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十二例教案资料
一、大班体育活动:快乐小足球
(一)活动目的:
1、练习左右脚交替运球,锻炼协调能力。
2、学习与同伴合作踢球,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球门两个,小足球人手一只。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热身运动
1、幼儿每人抱一个小足球当方向盘玩开汽车游戏,绕场地慢跑一圈。
2、幼儿把球夹于两腿之间,做修车、洗车、停车等动作,舒展身体关节。
第二环节,赶着球儿跑
1、教师示范左右脚交替向前运球,注意脚部用力适中,控制好球的方向。
2、幼儿分散边念儿歌“小足球,真听话,轻轻踢,朝前跑,左一下,右一下……”,边练习左右脚交替向前运球。
第三环节,游戏,运球回家
1、幼儿提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站在草地一端,另一端放置两个球门。
2、玩法:哨声响起,每队第一位幼儿双脚交替向球门方向运球,直到把球运入球门,然后往回跑,拍第二个幼儿的手。第二个幼儿继续双脚交替向前运球,依次接力,先运完的队为胜。游戏反复进行2至3次。
第四环节,亲亲小足球。
幼儿每人抱一个小足球,用球轻拍同伴的肩、背、手、脚等部位,达成放松的目的。
二、大班科学活动:谁最牢固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感知各种纸的强度不同,培养探索精神。
2、感知纸的强度与外在因素(长短、大小、宽度)的关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测、讨论、实验,培养科学态度及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普通餐巾纸或皱纹纸、报纸、牛皮纸条、塑料纸、玻璃弹子、木棍、绳子、挂钩、宽胶带、一次性杯子、弹簧秤。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玩一玩,感知材料的强度
1、教师出示不同材料的纸,让幼儿猜一猜哪种更结实,激发幼儿对探索纸的秘密的爱好。
2、提供宽、窄、长、短不同的塑料纸、报纸、皱纹纸及牛皮纸各一张,让幼儿想办法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哪种纸最结实。
3、同伴间互相交流。
第二环节,试一试,看谁最结实
分组进行,用四种材料不同、大小相同的纸提重物,看看哪种纸的牢固度最高。
方法是:分别把塑料纸、报纸、皱纹纸、牛皮纸固定在木棍上,再在纸的下端系上一个纸杯。其中一名幼儿向纸杯中放玻璃球,另一名幼儿记录,看一看一共放了多少玻璃球后纸才被拉断,记录下玻璃球总数。最后比较四种不同纸被拉断后玻璃球的总数。
第三环节,说一说自己小组的发现
请幼儿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并鼓励幼儿收集平常生活中不同的纸进行探索尝试。
延伸环节:1、在活动区域中,鼓励幼儿收集平常生活中不同的纸进行探索尝试。2、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同一种材料的纸,在长短相同、宽度不同时,探索谁最牢固。
三、大班区域活动:综合活动
(一)活动目的:
1、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碰到问题能进行协商,培养孩子交往能力。
2、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快乐游戏。
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评价自己的游戏过程。
(二)活动准备:各区游戏材料。美工区增添装饰拖鞋的各类材料,如包装带、邹纹纸、双面胶等。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了解活动区域及内容
1、请幼儿自由观测各区游戏内容。
益智区:打牌、下棋。 语言区:拼诗歌、复习汉字。
美工区:设计拖鞋。钓 鱼:看谁钓得多。
生活区:穿鞋带。 建构区:建造游乐场。
数学区:完毕作业、自编题目。
2、请幼儿提出不清楚地地方,和不会玩的地方,教师针对幼儿提问介绍玩法。
第二环节,提出游戏注意点
1、安静游戏,小声商议。2、不争抢玩具,互相忍让。3、遵守各区游戏规则。
第三环节,幼儿自选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引导幼儿合理选择区域。2、鼓励幼儿有始有终地完毕游戏。
第四环节,结束活动
1、在音乐声中集中幼儿,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游戏情况。2、教师小结游戏。
四、大班社会活动:心情预报
(一)活动目的:1、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像力。2、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萌发互爱情感。
(二)活动准备:用纸箱做的电视机一只,话筒一只,猴子木偶一个,背景图一幅,小鸟、小老虎、小羊、小青蛙、小鸡、小鸭等图片若干,小动物心情图若干。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引起爱好
1.电视里的天气预报是怎么播报的?
2.请乐意模仿的幼儿播报天气预报;
3.森林电视台不仅有天气预报,尚有心情预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配班教师手拿猴子木偶,躲藏在电视机后播送:“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森林电视台的主持人机灵,欢迎收看心情预报。今天森林里大部分小动物心情晴天,只有狮子心情雨天,并伴有八级脾气。心情预报播送完毕,谢谢大家收看,再见。”)
第二环节,组织讨论
1.心情预报说狮子今天的心情怎么样?
2.“雨天”是指狮子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用“雨天”来表达?
3.为什么狮子的心情是雨天?也许由于什么事?
4.刚才你们想了这么多因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事让狮子的心情是雨天。
5.(出示狮子生病躺在床上的图片)请幼儿回忆自己生病时的感觉。
6.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这一预报后会怎么做?(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讲述。)
7.(出示动物图片,放在背景图上)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
8.狮子的心情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第三环节,情感教育
1.心情预报节目太好了,这儿尚有几位小动物的心情图,请你们来当主持人。
2.出示心情图,请幼儿手拿话筒,站在“电视机”后面播报。
3.刚才我们听了多种心情预报,你们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4.我们都喜欢晴天这种心情,可有时我们的心情不一定是晴天。什么情况下你的心情会不好?如何才干让自己的心情变成晴天?
第四环节,画心情
请幼儿画出此时的心情,并尝试描述自己的心情及因素。
附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天天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心情预报,心情预报对它们来说非常重要。小动物们听到狮子的心情是雨天的预报后,都急急忙忙来到狮子家。本来狮子今天生病了,孤孤单单地躺在床上,真难受。小鸟、小老虎给狮子唱歌,小羊、小青蛙给狮子跳舞,小鸡、小鸭给狮子送来了礼物。狮子看到这么多朋友来看它,头也不痛了,身体也不伤心了。狮子的心情慢慢变成晴天了。心情预报节目太好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它。
五、大班数学活动:单数和双数
(一)活动目的:1、在活动中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2、能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二)活动准备:1、幼儿自己制作瓢虫(人手一个),记录纸;2、大瓢虫(背上没有黑点),笔、数字卡。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操作与感知:
1、教师借助大瓢虫告诉孩子,大瓢虫身上的黑点能两两相应的,那么这个数就是双数;有一个黑点多余来的,那么这个数就是单数。
2、请幼儿在自己制作的瓢虫上尝试,看看从1到10中,哪几个数是双数,哪几个数是单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第二环节,集体学习:教师在大瓢虫上演示过程,帮助幼儿核对、纠正。
第三环节,进行总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提问:“我们身体上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第四环节,一起游戏:教师任意出示1—10内的一个数字卡,幼儿辨认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用动作表达。如:单数拍手,双数跺脚。
六、大班综合活动:有趣的叶子
(一)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观测能力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激发幼儿想象,创编叶子飞舞的动作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带幼儿参观植物园或附近的公园,收集落叶。2、教具准备:课件《落叶》视频片断、录音机、音乐磁带,线、纸条、双面胶等。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观测、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
(幼儿提成三组,每组摆放一篮叶子供幼儿自由选择)
1、观测叶子形状及颜色。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叶子都同样吗?”给幼儿自由谈论的时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叶子的形状像什么?同时让幼儿在黑板上用线条画出叶子的轮廓,进一步熟悉叶子的外型。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串叶子,做挂饰。每个幼儿拿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固定在纸条或线上,挂在脖子上。
第二环节,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游戏开始,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进行时,幼儿可拍手自由动作,去寻找与自己有同形状叶子挂饰的同伴,当音乐停止时,相同叶子挂饰的幼儿要站在一块,可两人一组,也可三人、四人一组,游戏进行2—3次,每次可鼓励幼儿寻找更多的同伴。(教师也可参与此游戏,并与全体幼儿一起检查游戏的结果,找到相同叶子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
第三环节,创设情境,随音乐旋律,表现叶子飞舞
1、播放秋季叶子漂落的动画片断,请幼儿观测并用动作模仿。
2、提问并请能力强的幼儿做动作。“风大时叶子是如何飞舞的?风小时叶子是如何飞舞的?”“大叶子是如何飞舞的?小叶子是如何飞舞的?”……
3、教师:“真美丽,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好吗?”请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能力,随机启发他们表现各种动态的叶子。
(如:轻轻用手或身体的摆动表现叶子随微风忽忽悠悠飘落、急速扭动或打圈表现叶子被大风吹的乱舞,静止造型表现叶子静静的躺在地上……)
4、听音乐进行角色表演。一部分幼儿做风,一部分幼儿做叶子,随音乐的起伏,鼓励幼儿有发明性的表演。可互换角色。教师评价。
七、中班创新游戏教案:谁的点子多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探讨联系朋友的多种方式。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小狗点点、小猫咪咪的头饰;写信的卡纸、彩笔;剪刀、胶水、彩纸、废旧彩色画书;玩具:电话、手机、各类玩具车;拼插用的积木。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
1、师:今天中班来了两个好朋友,他们听说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动脑筋想办法,特意带来一个问题,请你们帮忙解决。来猜猜它们是谁?
2、教师分别学小狗叫的样子和小猫捋胡子的样子,幼儿猜出后,教师出示小狗点点和小猫咪咪的头饰。
第二环节,引导讨论:
1、教师向幼儿交代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初步探讨联系小白兔的方法。师:点点和咪咪要到小白兔家过生日,他们用什么办法联系小白兔呢?小朋友,你来给它们想个办法好吗?
幼儿动脑筋,为点点和咪咪想出联系的办法.(幼:打电话、发短信、写信、飞鸽送信、上网发邮件、坐车去、骑马去等)
2、教师指导用语:你这个办法真不错,你来示范一下;如何打电话呢?信上写什么呢?尚有什么跟别人不同样的办法吗?
第三环节,扩散思维:
1、教师引导幼儿分层次进行扩散思维活动。
假如点点和咪咪想亲自去小白兔家,乘什么交通工具去联系呢?幼儿讨论乘什么交通工具去小白兔家联系的方式。如:乘火车、坐公交车、坐飞机、骑摩托车、骑电动车、骑马、跑步等等。
教师指导:你这个办法不错,还会想到什么办法呢?
2、假如点点和咪咪不想亲自去小白兔家,它们又如何进行联系呢?幼儿讨论:打电话、写信、飞鸽传书、发短信等等。
教师指导:你尚有什么新方法吗?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
第四环节,分组实践:
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1、选择运用交通工具去小白兔家进行联系的为一组。幼儿自己选择材料,或用积木拼插交通工具,或用彩笔画出交通工具,或用其他方式,鼓励幼儿进行合作。
2、选择写信的方式联系小白兔的为一组。幼儿自选卡纸、彩笔、剪刀、彩纸、废旧画书、胶水等材料,用图画、符号或粘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来联系小白兔,鼓励幼儿合作进行创作。
3、选择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联系小白兔的为一组。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操作活动,积木拼插、绘画的方式制作出电话,幼儿之间进行打电话的游戏。
4、选择其他方式跟小白兔联系的为一组。
有不批准见的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操作活动。
第五环节,表达与展示:
幼儿之间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活动,每组一个代表说一说本组的情况。
教师指导语:你是用什么方式联系小白兔的?跟大家说说你的办法!把你的信念给大家听听!你粘贴的内容是什么?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
第六环节,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与众不同的好办法,点点和咪咪真是太快乐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碰到好多的事情,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就会想出好办法。
2、幼儿跟点点和咪咪再见。本次活动结束。
八、中班科学活动:南瓜里的秘密
(一)活动目的:
1、自主探索,感知南瓜的外形特性、内部结构、作用等,知道南瓜的用途,动手动脑,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培养合作学习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学习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种南瓜的相关经验;2、将桌子摆成五组,南瓜五个,水果刀五把,小盘每组四个;3、种植时拍摄的照片展板一快。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引导与讨论。
1、观看图片展。
2、引导幼儿谈论近段时间观测到的南瓜的情况:如花果、叶子、南瓜藤,南瓜的大小、颜色、软硬限度。由此判断南瓜是否成熟。
3、讨论如何在不损坏藤蔓和南瓜的前提下采摘南瓜:手扯,手掰,运用一定的工具如刀、剪刀等。
第二环节,采摘南瓜。
1、各组幼儿进入种植园地摘下南瓜,观测本组南瓜的结构以及表面的颜色、硬度、形状,再和别组的南瓜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2、了解日照对于南瓜生长的影响:向阳的部分南瓜的颜色相对较深,背阳的部分颜色相对较浅。
第三环节,探索南瓜的内部秘密。
1、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敲一敲、拍一拍)观测南瓜,讨论打开南瓜的方法。
2、结识南瓜的内部结构:表皮层、肉质层、种子。
3、幼儿讨论南瓜食用的部分,如南瓜肉可以吃,南瓜籽也可以吃……
4、幼儿讨论制作南瓜食品的方法:煮、蒸、炒、炸,可以做成南瓜饼、南瓜酥、南瓜馒头……
5、展示南瓜工艺品的相关照片,让幼儿知道用南瓜可以制作工艺品。
延伸环节:幼儿分组画南瓜、烹饪南瓜、制作南瓜刻花和印章等活动。
九、中班美术活动:树叶印画
(一)活动目的:
1、迁移手掌印画的经验,进行树叶印画,并从中感知色彩的丰富性。
2、通过用“树叶飘落到××地方,变成××颜色”,拓展想象,进一步结识颜色。
3、在活动中感受拓印画的特殊效果美,体验不同绘画形式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2.红、黄、蓝、绿、白颜料,颜料盘中放上水粉笔。3.色或刷有黑色底的纸,每组两块抹布。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由幼儿收集的树叶,引出主题。
1、教师:秋天到了,树叶玩起了变颜色的魔术。有的树叶变黄了,有的树叶变红了,它们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仔细看它们是怎么变的。
2、幼儿观测各种树叶,并与旁边幼儿交流感受。
第二环节,教师示范用树叶拓印画。
1、用“树叶飘落到××地方,染上了×颜色”语句,拓展幼儿的想象,增长活动的趣味性。
教师:树叶飘落到了大海里,它被染成了兰色。(教师边说边用水粉将树叶的一面刷上兰色,然后将树叶放在纸上用手压印)瞧!变出一片兰色的书叶了。(可反复多次压印)树叶又飘到太阳身边,它被太阳染成了红色。以同样的方法示范拓印方法。
2、知道半途可再次用笔刷上颜色后再印。换色时,必须用抹布将叶面上的颜色擦干净再刷其它颜色进行拓印,也可以换一片树叶在进行印画。
第三环节,交代规定,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用笔在叶面上均匀地刷上颜色,笔用完要放回相应的盘中。
2、压印时,要将叶子放好后,一只手放在叶子上轻轻低往下压。
3、提醒幼儿换颜色时一定要先将叶面上擦干净。
第四环节,展示作品,感受美丽。
1、让幼儿说说自己把树叶变成什么颜色了,感觉哪些地方最美?
2、表扬画面整洁,印得清楚的幼儿。
3、看着彩色的树叶,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
十、中班语言活动:《我是三军总司令》
(一)活动目的:
1、学习、仿编诗歌《我是三军总司令》,丰富相应的词汇:海、陆、空、三军总司令等。
2、运用归纳、分类、质疑等方法,充足感知、理解诗歌内容、结构及相关知识。
3、乐意聆听,参与到集体学习讨论表述活动中去。
(二)活动准备:1、小图片:龟、鱼、鸟、大象、小鸭、晴蜓、坦克、军舰、飞机、消防车、潜水艇、直升机。2、插图片用的泡沫板(或黑板)。3、幼儿已具有了对动物、军事器械进行分类的知识经验。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分类、质疑感受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1、感知诗歌内容
教师:我们玩第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将图片散放在黑板上)
提问:这里有谁?(当幼儿说出某一图片的名称时,教师伸出一只手指,“这是—?”渗透量词学习)
2、感知诗歌结构
教师:我们玩第二个游戏,帮我找找家。(请幼儿上前)
师:哪些是动物?请你帮老师放在这边。
幼儿将自己感知到的“动物图片”摆放在黑板上教师划好的线上(表现诗歌的结构)。幼儿边找边摆放,教师不断地请其他幼儿上来寻找和摆放。
教师故意识地质问幼儿:为什么坦克(或其他军事器械)不是动物?
教师:真想将这些动物变成我的陆海空三军的军事器械,你能帮我吗?
再次请幼儿上来将动物图片与军事器械图片一一相应摆放。(请幼儿按规律摆放,如:乌龟可以变成我的坦克;小鱼可以变成我的军舰;小鸟可以变成我的飞机)
第二环节,在倾听、感受中学习诗歌
1、师:刚才,大家玩的摆图游戏其实是一首诗歌(这时教师可以将诗歌的名字用汉字条幅展现在幼儿面前)。师幼共同读条幅:我是三军总司令。
2、老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两遍(让幼儿倾听)。
3、幼儿尝试着跟着朗读。
4、启迪幼儿积极发起提问“听了这首诗歌,你们有什么地方不懂,尚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的吗?”(让幼儿充足的提出自己的问题、疑问)
5、师:没有问题了吗?让我来考考你们“这首诗歌的名字?什么是三军总司令?”
6、幼儿朗诵诗歌:“请这边幼儿朗诵第一句,那边的幼儿朗诵第二句……”(再换之)
老师与幼儿讨论、记忆“陆海空”总司令的方法:声音
师:尚有什么方法使诗歌朗诵的更有趣呢?
第三环节,仿编诗歌
1、让幼儿发现问题:黑板上尚有的图片没有说过呢?
2、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3、朗读新仿编的诗歌。
第四环节,全体幼儿起立做解放军状,一二一喊口令出场,活动结束。
十一、大班社会活动:好赢家,好输家
(一)活动目的:
1、知道赢了不骄傲,输了不气馁,初步具有好赢家、好输家的意识;
2、对的对待输和赢,学习解决输赢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准备:PPT两个内容,红黄蓝绿四色小旗各一面。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游戏“独轮车”,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伤心。
1、幼儿分红、黄、蓝、绿四队听口令单腿跳,在同伴的加油声中到达目的地。先举旗的一方为胜。
2、讨论:
(1)你赢了,感觉如何?你输了,感觉如何?
(2)你输了,看见别人赢了,你会如何做?
(3)你赢了,看见别人输了,你会如何做?
3、教师小结:小朋友赢了心里不久乐,输了心里很伤心;看到别人赢了,要向人家学习;看到别人输了,要会安慰他们。下面我们看看小动物比赛时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环节,视听结合,加强感知
1、幼儿观看PPT,小狗、小猫、松鼠比赛跑步,小狗得胜,快乐的又蹦又跳,对着小猫、松鼠大喊大叫,小猫、松鼠气愤了,都不理小狗了。
2、讨论:
(1)小狗跑步时赢了,是如何做的?说了些什么?
(2)小猫、松鼠输了,心里会怎么样?
(3)为什么小猫、松鼠不理小狗了?
(4)小朋友帮小狗想个办法,让他们和好?
(5)小狗知道自己错了,会说什么?
(6)小狗胜利了,小猫、松鼠会对小狗做些什么?
3、教师小结:赢了也要和别人和谐相处,不要说让输的人伤心的话,做出很骄傲的样子,不然会失去小伙伴的;输了也不要垂头丧气,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下次一定会胜利。这就叫胜不骄,败不馁。
第三环节,视听结合,强化感知
1、观看奥运冠军PPT,体验胜利喜悦。
2、讨论:(1)看见中国运动员取得金牌时,你们的心情如何?(2)他们为什么会拿到金牌呢?(3)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什么?
3、为刘翔加油,为中國加油。自然结束活动。
十二、中班音乐游戏:《一二三木头人》
(一)活动目的:
1、能按规定控制自己的身体,表现木头人的特点;
2、感受音乐,并能在音乐最后一句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并能大胆表现,顺利完毕游戏。
(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已玩过“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2、物质准备:碰铃、木鱼各一个,适合人数的圆形活动场地、音乐和播放工具。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开始部分,热身律动《一起去郊游》。
第二环节:主体部分,《一二三木头人》
1、身体控制反映《走走停》;
2、欣赏《一二三木头人》音乐;
3、复习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强调身体控制;
4、再次欣赏木头人音乐,引导幼儿创编木头人动作;
5、听节奏做自创的木头人动作;
6、听音乐的快慢变化做木头人动作;
7、幼儿四散走开,听音乐完整游戏两遍。
8、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一二三木头人》边做动作,至游戏达成纯熟。
第三环节:结束部分,放松活动《摇篮曲》。
展开阅读全文