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693839 上传时间:2025-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 一、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功能,通过免疫,机体可以辨认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态。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重要)、监控和清除 监控和清除: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损伤)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防卫: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或抵御病原体的袭击) (一)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细胞名称 功 能 吞噬细胞 摄取和解决、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 B细胞 辨认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B细胞 T细胞 辨认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辨认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种类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区别 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 对象 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区 别 特点 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 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重要是淋巴细胞) 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注: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 多数情况下,抗原物质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阻隔于人体之外。 (三)抗原和抗体 (1)抗原 ①概念:抗原是指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映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癌细胞等。 ②特点 a.具有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涉及细菌、病毒、花粉等。但自身的一些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如癌细胞,损伤、衰老的细胞等)。 b.具有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如蛋白质。 c.具有特异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使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抗体 ①概念: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的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如抗毒素、凝集素等。 ②化学本质:只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参与合成与分泌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等。 ③分布:重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种类: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 与抗体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 细胞核、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四)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图解 (五)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重要作用细胞 B细胞 T细胞 免疫物质 特异性抗体 淋巴因子 产生效应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如细菌外毒素等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胞破裂 (2)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 关系 (1)两种免疫的起点有一定联系,都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参与 (2)当抗原进入细胞中,由于抗体不能进入细胞,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破裂,抗原释放到内环境中,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作用后消灭 (3)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4)对于细胞水平的抗原(如癌细胞、移植器官、衰老病变细胞、入侵细菌等),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3)两者相对独立、互相配合共同完毕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1) 能特异性辨认抗原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也能辨认抗原,但无特异性;抗体虽能辨认抗原,但不属于细胞,浆细胞不能辨认抗原。同一生物体内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不同,但是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由于它们都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分裂、分化。 (2) 在第一次免疫反映中,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增值分化。 (3) 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解决抗原,在第三道防线中对抗原加工解决并呈递 (4) 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唯一不能辨认抗原的也是浆细胞 (5) 效应T细胞只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但不能将其消灭。 (六)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1)记忆细胞: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反映: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不久地作出反映,即不久分裂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映。 (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免疫反映快,反映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4)与初次免疫的比较 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一)、免疫功能正常:防止其他病原体的入侵,清除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监控消灭癌变细胞 (二)、免疫缺陷病 1. 过敏反映 (1) 概念:已发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 特点:发作迅速、反映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 防止方法: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医学诊断 (4) 实例: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 (5) 过敏反映机理示意图 有些人接触到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一类抗体(IgE类抗体),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上述反映假如发生在皮肤,则出现红肿、荨麻疹等;假如发生在呼吸道,则出 现流鼻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假如发生在消化道,则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个别病情严重的,可因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防止过敏反映发生的重要措施是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此外,抗组织胺类药物能克制过敏症状的表现 2. 自身免疫病(防卫过强) (1) 概念:免疫系统由于过度敏感,反映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异物进行袭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对自身的组织器官导致损伤。 (2) 实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 3. 免疫缺陷病(防卫过弱) (1) 概念: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局限性或缺少而引起的疾病。 (2) 种类00..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线条局限性(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袭击破坏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a. 实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b. 概念: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c. 因素: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袭击免疫系统,是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 重要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及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消毒的医疗器械 e.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1)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2)HIV在T淋巴细胞中的增殖过程 ①HIV与T淋巴细胞结合,脱去蛋白质外壳,核酸进入细胞。 ②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 ③病毒DNA转录生成mRNA片段,指导合成病毒蛋白质。 ④新合成的病毒RNA和病毒蛋白质等物质又装配成更多的病毒颗粒。 ⑤新的病毒通过出芽方式释放出来,又去袭击其他T淋巴细胞。 五、免疫学的应用 1. 免疫防止:患病前的防止。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里,使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2. 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的情况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成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抗原检测: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4. 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时,对于受者来说,供者的组织或器官就相称于抗原(事实上是具有抗原),因此会引起受者的免疫排斥反映。为了减轻器官移植后所发生的排斥反映,病人还要长期使用免疫克制药物,使免疫系统处在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