上股放在外口,接头处应放在中间,以防涨轨和影响方向。
当轨道起到要求高度后,捣固人员即将轨枕下道碴串实,保证撤出起道机后,轨道不回落。在混凝土枕线路起道时,捣固人员应协助起道机操作人员抬起线路,并将起道机两侧轨枕底串实。
找平:标准股起平后,再用水平道尺找平另一股,道尺要放在起道机的起道始点,尽可能靠近起道机;找平曲线外股时,按照设定作好超高。
复查长平:两股起平后,在前一节钢轨回看长平,对于拱腰或死坑,应在钢轨上作加强捣固或减弱捣固的符号
(3)、技术要求:
(1)起道用的道尺应经常校对,保证正确无误。
(2)根据《线路维修规则》的规定,每次起道高度不得超过40mm,超过时需办理慢行施工,100mm以上时应设置停车信号。
(3)起道者必须随时注意看道者的手势或命令,起道高低要适当。为防止回落,预留的下沉量一般不得超过4mm。
(4)起道顺坡长度,作业时不应少于起道高度的200倍,收工时不应少于400倍。
(5)天气炎热时,应事先检查轨缝状态,必要时应先匀缝后起道,以防涨轨。
(4)、注意事项:
(1)起道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起道机性能和操作方法。
(2)看道者要切实掌握列车间隔时间,尽量做到起好捣完,减少重复作业。
(3)起道时应用专用把手,并不许用起道机砸钢轨或轨枕头。
(4)确定其道量,必须考虑现有道碴量,要防止盲目起高道造成缺碴。
3、捣固作业
(1)、人员组织:单人操作捣固机作业,适用于起道量在10CM以上作业;1人看道、2人起道、每2台捣固机捣固为一组,2台捣固机配1人整理道床。每组之间间隔6根以上轨枕。
(2)、准备工作:
捣固机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各部螺栓是否紧固,并擦净灰尘、油污。
对滑动、转动部位加注润滑油。
启动时,必须停止擦拭工作。
(3)、捣固姿势:
两脚站立在被捣固轨枕或后的两根相邻轨枕上,成80—85度角前脚距钢轨约400mm,并与之平行,身体垂直,两手紧握手把。捣固时,首先时捣固机与轨枕垂线成45度角,以后逐渐增大,到结束时为80度角。捣固过程中,还必须将捣固机沿中心线向四周摆动和左右倾斜20度,这样可以使镐头进入道床,提高捣固质量。
(4)、捣固顺序:
为加强轨底,先将镐头放在轨底处捣固,以后在向两边移动进行捣固,最后再向轨底中间方向捣固。
(1)、捣固时间:捣固时间与起道量有关,起道量在20mm以下,一般为40秒,每面捣三个镐位;起道量在20—40mm时,一般为55秒,每面排四个镐位。轨底应适当延长捣固时间。
(2)、安全下道:在作业结束或有列车开来时,关闭捣固机,提镐下道。
(3)、收工安放:当日收工后,机具及时入库,摆放稳固整齐。
4、拨道作业
1、人员组织:1人负责看道指挥,2人一组用起道机拨道。1人指挥时拨道人员需控制在3组以下。
2、准备工作:
(1)、确定基本轨:直线地段如两股方向误差不大时,一般以顺里程方向的左股为基本股;如一股方向好,则以较好的一股为基本股。
(2)、曲线地段应事先调查现场正矢,并计算拨道量。
(3)、拨道量大或道床特别坚实时,应在拨道前将轨枕头的道碴挖开一些,必要时还要进行荒拨。拨道量不大,可用镐尖将轨枕头的道碴刨松即可。曲线上有鹅头时,应将鹅头先消灭。、
(4)、轨缝大小不匀,如有连续瞎缝或大缝,曲线地段向外拨而轨缝过大,向里拨而轨缝过小时,要计算其影响量,预先做好调整,以防涨轨跑道。
(5)、轨枕盒内设有防爬支撑而拨道量又较大时,应扒开靠防爬支撑拨动方向一侧的道碴。
3、拨道:
(1)、拨道由保道员或技术熟练工人担任指挥,指挥人员距拨道人员一般不少于50m(拨大甩弯时,距离以100m左右为宜)。指挥人员以手势指挥拨道,通用的手势为:
拨接头:两手握拳高举头上相碰,隔一个接头,则两拳想碰两次。
拨大腰:两手高举,食姆指张开作大圆孤形。
拨小腰:两手放胸前,食姆指张开作小圆孤形。
全部拨完:右或左手在头部前方自上而下划圆圈。
(2)、使用起道机拨道,因为力量较大,可以减少拨道人员,但容易抬起轨道。一般混凝土枕线路,每天拨道量不宜超过20mm。使用拨道器拨道,每次拨道量不宜超过40mm,并须在列车到达前及时做好顺撬。
4.技术要求
由于拨道引起轨逢、水平、道床发生变化或产生吊空板必须按标准修好。
5.注意事项
(1).拨动量较大地段,在拨正后,还要进行找细。
(2).对拨后过车容易变化还原处所要适当留有回弹量,一般为5~6mm。
(3).计算拨道量及拨道时,应注意各种建筑物及信号机的接近限界。
六、安全风险卡控措施
安 全 风险点
风险级别
卡控单位
卡控措施
执行人
检查人
机械伤害
B
涪陵工务工程部
1、 对所有到场的施工机具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无产品合格证明的不得使用;
2、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检查,无操作证的不得操作;
3、 施工期间做好机械设备的隔离和防护;
4、做好“自控、互控、他控”。
邓朝明
张洪云
材料侵限
B
涪陵工务工程部
1、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建立出入库制度,派专人登销记和管理; 2、施工用工具、材料堆放于封闭网外,每日只能将施工所用工具材料带入封闭网,并堆放于路肩以外; 3、每日做到工完料尽,每日一清,每天下班后将剩余材料及工具清理出封闭网。
邓朝明
张洪云
人员行走
B
涪陵工务工程部
1、按规定制定上下班行走路径图,并张贴于显眼或上下班经过的地方; 2、根据制定的行走路径,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宣讲,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清楚上下班必须行走的路径; 3、由正式职工带领集体上下班。
邓朝明
张洪云
轨道短路
A
涪陵工务工程部
1、对施工管理及劳务作业人员进行轨道电路知识培训; 2、作业中所有工具材料禁止与两股钢轨连通,造成短路; 3、枕木抽换和横梁穿入时用大胶垫在轨底进行隔离,避免轨道连通; 4、起拨道机和其他铁制工具不得放于绝缘接头处。
刘 勇
张洪云
防护不当
B
涪陵工务工程部
1、选用经路局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上岗证得正式职工担任防护员; 2、所有防护员按规定佩戴防臂章及防护用品,在指定的位置防护; 3、保持3—5分钟通话,并做好通话记录; 4、当防护联络不畅或联系中断时,立即恢复线路,停止施工。
梁本忠
张洪云
胀轨跑道
B
涪陵工务工程部
1、将扣轨地段及前后200m线路扣件进行拧紧; 2、堆高扣轨地段线路碴肩,并夯拍道床,已增强道床阻力; 3、在施工地段并前后延伸50m安设专用防胀泡膜;并浇水降温; 4、派专人进行保道,按规定进行轨温测量,发现线路方向不良立即处理。
刘 勇
张洪云
钢轨折断
B
涪陵工务工程部
1、必要时需在施工范围及影响区域内进行应力放散(由工务段负责);
2、对施工区域范围内有焊接的钢轨接头两侧1m范围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鉴别有无伤痕,做好标记,加强观察,对一时不能判明是否有暗伤时应用鼓包夹板和急救器进行加固;
3、消灭施工区域内的空吊板及三角坑,修整道床,补充石碴,保持线路弹性,调整好轨枕间距和轨底胶垫;
4、冬季钢轨冷脆,施工作业时必须小心谨慎,不得任意起道和拨道,特别不得把起拨道机安设在焊缝接头处。
刘 肖
张洪云
七、应急预案
(一)、目 的
为应对在既有线路上施工,因施工不当或自然灾害天气造成的行车设备中断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灾害事故及善后事宜,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确保铁路既有线营运安全。
(二)、组织机构
组 长:张洪云
副组长:许富瑞
组 员:邓朝明、刘肖、李 言、黎世强、梁本忠、曾晓兰、潘洪波、欧 阳、石 峰、蔡华
(三)、既有线施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对职工及各工班进行既有线施工日常安全教育,加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2)、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成都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成铁施工[2014]598号)的要求检查督促所有员工做好防护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设置警示,搞好警戒,尽可能把灾害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制定并实施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发生既有线施工突发事件造成灾害。除自身积极搞好抢险以外,按要求在事故发生时和发生后及时向有关部门(铁路工务段、供电段、车站等)报告。争取各部门支持和社会支援。
(4)、负责落实既有线施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四)、应急准备
(1)、加强职工教育,培养统一行动,协同工作的良好团队精神。确保线路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项工作能协作有效运行。
(2)、保证各类抢险机械处于良好状态,能够随时投入使用当中。
(3)、配置应急物资,以备急用。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见下表: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统计表
序号
救援器材、设备
数 量
状 态
备 注
1
P60液压起道机
2台
良好
秀山工区
2
P60液压拨道机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