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低碳建筑技术体系
1. 低碳用能
l 能源供应系统
l 热电冷联供系统(燃气型、燃料电池型热电联产机组等)
l 热电煤气三联供系统
l 余热运用系统(烟气或余热换热器、余热型吸取式热泵等)
l 可再生能源系统
l 太阳能运用技术
l 光热运用
u 太阳能生活热水(真空管和平板集热器,分户或集中系统)
u 太阳能采暖
Ø 空气集热器供暖
Ø 水集热器供暖
Ø 被动太阳能供暖
Ø 与热泵结合供暖
u 太阳能制冷空调(吸取式制冷和吸附式制冷技术)
l 光电运用
u 带有蓄电池旳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Ø 光伏家用发电系统
Ø 光伏村落发电系统
Ø 光伏公共照明系统
u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Ø 带有蓄电池光伏发电系统
Ø 不带有蓄电池光伏发电系统
l 阳光采光技术
u 积极阳光采光技术
u 被动阳光采光技术
l 风力发电技术
l 生物质能应用技术 (秸杆气化技术、沼气应用技术等)
l 地热发电供暖梯级运用技术
l 浅层地能览胜技术(水源热泵、地源热泵)
l 水平地埋式
l 垂直地埋式
l 湖池式
l 污水和废水热泵技术
2. 低碳设计
l 规划设计
l 环境质量控制
l 建筑风环境评价
l 排污降耗评价
l 交通系统评价
l 地形运用控制(坡地、山地和土地复用)
l 用地控制
l 地下空间控制
u 地下构筑物(人防、车库、商业等)
u 地下综合管线(管廊、管架等敷设)
u 地下工程配套设备(照明、通风等)
l 建筑设计
l 被动房屋构成
l 朝向控制
l 日照控制
l 通风控制
l 窗墙比控制
l 面宽进深控制
l 体型系数控制
l 屋高层数控制
l 气候响应构件
l 通风呼吸式墙体
l 调节温湿度墙体
l 空间可变性控制
l 全寿命周期控制
3. 低碳构造
l 墙体系统
l 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
l 外墙内保温隔热技术
l 多层复合墙体技术
l 夹芯墙保温隔热技术
l 涂料保温隔热技术(Low-E涂料)
l 相变(内)墙体材料
l 门窗系统
l 断桥式节能窗
l 复合材料节能窗
l 中空玻璃门窗
l 多层中空玻璃门窗
l Low-E中空玻璃门窗
l 屋面系统
l 架空通风屋面
l 倒置式屋面
l 架空保温隔热复合屋面
l 冷屋面系统(金属反射、浅色涂层反射)
l 遮阳系统
l 窗户外遮阳技术
l 窗户内遮阳技术
l 中空玻璃夹百页遮阳技术
l 楼地面系统
l 浮筑式楼面
l 架空楼面
l 相变蓄热地面
4. 低碳运营
l 建筑设备系统
l 供热制冷系统
l 管道保温隔热技术
l 集中供热/制冷技术
l 分散供热/制冷技术(分户式冷凝式燃气锅炉、分户式热风采暖技术等)
l 冷暖供应末端系统
l 高效散热器(铝制、钢制、铜制散热器)
l 低温辐射技术
u 地板系统
Ø 电缆式
Ø 水管式
u 顶棚系统
Ø 金属板式
Ø 毛细管式
Ø 电热膜式
l 空调变风量水量技术
l 空气式(风管)系统
l 冷/热水系统
l 制冷剂系统
l 配电照明系统
l 箱式变压器供配电技术
l 节能光源灯具应用技术
l 高效节能灯具系统(LED灯等)
l 光导照明系统
l 集光照明系统
l 节能调节设备应用技术
l 调光调压节能设备
l 智能化照明控制设备
l 运营管理系统
l 设备变频系统
l 变频空调技术
l 变频泵技术
l 运营设备控制
l 供热管网压力流量控制技术(平衡阀等)
l 采暖分户温度控制技术(温控阀等)
l 智能化设备监控技术
u 控制调节系统(供气、供水、供电、供热设备监控)
u 测量系统(动态能耗计量分析)
l 热量回收技术
l 集中空调(户式中央空调)热回收技术
l 旋转式热回收换气技术
l 采暖分户计量
l 流量表
u 机械式
u 超声波式
u 电磁式
l 分派表
u 电子式
u 蒸发式
l 计量收费表(IC卡)
l 分时节电技术
l 峰谷节电技术
l 蓄能空调技术
u 冰蓄冷技术(冷水机组)
u 蓄热技术(电热水锅炉)
l 提水蓄能技术
5. 低碳排放
l 优化给排水系统
l 同层排水
l 设备管井及夹层
l 卫生安全保障系统
l 节水设备系统
l 叠压供水
l 变频调速
l 直饮水系统
u 集中式管道供水技术
u 分户净水技术(膜过滤等)
l 节水型卫生器具(3~6升水便器、自感应洁具)
l 计量付费系统—智能化IC卡控制技术
l 再生水运用系统
l 中水回用技术(化学解决技术、膜式生物反映器解决技术等)
l 雨水收集运用技术
l 污水解决回用技术(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l 绿化景观用水系统
l 透水材料旳应用技术(干硬性混凝土砖、砂砖等)
l 地下水修养技术(水源补充、地表径流水贮存)
l 水体生态净化系统技术
l 绿化景观用水控制技术
l 智能程控微喷灌技术
l 江河水解决循环应用技术
l 湿地水环保技术
l 室内外环保系统
l 污染物控制技术
l 防结露、防霉菌技术
l 空气污染避免技术
l 放射性污染避免技术
l 粉尘污染避免技术(管道吸尘技术等)
l 光污染避免技术
l 噪声控制技术
l 墙体隔声控制
l 门窗隔声控制
l 地面隔声控制
l 管道隔声控制
l 设备隔声控制
l 通风湿度温度空气质量控制
l 自然调节技术
u 通风竖井
u 导流风道风帽
u 通风夹墙
l 机械调节技术
u 微量置换新风技术
u 集中管道新风技术
u 带热互换新风技术
u 地理管道通风技术
l 垃圾收集解决系统
l 有机垃圾生化解决技术
l 垃圾压缩集中转运技术
l 垃圾焚烧技术(小型化)
l 垃圾管道输送技术
l 垃圾粉碎管道排放技术
6. 低碳营造
l 建筑构造系统
l 高强度构造体系
l 构造用材系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
l 钢·混凝土组合体系
l 钢构造体系(型钢构造、轻钢构造)
l 混凝土大空间构造体系(框架、预应力等)
l 工业化预制装配式构造体系(外挂板、装配板柱等)
l 砌筑构造体系(承重混凝土砌块、水泥基蒸压砖等)
l 建筑装修系统
l 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
l 工业化集成装修技术
l 建筑施工系统
l 新型施工工艺及技术
l 可循环运用施工材料
l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l 模板技术
u 免拆模技术
u 预制外模技术
u 预制底板模技术
l 新型脚手架技术
l 高性能施工技术
l 混凝土泵送技术
l 混凝土预制件施工连接技术
l 既有建筑改造系统
l 节能改造技术
l 围护构造
l 供暖供热设备(锅炉、管线、热互换器等)
l 采暖计量
l 平顶改坡顶
l 设备更新改造技术
l 更换配电线路、表具
l 多层住宅加设节能电梯
l 更换节能水泵、风机及节水设备
l 更换节能灯具
l 增长可生能源设备(太阳能等)
l 功能改造
l 接建加建改造增长功能用房
l 重新分隔空间增长功能用房
l 住区环境改造
l 增长公共设施
l 采用新式喷灌技术
l 增长雨水收集装置
l 采用节能照明系统
7. 低碳用材
l 废弃材料循环运用系统
l 工业废渣运用技术
l 生物质材料应用技术
l —般废弃物再生运用技术(废木屑、塑料、纸张)
l 建筑废弃物再用技术(玻璃、钢材、木材、混凝土等)
l 新型管材
l 新型可回收运用管材(铜质管材、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管材)
l 新型墙材
l 围护材料(混凝土砌块、加气、陶粒、粉煤灰砌块)
l 墙板材料(轻质条板、钢丝网架板、聚苯轻质混凝土板等,轻钢龙骨系列等�
l 保温隔热材料
l 防火聚胺脂、泡沫玻璃等
l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等
l 岩棉等
l 新型防水材料
l 刚性防水技术
l 柔性防水技术
l 复合式防水技术
l 就地取材
l 减少生产能耗和污染
l 减少运送能耗和污染
l 采用本地构造体系
l 采用本地建材和装修部品
8. 植绿碳汇
l 绿化种植系统
l 树木移植技术
l 人工绿化栽培技术
l 反季节种植技术
l 屋顶与垂直绿化系统
l 轻型屋顶绿化技术
l 薄层基质屋顶绿化和垂直栽培技术
l 坡地绿化系统
l 驳岸绿化种植技术
l TBS护坡绿化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